毛主席兼任師長,抽調槍支被拖辦,只得靠戰場繳槍

毛主席和朱老總率部在井岡山會師後,隊伍總計近萬人,但番號雜亂,且有雷同現象。於是,他倆著手將部隊整編成工農革命軍第4軍,統一了番號。

剛開始,編成2個師5個團,外加1個教導大隊。毛主席當選為該軍黨代表兼軍委書記。

毛主席兼任師長,抽調槍支被拖辦,只得靠戰場繳槍

軍長朱德兼任第10師師長。下轄由南昌起義軍餘部改編的第28團和由宜章農軍改編的第29團。第28團團長由軍參謀長王爾琢兼任,第29團團長鬍少海。

第11師由原井岡山的工農革命軍為主體編成。因師長張子清重傷未愈,毛主席代理師長一職。下轄由秋收起義軍餘部改編的第31團,由袁文才、王佐部改編的第32團,由永興農軍改編的第33團,團長鄧允庭,黨代表鄺朱權。

直屬軍部的教導大隊由陳毅任大隊長。

毛主席兼任師長,抽調槍支被拖辦,只得靠戰場繳槍

這5個團中,以軍參謀長王爾琢兼任團長的第28團裝備最齊全,不僅裝備了近千支步槍,甚至還有迫擊炮和重機槍,而且戰鬥力也最強,尤其擅長攻堅。戰鬥力和裝備緊隨其後的是第31團,該團擅守不擅攻。第32團得益於毛主席的慷慨饋贈,有300餘支槍。剛上井岡山的29團步槍總數不足百支,號稱“梭鏢團”。第33團情況也都差不多。

不久,紅4軍召開第一次黨代會,決定將其餘湘南農軍編組為第12師,由陳毅任師長,下轄第34、第35、第36團。第34團由鄺鄘任團長,鄧宗海任黨代表。永興獨立團編為第35團,黃克誠任團長,李一鼎任黨代表。資興獨立團編為第36團,李奇中任團長,黃義藻任黨代表。水口山工農武裝編為軍部特務營。

這些新編部隊的裝備比第29、第33團還要差。毛主席曾要求從第28團中抽調些槍支武裝第12師,但本位主義嚴重的第28團,並不太買軍黨代表兼軍委書記的賬,團長王爾琢也沒辦法,把毛主席的這一決定拖著不辦。

由於兩軍剛會師,各方面關係遠未理順,還是要以團結為主,因此毛主席也不好拉下臉來,給尚不熟悉的第28團來個“下馬威”。

加之沒過幾天,楊如軒的第27師開始對井岡山實施第二次“進剿”,部隊忙於打仗,調槍之事遂不了了之。

毛主席兼任師長,抽調槍支被拖辦,只得靠戰場繳槍

楊如軒此次率軍“進剿”計劃,是標準的“分進合計”打法:他以所轄第79團為右路,從七溪嶺正面推進,進駐永新龍源口後,奔襲井岡山下的寧岡縣;以第81團周體仁部為左路,從拿山進五斗江,側面迂迴,壓向遂川縣;然後2個團兵合一處,進攻井岡山頂的茨坪。楊如軒親率第80團坐鎮永新縣城,相機策應兩路人馬。

這是朱毛井岡會師後的第一仗,事關全軍士氣及部隊是否能真正站住腳。毛主席和朱老總商量後,決定出動3個團兵力迎敵,其他裝備簡陋的團留守井岡山各隘口。具體部署是,毛主席親率第31團在七溪嶺一帶阻擊敵79團。朱德率領第28、第29團出大隴,奔黃坳,佯擊遂川,尋機殲敵左路軍。

敵右路軍第81團發現有一夥大多拿著梭鏢的雜色武裝直奔自己側後的黃坳而來,敵團長周體仁誤以為這只是當地的赤衛隊,便將1個營留在黃坳迎戰,主力繼續按計劃撲向五斗江。實際上,他們發現的這股衣衫不整的雜色武裝,正是打先鋒的第29團。別看火力孱弱,但團長胡少海指揮得當,兩軍剛開始交火便令部隊搶佔制高點,然後集中全團1700餘人發起集團衝鋒。

毛主席兼任師長,抽調槍支被拖辦,只得靠戰場繳槍

這個戰術,如果面對的是裝備有機槍,彈藥充足的敵軍,那就是魯莽地送人頭,結局必然是一邊倒的大屠殺。但當時這股敵軍屬於蔣軍中裝備較差的雜牌。胡少海從槍聲中判斷,對方壓根就沒有機槍,這才敢令部下發起集團衝鋒。更何況己方部隊剛由農軍、赤衛隊升級而來,壓根就沒經過多少訓練,指戰員們除了滿腔忠勇和對敵人的刻骨仇恨,就沒啥戰術意識和素養。

不過,這種不得已的魯莽打法卻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在那1個營的敵軍官兵眼中,漫山遍野都是太陽照在梭鏢尖上折射回來的點點寒光,1700餘條漢子的大嗓門匯聚而成的喊殺聲可謂震耳欲聾。一個個紅了眼的漢子端著梭鏢不要命似的衝過來,這架勢直把敵軍官兵嚇得肝膽俱裂。

於是,僅僅一次衝鋒,就把這1營敵軍擊潰了。腿腳稍慢的,悉數成了第29團的俘虜,並奉上了該團最想要的東西——近百支漢陽造。該團不僅立下了朱毛會師後的首功,還得以大大改善了裝備。

毛主席兼任師長,抽調槍支被拖辦,只得靠戰場繳槍

戰鬥結束後,朱德率第28團趕到黃坳。見到裝備極差的第29團取得了意料之外的大勝,第28團指戰員很不服氣,於是便在王爾琢的率領下,後衛變前鋒,直撲五斗江地區。由於行動迅速,該團居然後發先至,先敵一步趕到地形複雜的五斗江設下埋伏,一舉殲滅撞進口袋陣的敵81團主力,繳獲幾百支槍。

敵團長周體仁率少數殘兵逃往永新縣城。朱德率第28、29團尾追而至。先在城外擊潰了敵79團1個營,繼而又擊潰了出城迎戰的第80團,並乘勝攻下了永新縣城。楊如軒率殘部倉皇而逃。

接下來,朱德率28、29團主力奔向龍源口,打算會同毛主席率領的第31團圍殲敵79團主力。可還沒等朱老總率部趕到,這股敵軍見大事不好,便星夜逃往吉安。

至此,蔣軍對井岡山的第2次“進剿”被粉碎。井岡山根據地轄區恢復到了“三月失敗”前的水平。來自戰場的繳獲如同一場及時雨,讓第29團擁有的槍支激增至300餘支。其他2個新編團也分到了一杯羹。

【深耕戰爭史,弘揚正能量,兵說歡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