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好型人格”的你,活得小心翼翼不累嗎?


“討好型人格”的你,活得小心翼翼不累嗎?

文 | NightCaroline

01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


別人無意間說的一句話,你會聯想到很多,甚至仔細去琢磨她說話時的語氣,越想越覺得對方是不是有著言外之意。


有時候會很在意其他人的看法,控制不住的去看別人的臉色,如果人家表現出很開心的樣子,就會深深鬆了一口氣。


“討好型人格”的你,活得小心翼翼不累嗎?

曾經有個朋友,工作非常努力,領導和同事也對她非常認可,大家都評價她是個善解人意的姑娘。


但其實她每天活在無限的焦慮之中,別人的一個小語氣,在她那裡都會被放的很大,她非常擔心自己做的不夠好,心情總是隨著別人態度改變而改變。


善解人意不是一件壞事,但過分忽視自己的感受,往往會傷害自己。


這些心理活動,通常被稱為是“討好型人格”,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老好人。擁有討好型人格的人,經常會陷入一種矛盾,希望自己的“好”能換來對方的喜歡,如果感受不到,就容易自我懷疑。

02


“我因為太希望別人喜歡自己了,而成了一個諂媚的人。”沒法想象這句話是從一個9歲成名,被清華大學破格錄取,畢業後直接進入《新週刊》擔任副主編,出入哪裡都有粉絲媒體簇擁的名作蔣方舟說出來的。


“討好型人格”的你,活得小心翼翼不累嗎?

少年成名的她,從小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在所有的讚美與榮譽中成長。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看似人生贏家的她,卻在《奇葩大會》中分享了自己的“討好型人格”,向觀眾講述了一段不為人知的經歷。


有一天,一個朋友問了她個問題,“你有沒有跟朋友產生過很真實的關係?”


她突然發現自己,不但在同事和朋友面前不會表達真實的情緒,而且在最親密的愛人面前,也總是想盡辦法避免一切衝突,不想讓對方不高興。


“討好型人格”的你,活得小心翼翼不累嗎?

這麼多年以來,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職場中,她一直扮演著討好別人的角色。


在談戀愛的時候,男朋友給她打電話,在通電話過程中責罵她,然後她一直道歉,道歉了2個小時,但對方認為這個道歉很敷衍,掛了電話後便一直打。


她看著密密麻麻的來電顯示,嚇得渾身發抖,但她不敢跟對方說:“你不要再給我打電話了,再這樣下去我會生氣”之類的話。


有一天,她看到這樣一句話:所謂真實的關係,就是你可以跟這個人去爭吵,可以把自己最真實,最不堪的一面暴露給這個人。


被眾人羨慕著的蔣方舟,有著光鮮亮麗人生,卻也時常感覺到不安和孤獨。面對著充滿矛盾的人生,她時常感覺到惶恐而無力,最後選擇了逃離去日本“隔離”一年,才漸漸療愈好了自己的“討好型人格”。


節目結束,蔣方舟輕輕的說了一句,“我再也,不想討好別人了。”


很多時候,你總是擔心會給別人造成麻煩,會讓別人感覺到難堪。但卻沒想過,也許別人從來沒有在乎過你的行為,在你為對方的一個小舉動徹夜難眠的時候,可能對方壓根都不知道自己做過這件事。


其實放棄這種掙扎,你會發現,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03


有一部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印象中不知道看了多少遍。


女主松子就是典型的愛情中的討好者。


“討好型人格”的你,活得小心翼翼不累嗎?

她一生渴求被愛,卻從沒得到過誰全心全意的愛,唯有不停地被拋棄。想要贏得作家的心,甘願被逼當土耳其浴小姐,結果對方棄她而去。


愛上有婦之夫,每週悄悄相聚也欣然接受,可對方還是選擇了原配。與混混相戀,被打罵也甘之如飴,生怕對方不滿,甚至發出感慨:


“不只東京,只要能和他在一起,即使是到世界的盡頭,我相信也可以生存下去。我甚至認為或許自己現在是幸福的。”


帶著愛的憧憬卻屢遭遺棄,松子的一生對別人是有意義的開始,對自己卻是無意義的終結,最後也一如既往的以慘敗收場。歸根究底,一個連自己都沒有辦法好好愛的人,談何被人寵愛呢?自己在心裡鑿了一個大洞,希望通過靠滿足別人,獲得的好感來填滿自己的內心,可這份空洞是永遠也無法填平的。


04


有心理學家曾在書中提到:“關於討好有一個很大的誤解,很多人會覺得它是一種良性的心理狀態,畢竟看起來,被當做好人總是不錯的。但實際情況是,很多討好者,已經不是簡單的取悅他人,而是無法控制地討好他人,下意識地犧牲自己,甚至對來自他人的讚賞和認可上癮。”


很多人習慣性地討好,一方面是害怕被拒絕,另一方面則是源於對失望的恐懼。


“如果我沒有盡我所能去讓他們開心,他們就會離開我,也不會再愛我了”,在這種感受支配下的人,只在意對方的感受,忽視自己內心真實想法。”


其實你對別人多好,就給了別人多少傷害你的可能。適度的討好是生存的必須,而過度討好則會迷失自我。


“討好型人格”的你,活得小心翼翼不累嗎?

與其取悅他人,成為一個相忘江湖的過客。不如取悅自己,成為一個適時享受孤獨的人。


從自己內心出發,你才會對自己的選擇真正負責,而不是拱手把決定權交給其他人,這樣是對自己最大不尊重。


要記住,討好別人,只能獲得一時的愛和關注,討好自己,才能孕育出無窮盡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年輕不應該只有一種,每一種態度都值得尊重,關注微信公眾號:某一種生活態度(ID:SomeLifestyle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