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有道“濟南美食”是假的,但是美味是真的

很多在濟南讀過書的外地大學生,在他們的記憶裡都會有一道美食,叫做“炒燜餅”。

在濟南,說起炒燜餅,那可謂男女通吃、老少咸宜;可能有人說不喜歡吃XX家的炒燜餅,但是不會有人說自己不喜歡吃炒燜餅。

炒燜餅在濟南也叫炒餅。由於這道美食在濟南的街頭巷尾隨處可見,因此,很多人把它誤以為是“濟南特色美食”。

在山東,有道“濟南美食”是假的,但是美味是真的

炒燜餅

據考證,這道美食的發源地為河北邢臺鉅鹿縣,後來流傳到了衡水、得以發揚光大。

古冀州大致相當於今天的衡水,因此這道美食被稱為“冀州炒餅”。

到了清末時期,很多冀州人離鄉背井、到京津等地經商,並形成了諸如"銀行幫"、"五金幫"、"雜貨幫"之類的幫會群體。

隨著在京津經商的冀州人越來越多,"冀州館"開始在京津地區出現,"冀州燜餅"這道具有冀州地方特點的美食隨之也被帶到京津。

此後,“冀州燜餅”又通過在京津的山東、河南等地的商人,傳播到了山東、河南等周邊省份。

在山東,有道“濟南美食”是假的,但是美味是真的

炒燜餅

由於炒燜餅的主要食材是小麥粉製作的死麵餅子,所以,這道美食在以小麥為主要糧食作物的地區一經出現、就受到了普遍歡迎,很快得到普及。

具體到炒燜餅是什麼時間傳播到的山東,目前尚未見到有人做具體的考證。但是,在山東、只要說起燜餅,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這是一道濟南美食”。

按照“先入為主”的傳播規律推斷,濟南應該是山東最先傳入炒燜餅的城市。

濟南擁有眾多的高校,每年都有大量的畢業生走向全國各地。在很多從濟南走出的大學生的記憶裡,物美價廉的炒燜餅作為一道令人垂涎的美味,成為濟南的城市印象之一。

花椒也是這樣。一個人在濟南生活工作期間,有時候不願意做飯,花椒就到小區附近的一個小衚衕裡,找個烤肉串的攤子坐下,然後要上一些肉串,喝上幾杯扎啤。

儘管每次要的肉串不盡相同,但是最後總會從旁邊的“老張炒餅”攤上,炒上一份燜餅。

直到現在,花椒還能清楚地記得:老張拿一支鍋鏟子叮叮噹噹地將各種食材鏟入冒煙的油鍋裡,然後就開始了嫻熟的顛鍋;眼見著鐵鍋裡的餅絲、肉絲、包菜絲和雞蛋上下翻騰,三五分鐘後,混合著面香、菜香、肉香、蛋香、醬香的燜餅就好了。

在山東,有道“濟南美食”是假的,但是美味是真的

炒燜餅

等盛到盤裡、端到面前時,熱熱的鑊氣就會撲面而來,再加上盤子裡五色俱全的視覺衝擊,讓人忍不住食慾大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