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蒙古文字與內蒙文字相同嗎?有何區別?

家和萬事興42747531


外蒙古文字與內蒙古文字相同嗎?答案是明確的,不同!同為蒙古族,為何外蒙古和內蒙古的文字不同呢?其實,原本二者同文同種,使用著相同的語言和文字。後來因為一些特殊的歷史原因,外蒙古才出現的新的文字。但是,直到現在,蒙古國和我國內蒙古人使用的語言依然是相同的,都是蒙語。二者之間的差別僅僅是口音差異和一些外來詞彙的不同,並沒有本質區別。大概其就類似於現在朝鮮與韓國之間語言上的差異吧,口音不同、但相互之間都可以聽明白。

蒙古帝國時期

在蒙古帝國崛起之前,蒙古人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在成吉思汗打敗蒙古乃蠻部之後,俘虜了乃蠻部的“文化人”塔塔統阿。之後,成吉思汗命塔塔統阿教授諸子、宗王學習用畏兀兒字母拼寫蒙語,後來逐漸規範化形成了現而今我國內蒙古地區仍在使用的蒙文,史稱“回鶻式蒙文”。雖然蒙古帝國鼎盛時期為了方便全國交流出現過“八思巴文”,但這種文字主要用於官方文書,蒙古人日常使用的一直都是“回鶻式蒙文”。

元王朝時期

隨著蒙古帝國大宗的轉移,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與拖雷系分道揚鑣、走向事實獨立。後來,朮赤系的欽察汗國、拖雷系旭烈兀建立的伊兒汗國也與元王朝漸行漸遠,蒙古帝國名存實亡……久而久之,“八思巴文”失去了存在的土壤,變成了特定場合才使用的“半死文字”。但是,因為蒙古統治階層沒有像其他遊牧民族建立的王朝那般迅速漢化,回鶻式蒙文在元王朝統治階層中仍然具有相當市場,一直被廣泛使用並沒有走向消亡。

元王朝之後

洪武元年,明太祖朱元璋開元建國、建立了明王朝。但是,北方的元王朝並沒有徹底滅亡。即便在徐達率軍攻入元大都之後,元王朝也一直存在,只不過退回了蒙古故地而已。之後,北元政權以及後來分裂的瓦剌、韃靼等蒙古政權一直與明王朝長期對峙。正是因為這種“主動退卻”,使得蒙古人一直保留了自身的語言和文字,沒有被明王朝進一步同化。再後來,蒙古各部繼續分裂,但明王朝始終無法進入蒙古故地,回鶻式蒙文得以繼續保留。

清王朝、包括後金時期一改明王朝對蒙古各部的武力抗拒,採取了“懷柔天下”的策略,將蒙古各部納入了自身的“外藩”體系。雖然名義上蒙古各部已經被納入了清王朝的版圖,但是除了早年歸附、編入八旗蒙古各牛錄的蒙古人,外藩蒙古實際上依然保留了對本地區的實際控制力。清王朝對鄰近的內扎薩克控制力相對強一些,而對外扎薩克基本也就保持了一個名義上的宗主地位,根本無力直接管轄,充其量也就設置一個烏里雅蘇臺將軍、宣示宣示主權罷了。而這,正是後來外蒙古、內蒙古出現的原因。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回鶻式蒙文依然擁有其存在的土壤,被繼續廣泛使用著。

晚清時期,清王朝江河日下,沙俄對外蒙古一直虎視眈眈。蘇俄建立之後,仍然延續了沙俄對外蒙古的政策。北洋政府建立之後,除了徐樹錚短暫率軍進入外蒙古之外,民國政府對於外蒙古的控制力幾乎已經為零了。二戰後期,中蘇《雅爾塔密約》簽訂,外蒙古正是成了蒙古人民共和國。這是一個重要轉折點,在此之前,出於政治原因,外蒙古一直使用著回鶻式蒙文。而在此之後,蒙古國對蒙文書寫進行了“外科手術式”的改變!

西里爾蒙文的出現

一九四五年,外蒙古正式宣佈脫離中華民國。次年,為了進一步向蘇聯靠攏、也為了進一步撇清與中國的關係,蒙古人民共和國正式推出了“新蒙文”,即放棄回鶻式蒙文、改用俄式西裡爾字母拼寫蒙文。自此,蒙古國和我國內蒙古的蒙古族人雖然都說著蒙語,但書寫方式卻成了“天壤之別”!我國內蒙古的蒙古族人已經不認識蒙古國的文字了。隨著蒙古國西里爾蒙文的推廣,新一代的蒙古國人也已經不認識回鶻式蒙文了……

回鶻式蒙文在蒙古國的復興

上世紀九十年代,東歐劇變、蘇聯解體,長期處於蘇聯壓抑下的蒙古國也走向了真正的獨立自主。近些年,新一輪的“去俄化”風氣在蒙古國大行其道,作為“俄式”特徵最明顯的西里爾蒙文首當其衝!蒙古國政府近些年又開始迴歸本源,準備重新恢復回鶻式蒙文的使用。但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使用了幾十年的文字,廢除起來還是相當麻煩的。因此,直到現在,蒙古國大規模使用的依然還是西里爾蒙文,只是在貨幣上以及一些特殊領域率先進行了推廣。當然,恢復回鶻式蒙文是大勢所趨,假以時日,以後我國內蒙古的蒙古族人去蒙古國或許又可以見到熟悉的文字了……

綜上所述,外蒙古文字和內蒙古文字經歷了一個由相同到不同的過程,這一切實際上是與政治相關聯的。近些年,隨著蒙古國進一步恢復回鶻式蒙文,蒙古國與我國內蒙古蒙古族的文字又在逐步走向相同。當然,這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但無論文字如何改變,外蒙古與內蒙古蒙古族人的語言一直都是相同的,二者僅僅是口音和外來詞彙的差異,沒有本質區別。


農民工歪說歷史


有區別。

外蒙古人主要使用的是西里爾蒙古文,而內蒙古地區使用的是回鶻體蒙古文。當然,我並不是說外蒙古就不存在回鶻體蒙古文。


舉兩個例子:

請看下面這張照片,這是外蒙古國發行的圖格里克貨幣,上面會有成吉思汗的肖像。旁邊的文字就是用回鶻體蒙古文寫成,內容是:

Mongγol bangki tabun mingγan tügürig. (蒙古銀行五千圖格里克)。

再看下面這張紙幣,這也是外蒙古國發行的圖格里克,圖中人物是蘇赫巴托爾,文字依舊由回鶻體蒙古文寫成,內容是:

Mongγol bangki ǰaγun tügürig. (蒙古銀行一百圖格里克)。

由此可見,蒙古國也有回鶻體蒙古文。

所謂的回鶻體蒙古文,就是上面那些豎長的蒙古文字。蒙古人的文字源於回鶻字母。

這是在1204年成吉思汗征討乃蠻之時,俘獲塔塔統阿後命其發明的文字,接著就成為此後幾百年間蒙古人最廣泛使用的文字。

這種文字也叫做胡都木蒙古文。

至於外蒙古人主要使用的,則是西里爾文。

這是蒙古人受到前蘇聯和俄國的影響,所重新發明的一種書寫系統。通過西裡爾字母,來記載標準的喀爾喀蒙古語。

比較一下下面的這張圖片(蒙古一詞在西里爾文中的寫法),可以看出兩者差別很大。

因此,內外蒙古的文字還是有很大差異的。


HuiNanHistory


外蒙古使用的是西里爾蒙古文,也叫斯拉夫蒙古文,而內蒙古使用的是傳統蒙古文,即回鶻式蒙古文。二者的有區別的,但基礎相同,特點是音同字不同。

蒙古文是蒙古族通用的一種拼音文字,使用者廣泛分別在中、蒙、俄等國。傳統的回鶻式蒙古文是在古回鶻文字母的基礎之上,於十三世紀初期所創制。

現在發現最早的回鶻式蒙古文是795年前的一塊碑銘,即也松格碑銘。傳統蒙古文是從上到下豎寫,從左到右行款。初期的字母形成和拼寫規則都很簡單。

隨著使用時間的推移,蒙古文也在持續變化中。現行的回鶻式蒙古文有35個字母(8個元音和27個輔音),這些字母大多在詞首、中、末有三種不同變體。

世界範圍內的蒙古文在史上經歷了數次變革,由回鶻蒙古文衍生出了八思巴蒙古文、託忒蒙古文及西里爾蒙古文等文字。

據史料文獻記載,成吉思汗於816年前滅掉乃蠻部後,命畏兀兒人塔塔統阿教授太子諸王畏兀兒文字。這是最早的蒙古文字,被後人稱為“塔塔統阿蒙文”。

元朝建立後,蒙古人與西藏接觸比較頻繁,元世祖將紅教引入蒙古高原,並命國師八思巴創制“蒙古新字”,也就是八思巴蒙古文,回鶻蒙古文被限制。

八思巴蒙古文是在藏文和梵文字母基礎上創制的一種拼音文字。元朝滅亡後,作為官方文的八思巴蒙文,也一起消失於歷史長河中,其實這種文字並不易掌握。

到了清代,蒙古文字又有了新發展,託忒蒙古文應運而生。這是新疆蒙古族使用的一種方言文字,是衛拉特和碩特人根據方言在蒙古文基礎上改制而成的。

託忒蒙古文的書寫要比回鶻蒙古文繁瑣,但它卻最接近衛拉特方言,能準確的反映出元輔音音位系統。三百多年以來,這種文字一直在新疆蒙古族中沿用。

另外,俄羅斯卡爾梅克人也一直在使用託忒蒙古文,直到西里爾蒙古文出現後才停止使用。目前,回鶻蒙古文與託忒蒙古文在新疆蒙古族中被並行使用。

嚴格來講,內蒙古現在使用的回鶻式蒙古文並不是最早的回鶻蒙古文,而是其改進後的文字。現行的回鶻蒙古文更便於連寫,拼寫更加嚴密且增加了標點。

外蒙古現在使用的是西里爾蒙文,我們習慣稱“新蒙文”,用以與傳統蒙文卻別。上世紀三十年代,外蒙古對傳統蒙文進行革新,創制了拉丁字母蒙古文。

隨後蘇聯將文字拉丁化改為斯拉夫化,外蒙古文字也隨之作出改進,之後西里爾蒙古文誕生。新蒙古文改用西裡爾字母拼寫一些最重要的喀爾喀方言文獻。

新蒙文借用了所有的俄文字母,另外還加入了俄文中沒有的Θ和Y兩個字母用以補充。

西里爾蒙文能清楚的區別舊蒙文中的元音,字母形體較大可避免誤讀。新蒙文從左向右橫寫,排版非常方便,但沒有傳統蒙文書寫迅速,且無法兼顧方言。

回鶻式蒙古文與西里爾蒙古文的主要區別有三點:

一是,傳統蒙古文有35個字母,其中包含8個元音字母和27個輔音字母。西里爾蒙古文也有35個字母,其中13個元音、20個輔音字母及硬軟化字母各一個。

二是,傳統蒙古文不區分大小寫,大寫用法與英語相似,而西里爾蒙古文要區分。傳統蒙古文字母在詞中變化很多,單詞中字母的位置不同導致寫法也不同。

三是,兩種文字的書寫方向不同,上述已有介紹。西里爾蒙古文中書面語與口語基本一致,而傳統蒙古文書面語與口語不相互對應,有元音和輔音脫落現象。


野史也是史


蒙古文字是蒙古人用來記錄蒙古語的文字。從蒙古人開始紀錄自己的語言以來,在不同時期和不同地區使用過多種文字體系。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前並沒有文字,1204年,成吉思汗任命畏兀兒人塔塔統阿掌管蒙古的文書印信,並教授太子、諸王畏兀字(回鶻字母)以書寫蒙古語,蒙古人至此時便採畏兀字(回鶻字母)以記錄蒙古語。下圖是回鶻式蒙古字母手寫體(左邊)與傳統蒙古文對照:

回鶻體蒙古文:蒙古伊兒汗國大汗完者都(Öljeitü Ilkhan)1305年寫予法國的君主菲利普四世(King Philip IV of France)建議軍事合作的信:

1269年,元世祖忽必烈委託國師八思巴另制八思巴字作為元朝的官方文字。雖然詔令屢下,當時的蒙古人仍然喜歡使用回鶻式蒙古字母,至明朝取代元朝後,八思巴字便罕見有人使用了。蒙古本土的蒙古人仍以回鶻式蒙古字母為正宗。下圖是純銀的巴斯巴文聖旨銀牌:

16世紀蒙古信奉佛教,廣譯遍傳佛經,蒙古文字因而普及、定型。此時引入許多藏語、梵語之內典用語,取代以往蒙古人使用的辭彙。1587年,喀喇沁翻譯者阿尤希固什為了便於轉譯藏、梵語音,修改舊有字母,創制了阿禮嘎禮字母。學界謂此時之書面蒙語為古典蒙古語。

此外,1648年由蒙古和碩特部僧人咱雅班第達改編創造了託忒字母:

1686年由札那巴札爾(即第一世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發明索永布字母和札那巴札爾方形字母。這套文字同時也可以用來書寫藏語和梵語。

索永布字母:

札那巴札爾方形字母:

但上述這些文字,因種種原因都沒有流傳推廣,以致湮滅在歷史海洋裡。

從17世紀開始,原本在字體和正字法上與回鶻字母並無顯著區別的蒙古文開始演化出獨立的字體和形式,逐漸定型後即成為了現行的傳統蒙古文。下圖:清代蒙古文古籍

傳統蒙古文是我國內蒙古自治區的官方文字,也是中國大部分蒙古族使用的蒙古文,俗稱“舊蒙文”。包括29個字母,其中表示元音的有5個,表示輔音的有24個,拼寫時以詞為單位連書。行款豎行從左向右(即字序從上到下,行序從左到右)。

20世紀初,曾有蒙古文拉丁化之議,當時卻未付諸實行。1941年之後,由於蘇聯的影響,蒙古人民共和國改以基里爾字母拼寫喀爾喀蒙古口語,其中加入了Ө ө和Ү ү兩個符號來表示俄語中沒有的元音。俗稱“新蒙文”。

以西裡爾字母拼寫的“蒙古”一詞:

1990年蒙古人民共和國民主化改為蒙古國後,宣佈恢復傳統蒙古字母的官方地位,但使用量仍不如以基里爾字母拼寫的蒙古文。相對於傳統蒙古文來說,西裡爾字母的優點是所說即所寫,這促使蒙古國在使用新蒙古文初期,短時期內國民的識字率提升極大。不利的一面就是放棄了傳統文化。

傳統蒙古文寫法拼寫的“蒙古”一詞:

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內蒙古則一直仍採傳統蒙古文。期待您的關注,歡迎指正!


霧都的早晨


蒙古分內蒙和外蒙,內蒙還是使用傳統的回鶻體蒙古文,已經有800多年的歷史,而外蒙由於獨立時推行去中國化政策,學習蘇聯的文化,將原來的回鶻體蒙古文改成由斯拉夫文字演變的西里爾文字,由於文化的不同這兩種文字也有著很大的區別,不過隨著蘇聯的解體,蒙古國又逐漸開始重視原來的回鶻體蒙古文,蒙古這個國家現在挺迷茫的,找不到一點歸屬感,作為中國與俄羅斯的緩衝國的日子確實也不太好過,中俄關系和好卻把它晾在一邊,心裡實在不太舒服,又無可奈何。


甲乙丙丁戊



就如韓越一樣,韓國為了顯示國家力量,它改為使用老體字,但在重大節日上,它不得不使用漢字,畢竟漢字相對來說比較優越。越南也一樣,用得是西方拼音字母代替,由於受法國殖民,所以一定程度受到影響,始終將自己與西方發達國家靠近,自信心很強。但是越南也有節日,保留了中國一些元素,比如寫對聯,寫書法,它還得請教年長的人或專業人事去完成,這兩個國家現在也要求恢復漢字,畢竟他們已用了上千年,韓越這樣堅持用也離不了它本身的國情,他們之所以走自己道路也是合情合理的。



蒙古國也不例外,受一定東亞文化圈影響。但它卻一路在擺脫,想盡可能靠攏俄羅斯,達到中立,蒙古國當初這樣做,也是計出無奈,畢竟北方有強鄰蘇聯,在它大北方,政治將他們與西伯利亞分開,俄羅斯西伯利亞大城市不少,像託木斯克,伊爾庫茨克,赤塔,都和蒙古交流頗深,所以受其影響也不奇怪。再加上蘇聯強大的影響,過去蘇聯是超級大國,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周圍各國自然臉紅,紛紛效仿,尤其東歐國家,蒙古國也不例外,它受影響最深,甚至一度將國父成吉思汗拉下神壇,去舊改新,舊文也被西里爾文取代,斯拉夫文字在蒙古國加工,成了他的文字。


相對蒙古國西化了,而內蒙古卻仍用舊文,他用成吉思汗曾留下的文字,已經有八百年之久。成吉思汗之前沒有文字,他看到遼,金,夏都有自個文字,感覺不甘心,不可能一直用繩子解疙瘩來交流吧!本來想和他們一樣用漢字拼出做文字,由於特殊原因,不得不尋求他路,在統一蒙古的時候,俘獲了乃蠻掌印官塔塔通阿利用畏兀兒創造了新字,畢竟他們同屬阿爾泰語系,所以一直被他的子孫皇帝沿用。


直到忽必烈時,大元帝國建立,百廢待興,畏兀兒文字被摒棄,改用藏文和梵文來拼寫,創造自己的文字,一直用了元一代。直到元朝滅亡,才被放棄,北元又恢復了舊字,明清時不斷改近和完善,蒙古文已經系統化了,甚至被後來的滿清借用,成為皇帝的必修課,直到現代內蒙古蒙古族仍堅持用舊字,也是在儘可能保留古老的傳統。

現在蒙古國也不寂寞了,也想恢復舊字,他們漸漸走向發展本國的道路,舊字被提上議程。


龍文說史


之前其實回答過類似的問題。蒙文即蒙古文字,是用來書寫蒙古語的文字。目前世界上蒙古人普遍應用的蒙古文字有兩種,一種是外蒙古所使用的新蒙文,一種是內蒙古使用的老懞文(或舊蒙文)。

舊蒙文,蒙古人稱為老懞文,是傳統蒙古文字,起源於13世紀,改良自回鶻文字所以也稱回鶻式蒙古文。蒙古祖先發跡於鄂倫河之時蒙古部並無文字。1204年太祖滅乃蠻部,擒獲掌管印信的畏兀爾人塔塔阿統。塔塔阿統逃跑的時候還懷揣著乃蠻部的金印,太祖感其忠貞,仍印任塔塔阿統掌管蒙古汗國印信,並創造以回鶻文書寫的蒙古文字。由於以回鶻文字母為基礎改良的蒙古文字書寫方式比較適合蒙古族的記錄習慣,所以很快就推廣開來。成為蒙古人民通用的文字。在歷史的長河中蒙古文字還經歷過幾次變遷發展至今。1260年,世祖皇帝任命藏教薩迦派五代祖師八思巴為國師掌管印信,並創立蒙古新文——八思巴文字。但由於蒙古諸民習慣使用回鶻蒙文書寫,所以八思巴文並未推行開來。十六世紀未,喀喇沁部落的阿尤希固什做為索南嘉措的翻譯為了能更好的翻譯藏文及梵文經書改良了舊蒙文創立了阿里嘎裡文。1648年衛拉特蒙古和碩特部僧侶札雅班第達改良傳統蒙文創立新體字託忒文字,但只通行於天山南北路,東蒙古未採用。此文字也更適用於衛拉特蒙古語。現行蒙古語以阿里嘎裡文為大宗。老懞文目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承認的內蒙古自治區官方文字。

新蒙文,又稱西里爾蒙文。外蒙古獨立後,受蘇聯的影響創立了以西里爾文書寫的蒙古文字。1942年開始試用,1946年,全蒙古轉用新蒙文。除了將俄文所有字母一概借入以外,還加入了Θ和Y兩個字母來表示俄語中所沒有的元音ö和ü。

不過蒙古國已頒佈法令全面改用老懞文,2014年通過法律規定將當年在政府文件中恢復使用傳統蒙古文。2020年全面廢止新蒙文,全部改回舊蒙文。


琴行運營叨逼叨


中國蒙古族的文字和外蒙古的文字並不相同。內蒙古蒙古族所用的文字是回鶻式文字,而外蒙古則多用西里爾文書寫。

蒙古在興起之時是沒有文字的,成吉思汗在征討乃蠻人途中俘虜了在乃蠻任職的回鶻人塔塔統阿,命令他創造蒙古文字。塔塔統阿以回鶻字為基礎,創造了蒙古文字,當然,創造出的文字與回鶻文字高度相似,這類文字由十九個字母組成,五個元音,十四個輔音,每個單詞由字母從上到下書寫而成,行序則為從左到右。

元世祖忽必烈在統一全國後,曾經短暫地推行了八思巴文。所謂八思巴文字,乃是西藏僧人,元朝的國師八思巴根據藏文創造出的文字,被稱為蒙古新字。但這種文字並未得到蒙古人的普遍接受,原因是回鶻式文字已經深入人心,再加上在漢地漢字的廣泛使用對新文字的推廣產生阻礙。因此,元朝後期,八思巴文字(蒙古)退出了舞臺。

此後蒙古一直使用回鶻式文字,並在幾百年中對其進行不斷修改。後來建州女真在創造文字的過程中,受到了蒙古回鶻式文字的極大影響。

清朝末年,外蒙古在俄國的支持下,實際上脫離了清政府(以及後來的民國政府)的管轄,轉而與俄國親近。因此,蒙古國在近代歷史上,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受到的俄國影響頗深。二三十年代,外蒙古地區逐漸使用俄語的西里爾文字進行書寫,此後西里爾文字逐漸成為了外蒙古的通用文字。雖然回鶻式文字也依然存在於外蒙古地區,但已經很少有人看得懂。

內蒙古地區則保留了回鶻式蒙古文字。因此,如今的內蒙古的蒙古族與蒙古國人在語言上大概相同,但文字上則具有較大的差異。


庭州行者


目前,外蒙用西裡爾字母拼寫,內蒙用古回鶻字母拼寫。西裡爾字母拼寫的蒙文,目前在詞的陰陽性上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混淆,古迴文拼寫的蒙文則保留著明確的陰陽性。


Khargha


我沒有去過,也沒有研究過。不過,可以斷定,主要文字肯定一樣,只不過內蒙需要有漢文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