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球最終會滅亡,我們還要發展嗎?

劉大拿1


如果地球最終會滅亡,我們還要發展嗎?

地球最終會毀滅,太陽系終將滄桑鉅變,看起來似乎並不遙遠,大概也就二十幾億年以後,對於宇宙動輒億年的時間來說,也就一個青少年期!但對於人類區區百年的壽命來說,確實有些漫長,既然地球最終要毀滅,一切都將成為泡影,我們還要努力發展麼?

一、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比起科幻小說《三體》中描述的三體恆星系中的惡劣環境,地球明顯好多了,至少不會三日凌空,更不會飛星不動,因為地球的所在的恆星系只有一個太陽,而地球在距離太陽平均約1.5億千米的微橢圓軌道上公轉,距離剛好合適,全球平均氣溫約15度,所以跟三體人比起來,人類就像生活在天堂!

1、第四次生命大滅絕

但就在這個猶如天堂一般的星球上,生物也經歷了五次大滅絕,其中二疊紀末期和三疊紀初生命大滅絕確信是由西伯利亞地盾火山引發的!

西伯利亞地盾火山岩覆蓋範圍,介於北緯75度到50度、東經60度到120度之間,總面積達200萬平方公里,據地質學家估計原始面積可能更大,可能達700萬平方公里!幾乎就是一個澳大利亞的面積!可想而知噴發出的大量氣體和塵埃對地球生態環境影響有多大。

不要以為西伯利亞地盾火山發生在很遙遠的2.5億年前,我們眼前就有一個黃石國家公園的火山口,這個火山口面積高達3825平方公里,一旦噴發你可以自由想象!

上圖就是黃石國家公園的示意圖,紅圈內就是黃石公園的火山口,幾乎整個黃石國家公園都在火山口上,而從有地震監測數據以來,黃石國家公園的地形一直都在緩緩的變化著,數據如下圖:

上圖是黃石公園和大提頓國家公園的數字高程圖,猶他大學的一項數據研究表明,巨型黃石“超級火山”的上升速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快。紅色箭頭則表示火山口正在隆起,向下的紅色箭頭則表示諾里斯間歇泉盆地附近的土地正在下沉。黑色箭頭則表示地面正在水平移動!

上圖是美國聖海倫火山噴發的資料圖,一旦黃石公園火山噴發,火山灰將覆蓋美國2/3的國土,當然影響的並不只是美國,因為火山灰會隨著大氣環流覆蓋全球!

所以一旦噴發將影響全球,可以預見的是生命大滅絕應該不會發生,但元氣大傷應該是大概率事件!

2、第五次生命大滅絕

這次是六千五百萬年前的恐龍大滅絕,據信認為是小行星撞擊導致了此次滅絕事件!一個直徑約10千米的小行星撞擊了今天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地區!

撞擊產生的巨大沖擊波直接導致數千公里範圍內生命遭受巨大的衝擊,短時間內就死於非命,而撞擊能量直達地幔,引發全球性的火山與地震,這是第二波毀滅,而第三波則是揚起的塵埃環繞全球,生命進入寒冬!

這是2013年發生在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的小行星凌空爆炸事件,另外還有發生在白令海峽的小行星凌空爆炸事件!

再久遠一點還有通古斯卡的小行星撞擊事件,不要認為小行星撞擊地球的事件很遙遠,它就在我們身邊,更可能隨時會發生!

二、地球是一顆行星,也會毀滅?

地球的生命除了本身條件以外,其他都是太陽賜予的!就像《滿城盡帶黃金甲》發哥說的,朕給你的,朕也能收回來!地球所面臨的境況就是如此,因為地球本身和太陽的原因,地球也就二十多億年的時間了!

1、地核冷卻

地球的磁場有地核運動所產生,地核液態流動的熱量來自於引力坍縮能和放射性物質的衰變,地球已經將近46億年,大多放射性物質已經過半衰期,未來熱量減少,冷卻是自然的事情

地核冷卻會導致地球磁場消失,而沒有磁場保護大氣層將會被太陽風無情剝離,最終地球將火星化!

2、太陽紅巨星地球溫升

而未來的太陽紅巨星化則會讓地球直接墮入地獄,1300多度的高溫不會有任何生命能夠生存下來!當然這看起來非常遙遠,但地球最終的結局需要告訴各位!

三、地球是我們的搖籃,星辰大海才是人類最終的家園!

曾經2013年的車里雅賓斯克有一個傳聞,據說是超級文明終結了小行星,還有分析視頻!

要實現這樣的技術,差不多要達到小行星穿過大氣層速度的2-3倍,才能攔截小行星!目測估計這個傳說中的攔截物速度高達30千米/秒以上,這對於人類來說簡直望塵莫及!當然我們不論真假,假如人類能達到這個技術的話,應對這種小行星撞擊的能力將會明顯提高!

當然人類如果可以實現封閉環境的生態平衡的話,未來在應對核冬天或者小行星撞擊後的小冰期等都會有強大的應付能力,不過最好的還是離開地球,向太空進發,以行星為依託,建立多個空間聚居地!

但這不會成為人類的最終目的地,不過是人類奔向星辰大海路上的一箇中轉站而已,人類未來的方向是向銀河系擴展,甚至本星系都是我們的目標!

無論地球是否會滅亡,發展科技走出地球都將是人類的目標,文明存在的唯一目的是生存與發展,兩個詞可以囊括宇宙中所有文明的發展之路,地球文明也一樣,即使各位中的某人有這種消極的想法也不會影響文明的車輪滾滾向前!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地球最終會滅亡,這已經是不變的定局。大約再有50-60億年,太陽就會耗盡核反應燃燒而變成紅巨星,那個時候地球將會被太陽直接吞噬。可以說,太陽一旦“死亡”,地球也就隨之“死亡”。



但我們距離地球滅亡還有億年之久,即便是每個人活100歲,也足以傳5-6千萬代。整個人類的文明史,也不過萬餘年時間。如果按照一個人的生長髮育來看代整個人類發展史,人類就像是剛出生幾天的嬰兒,還嫩的很,根本無需擔心地球未來是否會滅亡的問題。當然了,即便我們擔心了,也沒有用,因為我們現有的科技根本無力改變什麼。所以,與其擔心整個人類的未來,不如好好規劃一下自己的人生,使自己這輩子過的好點。



另外一方面,這個問題也確實是一個令人悲傷的問題。把這個問題變一下就是:地球遲早會滅亡,那麼人類的存在還有什麼意義?或者再進一步:每個人都遲早會滅亡,那麼人們或者拼死拼活還有什麼意義?這樣問有點悲觀厭世,但又確實是這樣。只能說,人活著,是一種休息,在於過程而非結果。其實,這樣的觀點也可以用到我們生活中,做一件事在於過程而非結果。當然,現代社會似乎更在乎結果而非過程,這是不正常的。



總之,現在的我們只求吃飽穿暖,其它的交給哲學家們、科學家去管吧。我們凡人,活好自己的一生就行。


科學探秘頻道


人類滅絕是一定會發生的,而我們能做的,是讓那一天晚一些到來。

人類會滅絕嗎?

其實人類和其他生物一樣,都可能在未來滅絕。

這是因為,地球環境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從遠古至今,大氣層的成分以及含量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再者,地球溫度也經歷過好幾次大冰期和間冰期的循環,一旦地球突然降溫,人類也會因為無法適應溫度而滅絕。

我們要知道,人類雖然是此時地球的霸主,但人類能夠適應的,只是此時的地球環境,一旦地球環境發生較大的變化,人類就有可能滅絕。

比如:在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當時的地球霸主恐龍滅絕。

再者,太陽對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目前地球適宜生物生存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目前太陽處於主序星時期,也就是壯年時期。

在宇宙中,恆星是有生命週期的,而生命的長短,和恆星的質量有關。恆星的質量越大,引力也越大,導致恆星內部發生核聚變的反應也越劇烈,而這也會導致恆星的壽命縮短。

所以,恆星的質量越小,生命週期越長;恆星的質量越大,生命週期越短。太陽的質量在恆星之中並不算太大,主序星的生命週期在100億年左右,而此時太陽壽命在45.5億年左右,仍處於主序星時期。50多億年後,太陽會膨脹成一顆紅巨星,地球都有可能會被吞噬。但人類肯定等不到那個時候了。

據科學家推斷,太陽再過10-20億年,太陽系內就不適合人類生存,屆時如果人類沒有製造出可以長距離旅行的宇宙飛船,那麼人類將會為太陽“陪葬”。

地球註定會滅亡,人類為什麼還要努力?

咱們中國人講究“人定勝天”,意思是說:憑藉個人的努力,可以推翻註定的命運。人類之所以看到了地球註定會滅亡,仍然要努力是因為:或許人類可以憑藉科學技術,獲取一線生機。

首先,地球上的資源有限,而且很多屬於不可再生資源,當資源用盡時,人類或許會走向死亡甚至是滅絕。

然而科學技術可以讓我們用新能源來繼續生存,比如:以前發電用煤炭,現在用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甚至核能發電;以前人類畝產的糧食總量不多,而現在利用生物技術,可能改良品種DNA,讓單位面積內能夠產出更多的糧食。

這些都保證了人類可以最大限度地推遲滅絕的時間。

其次,太陽系或許在10-20億年將會不再適宜生存,然而宇宙中有許多類似於地球一樣的環境。如果我們能早些找到這些宜居星球,並製造出可供宇宙遷徙的宇宙飛船,或許人類能夠獲得一線生機,重新在另一個星球生存。

目前,人類已經找到了一顆“類地星球”開普勒452B,只是該星球離地球過於遙遠,人類無法獲取該星球更多的數據,即使獲得足夠多的數據,目前的科學技術也不支持人類長距離的星際旅行。

如果實現了長時間星際旅行,人類就可以趕在太陽昇溫之前,離開地球在其他星球尋找生存的機會。

人類生存的意義

從大方面來說,地球最終會滅亡,人類發展是為了讓滅絕的那天,晚一些到來。即使有一天,人類沒有研製出星際旅行的方法,不得不面臨死亡,我們也不會覺得自己的努力是沒有意義的。

因為我們在努力的過程中,收穫了更好的生活。

我們常常羨慕古代帝王的生活,羨慕他們在飲食上可以網羅天下美味,羨慕他們奢華奢靡的生活。

然而科學的進步,讓我們這個時代的普通人,都擁有了古代“帝王”才能擁有的生活,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比如:秦始皇出遊需要乘坐轎,出行時間較長;而我們的高鐵,速度比帝王的轎車所費的時間更短,更舒服。

古代帝王雖然擁有頂級醫療,但古代帝王的醫療術比較低級或者原始,而我們這個時代的醫療更為先進,所以在我們這個時代,普通人也能擁有高壽命。

這一切,都是我們努力的結果。

即使人類無法改變滅亡的命運,但我們的努力也沒有白費,它讓我們擁有了更好的生活。

總結

對於人類而言,努力研究和發展科學技術的意義並不完全是為了對抗滅絕,很大一部分是為了改善我們日常的生活。

而現在,我們已經享受到了科學技術帶來的回報,這就是我們為什麼還要努力以及發展的意義。


鍾銘聊科學


世間萬物,無論是不是有生命都不是永恆的:宇宙星辰、江河湖海、人間煙火,最終都會歸零。

不過,與“沒有生命”的自然界相比較,人類有一種不可抗拒的本能,那就是“求生”;說白了,人類的“求生”慾望推動了人類社會的發展,這是一種動物本能。螻蟻尚且偷生,更何況人呢?

要生存,就必須發展,這也是整個人類的共同願望 ;不僅如此,老一輩希望現在的人過得比他們好;現在的人又希望下一輩比他們這一輩更強。

人,說白了,就是動物,只不過前面加了兩個字“高級”,有思維能力,能夠迅速適應環境的變化,並且試圖去改變周邊的環境,以便活得更好,活得更長。

人類首先發展了自己——人的“腦容量”(重量)不斷進化,超過了所有靈長類動物對大腦;直立行走、吃熟食,增強了對外界的抵抗能力,牢牢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

在發展中,人類發展了自己的大腦,有思想,產生語言文字;反過來,所有這些又繼續推動著人類繼續發展,如果就此止步不前,會有種族滅絕之災。

人的本能是活著;活著,就要一天更比一天強,就要發展;即使明明知道地球一定會消亡(地球的生命已經有了45億年),也要活著,要生存,要發展——這就是一種本能。


閒看秋風999


我們要不要繼續發展和滅亡的關係很重要嗎?

首先我們縱觀歷代王朝,每一個王朝都是由開始發展到鼎盛最後結束,由拋物曲線呈現。難道改朝換代,人們就不發展了嘛?老百姓還是照樣該幹嘛去幹嘛!

同樣地球也是有生命的,他的存在在幾億年前就誕生了,期間一定也有些生存毀滅的存在,以至衍生人類是要生存,要做這個星球的智慧擔當,就必須不斷的進步,瑪雅文明不就是消失的存在嗎?

即便地球毀滅亡,我們也要發展,否極泰來的時候,更高的智人又會出現,那麼我們會不會作為珍貴的化石,珍貴的考古,而被未來世界的人們來收藏研究?又或者我們現在的發展經驗可以給未來人借鑑與參考呢!





劉小六159


地球不是固有,原有,本有,地球是被創造,科學家預測地球四十六億年,說明地球有創造之時,也清楚必有滅之之日,

人生幾十年,如果每一代的人都想,怕地球終日到,還放心生活嗎?四十六億年,祖宗們一一度過度完。

所以現在的我們怕什麼。為人類傳承延伸,順其自然,該發展的還是大發展,好好保護地球自然環境,創造地球的盤古造物主會加持延長地球受命。


承椿888


這問題問的讓我竟然無言以對!

第一,地球滅亡或不滅亡,這都將是很久很久的事,以人類自身的壽命來考慮,純粹是杞人憂天;

第二,即使地球會滅亡,我們也仍然需要發展,因為在宇宙中,自己真的強大了,可以跳躍發展和藉助外力,也可以保存人類火種,不至於全部滅亡,可以尋找適宜星球;

第三,你做噩夢了就不睡覺了,吃飯咬著舌頭就不吃飯了;

第四,發展是必然的,我們能做的是儘量良性發展;

第五,你一月多少工資,處於社會哪個階層,考慮這鞋脫離實際的問題,不如考慮怎麼把工作做好,創造社會財富好。


方於圓


“一切都會逝去,唯有死神永生”


劉慈欣在《三體:死神永生》中將這句話放到了“雲天明童話”的結尾部分,無形中道出了人類文明以及宇宙中所有智慧文明的最終結局,“唯有死神永生”

從科幻小說中走出來反觀現實世界,雖然沒有證據表明我們宇宙是黑暗森林狀態,也沒有什麼三體危機,但“一切都會逝去”確是客觀存在的現實,只不過這個現實對於人類腳下的地球來說要等到50億年以後了。

在人類文明誕生之前,在科學誕生之前,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沒有想過自己腳下堅實的大地會有“分崩離析”的那一天。



現代科學告訴我們地球只是46億年前太陽誕生之後留下的“重元素殘渣”,其實單就地球而言它的生命應該是無限的,畢竟它是由金屬和岩石構成的,但行星的命運往往不是自己做主而是由恆星決定的。

所以太陽內部氫元素消耗殆盡膨脹成紅巨星那一刻就是地球生命的終點,天體物理學家估計50億年後太陽就會膨脹到火星軌道,屆時地球也就完蛋了。


但不要忘了“樹挪死人挪活”這一勞動人民總結出來的至理名言

地球要等到50億後才會完蛋,而人類文明不過近萬年,科技大爆炸滿打滿算也不過400年,而本世紀末人類就能大規模進入太空,最長也只需要幾個世紀就能大規模殖民太陽系其他星球,因此可以肯定的是人類早晚會離開地球離開太陽系。

每一個智慧文明都不會永遠在母星生存,資源和探索欲必將驅使整個文明走向星辰大海,所以儘管地球終將滅亡,我們卻還是會繼續發展下去。


宇宙觀察記錄


當然要發展,就像人一出生就會走向死亡但我們一樣要努力活的精彩。


ozusameili


地球毀滅那是理論問題!因為地球生命力太強壽命久遠……我們姑且不談地球滅亡的問題……我們大家來一起研究一下,人類的壽命問題!對每一個人都來說:我們的最長壽命基本上最多不過三萬天?談到人類的生命……那是我們祖祖輩輩延續下來的生命!由此大家也就能明白了?中國的聖人早在千年前就呼籲: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今天看來聖人就是聖人……他們替天行道!替天道說話……確實很有道理!!

聖人還說過:天道的發展是背道而馳的……這句話很關鍵!自然的發展也是有年輕走向衰老,這個規律誰都阻擋不了?只能任由它滑落衰退……人類的發展也是!因為要為自己創建更加美好幸福舒適的家園……不得不破壞了很多的生態環境!以至於導致自然條件失去了平衡……

今天再回過頭來重新認識,聖人的那句話!克己復禮……其實是有道理的!克己復禮……不光是讓人剋制自己的慾望去學習仁義道德禮貌……這句話還有一層更深的意思是:讓人們都能盡最大努力,去剋制自己慾望和無限的需求……讓一切自然也能夠平靜下來恢復原來的面貌……人類共同讓破壞性的發展慢一點!讓地球的壽命更長我們的發展也更長……

《海洋之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