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常說“有福之人春秋生,無福之人夏冬生”,有道理嗎?

村裡老人常說:“有福之人春秋生,無福之人夏冬生”,每當村裡有小孩出生的時候,老人們總要嘮叨幾句,這些口頭禪也是老人們口口相傳或者是長期的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其中有一些聽起來非常的有道理,它們跟農業生產和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但是也有一些民間俗語,是在特定年代裡面看起來非常有道理,但是在如今的時代卻不適用了。

就好比小孩出生時,老人喜歡說有福之人春秋生,無福之人夏冬生,就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一句。今天筆者就和大家一起來分析一下為什麼說這句話,可能在以往的農村生活中比較適用,而現在則沒有太多的意義。

農村老人常說“有福之人春秋生,無福之人夏冬生”,有道理嗎?

小孩出生

大家都知道,人類生存至今繁衍生息是自然規律,十月懷胎一朝分娩,這是有基本的規律和定數的,除了一些特殊和意外情況之外,誰也逃不出這條生育規律。以前的農村是比較貧窮比較落後的,物質條件極大的不滿足,小孩子的出生率以及死亡率都比較高。因為生存環境比較惡劣,而且沒有很好的撫養條件。

當時小孩子受季節和氣候的影響很大,假如小孩子在春秋季節出生的話,因為天氣比較溫暖適宜,不是特別冷,也不是特別熱,非常適合嬰幼兒生活。夏天的時候由於天氣比較炎熱,蚊蟲比較多,容易滋生各種疾病,不適合小孩子健康成長。冬天又太冷,過去農村沒有很好的保暖措施,而且缺衣少食,加上營養跟不上,很容易導致小孩出生以後活不下去。

農村老人常說“有福之人春秋生,無福之人夏冬生”,有道理嗎?

新生命的誕生

要知道我國在建國以前人的平均壽命只有40歲左右,小孩子的生存也是極為艱難,夭折的概率比較高。過去在農村生孩子,不像現在這樣講究科學餵養,而是有很多並不科學的陳規舊俗,比如說孕婦要坐月子,不能通風,不能換氣,不能洗澡,不能出門。這其實是非常不利的,尤其是在夏天的時候,很容易導致病菌的侵襲。而嬰幼兒是與母親接觸最為親密的人,小孩子出生之後如果不做好衛生清潔工作,很容易受到感染。

記得父母跟我們講過,在我們小時候出生的時候,前三個月基本都是棉被包裹起來的,農村有講究要求小孩要多捂著,其實從今天的餵養角度來講,這是非常不科學的。夏天天氣熱,小孩可能捂著身體受不了,還容易遭受細菌感染。而到了冬天的時候,由於天氣寒冷,也不經常給小孩子洗澡洗漱,同樣容易造成小孩子的生存環境惡劣。


農村老人常說“有福之人春秋生,無福之人夏冬生”,有道理嗎?

小心捂壞孩子

所以,過去農村裡面夏冬天出生的小孩,死亡率可能比春秋天的時候要更高一些,身體可能也不會像春秋季出生的孩子那麼健康。因為春秋天的時候氣候溫度比較適宜,非常有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但是過去農民並不知道,只是因為天氣的原因造成的,而認為是老天爺或者是命運的關係。

造成這種認知的結果就是,很多人認為下冬天出生的小孩沒有福氣,是無福之人。而春秋天的小孩福氣滿滿,是有福之人。這是在過去的人們比較愚昧,沒有科學認知思想的情況下得出的一種結果。而放到今天的認知環境中,這當然是不科學的。

所以說,有福之人春秋生,無福之人夏冬生,這句俗語放在今天的環境中並沒有太多的科學道理而言,我們也不需要過多的去糾結,這只是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在農村比較惡劣的生存環境下呈現出來的一種結果。現在我們的生活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不管在哪個季節,因幼兒出生都會得到妥善的照顧,雖然有一些偏遠的農村地區,現在還有一些陳規舊習,但是總體而言已經改善了很多,對小孩子成長影響不大,基本上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這也是科學進步和人們認知觀念不斷上升的一個過程。

以上是我對這句話的理解,如果你有什麼更好的意見或者建議,歡迎在下面留言評論說說您的觀點,如果你喜歡我答案的話,歡迎點贊,關注,感謝您的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