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的身份

醫生主要有兩個身份,其一他只是普通的社會成員,有著普通人的追求和需求;其二他是一份崇高職業的執行者,比普通人多一份責任和付出。一個人開始成為一名醫生,就註定要比普通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其中有淚水、歡笑,有艱辛、幸福。如果一名醫生能視病人為親人,把病人的微笑當成自身奮鬥的動力,哪麼醫生定必是一個幸福的職業。


醫生的身份


一名腫瘤科醫生,除了根據自己專長治病之外,應該想想除了本專科外還有沒有其他更佳的治療方法;應想一想面前的患者最需要的是什麼,該怎麼去緩解他的緊張、焦慮和痛苦;同時還應該把疾病的預防和康復的知識告知病人及家屬,這樣治病才算是完成。

醫學不是絕對的科學,並沒有發達到能夠完全“藥到病除”,團隊協作與人文關懷就變得更加重要。我每每接觸腫瘤患者,必先詳細研究病情,查閱資料,力求行醫安全,治療有效。腫瘤疾病的治療,佰瘤匯認為存在以下幾個方面:50%治療,是以手術、放療、化療及分子生物學等等為主的綜合治療,這需要臨床多學科綜合治療團隊(MDT)協作完成;30%心理,即患者的依從性及舒適感,即便再好的醫術,沒有能獲得心理上的配合,也只能成為無用武之地;10%康復,許多腫瘤治療結束後便出現後遺症或者潛在的復發轉移的風險,由此康復指導和定期隨訪顯得格外重要,康復與隨訪應該追蹤5年才能算是綜合治療的結束;剩餘的10%是個體化處理,要根據患者的經濟及意願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決策,適當的時候給予全方位的支持和關懷。

我希望通過傳送最新學術知識,宣揚臨床多學科綜合治療團隊(MDT)的建立,推崇腫瘤的全程管理,共同學習放療專業知識。通過分享從醫經驗,以幫助同行能夠更全面掌握腫瘤領域的現狀及進展,同時讓病人受益。

黃潔夫說:一個好醫生,敢冒風險,1%的可能性也要挽救病人的生命,把救死扶傷放在第一位。可醫患關係越來越緊張,醫生要自保,現在很多醫生跟以前不同,稍有些風險,就讓病人家屬選擇做還是不做。醫鬧橫行的今日,要成為一名受人傳頌的好大夫,必須有“先天下人之憂而憂,後天下人之樂而樂”的高尚情操,同時要有“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舍我心態。希望佰瘤匯能夠向大家更多地分享從醫的感受,並能幫助更多的有需要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