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億攝氏度!比太陽熱10倍!我國“人造太陽”預計明年投入運行

2億攝氏度!比太陽熱10倍!我國“人造太陽”預計明年投入運行

2億℃,比太陽熱10倍!我國“人造太陽”預計明年投入運行2億攝氏度!比太陽熱10倍!我國“人造太陽”預計明年投入運行

石油和煤炭,可以說是現在人類文明最重要的資源,老美甚至為了石油多次發動戰爭,可見這些資源的重要性,這些化石資源又被叫做不可再生資源,顧名思義早晚有一天會用完的,很早之前人們就在考慮找新的清潔能源代替石油和煤炭了,核能就是其中之一,2億攝氏度!比太陽熱10倍!我國“人造太陽”預計明年投入運行

現在廣泛使用的是核裂變產生的能量,愛因斯坦提出的質能方程讓人們知道了物質中蘊含的巨大能量,和多數的高科技一樣,被研發出來後都是先當做武器,原子彈就是核能的產物,威力更大的氫彈也是核能,不過與核裂變不同,氫彈使用的是核聚變,核聚變比核裂變產生的能量更大,而且沒有輻射。那為什麼現在的核電站都是用危險的核聚變,而不用更清潔更高效的核裂變呢?

2億攝氏度!比太陽熱10倍!我國“人造太陽”預計明年投入運行

核裂變,通俗的說,就是原子核被撞開了,原子核由很多中子和質子組成,中子和質子就像球形的磁鐵,互相吸成一團,當用另一個磁鐵球(中子)撞擊原子核的時候,就會破壞原來磁鐵之間的穩定,使其裂開成兩隊,並釋放巨大的能量和新的中子,繼續撞擊附近的磁鐵團(原子核),這就是核裂變,2億攝氏度!比太陽熱10倍!我國“人造太陽”預計明年投入運行這種能被撞開的原子核,一般要很多磁鐵吸引在一起才行,鈾和鈈都是這樣的原子核,也主要被作為原子彈和核電站的原材料,核裂變在常溫下轟擊就能發生,只要控制核原料的密度就行了,就好比在炸藥中摻入一定比例的白麵,讓其從劇烈爆炸,變成緩慢燃燒就行了。

2億攝氏度!比太陽熱10倍!我國“人造太陽”預計明年投入運行

但核聚變不行,核聚變是質量小的原子核,合併成新的原子核,這需要極高的溫度,通常都要上億攝氏度,人類已知的材料都沒有能挺得住的,基本都是瞬間氣化,那為什麼用核聚變的氫彈早就做出來了?這個簡單,用原子彈爆炸時的高溫引爆就行了,而核電站是要穩定的釋放,早年蘇聯設計了一種託卡馬克的裝置,簡單的說就是一個超高強度的磁場,讓整個反應都懸浮在空中,不接觸也就不會擔心高溫了,2億攝氏度!比太陽熱10倍!我國“人造太陽”預計明年投入運行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長,核聚變領域我們也是站在了世界的前沿,2018年我國的中國換流器就產生了超過1億攝氏度的溫度,計劃2020年建成的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有望突破2億攝氏度,太陽中心溫度約2000萬攝氏度,這就是比太陽還高10倍!被科學家親切的稱為人造小太陽,2億攝氏度!比太陽熱10倍!我國“人造太陽”預計明年投入運行

核聚變的材料是氘和氚,與聚變後產生的氦都是沒有放射性的,絕對的清潔能源,而且可以直接從海水中提煉,地球上蘊含的儲量,以現在的能耗,差不多能用上一百億年,再從恐龍時代進化到人都綽綽有餘,現在世界各大強國都在努力研製核聚變,都在突破延長聚變的時間,一旦達到足夠的時長,就能用作能源轉化,到那時候,可就是另一個世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