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文要“打腹稿”

婦女生孩子需要孕育,,叫做“十月懷胎”;我們寫作文需要構思,叫做“打腹稿”。“打腹稿”,就是在動筆之前,先把寫作的思路想清楚。

“打腹稿”,是寫作文的一個必要步驟,是寫作的基礎和前提。有的同學不善於“打腹稿”,一寫作文,拿起筆來,鋪上稿紙就寫,結果寫幾行撕一張紙,團一團扔掉了,又寫幾行,又團一團扔掉了,作文沒寫成,資源倒沒少浪費。即使有的硬著頭皮寫完了,也由於構思不成熟,材料顛三倒四,前言不搭後語,寫出的文章不是“殘疾”,就是“廢品”。

寫作文要“打腹稿”


那麼,動筆之前應該怎樣“打腹稿”呢?一是應該把題目想好,要有一個生動、貼切的題目;二是想好中心,要表達什麼主題必須明確;三是寫幾段要想好,層次要清楚;四是開頭結尾要想好,開頭用什麼方法,結尾用什麼方法,心裡要有數。如果寫一件事,起因、經過、結果要想好;如果寫一個人表現什麼特點、用什麼事例要想好;如果寫一處景物,選擇幾處景緻要想好;如果寫議論文,論點、論據、論證要想好。以上工作做好了,寫起來才能順理成章,防止“返工”現象的發生。

寫作文要“打腹稿”


“打腹稿”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唐代文人王博在“打腹稿”時喜歡躺在床上,蒙著被子構思,一旦考慮成熟,便掀起被子,立即寫作;魯迅“打腹稿”時,是坐在躺椅上一言不發,閉目凝思,立定格局後便點上一支菸,開始動筆,一氣呵成,很少塗改;作家柳青在“打腹稿”時,把門反鎖上,在房子裡踱來踱去,想好了就停下來,拿起筆“刷刷”地寫了起來。還有的喜歡一邊散步一邊“打腹稿”;有的喜歡晚上入睡前或早上起來後“打腹稿”;也有的喜歡一邊泡澡一邊“打腹稿”。他們“打腹稿”時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會選一個幽靜的環境,這樣做便於集中精力。

“腹稿”打好以後,最好能立即寫作,使它變成文字,假如擱置太久,容易遺忘;如因客觀情況,無法立即成文,應將“腹稿”列成提綱,以備後用。

“打腹稿”是一種創造性的勞動,做起來頗費腦筋,需要我們傾盡全力,才能做好。

寫作文要“打腹稿”


寫作文要“打腹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