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選擇211還是選擇城市?

-安小彡-


坦白講,考研的目的無怪乎將來有個好出路,無論是更好的學習還是更好的工作,都是為了將來的自己過得更好。

考研選擇211還是選擇城市,其實這是兩個問題。

選擇211院校,考慮的是更好的平臺、更好資源、更好的導師,進而在畢業時有更好的機會,不可否認在當前國內高等教育中,211/985這類高校佔據著主導地位,其就業或是深造都遠遠超過大多數普通高校。

而選擇城市,考慮的主要是個人就業發展的問題,一般在考研院校選擇時,優先考慮地區因素,因為這個地區可能是我們未來1-3年工作生活的地方,可能是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也可能是我們自己家鄉。

通常來講,以後去哪裡發展就考到哪裡去,因為在校期間,無論是學校的資源,導師的資源,還是自己在讀研期間積累的人脈,基本上都在這個地方,那麼在以後的工作和生活中,都可以相互照顧,或者說得上話。這就是其優勢。

當然若是你選的地區恰好有這樣的院校這是最理想的狀態,若是你想去的城市沒有這類的院校,自己還特別想上這類的院校,就要參考就近原則或是這個城市的人才引進政策。比如深圳,本地區除深圳大學以及部分985研究生院外,並無本地的211大學,那麼考生可以就近考慮廣東省內如暨南大學這類的211院校,以及在廣東地區就業比較高的如華中科大、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武漢理工等中部地區知名高校。

當然如果沒有這種名校情結,你完全可以直接報考深圳大學的,在本地區就業足以。

總之,考研院校選擇重要的時候是適合自己,只有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考研加油!

如果大家覺得對你有幫助,請點個贊,也歡迎評論區提問

點擊頭像關注我,查看更多專業考研回答,總有跟你情況相近的

你的轉發,我的10w+

我是張雪峰,一個讓學習變得更快樂的考研老師


張雪峰老師


這個問題我是很贊同張雪峰老師的的回答的,總體上來說肯定是地點更加重要一些,但是,作為一個考研的過來人,我也想把這個問題再深究補充一下。

第一個補充:考研不應該僅僅看是否211和地點,而應該更加關注的是你所看專業的院校排名,導師的實力和聲譽。

比如我一個高中同學,河北大學宋史專業的博士,如今是上海某高校的歷史系主任,河北大學地處保定,但是由於該校該專業的江湖地位,其導師資源遍佈全國,而不是僅僅侷限於一個地方。

第二個補充:要確定地點的區位優勢能夠補上高校或者專業方面的差距,北京工商大學和蘭州大學相比,孰優孰劣呢?我還真認識不少蘭州大學在北京工作得很好的同行。

第三個補充:就業的時候有多少人會需要依賴導師的資源呢?真的不多,尤其是碩士研究生。多數是通過各種招聘渠道自己應聘面試就業的。只有少數同學實在沒有理想去處,或者實在想去某家公司,才會求助於導師。

是為補充,供大家參考。


淺叔熬雞湯


考研主持研究僧建議:擇名校 找明導 (導師)

但是也要根據自己的規劃或者說是對未來的打算來選擇:

1、普通一本大學在本省能選好專業,建議首選,因為冷門專業不好就業,而且也未必有興趣,所以先選擇好專業為宜。

2、以後考研可以再選擇理想的學校。沒有本省很難出去的說法,因為省內和省外學校都有不同的層次。不管是在本省還是外省,也不管是報考本省的學校還是外省的學校,考研難易是看報考學校的名氣和所處地域,985學校特別是大城市的名校都不好考。

3、考研的關鍵是儘早準備,抓緊備考,因為能否被錄取是看實力和分數。

很大可能選擇的學校就是你以後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如果選擇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城市,那生活就會比較糟糕。

大城市信息發達、文化發達、經濟發達、政治文明程度較高,大多211聚集的就是大城市,大城市裡就業機會多,發展機會多,信息傳播速度快,可以第一時間接觸到經濟和文化發展的最前沿的東西;社會監督、輿論監督比較好,不用花費太多心思去搞關係、走後門,憑實力幹活。有很多人通過努力和真才實幹,收穫很豐富;至少,大城市裡,在機會前面,人們都能比較公平地去爭取。工作方面的情況會怎樣呢?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裡,遇到同行的機會很多,同行交流和進步的機會也比較多;在大城市裡有各大公司的總部,或者都駐有機構或子公司、分公司,所支付的薪酬誘人,提供的發展機會巨大,不侷限於國內,更會走向世界、面向全球。這種境界和視野在大城市才比較可能得到,在小城市就可能傾向於現狀和安穩。

當然小城市也有小城市的好處,壓力相對小,生活上、事業上的自由、成就感、親情、友情等等。留在大城市,還是回到小城市,到底應該怎麼選?歸根到底,還是看你的個人能力和嚮往的生活方式。其實大城市也好,小城市也罷。你的能力,才是你的本錢;你的能力,才是你硬起腰桿去成功的資本。


考研住持研究僧


又到了一年考研最關鍵的院校選擇季節,到底是選擇211院校,還是選擇一個好的城市?我覺得這個問題其實挺難回答的,對每個人的選擇也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就喜歡繁華大都市,有的是喜歡學校的牌子,到底哪個更重要?

我認為,考研還是要選擇211院校,不過不是那種邊疆地區照顧的211,是中等上的211,然後再說選擇城市。211身份這個標籤還是非常有用的,不過考研更重要的是專業的選擇,先說專業,再說城市和院校

對於考研,關於選擇城市,選擇211其實都不是最重要的,考研最重要的是選擇專業,你是本科專業一條道走到黑,還是跨到到自己喜歡的專業,有前途的專業(金融,計算機等)

很多大學同學考研總是在計較211和城市,對專業卻考慮不多,只能隨大流,冷門專業不好找工作就希望考研後容易找工作,比如本科馬克思不好找工作,就考研繼續馬克思。其實都很難找到工作,本科難找工作的專業,研究生更難找工作。

讀研是你唯一可以選擇專業的機會,這一點和高考是完全不一樣的,高考是先選擇學校/城市,然後才能選擇專業。專業再好,學校不行也是枉然。但是研究生階段,專業的重要性是超過學校的,同樣的一個211重點大學,計算機專業的本科生待遇是超過該校環化生材的研究生待遇的。當然計算機研究生待遇會更高。

最後再說一句,考研最重要的選專業,你是改頭換面,換行換專業,還是腳踩西瓜皮,溜到哪裡是哪裡?你自己好好把控。

選擇了專業,就是選擇了行業,就是選擇了人生,選擇大於努力。

城市,211的選擇

上面專業定好的情況下,我們再來考慮城市和211的選擇問題。

我個人認為211的金字招牌仍然是很重要的,同等條件是是高於城市的。這裡所謂的城市基本上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南京這幾個發達城市,其他城市(包括線,成都,天津,重慶,青島等)基本上沒有讓本地普通高校和外地211進行比拼的資本。

這幾個城市是國內最發達的城市,對全國人民都有極大的吸引力。吸引全國的優秀學生來就業。就業機會最多,待遇最好。

一般情況下,你到那個地方讀研,大概率會在本地就業,或者是你先想那個地方就業,然後再考慮到那個地方考研。

比如你想去北京就業,那肯定優先考慮北京的211/985院校,當然北京的非211院校研究生,我個人建議謹慎報考,因為北京的單位本地211研究生都用不完,基本上很難考慮本地非211考生,而外地的985研究生卻是進京大戶。

另外211差距其實很大,有的211院校(中 央財經大學,對外經貿大學,上海財經大學,西電等)分數是遠超清北復交之外的985的,而有的211院校(西藏大學,青海大學,海南大學等)分數卻非常低,實力不如東部的二本院校。哪這個怎麼選擇呢?

比如一個北京非211,一個青海大學,你考研怎麼選擇?我告訴你一個絕招,考高考分數線,誰高就選擇誰。

這個也是選擇985/211的法寶,比如選擇金融專業考研,選擇了北京,肯定考211的中央財經大學,絕對不去考985的北航,北理工,北京師範,北京農業大學。

考研行業院校的選擇,基本超越211和地區

中國高校有綜合性院校,行業性院校。你就業第一要選擇行業,所以行業院校就非常有優勢,在本行業內是超過211院校影響力的。


比如你想去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這類運營商,你除了去著名的211院校:北京郵電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外,南京郵電大學,重慶郵電大學在行業內的影響力是超過其他211院校的

比如在江蘇移動聯通電信行業錄取最多的就是南京郵電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在電信行業影響力是超過江蘇的河海大學,江南大學,蘇州大學,南京農業大學,中國藥科大學。

所有某種意義上,行業院校選擇大於211院校。

同樣比如你想學醫,哪就沒必要看什麼211,985,想在哪個地方就業,就選擇當地最厲害的醫科大學,想在河南就業,就選擇鄭州大學,想在江蘇就業就選擇南京醫科大學,想在山西就業就選擇山西醫科大學。外省的醫科重點院校到了本地幹不過本地醫科院校,北京協和醫學院在厲害,到了上海也被複交醫學院欺負,北京協和醫學院很厲害,但是在北京就業不一定的比首都醫科大學厲害。

同樣道理,你想去電氣行業,那麼電力部的華北電力大學影響力是遠超其他任何985高校。電力部的非211院校:上海電力大學,東北電力大學等,在業內比絕大多數211厲害。

你想在北京建築行業混,那非211的北京建築大學實力能超過建築老八校。

你想在保密行業混,北京電子科技學院比清華大學都厲害。

想在上海金融行業混,那上海財經大學影響力僅次於清北復交,遠超其他985重點大學。

所以要信211,不能迷信211。

信985,不迷信985.高考分數就是最好的判斷標準。


城市超越211存在的高校

不少高校的非211院校是超然於其他211院校的,這些院校有深圳大學,你想在深圳混,深圳大學的影響力可以說比湖南大學,中南大學,東北大學這些985都厲害,不過深圳大學出了深圳外就基本是一普通二本院校。

當然現在深圳大學的很多學科實力是超過不少211的,

當然在北京上海,不少強勢的非211的影響力都是超過外地211院校的,尤其是一些行業院校,比如上海的華東政法大學,北京的首都醫科大學,外交學院,國際關係學院等。

結論,學校,211,專業,綜合考慮吧

這些因素綜合考慮,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是專業,然後選擇好地方好的專業院校(最好是211,非211也可以考慮)

專業選擇完了,再確定在那個地方工作,比如你學農業,那在北京就業的概率基本是0,如果你學計算機,那在北京上海深圳就業就非常厲害。

如果你學電氣工程,那回老家電業局也是不錯的選擇。


老鐵們,你們怎麼看呢?


高校專業那些事


當你明白自己考研的目的後,才能來做選擇。(這裡又想到一句話,實力不夠才會選擇多多。當時考研老師送給我的,深以為然)假如是第一種情況,你必須要考學碩,而且要選一個專業排名不錯的學校,研究生非常講究師門,出來介紹都會講師從某某某,好的導師會讓你覺得人生一路開掛。

第二種情況,選擇就比較多,你可以考專碩或者學碩,選擇專業裡比較熱門的方向考研,只是需要研究生學歷提高社會競爭,這個時候側重於學校,一所211院校的研究生絕對比普通院校吃香。可以往B區考。

第三種情況呢,需要分析各大院校的專業排名,比如蘭州大學、海南大學這些B類考研城市的大學,也有非常不錯的專業。

綜上所述,專業>院校>城市


麗江華圖教育


又是一年考研季,10月份即將報名,你選擇好心儀的院校了嗎?

關於考研是選211還是城市主要考慮幾個方面:

一、報考高校相關專業水平高

如果說你所要報考的211高校的專業在全國的本行業來說,是公認的數一數二,或者榜上有名,很多公司、企業願意要的,那你可以只考慮專業的好壞與否。

比如說法學研究生,“五院四系”,是法學界公認的招牌。西北政法大學作為一所211高校,其法學專業在全國名列前茅,畢業後佔據西南地區公檢法、律師等行業的半壁江山,地處重慶。

而吉林大學是一所985高校,其法學院也屬於“五院四系”,地處吉林長春,東北三省。

兩所高校選其一,你怎麼選?同等級的學校,不同的城市,那就要憑藉自己的居住習慣,以及對於某個城市的合理期待來選擇了,有人會說肯定選西南政法,因為重慶就業前景好,發展機會大,但2019年分數線西南政法高於吉林大學法學院,所以說還是要綜合自身實力,我覺得兩者都不錯。


即報考學校專業水平較高,考慮城市並不重要。

二、報考高校相關專業不出彩


當所報考的專業並沒有那麼突出,或者並不好就業時,比如普通的工商管理等等,很明顯拼不贏海歸,那麼機會遠比專業實用得多。

這時候,選擇好的城市,來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當然更加重要。

拿本科舉例,有一所學校名叫北京電子科技學院,隸屬中共中央辦公廳,畢業生主要從事公檢法工作,而且有很多內招名額,儘管該學校在專業方面並不出挑,可背後的資源雄厚,前景巨大。

再比如北京印刷學院,作為北京市比較普通的一本大學,其就業資源十分廣闊,與學校有相關協議的企業單位很多,當然也是好選擇。

三、總結

總體來說,當就讀211專業在全國或者在某個片區並不出彩時,選擇超一線,一線城市當然更好;而專業水平極強時,那麼選擇該211高校就行。


以上前提是為了找工作,如果你讀研就是因為喜歡學術研究,或者單純喜歡某個城市,又或者和男朋友在一起,以上建議,都是廢話。


兔大爺的情感說


1 看你的讀研目的

如果你為了做學術,那你完全可以選擇211而不用看城市。舉個例子,比如你特別喜歡沙漠化防治,那你就可以選擇新疆大學,因為新疆大學的沙漠化防治很不錯。

如果你為了體驗生活,那你就要活的瀟灑一點,你需要大城市國際化城市來滿足你的體驗生活的目的,此時你完全可以選擇一線城市的雙非學校,當然,很多大城市的雙非學校也不是那麼好考的哦,比如首都師範大學就並不好考,競爭很是激烈。

2 對比各種資源

首先看你學校的學科實力如何,如果學校學科實力不錯,那就選你的211高校吧!

然後對比城市資源,大城市的資源可能不僅僅侷限於學科資源,更多的是潛在資源,比如實習資源,人脈資源,學術資源等各種潛在的可以影響未來的資源。

資源的對比,也是你選擇211還是選擇城市的重要參考!

3 總結

總之一句話,各取所需,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吧!不管在在哪裡,你都要相信:越努力,越幸運!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加油!


地理考研科研


1.考研的目的一般為了三種:(1)學術深造研究(2)畢業後更好就業(3)為了研究生文憑。一般可以根據考研的目的來進行院校和學校之間的選擇。

2.學術深造研究。如果是為了學術深造,那就建議報考211院校,城市因素就顯得不那麼重要。即使是在偏遠的城市,畢業之後依然不愁就業,畢竟在各行各業研究人才還是比較稀缺。

3.為了更好就業,那就建議根據城市選擇院校。在大的城市,就業機會自然更多些,同時自己的人際範圍會更加廣闊,這是增加自己就業的幾率。不單單是就業層面,也是有更多的機會能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

4.如果單純是為了研究生文憑,那就看自己的喜好。

無論是在選擇211還是根據城市選學校,都是要自己去判斷,看看那個選擇才是適合自己的選擇。


學信注會CPA


如果是選本科,優先考慮學校,其次城市,再次專業;如果是選碩士,優先考慮專業,其次學校,再次城市。本科教育側重於培養人才毛坯,一個本科畢業生是不太可能在本專業領域擁有多少專業優勢的,尤其是社科類專業。

本科生畢業後,跨專業求職,或者跨專業跨地區考研深造的大有人在。所以,本科專業對一個人未來發展的制約相對較小,而校友、學校教育資源等因素對一個人未來的影響,比專業更大,所以學校更重要。

別的不說,很多優質用人單位錄用條件是“第一學歷必須是211”,這一門檻是非211畢業生終身都無法邁過的門檻。

碩士和本科不同。攻讀碩士意味著在某個專業領域進行深入學習,碩士生跨地區求職很正常,但跨專業求職的就少多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


MBA徐友裕老師


如果是選本科,優先考慮學校,其次城市,再次專業;如果是選碩士,優先考慮專業,其次學校,再次城市。本科教育側重於培養人才毛坯,一個本科畢業生是不太可能在本專業領域擁有多少專業優勢的,尤其是社科類專業。

本科生畢業後,跨專業求職,或者跨專業跨地區考研深造的大有人在。所以,本科專業對一個人未來發展的制約相對較小,而校友、學校教育資源等因素對一個人未來的影響,比專業更大,所以學校更重要。

別的不說,很多優質用人單位錄用條件是“第一學歷必須是211”,這一門檻是非211畢業生終身都無法邁過的門檻。

碩士和本科不同。攻讀碩士意味著在某個專業領域進行深入學習,碩士生跨地區求職很正常,但跨專業求職的就少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