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箱低頻下潛多少夠用?


音箱低頻下潛多少夠用?

選擇音箱的時候,低頻下潛是個很重要的數據。對於音箱的低頻下潛多少夠用這個問題,音箱廠家和發燒友都有各種不同的看法。

一派是追求極低的下潛,恨不得幹到人耳能聽到的最低頻率20HZ去,當然代價就是多個10吋12吋往上的單元,巨大的箱體,高昂的售價。一部分人退而求其次,要求低頻下限到28HZ,因為鋼琴最低音差不多就是28HZ,在這部分發燒友眼裡,低頻下限到28HZ才算能播放完整的音樂。

另一派卻是覺得低頻下限沒有必要做那麼低,典型代表是JBL,他家雙15吋旗艦DD66000低頻下潛只到45HZ,還是-6dB

音箱低頻下潛多少夠用?


音箱低頻下潛多少夠用?

那麼到底音箱低頻下潛多少夠用?我們來看看常見樂器的音域吧。交響樂團,頻率最低的樂器是低音提琴,低音提琴最低的一個音大約是41HZ。要滿足低頻下潛到40多HZ,一般來說需要6.5吋或者更大的單元,低音單元尺寸再小一點,低頻下潛就很難低於50HZ了。音箱市場上6.5吋箱銷量最大,就有這方面原因。

從這個頻率表還可以看出,很多發燒友心中的低頻代表樂器-鼓,實際頻率並不是很低,多數能量其實在100HZ附近。很多小尺寸音箱就喜歡用鼓聲做演示,給人一種“小箱體大能量”的感覺。

當然如果要追求鋼琴完整音域,低頻要到28HZ,6.5吋箱子就遠遠達不到了。10吋低音起步吧。不過鋼琴這種樂器也是不斷髮展起來的。巴赫,莫扎特時代,古鋼琴和羽管鍵琴的音域遠比現代鋼琴窄,樂譜上不可能出現太低的音。就連貝多芬時代的鋼琴也沒有發展到現代的88鍵,用8吋或者6.5吋箱子聽鋼琴其實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點。音響系統在實際使用中的低頻效果,更多的是由房間決定的。如果房間太小,或者長寬高比例不好,又缺乏低頻陷阱等房間聲學處理道具,那麼無論箱子擺位怎麼調整,房間頻響曲線上巨大的峰谷都是免不了的,聽感也絕對好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