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忠告:有這2個特徵的人,心術不正,遠離為好

識人相面,在傳統文化中屬於古人的一種智慧總結,和算八字看風水之類“玄學”不同的是,識人智慧是種基於生活經驗的實用總結,遠至“百科奇人”鬼谷子,近至“半聖”曾國藩,都把“識人”作為一門重要的處世課題來研究,這些老祖宗整理出來的處世文化,大都以“忠告”的方式教導後人如何結交良師益友。

古人忠告:有這2個特徵的人,心術不正,遠離為好

走路姿勢

比如說走路,如今網絡上流行模仿各種明星的走路方式,很多人跟風偶像走路的模樣,覺得威風有範兒,殊不知走路其實也是一個人人品的“DNA”,不踏實走好自己路卻一味去學那些看似“威風”的步伐,不但會鬧笑話而且有可能毀了自己的“人設”,一不小心就會讓別人誤會你是個心術不正之徒,其次,誇張的模仿和宣揚對被模仿者有時候也是種不尊重。

古人忠告:有這2個特徵的人,心術不正,遠離為好

鬼谷子

古人的忠告往往平實易懂,古人對走路的姿勢與人品的關係進行了總結,認為一個人走路的姿勢完全會暴露他的人品,並對心術不正之人的走路姿勢進行了描述,奉勸世人對那些走路姿勢明顯暴露了不良人品的小人遠離為好,具體來說,走路有如下兩個特徵的人不值得交往,來看看你的走路姿勢有沒有踩雷吧。

古人忠告:有這2個特徵的人,心術不正,遠離為好

曾國藩

曾國藩針對走路提出過一個“鼠行好利”的概念,他說若是看到一個人平常走路時又急又碎,這種人走路和風風火火大步流星不同,是像一隻老鼠那樣急急碎步而行,兩隻眼睛還顧前盼後飄忽閃爍,那這個人你就可以斷定他是個貪財圖利的小人。

所謂的“鼠行”就是描述這種走路特徵,“好利”就是概括他心術不正的人品,鬼鬼祟祟的模樣必定是內心有鬼不安所致,坦蕩的人平常走路一定是跨步沉穩不急不緩,更不會因為心中時刻有小九九而四處張望。當然,“鼠行”也不僅僅指步伐姿態,還包括其行為、人品似鼠、膽小且不放過利益的特點。

古人忠告:有這2個特徵的人,心術不正,遠離為好

鼠行好利

所以《冰鑑》當中總結“鼠行”之人命有“定格”,也就是說這個人走路暴露出來的人品註定了他的命格,前程絕對會敗在“貪利”二字上,在曾國藩的麾下“鼠行者”是絕不允許錄用的。因此這第一個特徵就是走路“鼠行”,暴露的人品就是“好利”。在古畫《三駝圖》中也描繪過走路姿勢,畫家畫了三個哈腰低頭之人來鞭撻世人“不直”之風,也是用走路姿勢來暗喻世人的猥瑣品行。

古人忠告:有這2個特徵的人,心術不正,遠離為好

三駝圖

古代還有句俗語中也提到了走路姿勢和人品的關係,其中有個詞叫“蛇行雀躍”。“蛇行雀躍”指的也是一種走路姿勢,老祖宗對走路“蛇行雀躍”之人的總結是,這種走路特徵的人既不要指望“問功名”了、也不要指望能富裕了,認為走路“蛇行雀躍”的人是可憐命。蛇形,就是說走路扭呀扭姿勢輕浮不端,“雀躍”就是說像只麻雀一樣一跳一彈,特別對於女生而言“蛇形”更是大忌,顯得輕佻放浪,職業模特也只是在臺上才扭一扭,平常走路如此就是種不正經的體現了。

古人忠告:有這2個特徵的人,心術不正,遠離為好

蛇形雀躍

“蛇行雀躍”要麼輕浮不踏實,要麼就辦事不牢一驚一乍,輕浮之人內心期望的是靠姿色輕鬆獲取利益,可謂心術不正,平時一彈一跳的人端個盤子都能給摔了還能指望他能沉穩辦事?這種人辦事顯然多半是有始無終,最終人生結局多半是莫指望功名富貴了。

那在您身邊有沒有走路“蛇形”或者“蛇行雀躍”之人呢?有這兩種特徵的人古人忠告說多半心術不正遠離為好,他的走路姿勢已經暴露了他的人品,老祖宗的識人智慧可謂是百試不爽。但是,通過走路識人也切不可呆板行事,看待事物判定結論之前應當全面考量,譬如張嘉譯是因身患某種疾病而導致走路姿勢特別,單看走路是斷不可評價他的人品,懂得全面辯證地分析利用才不至於將這些識人智慧埋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