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勝利!為了成為籃球界最有統治力的人,科比做了太多的犧牲

每當到了夜深人靜的時候,房間裡只剩下手機微弱的光亮,手指不聽使喚地在屏幕上滑動著。很多人應該也像我一樣吧,根本不清楚自己想要在手機裡挖掘什麼,但就是放不下手機。我曾經也是一個籃球迷,以前我的生活被籃球圍繞,甚至可以打球打到半夜。

孤獨的勝利!為了成為籃球界最有統治力的人,科比做了太多的犧牲

你見過晚上11點半的月亮嗎?

科比-布萊恩特曾經說過一句話:“你見過凌晨4點半的太陽嗎?”這句話影響了千萬熱愛籃球的小夥子們,天賦很重要,但是後天的努力才是一個人成功的關鍵。在我活著的20多年裡,我的確沒有親眼看到過凌晨4點半的太陽,但是我做到了讓籃球與11點半的月亮為伴。

就在這一點上,我應該算是離科比更近一步了吧。

孤獨的勝利

2001年6月15日,這是屬於科比-布萊恩特孤獨的勝利。對於這個充滿血性的籃球大聯盟來說,冠軍獎盃是這些“非人類”一生的追求。在慶祝的那個晚上,科比頭戴剛剛做好的冠軍鴨舌帽,雖然6月的天氣十分炎熱,大家都巴不得脫掉上衣,可科比卻很樂意穿上為了冠軍特製的彩色皮衣。

孤獨的勝利!為了成為籃球界最有統治力的人,科比做了太多的犧牲

就差一場,湖人隊就可以以全勝的戰績拿起冠軍獎盃。15勝1負,雖有遺憾,但也圓滿。要知道當年科比的對手可是阿倫-艾弗森。科比對於NBA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傑裡韋斯特是科比的導師,他比科比更早揚名於世,但從現實上看韋斯特沒能達到科比的水平。在經歷了14年的痛苦職業生涯之後,韋斯特才第一次拿到職業冠軍。而23歲的科比,在當時已經拿到了2枚冠軍戒指。

寵溺造就了自信非凡的科比

與其他NBA球星的身世相比,科比算得上十分幸運了,因為他有一個十分寵溺他的媽媽。在美國有一部老電視劇,劇中描繪了一個和諧充滿愛的家庭,這一家把他們的孩子寵溺到了極致,每一天都當作是孩子的生日來對待。

孤獨的勝利!為了成為籃球界最有統治力的人,科比做了太多的犧牲

回想我們的童年,在一年當中我們最期待的就是生日這一天。在這一天,我們才可以提出一些特殊的要求,父母也總會答應。生日,是我們的生日,同時也是媽媽一輩子中最痛苦的一天。換個角度想,科比每天都過生日,他的心中是否有想到這一點:為了讓媽媽不再遭受痛苦,過上更好的日子,我每天都必須變得更堅強一點。

科比的家庭教育有點類似於中國的“外祖母式教育”,過分寵溺容易讓一個孩子變得自私,自我,不會考慮他人的感受。喬(科比父親)的存在,很好地中和了寵溺的不良反應。所以說,在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愛和母愛是缺一不可的。

孤獨的勝利!為了成為籃球界最有統治力的人,科比做了太多的犧牲

在父母從小的鼓勵式教育下,科比很小就成為了一個敢於追逐夢想的小男孩。從1996年進入NBA以來,科比外表看起來是一個稚氣未脫的小夥子,給大家的印象也是禮貌,優雅的。但奇怪的是,科比不知道從哪裡繼承來了無法言表的自信,似乎他的內心早就知道未來必定是他的。

搖頭和皺眉強化了科比的堅強

你是否從別人那裡聽過這句話:你要自信一點!我相信你可以的!自信,從來都不是別人給你的。在漫漫人生路中,我們每個人都會遭遇不同的挫折,自信的人也會遭遇失敗,但是他們始終相信自己的下一次可以成功。科比的自信來自父親喬的培養,是他謹慎而細心地挑起了科比心中的火。

孤獨的勝利!為了成為籃球界最有統治力的人,科比做了太多的犧牲

都說初生牛犢不怕虎,科比在10多歲的時候就口出狂言,他預言自己將成為歷史上最偉大的籃球運動員。其他人並不是家人,每一次他們都用搖頭和皺眉來回應科比的偉大宣言,那時根本沒有人願意相信這個小孩的胡話。

狂歡並不適合科比,他更喜歡孤獨

在2001年奪冠那晚,隊友們開香檳狂歡,空氣裡瀰漫著酒的香味,在那個時刻,大家都忘記了自己的姓名,只為享受片刻的歡鬧。科比沒有加入他們,他選擇一個人來到浴室外的隔間,雙手依靠在欄杆上,什麼也沒有做,只是呆呆地望向遠方。那時的科比,與孤獨為伴,所有情感都被他封鎖在內心的的深處。

孤獨的勝利!為了成為籃球界最有統治力的人,科比做了太多的犧牲

數以萬計的美元沒有帶給這個家庭更多的好處,反而劃開了一道難以抹平的鴻溝。家庭是絕大多數人活下去的理由,而家人們醜陋的慾望讓科比徹底失望了,科比將父親,母親以及他的兩個姐姐趕出了自己的生活。出現這一狀況,讓認識這一家子的人大吃一驚。“回憶起科比10多歲與父親喬的關係,身邊的人都可以看出科比對父親的那一份敬仰和尊敬。每當科比打完一場AAU的比賽,他都會飛快地跑過去抱住父親,然後問道,你看到我的表現了嗎?”

表面看,科比好像真的是一個冷血動物。在費城光譜球館的那個夜晚,科比的舅舅丘比-考克斯作為家庭代表來到了現場,當時科比並不知情。當親眼看到舅舅和舅母悄悄前來看望自己時,他終於卸下了偽裝的盔甲。科比衝上前一把抱住他們,然後哭個不停。

成就偉大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就算是科比,他也曾活得十分疲憊。科比在那個夜晚偷偷抽泣,好像就是在講述他對家人離開的不捨和無奈。離開至親,這並不是科比的初衷。離開我們,這也不是科比的初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