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唯一在武則天光芒下,依舊深得帝心的妃子

她是唯一在武則天光芒下,依舊深得帝心的妃子

唐朝時期,出現了我國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則天。武則天才貌出眾,她不僅是唐太宗李世民時期的妃子,更是李治時期的皇后,擁有帝王之才的她,衝破封建社會的枷鎖,成為了一位女皇帝。

然而,和武則天同一時間入宮的,還有一名妃子,這名妃子也因才貌雙全,且有賢能,而聞名於世,她就是著名的徐賢妃徐惠。

徐惠來自於文學世家,從小就才華出眾,四歲的她就可以熟讀《論語》,八歲就可以寫詩。更是小小年紀,就可以在父親的教導下,仿照《離騷》,創作了《擬小山篇》,成為了遠近聞名的神童。

同樣才華出眾的,還有他的弟弟和妹妹,人們常把他們徐家三姐弟,比做漢朝的班家三兄妹。

才華出眾的徐惠,更是成為我國曆史上唯一一位女神童。

她是唯一在武則天光芒下,依舊深得帝心的妃子

鑑於徐惠才女的名號,唐太宗就把她召進宮,封她為徐才人。

徐惠不僅才華出眾,長相也是端莊秀麗。才貌雙全的她,深受唐太宗李世民的喜愛。

入宮不久,就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賞識,從才人晉升為婕妤。

一次,唐太宗宣她侍寢,而徐惠則姍姍來遲,作為一個妃子,竟然讓皇帝等著她來侍寢,這讓唐太宗非常惱火。

然而,遲到的徐惠,卻出口成章,“千金始一笑,一召詎能來”。

這一首小詩,既告訴唐太宗,自己早早的就梳妝打扮好,準備侍寢,但又向唐太宗表達自己的小女人情懷,頓時軟化了帝王的心。

她是唯一在武則天光芒下,依舊深得帝心的妃子

徐惠正是用她的才情,得到唐太宗的恩寵,很快她就從婕妤,變成了充容。

能夠成為一代賢妃,這可並不僅僅是因為徐惠的才情出眾,更是因為她的賢能。

唐太宗是一代明君,他開啟了貞觀之治,讓唐朝逐漸走向了繁榮昌盛。

然而在唐太宗後期,李世民漸漸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開始興建宮殿,注重享受。這些都是勞民傷財的事,很容易激起民憤,有毀李世民明君的聖名。

這些被徐惠看到,她看在眼裡,急在心裡。長孫皇后在世時,就經常勸諫,向唐太宗表達自己的意見。

然而,此時的徐惠,也做出了跟長孫皇后同樣的選擇。

徐惠開始向唐太宗勸諫,她向唐太宗建議,希望唐太宗能夠,讓兵馬得到休整,減輕勞役,減少土木工程的建造,停止對奢侈生活的追求,使民眾得到休養生息。

她把這些觀點,都寫在了《諫太宗息兵罷役疏》中,並上疏給唐太宗。

她是唯一在武則天光芒下,依舊深得帝心的妃子

唐太宗本就是能夠知人善任,懂得聽取意見的皇帝,看到徐惠的勸諫書,想著她一介女流能夠寫出如此有見地的勸諫文章,更是對徐惠另眼相看,認為徐惠身上頗有長孫皇后的影子,對她更是恩寵有加。

徐惠的賢能,更是得到一眾大臣的肯定,連直臣魏徵都對讚許有加。

貞觀23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徐惠整日守在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前,懷念李世民對她的恩寵,整日茶飯不思,生病了也拒絕醫治。

就這樣,一年後,才24歲的徐惠,就離開了人世,追隨李世民而去。

徐惠死後,被追封為徐賢妃,安置在李世民的陵墓中,她也終於如願,可以永遠繼續追隨李世民。

歷史上受到皇帝恩寵的妃子很多,然而像徐惠這樣,一心以朝廷社稷為重,敢於勸諫的妃子並不多。

而唐太宗李世民時期,宮中美女無數,如同樣才貌出眾的武則天,徐惠能夠脫穎而出,受到恩寵,跟她的才情和賢能也是分不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