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書《二十四詩品》,囊括了所有的美


楷書《二十四詩品》,囊括了所有的美

▲盧中南先生為陸啟成先生作品題簽
關於《二十四詩品》

《二十四詩品》是古代詩歌美學和詩歌理論專著。傳為晚唐司空圖撰,其繼承了道家、玄學家的美學思想,以道家哲學為主要思想,以自然淡遠為審美基礎,囊括了諸多詩歌藝術風格和美學意境,將詩歌所創造的風格、境界分類。通篇充盈道家氣息,道是宇宙的本體和生命,生髮天地萬物,二十四詩品也是道所生髮的二十四種美學境界。它是探討詩歌創作,特別是詩歌美學風格問題的理論著作。它不僅形象地概括和描繪出各種詩歌風格的特點,而且從創作的角度深入探討了各種藝術風格的形成,對詩歌創作、評論與欣賞等方面有相當大的貢獻。這就使它既為當時的詩壇所重視,也對後來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成為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經典名篇。

楷書《二十四詩品》,囊括了所有的美

1雄渾

大用外腓,真體內充。返虛入渾,積健為雄。具備萬物,橫絕太空。荒荒油雲,寥寥長風。超以象外,得其環中。持之匪強,來之無窮。

註釋:[大用外腓] 巨大功用庇護於外。腓,音‘肥’,庇護。 [真體內充] 純真體質充實於內。形容雄渾之氣包舉詩文內外。 [返虛入渾] 返回至虛空渾沌境界。 [超以象外,得其環中] 詩之意味氣概已超越具局部具體物象,而得以實現其最大之自我完整世界。環中,世界。 [持之匪強] 並非勉強表現詩意。 [持之匪強] 並非勉強維持此種意氣。飛,非,下同。

楷書《二十四詩品》,囊括了所有的美

2沖淡

素處以默,妙機其微。飲之太和,獨鶴與飛。猶之惠風,荏苒在衣。閱音修篁,美日載歸。遇之匪深,即之已稀。脫有形似,握手已違。

註釋:[沖淡]謙和淡泊。衝,謙和。 [素處以默]以靜默樸實相處。素,樸實。 [飲之太和] 吸入太和之氣。太和,陰陽調和之氣。 [脫有形似,握手已違] 意謂不執著於描寫事物之情景境界,只求意到而已,以此保持謙和淡泊格調;故即令倘有文學描寫逼真形似處,亦剛剛下筆觸及,便又轉瞬離開。脫,倘若。違,離別,分離。

楷書《二十四詩品》,囊括了所有的美

3纖穠

采采流水,蓬蓬遠春。窈窕深谷,時見美人。碧桃滿樹,風日水濱。柳陰路曲,流鶯比鄰。乘之愈往,識之愈真。如將不盡,與古為新。

註釋:[纖穠] 纖巧穠麗。 [采采流水] 流水盛足貌。采采,盛足貌。 [蓬蓬遠春] 草木繁盛之廣闊春景。蓬蓬,繁盛貌。遠,廣遠。 [窈窕深谷]有神山谷。窈窕,深邃幽靜

楷書《二十四詩品》,囊括了所有的美

4沉著

綠杉野屋,落日氣清。脫巾獨步,時聞鳥聲。鴻雁不來,之子遠行。所思不遠,若為平生。海風碧雲,夜渚月明。如有佳語,大河前橫。

註釋:[所思不遠,若為平生] 所思之人似未遠離,如同是平生長久相守一般。

楷書《二十四詩品》,囊括了所有的美

5高古

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沉彼浩劫,窅然空蹤。月出東鬥,好風相從。太華夜碧,人間清鐘。虛佇神素,脫然畦封。黃唐在獨,落落元宗。

註釋:[畸人乘真] 高人乘真氣凌空翱翔。畸人,高人,言出《莊子》。 [沉] 度。 [窅] 音‘杳’,深遠。 [太華] 太華山,即西嶽華山,在今陝西省渭南縣。華,讀‘畫’。 [虛佇神素] 精神清淨虛靈。神素,精神,虛佇,虛立,若有若無。 [脫然畦封] 超脫畦界。 [黃唐] 黃帝、唐堯。 [落落元宗] 精神高尚,儼然玄妙聖人。落落,高尚貌。元宗,玄聖。

楷書《二十四詩品》,囊括了所有的美

6典雅

玉壺買春,賞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雲初晴,幽鳥相逐。眠琴綠陰,上有飛瀑。落花無言,人淡如菊。書之歲華,其曰可讀。

註釋:[書之歲華,其曰可讀] 寫此韶光,庶可欣賞。

楷書《二十四詩品》,囊括了所有的美

7洗煉

猶礦出金,如鉛出銀。超心鍊冶,絕愛淄磷。空潭瀉春,古鏡照神。體素儲潔,乘月返真。載瞻星氣,載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註釋:[絕愛淄磷] 斷絕對世俗一切汙濁、澆薄事物之愛戀。淄,音‘茲’,黑色。磷,音‘吝’,薄。成語:‘涅而不淄’、‘磨而不磷’。

楷書《二十四詩品》,囊括了所有的美

8勁健

行神如空,行氣如虹。巫峽千尋,走雲迎風。飲真茹強,蓄素守中。喻彼行健,是謂存雄。天地與立,神化攸同。期之以實,御之以終。

註釋:[喻彼行健]《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喻,明白。

楷書《二十四詩品》,囊括了所有的美

9綺麗

神存富貴,始輕黃金。濃盡必枯,淡者屢深。露餘山青,紅杏在林。月明華屋,畫橋碧陰。金樽滿酒,伴客彈琴。取之自足,良殫美襟。

註釋:[神存富貴] 精神葆有富貴氣度。 [良殫美襟]極盡優美襟懷。良,甚。殫,盡。

楷書《二十四詩品》,囊括了所有的美

10自然

俯拾即是,不取諸鄰。俱道適往,著手成春。如逢花開,如瞻歲新。真與不奪,強得易貧。幽人空山,過水採蘋。薄言情悟,悠悠天鈞。

註釋:[俱道適往] (有時筆下所寫恰合古人詩意),亦不過偶與古人同道而適往耳,乃自然而然,非刻意而為之也。適往,恰巧達到。 [真與不奪] 大自然之給予不可剝奪。 [薄言] 古詩發語詞。 [天鈞] 製陶之轉盤曰鈞。天鈞,喻歲月之運轉。

楷書《二十四詩品》,囊括了所有的美

11含蓄

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語不涉難,已不堪憂。是有真宰,與之沉浮。如淥滿酒,花時逢秋。悠悠空塵,忽忽海漚。淺深聚散,萬取一收。

註釋:[語不涉難] 言辭未涉及苦難。 [真宰]宇宙之主宰者,造物主,此處指天意。言出《莊子•齊物論》:‘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朕。’朕,跡象。白居易《和雨中花》:‘真宰倒持生殺柄,閒物命長人短命。’ [淥] 清酒。 [萬取一收]讀者儘可採取萬千種不同領會,而總歸結於此一詞句中。

楷書《二十四詩品》,囊括了所有的美

12豪放

觀花匪禁,吞吐大荒。由道返氣,處得以狂。天風浪浪,海山蒼蒼。真力彌滿,萬象在旁。前招三辰,後引鳳凰。曉策六鰲,濯足扶桑。

註釋:[觀花匪禁] 觀花尋美無所限制。(形容豪放之態)。 [三辰] 日、月、星。 [曉策六鰲] 早晨鞭策東海六鰲。鰲,巨龜。古神話:渤海之東有五山,隨波上下往還。天帝使巨鰲十五輪番以首戴之,五山乃峙。 [濯足扶桑]在扶桑神木下洗腳。古神話;扶桑,東海中神木名,日出其下。又:古國名,在中國之東二萬里,其地多扶桑木。後相沿代稱日本國。

13精神

欲返不盡,相期與來。明漪絕底,奇花初胎。青春鸚鵡,楊柳池臺。碧山人來,清酒深杯。生氣遠出,不著死灰。妙造自然,伊誰與裁?

註釋:[欲返不盡,相期與來] 雖欲返回,卻遊興不盡,又相約同來。該精神振奮之態也。 [明漪絕底]望清波於無底深澗中。 [生氣遠出]生命氣息廣遠釋放。

14縝密

是有真跡,如不可知。意象欲生,造化已奇。水流花開,清露未晞。要路愈遠,幽行為遲。語不欲犯,思不欲痴。猶春於綠,明月雪時。

註釋:[晞]音‘希’,曬乾。 [要路愈遠,幽行為遲] (此種精細縝密之描寫)似乎離開主要通道更遠,如同在幽暗小道緩慢前行。 [語不欲犯] 遣詞造句不肯自相牴觸。凡,地處,衝突。 [猶春於綠,明月雪時]如同春意參於綠色,明月照於雪時。比喻詩意縝密,和諧無隙。

楷書《二十四詩品》,囊括了所有的美

15疏野

惟性所宅,真取弗羈。拾物自富,與率為期。築屋松下,脫帽看詩。但知旦暮,不辨何時。倘然適意,豈必有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

註釋:[與率為期] 與直率相約。 [天放] 放任自然。

楷書《二十四詩品》,囊括了所有的美

16清奇

娟娟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滿汀,隔溪漁舟。可人如玉,步屧尋幽。載行載止,空碧幽幽。神出古異,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氣之秋。

註釋:[屧] 音‘血’,古代木底鞋。

楷書《二十四詩品》,囊括了所有的美

17委曲

登彼太行,翠繞羊腸。杏靄流玉,悠悠花香。力之於時,聲之於羌。似往已回,如幽匪藏。水理漩洑,鵬風翱翔。道不自器,與之圓方。

註釋:[聲之於羌] 指羌笛曲調多幽咽曲折。 [洑] 音‘扶’,漩渦。 [鵬風]扶搖旋轉之風,即龍捲風。 [道不自器,與之圓方] 大道不如同器物限制自己於單一用途,而是隨同環境而方圓曲折,千變萬化。言出《禮記•學記》:‘大道不器。’又,《論語•為政》:‘君子不器。’與之圓方,隨之發生適應性變化。

18實境

取語甚直,計思匪深。忽逢幽人,如見道心。清澗之曲,碧松之陰。一客荷樵,一客聽琴。情性所至,妙不自尋。遇之自天,泠然希音。

註釋:[泠然希音] 最為激越之音,便是無音。泠然,聲音清越。泠,音“玲”。希,無。

楷書《二十四詩品》,囊括了所有的美

19悲慨

大風捲水,林木為摧。意苦若死,招憩不來。百歲如流,富貴冷灰。大道若往,若為雄才?壯士拂劍,浩然彌哀。蕭蕭落葉,漏雨蒼苔。

註釋:[大道若往,若為雄才]大道似已逝去,如今誰是繼道雄才?

楷書《二十四詩品》,囊括了所有的美

20形容

絕佇靈素,少回清真。如覓水影,如寫陽春。風雲變態,花草精神。海之波瀾,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塵。離形得似,庶幾斯人。

註釋:[絕佇靈素,少回清真] 消絕玄想,暫回真實。靈素,玄想。少,通‘稍’,暫。 [俱似大道,妙契同塵] (所形容描寫之風雲、花草、海、山等景物)皆似乎蘊含自然大道,既妙合自然,又順同於世俗。‘妙契’,意謂妙合自然。 [離形得似,庶幾斯人]離開對象形態,而能描寫肖似,如此詩人也許可以。庶幾,與許可以。幾,音‘機’。‘庶’、‘幾’,接近,差不多。

楷書《二十四詩品》,囊括了所有的美

21超詣

匪神之靈,匪幾之微。如將白雲,清風與歸。遠引若至,臨之已非。少有道契,終與俗違。亂山高木,碧苔芳暉。誦之思之,其聲愈稀。

註釋:[匪幾之微] 不是天機微妙。幾,同‘機’,天機。微,奧妙、玄妙。 [如將白雲] 如同伴隨白雲。將,伴隨。 [少有道契] 年少時即有與道同心之根基。

楷書《二十四詩品》,囊括了所有的美

22飄逸

落落欲往,矯矯不群。緱山之鶴,華頂之雲。高人畫中,令色氤氳。御風蓬葉,泛彼無垠,如不可執,如將有聞。識者已領,期之愈分。

註釋:[緱山之鶴] 緱,音‘溝’,緱山在今河南偃師東南。 [華頂之雲] 華,讀“畫”,華山。 [令色] 美色。令,美好。 [識者已領,期之愈分] 識詩者雖能領略名家之飄逸格調,然若刻意期待己詩之飄逸則將反而距離更遠。分,離。

楷書《二十四詩品》,囊括了所有的美

23曠達

生者百歲,相去幾何?歡樂苦短,憂愁實多。何如樽酒,日往煙蘿?花覆茅簷,疏雨相過。倒酒既盡,杖藜行過。孰不有古?南山峨峨。

註釋:[疏雨相過] 過,此處押平韻,讀‘鍋’。下邊‘杖藜行過’之‘過’字押平韻與此同。 [孰不有古] 人誰無死?古,作古,死。

24流動

若納水輨,如轉丸珠。夫豈可道?假體遺愚。荒荒坤軸,悠悠天樞。載要其端,載同其符。超超神明,返返冥無。來往千載,是之謂乎!

註釋:[輨] 音‘官’,車轂外表之金屬包皮,此指水車轉軸。 [夫豈可道?假體遺愚] 此種世事萬物之自然流動,豈能真正全都表達出來?詩人皆不過藉此流動實體之歌唱,而忘己之愚陋耳。 [載要其端] 載,句首助詞,無義,下同。要,音‘腰’,握。 [符] 形。 [來往千載,是之謂乎] 詩人神思來往於古今千載,便是指此種流動格調呀!

司空圖,公元837—908年,壽72歲,字表聖,河中虞鄉(今山西永濟)人,官至中書舍人,後隱居中條山王官谷,自號知非子、耐辱居士。有《司空表聖文集》,後人又輯《司空表聖詩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