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疫情,讓你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誰?

何瀾與杭州新經濟


我覺的是每個中國人,不敢出門守護自己的家人,守護著偉大的祖國,中國加油。



張家口莜麵哥


就這道題而言,在這裡你根本找不到最真實的答案。其原因不外乎就是‘不能說’也‘不敢說’。哀莫大於心死,從古至今我們的麻木也僅僅消失了那麼幾十年。曇花一現後又迴歸麻木並將繼續下去!

那些大唱讚歌的答案你看了都想吐吧?

一個人的名字不得不提——李文亮!

我們不必糾結他的技藝、初衷、情懷、性格、年齡、目的等等等等。但我們有必要明白他是事件的‘吹哨人’,同時,他也觸碰了某一體制的底線,他參與了整個事件併為此付出了最大的代價,他能否以他最大的代價換取某一體制的一點點改變?他的逝去會不會給我們留下巨大的遺憾?李文亮能否成為標杆?

然而李文亮卻不是我印象最深的人,我印象最深的依舊是我最敬仰的那個人,越是有困難的時候就會想起他!


第二階文明倡導者


武漢李文亮醫生

據湖北之聲消息,獲知武漢市中心醫院李文亮醫生因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經全力搶救無效不幸去世的消息後,武漢市人社部門按疫情防控期間工作規定迅速啟動了工傷認定和工傷待遇支付程序。

2月7日,經武漢市中心醫院申請,根據《工傷保險條例》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關於因履行工作職責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醫護及相關工作人員有關保障問題的通知》(人社部函〔2020〕11號),武漢市人社局作出武人社工險決字(2020)第010001號《認定工傷決定書》,認定李文亮作為醫護人員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感染並經搶救無效去世,屬於《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的“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情形,認定為工傷。

此次工傷認定工作中,武漢市人社局根據國家省市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關要求和《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社會保險經辦服務工作的通知》(武人社辦〔2020〕4號)有關規定,按照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工作原則,採取告知承諾、“不見面”服務、精減證明材料、開闢服務快捷通道等多種方式,迅即開展工傷認定和待遇支付工作。認定工作中將多種申報材料簡化為申報一項,及時通知並指導用人單位通過電子郵箱、微信或傳真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當天完成工傷認定和待遇核定工作,盡最大努力為防疫一線提供優質高效的疫情防控工傷保險服務。

據核算,李文亮同志工傷保險待遇如下:一次性工亡補助金78.502萬元、喪葬補助金3.6834萬元。武漢市中心醫院在李文亮醫生生前已依法為其參加並繳納了工傷保險,上述工傷保險待遇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下步,如其供養親屬符合條件,還將依法核定並支付供養親屬撫卹金。目前,市人社局已積極協調銀行將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和喪葬補助金撥付到位。

國家衛健委將認真研究李文亮病例

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司長宋樹立在發佈會上特別指出,李文亮醫生在抗擊疫情中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經全力救治不幸逝世,國家衛生健康委表示深切哀悼,向李文亮醫生家屬表示慰問。

對武漢中心醫院醫生李文亮的發病和診療過程,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司長宋樹立表示,後續將認真研究李文亮病例。



華子啊


這次疫情我關注了數字,其他關注不多。但有個人讓我印象深刻,那就是剛去世的李文亮醫生,他在疫情剛出現早期就在其朋友圈宣佈了這個消息,讓朋友們早做準備防範。也是為了儘量傳播出去,讓更多的人知道,併為此還受到公安機關訓誡。這是出於一名負責的醫務工作者的責任和為人的良知,他是普通的,可在這個緊張時期,他的行為又不簡單。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人,如果我們的社會都向這樣的人學習,都做這樣的人,這個社會是不是更美好,而反觀湖北武漢紅十字會的一些人,是不是形成鮮明對照。社會人心自有判斷。。。

而可愛可敬的李醫生卻被病毒奪去了生命,可惜可痛啊。。。


希望之帆5


這次抗疫情,百姓家中坐,街逍,社區人員上一線,頂風冒雪戰嚴寒,嚴查進出小區人員,測體溫。並由網格住格員有樓長配合,遂戶摸排,統計流動人員。

搞宣傳,封住多個出口只留一個出口。動員居民儘量不出門,並準備充足日用品,生活必需物品和口罩等,警查配合上銜至各小區路口。任務非常多,黨員幹部帶頭,街道書記,主任。社區書記,主任哪有休息時間。

黨員,幹部的作為深深感動著居民。我寫詩歌領他、她們,今天又寫一首一百四五十字詩,發自內心的讚揚這些在關鍵時刻,心繫國家心繫百姓的黨員幹部及所有職員。


W夜空不寂寞


這場疫情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就是鍾南山院士。在疫情爆發後,提出治療方案,分析與研究病毒與傳染源,早期發現早期隔離,規範的防護措施。在這次疫情中,他一身正氣,他不斷鼓勵,醫護人員要努力,研究疫苗工作者要努力,患者要努力,同時需要各國,一起加強合作,攜手應付疫情,萬眾一心,攻克難關,在疫情中,鍾南山院士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眾志成城,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紅葉23509


作為漸凍症的患者,生命餘下的剩餘時光不多,依舊奮鬥在一線,走路都是一瘸一拐,在全國人民的關注下,在疫情最嚴重的地區,在醫療人員不足,防護物資不足的情況下,在病人新增人數嚴重超過醫院負擔的情況下,他和醫院的醫護人員所面臨的困難、考驗都不是一般的人能夠體會的,所以我敬重他們,感謝他們。

在這裡我只想說,武漢加油,中國加油,在我們的團結努力下,中國一定會度過難關


我是風道


自從武漢出現新型肺炎的新聞見諸網絡,我就一直在關注疫情的進展,因為年關將近,我們一家人要返回湖北過春節,無論是航班和高鐵都必然經停武漢。在這次疫情發生、發展的過程中,讓我印象深刻,屢屢淚目的是鍾南山院士,老人家以83歲的高齡,不顧個人安危,多次往返疫區,首次對公眾發出“新冠病毒人傳人”的警報,為政府組織抗疫作出迅速果斷決策提供了有力的專業論證。鍾院士本當安享晚年、含飴弄孫,但是每當祖國需要的時候,他總是義不容辭,奮不顧身,不僅醫技精湛,醫德高尚,更是每逢抗疫戰場的“定海神針”。因為鍾老勇於擔當,堪稱國之大器,民族脊樑。


古樓老僧


這場疫情,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是李蘭娟院士。

李蘭娟院士是所有女人的典範,是我們學習的榜樣。雖然我們大多數女人做不了專家學者,但我們應該學習李蘭娟院士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全力以赴、不辭辛苦、無私奉獻的精神。

在如今全民眾志成城,共同抗擊肺炎的關鍵時刻,我們要懂得配合和感恩。

感恩:感恩祖國強大的政策支持,感恩有像李蘭娟院士一樣眾多的醫護人員奮鬥在疫情第一線救治感染者,感恩眾多各行各業戰鬥在一線的守護者為大眾服務。

配合:普通大眾都要遵守防護措施的各項規定,做好自己,盡到自己的本份,不給社會添亂,不給家裡添堵。


羅名花


這場疫情,讓我印象最深的有兩位人物,那便是鍾南山與李蘭娟院士!

鍾李不顧年邁之軀,冒著染疫的風險,捨棄新春佳節與家人團圓之樂,滿懷焦慮與熱枕之情,用實際行動,率先撲上了迎戰病毒的最前沿,令人無限的敬佩與感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