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個二年級的孩子,從來不會自主學習,每天讓人抓狂,怎麼教育?

梅子的簡單生活aaa


很高興回到你的問題:

第一:我們要給孩子營造儀式感就算沒有開學我們也制定我們的生活作息時間比如幾點鐘起床幾點鐘寫作業幾點鐘休息。

第二:我們要在孩子上網課開始前進行一個提前課前預習這點很重要。

第三:我們可以建一個學習小組讓同學和同學之間建一個微信小組,小組的同學互相學習互相監督互相鼓勵。


深圳漂泊的小王


我孩子上三年級,我說一下我的看法!我孩子寒假時還能做作業,自從開始上網課後,我是基本天天湊他,越揍他越不聽話!最近一週,我不揍他了,改變了一種管理方式,我不管他作業,下午他要在手機上面發作業,我也不管,還要檢查他背誦的內容,我也不給他檢查,結果他好好的和我說話,有點求我的意思,讓我給他檢查作業,結果比我湊著讓他做作業效果好很多,後來他自己做完我再表揚他,他認真聽課我表揚他,他不欺負妹妹我也表揚他,這一週就像換了個人似的!孩子什麼都懂,他就是故意做給你看,所以要學會表揚孩子,相信孩子!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嘎子談


我家的寶寶,四年級,自主學習根本不用想,因為是男孩比較調皮,很難管,每次讓他學點什麼,第一時間就會咧開嘴一如既往地喊:“這麼多,好多呀”。然後就是眼含熱淚,一通耍脾氣。剛開始我確實有點頭痛,時間久了我也就知道這套路了。他耍脾氣,就讓他耍一會兒,但是作業、學習一點都不能妥協。這一次寫完了。他冷靜下來,要問他自己做的對嗎。他們很聰明,這道你說的是什麼事。他會很識趣的承認自己做的不對,不要責怪他,但是要告訴他,這樣表現很不好,媽媽佈置的學習任務不多也不難,而且如果下次還這樣的話,真的會多佈置一些作為懲罰的。當然這樣一次,這些小精靈是改不掉的,但是會慢慢好一點。最重要的是,不能妥協,更不能抓狂。面對這些機靈鬼,我們不是要“忍”,而是要“韌”。



丁丁寧


我家就有一個這樣的神獸!天天做作業都需要我陪著,我去喝水,他行動比我還快!我現在都有對付他的招了:他寫作業時我也看一本我愛看的書,比如一本小說。再就是買本字帖練字,讓自己靜下來,他受影響也就能安靜下來寫作業,循序漸進,慢慢的他就可以自主學習啦!


生機


我也是二年級孩子的家長,特別能理解你的心情,我家孩子上課還好,就是完成作業不行,尤其是語文,筆記不寫,作業完成的也不盡如意,但是我們還是要放鬆心態,以身作則,陪著孩子一起學,如果因為工作沒時間,就給孩子寫好計劃,目標,讓他有目的的去完成學業。上課不專心,問問他是什麼原因不上課,是老師講的沒興趣,還是因為聽不懂,或者是因為家人的影響,靜不下心,問清楚了再來對症下藥,像我家的孩子,主要是我沒有帶好頭,還有妹妹的影響。現在在努力改正,其實以身作則,效果還是不錯。希望你能找到合適的方法。


小余圖圖


孩子才上二年級,在主動學習習慣上可能是沒有大一點的孩子那麼自覺!(當然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習慣)在這個時候多給孩子一些耐心,可以採取激勵孩子的方式,比如告訴孩子今天爸爸媽媽不陪你寫作業,爸爸媽媽還有一些工作的事情需要處理,我在旁邊工作,你就做作業,不懂的問題可以問爸爸媽媽,我們一起努力!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爸爸媽媽就不要在一邊玩手機或者看電視之類的!


袁沅滿滿


我是海上明月飄,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我是一名教師,我的學生桃李滿天下,我對他們教育都很有耐心,我對我自己女兒就沒有耐心,她現在已經步入社會,時常想想我對她的教育不是很成功,我就把我的感悟介紹給你供你參考

一、遇到這樣的問題你不能生氣,也不能打他,更不能罵他,在疫情期間孩子在家學習,你發現了他的問題,這是好事,便於你及時糾正錯誤,這應該是他平時養成的習慣,這種情況他一年級就應該開始了,只是你沒有發現,你要做他的朋友,做他的思想工作,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有些謊言是善意的,可以和他說:孩子你們老師說你平時上課非常認真,也很努力,媽媽聽了很高興也很自豪,今天媽媽沒有提前把字典和水放到你面前,明天你幫媽媽記著,不然一節課很快就會過去,這樣一說他下一節課就會注意了。

二、你作為家長要和老師勤溝通,做到家校聯合,二年級學生還小比較聽老師的話,老師的話對他們來講就是聖旨,讓老師勤找他談談,從正面和他溝通,在上課的時候老師會注意他,提醒他上課認真聽講,不要搞小動作,老師發現他的點滴進步會及時表揚他,老師也會用各種方法在班級樹立他形象,讓他在班級談談自己是怎麼做的,在家又是怎麼完成作業的,這時候他的心裡就會定數了,時間長了自然而然就會好起來。

三、在變化的這階段裡是很重要的,你要抽時間勤觀察勤溝通,發現問題及時和老師聯繫,樹立他的信心,有了成績為他鼓掌喝彩,並及時給予表揚,我想很快就會步入正軌。

總之,希望我的點滴經驗能幫到你,讓他在今後的學習中,一絲不苟的完成他的學業,成為一名優秀的學生。


海上明月飄


謝謝提問!感恩有機會和大家一起分享!

孩子不愛學習,這不單單是孩子的問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是家長的複印件,家長是孩子妍原件。

就好像複印件上有汙點,我們要是拼命的去改複印件上的汙點,能去掉嗎?肯定是去不掉的,我們唯有去掉原件上的汙點,重新複印,複印出來的資料才會整潔漂亮。

所以,我們大人在要求孩子的時候,我們自己更是要身體力行。

不綁架孩子,尊重孩子的選擇,讓孩子自己去奮鬥,這才能激發孩子內在的活力。

鼓勵孩子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可以幫助孩子發展出成就感。

父母最該做的,不是幫孩子做選擇,而是讓他們真正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

一般不聽勸的孩子,只是想按自己的方式去探尋這個世界,如果父母強行干涉,就會讓這個過程中斷,或者構建得不完整。

父母越是控制,孩子就越是失控,

不以自己的意願綁架孩子,不以自己的侷限限制孩子,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長,才是最好的教育。

以上分享僅僅是我個人之見,不知您是否滿意?謝謝!



當下極樂


孩子才上二年級,我不建議逼著他(她)整天去讀書學習 ,我主張放羊式培養教育,絕不可扼殺孩子的天性。

如何教育孩子大有學問。我認為“養成教育”是重中之重。打小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維方式,比什麼都重要要。

不要總是想那些“別輸在起跑線上”之類的蠢事,什麼補習班,什麼特長班等等,往往會適得其反。

孩子如果不樹立正確的“三觀”即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人生將迷失方向,會誤入歧途。而正確的“三觀”緣於良好的“養成教育”。

我在對女兒的教育方面深有體會。打小我從不要求女兒學習必須考第一,也不強迫她參加什麼補習班,學什麼特長,我注重的是她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不該花的錢不能花,上學不該打車就必須步行,不管颳風下雨,不管冬寒夏熱,必須堅持。我給她灌輸的思想是,有些事情“堅持不見得會成功,但堅持本身就是一種成功”。

我女兒小學四年級就離開了父母,離開了家,開始獨立的外國語學校住校學習生活,一直到國外留學四年都是一個人在外闖蕩。如今學成回國在南方一家世界500強美國企業獨擋一面。我女兒上學時不是什麼“學霸”,也沒去讀什麼211、985(211考上了沒去),而是選擇了自己喜歡的學校和專業。反觀那些追求“別輸在起跑線上”的家長培養教育出來的孩子未必能趕上我女兒。

我之所以講這些,就是要告訴你,“養成教育”比什麼都重要。


詩騎天下張百軍


問題很有普遍性,我也深有這種體會,家裡有個二年級的孩子,從來不會自主學習,每天讓人抓狂,怎麼教育?古人云:“授之於魚,不如授之於漁”。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孩子一生受益。但是它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家長用科學的方法,恆久的耐心長期堅持下去。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家長要細心觀察,想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在發現中得到快樂,在研究中獲取知識,鼓勵孩子好奇,好問,敢問。引導孩子多思考,鼓勵孩子從多方面思考問題,逐步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輔導孩子用多種方式去探索。


2,讓孩子自己來做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長不要任何事都替孩子操辦,讓他自己來做。鼓勵孩子自己安排學習計劃,在生活中,多與孩子探討,討論,讓孩子學著理解、感悟。

3,對孩子的每一點進步要及時給予表揚和讚美

二年級的孩子還比較小,孩子的認知能力比較有限,對孩子不要提太高的要求,以免讓孩子產生挫敗感,讓孩子失去了信心,從而產生對學習的厭倦。要多給予鼓勵和表揚,不要指責孩子太笨,無能等。及時給予肯定和讚美,對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很重要。






4,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

孩子在學習,而做為父母的拿著手機在玩,電視在響著,孩子哪有心學習呢?父母要做好榜樣,當孩子學習時放下手機,關掉電視,拿起本書在孩子身邊看書,長期堅持下去,孩子就會養成習慣。

總之,讓孩子學會自主學習,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孩子和家長一塊努力,長期堅持,總會養成習慣。加油!!

關注我,與您一起探討兒童成長教育的那些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