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C級,寶馬3系,奧迪A4哪個值得入手?

深圳小楊vlog


這三個品牌都是豪華品牌,且銷量都很不錯!在這三者之間,如何選擇還看個人的需求。下面是我的個人觀點:

“開寶馬,做奔馳”國人流傳已久的一句話。也正是這句話,很清晰的也對這兩個品牌的車系做出了定位,奧迪介於兩者之間!

寶馬是主打操控的;歷代3系都是經典之作。寶馬3系也是寶馬的“招牌菜”!

奔馳是舒適奢華的代名詞,歷代S級都是傳世精品。S級之下沒有奔馳,因為那個價格不足以撐起“性能和奢華”同步進行!

奧迪是中庸,內涵的展現,可能由於前身是生產“二極管”的原因。每款車的前後燈,都特別的突出。

現款寶馬3系,雖然調校略偏向於舒適性,但並不影響它的實際操控。並且作為B級豪華車而言,是比較厚道的;2.0T+御用8AT,前置後驅,真的比較良心。並且後排空間3系是最大的!

現款奔馳C級,1.5T+9AT,這個動力總成真的是不咋滴。並且舒適性真的是“無稽之談”,後排空間表現很一般!

奧迪A4L,1.4T+7速雙離合,這個動力也真的不咋樣,但是它便宜啊,咱也無話可說!產品符合定位的“中庸之道”!

其實這是一個很老的話題,真的沒必要糾結什麼!錢緊張就選奧迪,想開的舒服就選3系,想裝逼就買C級!

最後一句話:3系是用來開的,C級是用來裝的,A4是可以省錢的。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追夢者赤子心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俗話說,“開寶馬,坐奔馳”。選車最重要的還是看您的需求。

總的來說,奔馳C級在各方面表現比較均衡,豪華感強烈。寶馬一貫強調操控性,對於想追求更極致的駕駛感受建議選擇寶馬三系。由於奧迪終端市場優惠幅度較大,如果更注重性價比的話就選奧迪A4L。

例如:相同價位下,假設預算35萬,改款後的奔馳沒有優惠,能夠買到C260L,寶馬三系目前有兩萬元左右的優惠,可以買到320Li,奧迪A4L的終端優惠能達到4-6萬元,可以買到奧迪45TFSI quattro運動型。

奔馳C級之前的C200L車型,最大馬力184匹,最大扭矩300牛米,改款後的C260L最大馬力依舊保持不變,最大扭矩280牛米。換裝後的1.5T發動機加48V輕混系統更符合排放標準,百公里加速8.3s,雖然數據一般,但實際表現還是足夠滿足日常需要的。在Sport的模式下,偏重的轉向加上緊繃的底盤,C級所的運動感還是很不錯的。

寶馬320Li搭載的是2.0T發動機,最大馬力184匹,最大扭矩270牛米,匹配 8AT變速箱,官方百公里加速時間7.2s,充足的動力配合上紮實的底盤,駕駛上能給你足夠的信心,寶馬三系在同級中,可以說是運動的標杆車型,雖然向舒適妥協了不少,但骨子裡依舊是運動為主的。

奧迪45TFSI quattro運動型搭載2.0T發動機,最大馬力252匹,最大扭矩370牛米,匹配7速雙離合變速箱,這在三輛車中是馬力最大的,在quattro四驅系統以及2.0T高功率發動機的配合下,奧迪A4L官方百公里加速時間僅5.9s,表現非常不錯。不過它的轉向手感以及底盤都是偏向舒適性的,操控快感不是很強烈。

小結:寶馬三系雖然兼顧舒適性,但它的確是偏向運動的車型。奧迪A4L雖然動力強勁,但依然是偏向舒適的。奔馳C級所營造的駕駛感受不錯,各方面比較均衡。

相同價位的前提下,奔馳C級和寶馬三系的配置差不多,而奧迪A4L 在配置上是比較突出的,相比較更加豐富。

所以,綜合建議您選奧迪A4L。


蝦說車


奧迪A4還是比較推薦你入手的,從兩個方面說吧

1.性價比方面,奧迪三十萬可以買到高功率,配置相比奔馳C級和寶馬3系要高很多,最重要的是,奧迪最近優惠的力度大呀,動不動就五六萬,談得好的話七萬也是有可能的給大家看一下我們小地方的店網上的優惠力度

動力方面奧迪A4的動力相比較奔馳C級和寶馬3系大得多有木有,奧迪A42.0T的機子最低也有190匹的馬力

2.還有就是奧迪A4L的空間更大,豪華感不如奔馳但是科技感十足,平時養護方面奧迪也比較方便,保有量大,易於維修的點兒也多,保值率三車基本差不多,畢竟價位在那兒放著


心欣尚


奔馳C級,寶馬三系,奧迪A4L,扮演豪華品牌中型轎車的中堅力量,我們來看一下如何選擇,拋開價格去選擇是沒有意義的,就以各品牌的入門款來說吧

奔馳C級入門2020款C200L廠家指導價為30.78萬元。

寶馬三系2020款320i廠家指導價為29.39萬元。

奧迪A4L 2019款35TFSI進取型廠家指導價為28.68萬元

從發動機來對比

奔馳1.5T 156馬力 扭矩250nm 直列4缸

寶馬2.0T 156馬力 扭矩250nm 直列4缸

奧迪1.4T 150馬力 扭矩250nm 直列4缸

寶馬發動機潛力大,可刷個高功率程序就可以從動力上再升一級,奔馳奧迪就比較一般,潛力很低。

從發動機來說寶馬>奔馳>奧迪

從變速箱來對比

奔馳 自產9G-Tronic 9速手自一體變速箱

寶馬 ZF採埃孚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

奧迪 自產7速DSG雙離合變速箱

奔馳9速變速箱偶發性異響頓挫,質量問題較為突出,不如老款7速來的穩定

奧迪 7速DSG 是非常優秀的產品,換擋效率很高,間隔時間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是之前老DSG故障問題也讓許多車主心有餘悸,所以買DSG變速箱需要一定的運氣成分

寶馬 ZF採埃孚8速,是採埃孚公司為寶馬專門配套的變速箱品牌,換擋積極平順,能正確判斷駕駛者的意圖,憑藉更多的檔位、更加合理的齒輪比、更快的換檔時間、更平順的檔位切換感以及更為先進且智能的電子管理系統進一步提高了整車的舒適性與運動性能

從變速箱來說

寶馬>奧迪>奔馳

驅動方式

奔馳 前置後驅

寶馬 前置後驅

奧迪 前置前驅

從駕駛品質和豪華品牌配置來說

奔馳寶馬>奧迪

輪胎規格

奔馳225-50-17

寶馬225-45-18

奧迪225-50-17

這點來說寶馬還是比較厚道的,畢竟運動型轎車配了個18英寸輪轂個45扁平比的輪胎,符合寶馬運動型轎車的定位。

奔馳和奧迪主要還是定位舒適和日常行駛的配置

運動性來說

寶馬>奔馳奧迪

那麼現在就好選擇了,無論從質量,配置,性能,寶馬三系都要領先奔馳和奧迪,適合追求動力和操控的熱血人士

奔馳在舒適空間和豪華的營造上,要比寶馬和奧迪來的強,適合不開快車和舒適出行的家用人士。

奧迪除去全新的外觀和內飾,從硬件角度來說配置也較為一般,1.4T配7速雙離合套動力系統還是搭配在高爾夫,速騰,邁騰,等等很多大眾車型身上,還是個前驅車型,A4L除了一個車殼其他都一樣,價格還是比較高的,所以說運動不如寶馬,舒適不如奔馳。所以奧迪A4L不推薦購買





螺帽螺桿小黑兔


提到豪華品牌中級車,BBA始終是一個繞不過的話題,畢竟在這個細分市場上,常年以來都是由奔馳C級、寶馬3系以及奧迪A4L這三臺車把持著,這一點我們從他們的銷量上就能看出來,而相比之下,其他豪華品牌的中級車銷量則顯得有些“可憐”。不過在這三臺BBA的中級車當中要想做出一個選擇對於消費者來說也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很多消費者往往會三家都看了又看,反而越看越糊塗不知道該怎麼選,那我們今天就來看看在奔馳C級、寶馬3系以及奧迪A4L這三臺車當中應該如何選擇。

C級、3系以及A4L的優勢分別是什麼

C級在這三臺車當中是換代最早的車型,儘管在2018年完成了自身的中期改款,但事實上,這一代車型從2013年上市以來就沒有太大的變化,目前在售的這款C級相比改款前的車型換上了新款的中網以及新式樣的大燈,我們不得不承認,這一代奔馳的車型外觀設計是非常成功的,因此即便時間已經過去了7年,到現在為止,這臺C級的造型看起來仍然顯得很精緻。

而相比外觀,內飾方面更是C級最出彩的地方,在很長一段時間裡,C級的內飾一直壓著同級別車型一頭,即便是同級別車型如今已經紛紛改款,內飾設計也多有長進,但是這臺C級的內飾設計相比它們依舊非常出色,而且新款車型在換上了更大的中控屏幕同時用上了全液晶儀表之後,在科技感上也並不落後,總體來說,C級的內飾是將豪華感與科技感融合得比較好的。

剛剛我們說C級的時候,大家一定會發現我們並沒有說動力,因為和寶馬3系比起來,這確實是算得上是C級的一個劣勢,新款3系全系採用了2.0T+8AT動力總成,而C級則只有高配車型採用了2.0T發動機,下面兩種200和260系動力全部採用了1.5T發動機,儘管看起來兩者在最大馬力等數據上相差無幾,但是實際駕駛當中,寶馬3系的動力表現還是要比C級更好的。

除了出色的動力匹配之外,寶馬3系的駕駛感受也是這臺3系最值得誇獎的地方,儘管在換上了CLAR新平臺之後,這一代的寶馬3系已經變得比任何一代車型都要更軟,但是對於消費者來說,現款3系憑藉著精準的指向性和調校非常出色的底盤支撐以及良好的動力匹配,依舊是一臺開起來讓人很有愉悅感的車型,這一點是C級以及A4L都難以做到的。當然,換上新平臺最大的優點其實我們剛剛也已經提到了,那就是現款車型要比任何一代的老車型都要更軟,同時國產之後採用的加長加厚的座椅也進一步提升了這臺3系的乘坐舒適性,因此在目前的同級別車型當中,3系也可以算得上是舒適性最好的車型了。

相比之下,奧迪A4L則顯得有些沒什麼特點,無論是顏值上還是在動力表現甚至在空間等方面的表現,這臺A4L都是中規中矩,挑不出什麼毛病,也沒有什麼優勢,這也讓A4L成了這三臺車當中最不起眼的一個,如果要說優勢的話,那可能就要算性價比了,A4L巨大的優惠甚至已經搶佔了部分邁騰和帕薩特的市場,當然,這對消費者來說無疑是個好事。

在這三臺車當中應該如何選擇

在這三臺車當中選擇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我們先了解清楚自身的需求的話,那麼我們會發現其實做出選擇並不難。首先如果你是一個更在意顏值的人的話,那麼奔馳C級是相對最適合選擇的,畢竟這臺C級的顏值在這三臺車當中最“男女通吃”,而且其內飾氛圍感確實很抓人眼球。但是如果你對動力有要求的話,那麼這臺C級並不是非常值得推薦,因為和寶馬3系以及奧迪A4L相比,1.5T的C級實際的動力表現確實是有些不太符合這個級別與價位應有的表現。

當然,如果你的預算不是非常充足的話,那麼A4L是這三臺車當中最好的選擇,畢竟A4L的性價比最高,在優惠過後,A4L的中配車型已經能在30萬以內落地,無論在動力還會配置上都能夠滿足絕大多數的使用需求。相比之下,目前新款3系由於是上市最晚的,所以實際的市場價格也最高,但是這並不妨礙3系成為一臺眾多消費者心目中的“夢想之車”,如果你心中曾經也有個藍天白雲夢或者對於駕乘體驗有所要求的話,那麼這臺3系依舊是同級別車型當中的首選。


以上


當然,大家也可以直接點擊關注我的頭條號:@汽車三國 ,查看更多更全汽車資訊以及評測文章


汽車三國


整體來看這三款車的競爭力相當,畢竟互相競爭很多年了,一直都是互為對手的存在。不過三個車還是有一些不同,考慮哪個值得入手,要看自己哪方面的需求更多。

奔馳走豪華舒適路線,外觀優雅、內飾精緻、乘坐舒適、豪華感最強,懷擋的設計用過之後真是非常方便,但在這三個車內,動力偏弱,售價偏高,尤其是上了1.5T輕混之後,動力有點不忍直視,變速箱也一直拖後腿,頓挫、換擋不積極等等,但從市場角度講,買奔馳C的人更多考慮品牌、豪華和舒適,對是否有強勁動力、是否有優秀操控並沒那麼在意,不激烈駕駛的話,平常代步非常舒適,底盤濾震也好,整個的高級感氛圍確實營造的非常好。所以,如果你預算相對充足,對操控沒有偏執的要求,也不會太激烈駕駛,那麼C會是個非常好的選擇。

寶馬3系則一直強調運動和操控,發動機的數據並不特別突出,不過得益於調校和非常優秀的變速箱,使得實際的動力表現並不差,前置後驅的佈局、50:50的重量分配也讓底盤的極限比較高,三款車裡絕對是最有駕駛樂趣的,恰好剛剛換代,外觀更好看,內飾也提升了非常多,終於坐進去也像一臺豪華車了,並且新車在舒適性上也提高了很多,也是考慮到更多消費者的需求吧,預測這一代三系會搶走一些原本奔馳C的潛在用戶。如果你是一個愛開車的人,對操控又追求的人,三臺車裡,這個肯定是首選。

最後說奧迪A4,奧迪的這一代產品,換代多少有些不成功,前期市場的消極反應也帶來了現在比較大的優惠,性價比成了最高的,外觀上,有一點像大眾品牌的車,雖然也是大眾集團吧,但多少總感覺少了一下奧迪感,多了一些大眾感,內飾和外觀都是中規中矩,開起來的感覺,也是中規中矩,如果不是因為確實預算有限或者是對奧迪品牌情有獨鍾,這是三款車裡最不推薦的一款,當然了,如果你選擇低調,這絕對是三款車裡最低調的。不過進口的All Road車型倒是推薦,旅行車的造型,外觀上不中庸,2.0T高功發動機動力夠強勁,雖然全時減配為適時四驅,但通過性也還是不錯的,而且底盤高度也趕上了很多城市SUV,相對更能滿足想去遠方的人一些。


駕駛員Tony


奔馳C260是1.5T動力上會小一些,這款車做工就是個面子活,奧迪就算了吧,如果情有獨鍾的那就買吧!個人比較推薦全新3系,這款車試駕過,加速,超控性,非常的好,而且配備了50米自動倒車功能,這個對於倒車技術不過關的絕對是一大利器,50米內怎麼過去的就怎麼倒出來,全新3系的後排是這3款車當中坐著最舒服的,角度調整的特別好,這3款車我推薦全新3系


小珂玩車


我來分析一下

這三款車有幸都開過,身邊的朋友這三輛車都有哈,三款車都是好車

一、奔馳C,優點豪華,懷擋設計很棒,加速剎車都是應有的水平,後備箱容積也很大,售後服務好。

缺點:後排擁擠,後排座椅墊偏短,車機互聯交互一般,皮薄,還有減震偏軟

二、寶馬三:同樣是豪華品牌,寶馬的加速性很爽,可以說奔馳C和奧迪A4,都不是對手,新款的空間也不錯。

但是內飾的豪華程度不如奔馳C,但是比奧迪A4強。後排比奔馳C強一些。

三、奧迪A4是這三款車裡我個人認為不如前兩臺,改款的內飾也不夠豪華,駕駛感不如寶馬,但是後排空間大,後背箱空間不錯,我最喜歡的燈廠的車燈,設計感不錯,但是這一點打動不了我。

最後說一下就是奧迪四S店的服務真心不咋地,我們這裡4個奧迪店分別為不同的銷售商,但是銷售人員跟一家人似的,傲慢、忽悠、愛理不理,所以從服務上說我是不會買奧迪

服務最好的是奔馳,其次寶馬,最後是奧迪

要我選擇,我會買寶馬,因為駕駛感更強,主要還是自己開。還有寶馬優惠大一點,金融政策有優勢。

拙見,包涵[祈禱][祈禱][祈禱]


愛玩的楊哥


看似“同級”的這三個品牌的三個系列車款,差別是真的蠻大的,定位的完全是不同的人群,滿足的是不同方向的訴求。

關於品牌附加值、設計觀感和內飾氛圍的訴求——當然選奔馳。

國內的聞車識車主的氛圍有很濃的“符號”觀念——這是事實。人們對品牌的認識權重遠大於對車款的認識,而品牌面貌的排序,很明顯,奔馳>>寶馬>奧迪。

(1)奔馳的各系車款能全自動吃到“大奔”S級“高品位、成功、菁英”客戶畫像的紅利,奔馳也一直在有意地把S級的各種面向奢華的設計和配置往各級下放,立標前臉,蝴蝶尾燈,三角窗……這當然是好事,花三四十萬就能享受到百萬定位的品牌群像,頂級款式的設計和配置,何樂而不為?

有個車評人在橫評3系和C級時說,消費者買3系是因為它是一臺3系,而消費者買C級則會因為它是一臺奔馳……這話看似是過度揣測他人的消費心理,暗黑奔馳有價無質,事實上,這話點透了C級就算不是主力車款,單就憑它是一臺奔馳,就能打動消費者為其付費買單。

反而體現出奔馳的品牌形象之好,品牌力之強。

“得到別人的認可”是一種實實在在的訴求,我自己現在但凡坐別人奔馳,不管是哪一級的車,上車一定先誇一句車不錯,車主往往也都很開心。

(2)奧迪是一個在我看來有點“邪”的品牌,尤其是家用系車和運動系車……明明各方向表現很綜合,受眾卻有很嚴重的兩極分化,愛的愛死,厭的厭死。

我認識的大多數奧迪家用系車主對愛車的評價就一個字:酷。

外觀上,內飾上,性能上,實用性上,奧迪綜合地表現得“別具一格,十項全能”,像A4這個車,空間動力都不錯,外觀奧迪範,內飾科技風,開起來會覺得挺快挺好開的——說它運動,也不是不行,尤其是頂配四驅,同級別內燃機家用車,就起步那一腳是真跑不過它……夸脫四驅起步即起飛是真的和開掛一樣快。

但它又在各種意義上不受人待見,儘管奧迪受眾總是在說前後配重比平衡最好是寶馬和保時捷編出來的概念……但怎麼繞也繞不開的是,奧迪的車重,四驅系統重,軸荷轉移對前外輪和懸掛帶來的負擔非常大,能留給車手靠操作來控制車體姿態的空間很少。然而奧迪給出的答案是:車手不需要控制車體姿態,交給電腦控制就行了,交給電腦就很安全,而且很快,夠快就行了不是麼,要車手控制那麼多幹嘛。

奧迪基本上是留給駕駛員空間最小,對車手來講最無趣的存在了,“操控”什麼的是車操控你,不是你操控車。但反過來,就駕駛體驗來講,奧迪就是很簡單,很多東西電腦都會幫你完成。有答主提到方向盤很輕,各種操作都很方便,要前進,就踩油,要減速,就踩剎車,要轉彎,就打方向盤……唔,沒了。可以說,奧迪是最適合新手開的車,對車手幾乎可以說沒有什麼下限要求,有駕照就行。

如果是對“酷”這個事情有感覺的人,可能一點就通了,也不用多說什麼。以及這車對新手駕駛員是比較友好的,外加大家都那麼吹夸脫,那夸脫也有可能能戳的中題主。

(3)最後就是我最熟悉的寶馬……但其實,越是瞭解寶馬,反而越想講寶馬的不好,越是不推薦一部分人買寶馬,即便是你很有錢買得起,我也並不推薦。

一種是對BMW本身毫無瞭解,毫無情懷,又第一次接觸“豪華品牌”的消費者,我不推薦寶馬,我推薦奔馳;另一種是並不很喜歡開車,只是想買個代步工具的新手駕駛員,我不推薦寶馬,我推薦奔馳,或者奧迪。

尤其是3系,我實誠建議在買3系之前,做一些功課,做一些瞭解,如果你發現別人寫的紙面上的關於3系的種種說法無法打動你,那你很有可能並不適合買3系,因為買到手你可能會非常失望。“開一開”並沒有什麼卵用,試駕救不了你,只會讓被彷彿20年前穿越過來的內飾包圍的你感覺更加難過。

圍繞著寶馬的優勢關鍵詞總是什麼“操控”啊“精準轉向”啊“紮實底盤”啊“平衡”啊“產品力”啊這些東西。但萬年脫不開的標籤同樣還有“百年內飾”啊“薛定諤的漏油”之類的梗。光是把三大件講清楚可能這篇答案篇幅就會長到題主懶得看,但內飾彷彿二十年前設計師做的和“寶馬到底漏不漏油”這種問題是馬上就會有體會或者得到答案的。

寶馬的優勢到底在哪裡,我首先想問題主,你會不會覺得開車是一件“挺爽”的事情?我說的不是開快車飆車,也不是什麼側滑甩尾危險駕駛……就是普通地開車,隨便開,在地面,在高架,在山路,在高速上,就這麼開,會不會讓你覺得挺爽的,挺愉快的?你有空的時候會不會開著車去兜兜風,“爽一爽”?如果是,那你有沒有想過更爽一點?有沒有想過要爽到開著開著就開笑起來了的傻樂傻爽傻快活?

如果這樣就能打動你,那我覺得買3系是合適的。

寶馬的“操控”一般指的是要求低效果好可能性豐富,它未必是最快的,它未必是理論極限最高的,它未必是數據最好的,但它很好玩,很聽話,付出不多的學習成本就可以獲得足夠多的快樂,是一種平衡的樂趣。

以上就是我的個人見解,希望對廣大想入手bba又不知道怎麼選擇的朋友能夠有所幫助!





小小小弓長


奔馳c和寶馬3和奧迪a4 都是中級車的代表。最值得買的 還是看車的三大件。 變速箱和底盤運動最好的還是3系 不考慮價錢的情況還是買3系 其次奧迪a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