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毓群:為潮水退去做準備

新能源汽車市場寒冬令“造車新勢力們”紛紛凋零,動力電池廠商數量對比2017年也已“減半”,其中的標誌事件是曾經的國內前三大動力電池廠商沃特瑪宣告破產。不過,動力電池廠商寧德時代的董事長曾毓群,依然以608億元身價位列“2019紅週刊富豪榜”第7名。

曾毓群身價大漲是由公司市值的近三倍擴張所帶來,這也成了動力電池行業兩極分化的一個縮影。曾毓群及其帶領的寧德時代到底有何魔力,能讓他們對外部市場產生“免疫”效果?

政策紅利中起飛

60後曾毓群畢業於上海交大船舶工程系,最高學歷是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凝聚態物理專業博士。雖然學的是船舶工程,但他最早卻是在電子廠打工十年,並於1999年在朋友相請之下開始創業闖入鋰電池製造領域。憑藉管理和技術“兩手硬”,曾毓群以及創始團隊主掌的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ATL)本該前景良好,但因為吸引風投資金過多,進而因為風投資金套現最終使得ATL變成了國外獨資企業。

在ATL期間,曾毓群推動公司於2008年設立動力電池團隊。等到2011年國內新能源客車市場開始形成批量生產機會,而國外獨資公司受政策限制得不到動力電池訂單,曾毓群等創立寧德時代。幾年後,隨著股權調整,寧德時代成了完全內資企業。

寧德時代起家的經典之戰是在2012年成為寶馬純電動汽車“之諾1E”的電池供應商,這對其品牌發展形成了良好效果。隨著國家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落地,動力電池廠商迅速增多,但技術路線同質化嚴重。而技術出身的曾毓群最先做出改變,帶領寧德時代率先佈局三元材料電池。

2015年2月,《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新能源汽車重點專項實施方案(徵求意見稿)》發佈,國家明確要求,截至2015年底,轎車動力電池能量密度要達到200Wh/kg。根據這個量能密度要求,讓三元材料電池市場迅速爆發。

寧德時代招股書顯示,2015年公司歸母淨利潤9.31億元,同比增長1609.94%。同時,公司產品市佔率持續高速提升。2016年,國內動力電池市場份額中,寧德時代佔比23.3%。到2018年,寧德時代拿到了整個市場過半份額。

在國內市場可以享受政策紅利,在海外市場則必須依靠技術與松下、LG化學、三星等廠商競爭。曾毓群曾向媒體表示,“國家政策在初期是很重要的,最後我們成長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一定會面臨全面競爭。我們能力差一點,就專注做一個東西”。

寒冬中擴張

在寧德時代登陸創業板的2018年,國家新能源補貼額度已經連續兩年退坡,市場對其當年年報給予了關注。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寧德時代創造歸母淨利潤23.79億元,同比下滑了12.66%。

在補貼政策變化以外,2019年6月,國家工信部正式發佈文件廢止了2015年3月頒佈的《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範條件》,LG化學、松下等廠商有望參與國內動力電池市場。實際上,這些廠商已經在加碼國內電池市場。2019年初,LG化學宣佈,將在2020年新建16條動力電池、3條儲能電池、4條小型電池共23條動力電池電芯生產線,項目全部投產後年產能將達到32GWh。

在完全市場化預期壓力之下,三元鋰電池中重要材料鈷的價格震盪上升,這也成了許多電池廠商的較大壓力之一。

也正是在以上多重壓力下,沃特瑪等動力電池廠商先是陷入困境,然後走向破產。

曾毓群也在向前看,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一定要有一個稍長遠的規劃,2025年汽車行業會怎麼樣?2035年會是什麼樣?我們需要做怎樣的準備跟規劃?跟誰合作?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曾毓群常常思考潮水退去後怎麼辦,這也變成了寧德時代的一系列動作。在2019年2月公司宣佈要在德國投資2.4億歐元建立該國最大的電池工廠;6月公司公告稱擬擴大對歐洲生產研發基地項目的投資規模,增加後項目投資總額將不超過18億歐元;10月18日德國工廠動工,預計2022年電池產能達到14GWh。從2019年寧德時代前三季度業績情況看,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28.56億元,同比增長71.7%;實現淨利潤34.64億元,同比增長45.65%。這種表現似乎顯示出寧德時代已經扛住了新能源汽車寒冬的考驗。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