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之悟:來日,並非方長

「 壹 」

瑜伽之悟:來日,並非方長


  人生在世,匆匆過客,不過如此。
  走過一座座亭臺與閣樓,經過三千里煙雲與星月。一別去,不再有,不再來。
  逝水流年,歲月無情。當把路走到盡頭,驀然回首,一切己遠去,來日不方長,夢己成空,也惟爭朝夕廝守終生。
  再美的流嵐也經不起風吹。一散去,悄然無聲,不著痕跡。
  你來或走,這個世界對你的去留,不起一絲絲波痕。

「 貳 」


瑜伽之悟:來日,並非方長


  誰也改變不了世界,撼動不了自然的定律。
  你,只是有幸擁有過生命的一個人而已。本來就是塵世間一粒塵埃,輕輕落地又隨風而去。

  然後,時光過去很久,直至沒有人問起關於你的一切,亦不問你的歸宿,關於你的過往不知所蹤也無人追蹤。

這一來一去,匆匆又匆匆地過著自己的生活,匆匆又匆匆走你該走的路。


  當走到最後,想想當初,想想青春,也只能追憶往昔。
  或悲或喜,或殘或圓,或得或失,都是生命中的註定,是後會無期,是從此別離。

  回頭放望,青苔冷露,東籬霜凍,人已不是那個曾經的人,物已不是當初的物。


「 叄 」

瑜伽之悟:來日,並非方長


  走在那滄桑的歲月裡看斑駁的城牆,像是風雨走來留下的一道道印記,訴說多少的無奈與離愁?
  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眼所及處,心所觸發,都變了模樣,都在老去。
  隨著變遷的時光,變鏽了物件,也變舊了人。
  於是你輕狂不再,不敢任性揮霍生命,分分秒秒如流沙般從你掌上滑走。

  來日並不方長,後會只能無期。


「 肆 」


瑜伽之悟:來日,並非方長


  生命的意義,在於過程精彩。
  生命的價值,在於活的精緻。

經風歷雨的心,盛享著生命的清歡,不以己悲,不以物喜,在白晝與黑夜裡與世深守,品味生命的點點滴滴。
  追求無我,實際上就是追求真我。
  簡單的生活,並非簡單。人生的學問太多,智者不是什麼都看透,更多的是隻懂一句簡單的話,然後用簡單的心去踐行,看似平凡,人卻已然在高處。

  來方並不方長,只待人來登高。身在平凡,心在望遠。


「 伍 」


瑜伽之悟:來日,並非方長


  宋朝王安石有詩云:“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前兩句寫飛來峰塔的形象,後兩句寫登飛來峰塔的感想。
  飛來峰和它上面的寶塔總共多高?

  不知道。

  詩人只告訴我們,單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這當然是誇張的說法。詩人還講了一個傳說:站在塔上,雞鳴五更天就可以看見海上日出。請想想飛來峰那聳雲天的氣勢吧!寶塔雖高,卻不是高不可上。

  轉眼間,詩人已登上塔頂,世界萬物,盡收眼底,那遊蕩的雲片再也擋不住視線了!“不畏浮去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乍聽起來,是在談論觀賞風光的體會。

  可一尋味,便會從中領悟到一條人生哲理:在社會生活和思想修養方面,不也是站得高才能看得遠嗎?

  在詩人,這是雄心勃勃的自勉;對讀者,這是引人向上的啟示。

「 陸 」


瑜伽之悟:來日,並非方長


  人類社會這座高峰上又有多少“遮望眼”的“浮雲”啊!
  不光是一切陳腐的陳規陋習,就連那些閒言碎語都可能成為遮擋我們視線、妨礙我們認清方向的“浮雲”。

  自然界的浮雲有消散之時,可人類社會這座高峰上的陰霾卻不會輕易地被驅淨。


  來日不方長,不畏浮雲遮住遠望的視線,那就是因為心站在高處。


  行在人世間,需要有遠大抱負,且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高潔情操。
  前行阻險,仍揚鞭策馬,不墜青雲之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 柒 」


瑜伽之悟:來日,並非方長


  人生太忽匆,來日並不方長。時不待我只爭朝夕,不抱憾終生只有——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生命若在,珍惜當下。
  來日,雖不方長。
  如若:
  不欠今生,不枉來世,怎能不豐盈?
  不愧於人,不負於心,則天地印和。
  唯此,活著的意義才深遠,生命的味道才盛放出醇厚的幽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