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感覺《閃光少女》這部電影怎麼樣?今天有幸在電影頻道看到?

瓦倫木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你的這個問題,我來闡述一下自己的看法。

1《閃光少女》青春片,從不再墮胎劈腿,終於進化到不再只關注情情愛愛那點事了!感情戲的處理,乾淨利落而且十分清淡,女主告白的勇往直前,男主告白的盡在不言中,都讓我非常喜歡,尤其是最後感情戲的處理,如果一切都說出來,那就俗了。少男少女,自有默契卻又不說出來的互相喜歡,真是讓人捧大臉嗷嗷叫地萌。

2題材的選擇,西洋樂與民樂的衝突,其實反映的更是近百年來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衝突,一百年後,我們不再激進地拋棄原來的全部,但又該如何取捨?如何保留呢?

3小眾文化的共鳴,每個人都有自己所喜愛的小眾文化,可能是民樂,可能是二次元,可能是電競,可能是其他,所以每個人,都能從這部片子裡,看到自己被打壓被歧視的愛好。

這是一部關於夢想的青春片,還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觀賞到這部影片。


神奇的威茲班


17年,我和我的朋友去了電影院看了《閃光少女》。同時,也有狼戰士2和悟空的傳記。那時,我看了三部電影。《戰狼2》向我展示了士兵的感受和感受熱血,而《閃光少女》給了我更多的動力去行動和夢想:

1.2.5尺寸範圍

一些互不認識的人最初組成了一個民間樂隊,被認為已經過時,無法與廣泛認可和流行的西方音樂競爭。青春應該如此無畏。

我喜歡電影中四個非常喜歡第二維度的女孩,千指成年人很酷,很霸道,很有力量,另外兩個女孩很可愛,堅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還有一個女孩有點自閉,但是她的心很溫暖~喜歡第二維度不是無知,而是一種感覺和夢想~

2.民間音樂

我也是一個民間音樂愛好者,古典樂器中國確實很棒,但現實是學習西方音樂更有市場,更有異國情調~越來越少的人把民間音樂表演作為他們的職業。從這部電影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民間音樂的現狀。因此,電影故事本身是非常真實的,這使人們感到被替代和產生共鳴。民間音樂和西方音樂的後半部分借鑑了20世紀秦都的傳說,也很不錯~

3.夢和夢

這兩個字是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他們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夢想努力工作,並且可能在這個過程中迷失了。誰沒有失去青春?因為他的夢想,青春更加夢幻。

推薦好電影!




賓啉城下


這是一部好片子,感覺被片名耽誤了。通過對比的藝術形式,告訴我們,文化傳承的重要性,不管重不重視,傳統的東西都有其生長的土壤和培育者,但是覺得國家還是應該扶持一下,畢竟近代受西方文化思想影響比較大,對傳統文化不夠重視,不過現在通過各個媒體也發現傳統文化比例在上升,這是好事,本片對我衝擊最大的就是“嗩吶一出,誰與爭鋒”這東西中國獨有吧(未考證過,如錯了請忽略),這才是文化自信的體現。


麥序先生


首先,我是為了轉正才過來寫評論的,我認真在寫給大家看,請看完?

本人第一次寫影評,看到這個問題昨天晚上去看了一下這部電影,我實在是忍不住要發表看法如下:

這是一部很中意的電影,小眾而經典,讓我十分驚豔,當然了,熱淚盈眶。

其中的經典劇情在於,鬥琴為何最後贏了?)認真想了想心裡難以平靜……

因為我希望我喜歡東西被人說好!而不是我被人說我喜歡的東西不好,最初電影主演在“白紙一張”而且工作繁忙的情況下抽空學一些基礎知識已經很好了,有誰能這麼短時間把自己煉成一個藝術專家?更何況對於大多數像我一樣這樣五音不全又不樂不識的屌絲來說,我都覺得電影音樂詮釋很到位,沒讓我覺得不舒服,反而很快樂,尤其這樣一部以娛樂為主的青春題材電影,足夠了,沒毛病,俗話說——“先穿襪子再穿鞋,先當孫子再當爺”。

此外,我相信在這部電影製作過程中,電影團隊的信念是——希望以此傳承中國傳統民族樂器,讓我敬佩。

電影結尾,覺得天衣無縫,完美。建議大家看電影時候抱著對中華文化的熱愛去看,這樣這樣心靈更加豐富。之前一直覺得將來工作了一定要學一樣樂器,我考慮過鋼琴、小提琴、烏克麗麗、吉他……唯獨,就是沒有一樣傳統民樂,當然了至今沒學成,是我的遺憾,現在我要把想法激勵各位網友們,更多地瞭解一些,一些我們自己民族的樂器,聽聽來自我們自己歷史的聲音,看人家《最後的吉卜賽人》,特有感覺,咱們民族呢?

最後,我還是忍不住想對那些戾氣很重的學生說,學音樂,不是讓你生有一副心高氣傲的優越感,而且讓你沉澱涵養陶冶情操,就像電影裡說的,“學音樂,是因為愛它,音樂是我快樂”我相信,最出色的音樂家,一定也是內心非常柔軟的,能感知人類的情感、命運開始的,一樣的,具有心懷寬容和感恩的境地。

一家之言,如有不放指出還望大家多批評指正,謝謝,請關注我——





達西先生精講影視劇


《閃光少女》非常值得一看。

雖然因為當初宣發團隊的失誤,造成了影片錯失最好的宣傳機會。團隊學《百鳥朝鳳》集體下跪賣慘求流量,這也引起不少媒體人詬病。但是總的來說還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片子。 故事劇情有完整的邏輯線,雖然女追男的校園戀情大都以小姑娘自我認知和自我成長為結尾沒什麼新意,但是...”

雖然因為當初宣發團隊的失誤,造成了影片錯失最好的宣傳機會。團隊學《百鳥朝鳳》集體下跪賣慘求流量,這也引起不少媒體人詬病。但是總的來說還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的片子。

故事劇情有完整的邏輯線,雖然女追男的校園戀情大都以小姑娘自我認知和自我成長為結尾沒什麼新意,但是不得不說小姑娘就是喜歡看這樣的劇情啊。從價值導向來說,少女心最終是要拿去餵狗的,但喂一次成長一次也比喂一次墮胎一次好。

裡面涉及的中西方音樂之爭確實有太過淺薄之嫌,卻也代表了不少人內心的一些想法。其實影片故事中的元素換成動漫和國畫,或者體育與電競等等都行,元素只是一個話題點,熱血才是青春的主題。不得不說,當四個二次元小少女在臺上表演《權御天下》的時候,確實是燃到我了。

影片最後陳奕迅的出場有點意外,不過西洋樂和民樂之間層層遞進的對抗,也算是對觀眾的一次音樂普及,如果不是這部電影我大約也是不會把鋼琴和揚琴畫上等號。

二次元因素也算是影片裡面又一個賣點,也算是影片故事線裡另外一條支線。民樂被西洋樂學生看不起,二次元學生被非二次元學生孤立,兩者互為隱喻。興趣和愛好本來就不分高低,那些瘋狂刷黃岡密卷的青春是青春、那些球場邊給學長遞水的青春是青春,那些瘋狂打工掙錢買手辦,cos成自己最愛的動漫人物去參加漫展的青春就不是青春了麼?幫櫻木花道打過氣,幫柯南破過案,還暗搓搓幫漩渦鳴人和宇智波佐助拉過CP。還是那句話青春無所謂內容,無怨無悔熱血過就是最好的時光。

總的來說,細節確實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是對我來說只要能讓我在電影院裡再燃一把,就算是不錯的青春片了。何況女二COS的黑執事真的很帥氣,差點被掰彎。


星辰精彩影視


我當時看《閃光少女》還是因為裡面有大可愛彭彭彭昱暢出演的,當我看完之後就覺得這是一部不錯的片子。我是很推薦給大家看的。

我局的這部影片就講述了很正常的青春的故事,一群人為了同一個夢想而為之努力奮鬥,沒有那麼多的狗血劇情只是為我們呈現了一群為民族樂器而努力的少男少女。你可以不喜歡我,但是你不可以侮辱我的樂器。而且將我們民族的樂器進行了很好地宣傳。

在這部影片中,我覺得十分精彩的地方有三個,一個是在學校樓道內的鬥琴,最後嗩吶一出,無可匹敵!第二個地方是李由一行人去漫展的時候,當臺下的的人看到大鼓被放在臺上的時候的嫌棄的走開了,但是當千指大人用古箏彈出二次元名曲《權御天下》的時候,不僅漫展的人激動了。熒幕前的的我也激動了……第三個也是我認為最感人的地方就是在西方樂器班的幫助下,民樂班進入了彙報大廳當編鐘想起時,當二次元應援團到臺前時,當投影出現在舞臺上時,真的那種感覺真的太美好了。《閃光少女》將二次元與民樂緊緊聯繫在一起,將東西方樂器的現實情況真是描繪,該燃的時候燃魂,讓你哭的時候也毫不留情。

最後不得不提電影裡鬥琴的那一段

野蜂飛舞這首曲子廣為流傳,不管是管絃樂還是民樂都可以演奏,並且這是一個“飆手速,炫技的曲子”。所以選用的這個曲子非常適合鬥琴的。

各個聲部之間錯落有致,民樂與管絃的對句非常明顯,配合上野蜂飛舞本身緊張的氣氛還是特別不錯的。整個曲子的高潮是嗩吶的出場。嗩吶本身音量大,一出場就技壓群雄,所有人都能聽到,成為全場最亮的一個音色,並且嗩吶來了一段百鳥朝鳳的solo,模仿了鳥的叫聲,很明顯的表現出了民樂音色的多樣化,複雜程度很高,這個時候鏡頭拍的管絃樂那幫人都開始懵逼了,百鳥朝鳳吹完以後,嗩吶開始過度到野蜂飛舞,這個時候民樂牛逼的一面就來了!!!在民樂中,我們常聽到的就是“這個地方稍微抻一下(也就是隨感情的變化稍稍停頓)”。所有學民樂的都很清楚該停頓多久,氣口和呼吸都特別中國化,不是規整的節拍類型,是真正的跟著感覺走。但是管絃樂那邊從小就是接受的規整的拍子,他們完全沒有接觸過這種“抻一下”。(不是說西洋樂沒有自由節奏,而是說管絃樂整個樂隊一起進行不規整節拍演奏的情況很少或者說沒有,有的話請大神給我發一下視頻音頻之類的謝謝!)這就導致了他們沒有接上最後一部分曲子,民樂完勝!

我覺得這部片子的缺點就在於較為爛俗的名字和前期的無宣傳,以至於好多人都是在下線之後才看的。






佳琦大寶貝


  • 非常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夢想。這些便是自己心裡最神聖,最美好的東西。
  • 《閃光少女》主要講述了學民樂與學西洋樂的衝突。還有一些喜歡二次元而不被大眾所接納的故事。結局是美好的哦,人們不再只學習西洋樂,更注重傳統的,古典的樂器了。
  • 民樂與二次元的結合產生了許多讓人哭笑不得的故事:排練時找不到合適的場地,學校裡的排練廳留給了學習西洋樂的人,合作時找不到可以合奏的曲子,只好先用《春節序曲》代替,參加漫展時,聽民樂的人寥寥無幾……
  • 這些故事的背後卻有著更令人深思的問題:再排練廳裡排練的都是學習西洋樂的,系裡的老師不給開條,沒法用排練廳。連學校的老師都認為學習西洋樂的學生更優秀,更出眾。民樂隊的學生很不受待見,所以,民樂隊在幾次掙扎之後只好解散了。
  • 西洋樂真的那麼好嗎,民樂就真的那麼俗氣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學習西洋樂並不是真的喜歡,而是覺得那樣才優雅,不落伍。其實,這都是人們心中崇洋媚外心理在作怪。
  • 民族樂器是經過幾百年甚至上千年流傳下來的,它不僅代表著一種音樂,更象徵這我們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社會在進步,人們與時俱進的思想是對的,但是過分的貶低自己的民族的精華就是不對的,外國的月亮不一定比中國的圓。有些愛好民樂的人更是被叫成“土包子”。愛好不同,自然選擇不同,為什麼要貶低別人的愛好呢?
  • 這種風氣不知何時才能有所改變。但有一句話我想送給那些極力崇洋的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小管影視劇


《閃光少女》不賣情懷,不講過去的故事,卻又讓70、80後們,見識到了二次元少男少女們在“難解”的外形之下,人性化的那一部分,90後則能找到共鳴。這樣一部小投資、小陣仗的青春電影,種種細節與紮實內容充滿了誠意。

該片故事很簡單但講得非常好,臺詞不尷尬、不狗血,金句頻出。演員陣容幾乎都是94、95年的年輕演員,演得不做作、不矯情。整個電影,無論是節奏還是氛圍都非常青春!拍攝該片前,徐璐並沒有學過揚琴,為了詮釋角色,每天收工之後練習揚琴,學揚琴學了3個月。

彭昱暢為了能夠更好地詮釋角色,提前幾個月進修學習大唐鼓,進組第一天就開始回家練大鼓,為了不吵到鄰居,還用大被子蒙著來消音。為不足十秒的三個打鼓鏡頭拍攝兩天,打斷了3根鼓槌。

陳雨鍶為了專業上更貼近人物狀態,她從樂理知識學起,每日都會花大量時間刻苦練琴,在劇組時常練習到深夜,被劇組工作人員戲稱“夜半琴聲”。

編劇鮑鯨鯨曾學了十年民樂,在學校裡總被學西洋樂的同學欺負,因此“想替14歲的鮑鯨鯨報仇”,從而有了該片的創作初衷!

相對說來,各個演員的付出都是很多的,希望各位同學不喜勿噴!











小鹿Mr影視剪輯


《閃光少女》是由安樂影片有限公司出品發行的青春熱血校園電影,由王冉執導,徐璐、彭昱暢領銜主演,駱明劼、劉泳希、韓忠羽、魯照華、李諾、陳雨鍶主演,陳奕迅、閆妮、耿樂特別演出。陳驚(徐璐飾)是一個古靈精怪、敢愛敢恨的姑娘,江湖人稱神經。作為音樂附中的奇葩人物,陳驚人緣欠佳只有男閨蜜油渣(彭昱暢飾)甘願為她鞍前馬後。自信滿滿的陳驚戀上了校草師哥,不料卻遭到校草的嘲笑和奚落,還引起了校園兩大院系之間的大混戰。為了向師哥證明自己,陳驚聯手502宿舍神秘人物組成2.5次元樂團,挑戰權威、破除成見,上演了一幕幕生猛搞笑的青春趣事。

二次元這個群體還是蠻少在影視劇品中看到的,一方面說明這個群體越來越龐大,越來越被人們注意到了。電影中,民樂與西洋樂,二次元與三次元。生活中也總是那樣,少數總是被鄙視,被歧視的。很多人都喜歡特立獨行,喜歡特別的感覺,但生活中又有多少人敢那樣選擇。青春之所以被人們喜歡,被人們追憶,便是因為幾乎所有的選擇都只是源於喜歡,僅僅只是喜歡。一如“神經”所說:“多年以後回憶起來,你會後悔十七歲的你” 。不知是生活和時間磨礪了我,還是我甘於順從大流,跌入功利的深淵裡而不自知。偶爾,我也需要這種小清新告訴我,我還年輕!

這是一個關於青春的故事,17歲的少女陳驚與貝貝,塔塔,油渣,千指大人組成了一直樂隊,建立之初他們的目的或是說組織者本身的目的只是為了去向一個她喜歡的學長證明什麼是揚琴。這一群學民樂的孩子在這樣的陰差陽錯的目的下聚在了一起,而且越走越遠。這個故事裡我看到了追夢的人,有一句臺詞說得好,這些都是我喜歡的東西,人生不是試用品。“青春就是怎麼折騰都理直氣壯,還有人給你鼓掌”。如果你正值青春,或者是已經過了青春那就來看《閃光少女》讓你找到青春的感覺。


撩了個電影


電影以校園音樂作為整個電影的材料,校園中的西洋樂和民樂是兩個勢不兩立的群體,“西洋樂的人嫌咱們土,而我們民樂的嫌他們裝。”這句話讓我影響深刻。

混架、爭吵、對立……這對於他們來說是家常便飯,而學院的領導也相對於民樂更加偏向於西洋樂,認為那才是優雅高尚,更加國際化的音樂。

女主角陳驚、男主角“油渣”,開場就是兩個不修邊幅的模樣,可他們卻都有著隨意,不做作和敢愛敢恨的鮮明的性格特點。當西洋樂和民樂與往常一般混戰時。此時,陳驚聽到了那第一個清音,那悅耳靈動的音符如盪開的波紋,在一瞬間鑽入了陳驚的心,她望著這位學院西洋樂鋼琴的首席,如望著偶像一般。玉樹臨風清秀俊朗,陳驚覺得這就是自己“心中的白馬王子”的模樣。

舞臺上,她只望著這身旁的“偶像”,甚至忘了翻譜……表演結束,陳驚第一次表露了自己的心聲,她向校草表白,卻被校草無情的奚落和揶揄,“楊琴也算是什麼樂器?”這句話深深刺痛了陳驚的心,她決心,證明給他看。楊琴,不僅是樂器,它還有著高貴無比的靈魂。她向所有民樂團隊的學生髮出邀請,打算組建樂隊,但是學生們都為高考準備,沒有一個人願意接受進隊,甚至再一次向陳驚表示鄙夷和不屑……

終於,她遇到了502宿舍的二次元的人,她們一起組建樂隊,雖說這路途艱辛,他們受到了陌生人異樣的眼光,受到親戚的勸阻,家人的反對和不支持。但是她們在這路途上堅定地走了下去,“路漫漫其修遠兮”。所有人,堅定著夢想的腳步,這是她們在遇到困難時做出的舉動。

日積月累,她們在樂隊中的表現超乎常人,能輕鬆應對各種場合。且在比試中戰勝了西洋樂樂隊,可他們的要求卻是肩作戰,沒有用過分的言語和驕傲的目光對待他們,相反,是包容和信任。就這樣,“閃光女孩”慢慢長大,漸漸明白了自己身邊“油渣”的默默的愛,也讓西洋樂和民樂成了好夥伴,永遠並肩同行的好夥伴……

西洋樂和民樂各富有特色,為什麼會有貴賤之分?我以前看到過這樣一個例子:中國著名作曲家吳祖強在文革期間,會同另外兩位作曲家合作出了琵琶協奏曲《草原小姐妹》。所謂琵琶協奏曲指的是琵琶獨奏,西洋管絃樂隊伴奏。曲子寫好了,吳祖強找了琵琶演奏家和中央交響樂團一起排練,第一次合練之後,初試民樂與西樂搭配的吳祖強心裡沒底,就去找樂團的人問感想,得到的答覆是:聽著挺好聽的,就是感覺有一股碎木頭音。“碎木頭音”——這就是當年西樂的專業樂團對琵琶獨奏聲音的評價。

但是我們一定明白,並不是所有西洋樂的人都會這麼認為。因為真正愛音樂的人,他們會尊重每一種音樂,每一個音符,尊重每一個音樂人。就如我,我也是在學竹笛,但是我明白,每種音樂都帶有情感,當每一個動聽的音符滾動和湧出時,那種心動的感覺,源於熱愛和信念。

而“閃光女孩”陳驚的追夢歷程,是不是也會讓我們明白:成功從來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做一個不畏不餒的長跑者,要不斷奮鬥,千萬不可半途而廢。放眼古聖先賢,他們也都是奮鬥所換取來的,沒有人一生下來就會說話、走路,都是靠後天的培養與學習,所以不管是天才或是笨蛋,只要肯上進,一樣能闖出屬於自己的天空。因為“世界不相信眼淚,只相信汗水。

青春如夢,歲月如花;流水似年,稍縱即逝!青春猶如一首歌,它的內涵需要你用如火的精力唱出它的生命,若你用真摯的心高呼它的名字,歌頌它的美好,相信,你一定會發光,閃閃發光,像“閃光少女”那樣璀璨無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