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揭祕中國歷史上第一艘航空母艦的“生與死”


鎮海號水上飛機母艦,注意其船身用白漆刷上的化名商船“大昌”。"鎮海"艦隸屬於奉系軍閥張作霖的東北海軍,排水量2708噸,航速10.8節,可搭載兩架法國產施來克”FBA-19型水上飛機。

鎮海艦搭載的產自法國的施來克”FBA-19型水上飛機。全長12.87米,翼展8.94米,主機由原來的180馬力向後推進式改為300馬力,該飛機裝備裝1挺機槍,可掛載2個小型炸彈,時速180公里/小時,升限6000米。1924年張作霖從法國訂購8架,為打造“水面飛機隊”作準備。

改裝後的鎮海艦,能很清楚的看到艦尾的吊裝水上飛機的吊裝設備。

1926年3月,東北海軍“水面飛機隊”在秦皇島正式成立,原滇軍雲南航空處飛機師,華僑黃社旺任中校隊長,“水面飛機隊”在葫蘆島設立了陸上場地。圖為鎮海號上的船員在甲板上操作吊放飛機起飛。

鎮海號艦首炮塔。艦上主要武器裝備為2門119.4毫米主炮和4門75毫米副炮。

由鎮海號船頭拍攝,海圻艦發炮攔截江利艦的場景,江利艦已經掛起白旗。 北伐戰爭爆發後的1927年7月22日,“鎮海”艦曾使用飛機轟炸過北伐軍的海州灣、上海江南造船廠和吳淞口。在後者的行動中,北伐軍還曾出動水上飛機與“鎮海”艦上的飛機進行過空戰。

鎮海艦自沉,1937年12月26日,為阻止日本在青島港登陸,“鎮海”艦奉命卸下艦炮自沉於青島小港碼頭,以堵塞航道。“鎮海”艦和其他自沉艦艇上卸下的火炮、重機槍由海軍官兵裝備,組成艦炮總隊投入了抗戰第一線。這些艦炮是當時中國軍隊中威力最大的裝備之一。


隸屬於當時中央海軍艦隊的威勝號水上飛機母艦,其原來是武裝商船,後由上海江南造船所改造為淺水炮艦,於1928年編入海軍第二艦隊建制序列。“威勝”號艦長62.67米,艦寬9.45米,型深3.05米,排水量為932噸,航速16節,發動機功率2500馬力。艦上安裝有吊放水上飛機的起重吊車和維修飛機的設備。後在1937年的江陰海戰中自沉於江陰。

德勝號水上飛機母艦原來是武裝商船,後由上海江南造船所花費16萬9千多元改造為淺水炮艦,於1928年編入海軍第二艦隊建制序列。和威勝號水上飛機母艦的規模相當。德勝號艦長62.48米,艦寬9.45米,型深3.05米,排水量為932噸,航速15節,發動機功率3000馬力。艦上安裝有吊放水上飛機的起重吊車和維修飛機的設備。後於江陰海戰一役中自沉於江陰長江段。

隸屬於當時渤海艦隊的華甲號水上飛機母艦。此艦原屬渤海艦隊“華甲”號運輸艦的船體進行改造,建成的一艘具有水上空中力量和兩棲登陸能力的水上飛機母艦。此艦最多搭載8架水上飛機,型號為法國“施萊克”FBA-17和FBA-19,用於空中巡邏和轟炸任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