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名義裡,侯亮平明明是正面角色,為什麼卻非常招人厭惡?

前兩年有一部電視劇,非常火,叫人民的名義。這部電視劇裡很多角色的演的活靈活現,令人印象深刻。

其中,劇裡本來的男一號,應該是擔任漢東省反貪局代局長的侯亮平,而且肯定是標準的正面角色。但是整部劇演下來,侯不但像一個配角,而且本應該是正面角色的他,卻成了劇裡最不受歡迎的幾個人之一。

那麼,原因是什麼呢?已經有無數的人寫過無數個分析了,不過我好像沒有發現用陣營九宮格來解釋的,那麼我就用這種方法來分析一下。

(如果不瞭解陣營九宮格是什麼,可以點擊文末“瞭解更多”查看另外一篇文章​)。

首先,我下一個結論,侯亮平是典型的守序中立。為什麼說他是守序中立呢?我們不妨順便了解一下劇中其他人物分別是處在九宮格的什麼位置,這樣更能理解侯這個角色。

(本來我想做一個人民的名義的陣營九宮格的,但是發現九個格子並不能完全對應上,一些人物特徵不夠明顯或者爭議比較大,所以就沒有做)。


人民的名義裡,侯亮平明明是正面角色,為什麼卻非常招人厭惡?


絕對中立(就是看待秩序和善惡兩個因素上,都處於中間狀態的),這個格子最適合的,莫過於那個下了班就沉浸在浩瀚的宇宙,整天看星星的孫連城了。孫連城厭倦了guan場的爾虞我詐,他既不貪 汙受 賄,也不願意上進,從善惡上來說,他沒有做什麼好事,也沒怎麼做壞事,所以談不上善也談不上惡(即中立)。從對社會秩序的看法來說,孫連城先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看望遠鏡(看星星),也談不上什麼看法,所以也是中立。

中立善良,劇中的季檢察長很適合。他本質上是一個好人(善良),但是他也有自己的七情六慾,,不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聖人,所以快要退休的他,雖然有正義感,但是為了自己能安享晚年,並不想捲入漢東guan場這灘渾水中。也就是說,他並不會為了社會公義,去犧牲自己,這是守序善良才會做的事情。

而聖人,其實就代表守序善良。劇中塑造的陳岩石,就是想代表這種形象(雖然部分觀眾不認同,有一定的爭議。)為了心中的理想和良知,在大風廠拆遷的事件中,不惜犧牲自己,“舉著一把老骨頭當火把”(沙瑞金點評這個事件)。

劇中混亂善良和混亂中立的人,我沒有找到典型的代表。而那個縱火把廠燒了,綁架老闆蔡成功兒子的職工王文ge,還把幫助他的陳岩石給傷了,這個人比較接近混亂邪惡。他的道德水平不說了,然後做事情完全是瞎搞一氣,並沒有通過做惡得到好處,而是瞎破壞。

中立邪惡,趙瑞龍和程度,最典型。這兩個人都很壞,然後並沒有特定的維護秩序或者搞破壞的想法,不過他們都沒有表現出中立邪惡這種專門出演標準大反派的狡猾,只體現了他們的壞。

守序邪惡,高育良勉強算。(因為感覺高育良並不算很壞,更多是被拖下水的,而且被定zui更多有鄭智鬥爭的因素)。 高做事情的目的還是為了維護當前的遊戲規則,也是為了整個體系內的平衡做考慮(守序)。


人民的名義裡,侯亮平明明是正面角色,為什麼卻非常招人厭惡?


前面我說了,侯亮平是典型的守序中立,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侯亮平只要看見違反了fa律的人,就恨不得馬上去抓他,甚至在市委書記李達康的車上,強行把李達康的老婆帶走了。他確實非常的維護他心中的秩序和fa律。

但是,他善良嗎?陳岩石為了大風廠的職工,冒著生命危險去幫助他們,這體現了陳岩石的善良;季檢察長總是默默地在背後幫助辦案的工作人員,協調不同群體的關係,也體現了季的善良。

而侯亮平,對發小蔡成功做生意時搞的“小動作”,非常不屑一顧,甚至對自己的小孩說:這個人是輸在起跑線上的,別學他!而沒有考慮到在目前的社會大環境下,像蔡成功這樣的草根商人,經營一家工廠有多不容易,蔡成功要想辦法給大風廠那麼多員工開工資,壓力有多大。侯亮平看似鐵面無私,卻沒有解決大風廠那麼多職工的實際問題。

對於同學(學長)祁同偉,他只看到祁同偉現在濫用權力做壞事,與不法商人高小琴等人混在一起,但是沒有去設身處地的思考祁的成長經歷。尤其是被梁璐用權力卡在山溝溝裡無法反抗,只能屈辱的跪地向梁璐求婚,才能調回城裡的經歷。這樣屈辱的經歷,讓祁同偉變了,曾經那個為了緝毒,身中三槍的英雄祁同偉,死了;而不擇手段往上爬的祁同偉,出現了。他沒有去思考,祁同偉扭曲的人格,形成原因是什麼,悲劇是如何產生的,而是一味地指責他這個老學長變壞了。

劇中最早出現的人物-趙德漢,仔細看劇的人都能發現,侯對趙,甚至連公事公辦的態度都談不上,近乎是用羞辱的方式,反覆折磨趙德漢。趙德漢最後被折磨的痛哭流涕,說:我窮怕了!

侯只看到了趙的貪汙,而絲毫沒有去考慮趙為什麼要貪汙?很簡單,就是趙自己說的:我窮怕了!

趙手上有極大的權力,可以輕輕鬆鬆的貪汙數億元,但是按照正常的工資,趙只能住在破舊的居民樓裡,給不了家人體面的生活。因為他的收入只能住在那裡,只能扣扣巴巴的過日子,否則就涉嫌貪汙!權力這麼大,卻沒有相應的監督,而且工資又低的可憐,所以不管是趙德漢還是他的前任前前任,最後的結局都是一樣的-蹲監獄!因為99%以上的人都不是聖人,不是聖人那就有七情六慾,就不可能看到自己付出那麼多,權力那麼大,卻只能住在破房子裡,過著寒酸的生活!


人民的名義裡,侯亮平明明是正面角色,為什麼卻非常招人厭惡?


侯亮平卻從來不思考現象背後的深層次原因,不考慮所謂的“壞人”的無奈,只知道看到有人違反遊戲規則了,就抓,而遊戲規則本身是否合理,是不是有人利用遊戲規則去剝削別人,他從來不考慮。

雖然我們不能說侯亮平很壞,因為他確實沒有做壞事,但是在他身上也找不到同情心,不會換位思考,沒有幫助到別人,反而經常很冷酷的解決一些事情,也很難說他善良。


如果你百度一下“守序中立”的特點,你會發現,侯亮平簡直太符合守序中立的特點了,“只要是規定,不管規定本身是好是壞,都必須被遵守”。

本來編劇是想把秉公執法,維護秩序的“公正法官”-侯亮平,作為正面人物的代表,但是最終結果卻是侯亮平被觀眾噴的體無完膚,反而作為反派的祁同偉,高小琴,乃至高育良,都有人同情甚至喜歡。這也導致了最終的男主角更像是看上去問題多多的李達康書記。

有人說,是飾演侯的演員水平不到位,實際上這並不是重點。重點是,侯這個角色,本身就讓人喜歡不起來,雖然他總是很“公正”。為什麼大家不喜歡他,原因,你仔細一想就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