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被裁後驚醒:30歲之後,你必須趁早開啟第二曲線


前兩天,在網上看到一個帖子,杭州某家網絡公司的員工被裁後,發表了一個感悟:


人到中年,原來被裁是會半夜驚醒的。


中年被裁後驚醒:30歲之後,你必須趁早開啟第二曲線


他說,因為疫情原因,自己在家辦公,即便週末了還在加班迭代項目,沒想到收到HR發來的“催命符”,通知他週五走人,不用交接。


本以為人到中年,經得起風浪打擊,但因為每個月還要還房貸,再加上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就業,沒想到半夜睡覺竟然驚醒了。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被裁員的往往是中年人呢?


答案很簡單也很殘酷。


因為人到中年,很多人可能會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生產率提高的速度趕不上薪資增長速度。


對於公司來說,你的性價比是在不斷降低的。

所以公司更願意聘請年輕、能夠快速成長、性價比更高的員工。


這並不是個例,這幾天查百度指數就可以發現,“裁員補償標準”成為近段時間出現的高頻熱詞。


中年被裁後驚醒:30歲之後,你必須趁早開啟第二曲線


可想而知,準備依靠降薪裁員度過危機的企業不在少數。


但越是在困難的時候,我越是意識到:在職場這條陡峭的坡路上,提前打造第二曲線重要性。


因為你永遠也不知道疫情、行業衰退、公司倒閉哪個會先到來。


在不安全感越來越普遍的時代,每個人必須提前打造第二曲線,才有可能安全降落,抓住彎道超車的機會,獲得指數型的成長。


什麼是第二曲線?


第一曲線,指的是我們目前的職業發展路徑,它是一條寬闊筆直的道路。


而第二曲線,可能是從我們的興趣愛好開始的一條小徑,它不在你一開始的地圖上,看上去有些雜草,人煙稀少,在目前的位置你似乎看不到它會通向何方。


不過重要的是,你好奇地走下去,最終你會發現,這條路越走越寬。


在你快從第一曲線掉落之前,適時地接住你,並讓你通往更高的成就。


中年被裁後驚醒:30歲之後,你必須趁早開啟第二曲線


《第二曲線》一書的作者查爾斯·漢迪的職業生涯就完美契合了“第二曲線”這一概念。


他曾在殼牌公司工作了十年,當時已經做到了一個小國家殼牌分公司的經理時,查爾斯·漢迪意識到,石油公司的高管並不適合自己,自己更適合去培訓管理者而不是擔任一名管理者,所以他拒絕了任命並提交了辭呈。


經過兩年的重新調整和訓練以後,查爾斯·漢迪進入了倫敦商學院成為了一名全職教授,6年的時間裡,查爾斯·漢迪被授予了終身教職,並出版了一本書。


但這時候查爾斯·漢迪又發現,其實這也不是自己想要一輩子做的工作,成為全職作家才是。


從查爾斯·漢迪的經歷中可以發現,每當在第一曲線上順利進行的時候,他便“耐不住寂寞”選擇辭職,開啟自己的“第二曲線”,而這種無意間的選擇,反而幫助他避免了職場中年危機,實現了終身成長。


為什麼需要開啟第二曲線?


  • 第二曲線,是你的降落傘


我長期關注的一位自媒體作家,34歲以前,他在國內某互聯網公司擔任技術主管的位置,還算髮展得不錯。


那個時候的他已經預見40歲可能會遭遇的中年危機。


隨著體力和精力的下降,他知道自己沒辦法一直像年輕人一樣拼命加班,於是他開始強迫自己重新思考人生戰略。


這個過程花了1年的時間,很痛苦,但也很必要。


後來他開始在工作之餘,嘗試寫作和分享,如今他的公眾號有10多萬粉絲,光是知識星球的收入可能就是他年薪的好幾倍。


中年被裁後驚醒:30歲之後,你必須趁早開啟第二曲線


34歲的他,可能從來沒有想過,第二曲線做得風生水起,甚至比第一曲線還要成功,還讓自己在北京買下了一套房。


在這個故事裡,這位自媒體作家的第一曲線就是他的正職工作,即在互聯網公司擔任技術主管的職位,這條路讓他累積了豐富的工作經驗。


如果他34歲的時候沒有提前打造第二曲線,而是沿著第一曲線艱難地攀爬,那麼可能到了40歲之後,他會經歷第一曲線下滑的那一段,譬如裁員、無法暫時找到工作,承擔每個月高額房貸的壓力。


而在第一曲線到達頂峰之前,他提前開啟了第二曲線,即寫作的嘗試,這條曲線幫助他度過了第一曲線會面臨的“中年危機”,並且帶他走向了更高的收入和更靈活的時間安排的人生。


所以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就是:第二曲線在第一曲線還在向上增長時,就必須開始。


因為第二曲線需要一定時間的投入和忍耐,才能開始增長。


當人們在第一曲線下滑的時候,揹負降薪、裁員、還貸的壓力下,很難沉得住氣,持續投入在短期內不會有太多回報的第二曲線上。


因此30歲之後,你要趁早開啟第二曲線,它會成為你的降落傘,讓你在暴風疾雨中安全著落。


  • 第二曲線,決定了你的職場生命力


可能很多人都聽過甲骨文這家企業,最近的一次大的動機,應該要算去年鬧得沸沸揚揚的裁員了。


這家43歲高齡的老牌科技巨頭,如今也必不可免地迎來了自己的中年危機。


前段時間,國際數據公司IDC發佈了《全球雲計算2020年預測》,報告顯示,到了2021年,中國90%以上的企業在業務上,會使用到雲平臺。


眾所周知,在此之前,不管是國外巨頭亞馬遜還是國內的阿里巴巴,都在雲計算領域投入了大量的資金。


然而昔日老牌科技巨頭甲骨文,卻沒有趕上這個好時候。


按理說提供數據庫服務出身的甲骨文,在雲計算領域應該有先發優勢才對,為什麼在雲基礎設施服務中,市場份額不到2%呢?


因為沒有足夠的技術?還是沒有足夠的資金?或是忽視了市場潛在的機會?


答案都不是。


原因在於,正是因為甲骨文在數據庫服務上的優勢,阻礙了他對雲計算服務的研發和投入。


事實上,甲骨文早在1995年,就開始踐行雲計算的概念,但因為當時甲骨文50%的收入都來自數據庫業務,而云計算這項新的業務,一開始在利潤率上不太樂觀,不足以讓公司投入巨大的人力和財力去研發和推廣。


因為這個看似“正確”的決策,反而讓甲骨文錯失了雲計算的好時機。


再來說個正面例子,史蒂夫·喬布斯是一個很精通第二曲線的人,在蘋果公司推出了Mac大獲成功之後,他並沒有沉浸在這個成功中,而是和團隊著手推出了iPod,當iPod也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可以後,喬布斯又相繼推出了iPhone、iPad。


這兩個故事對於我們個人來說有什麼啟示呢?


那就是,不管是一個行業、公司還是個人,都會經歷誕生、成長、成熟、衰退、死亡幾個階段。


那些你以為的優勢和巔峰不會持續很久,它們會漸漸成為你的包袱,讓你越走越慢。


中年被裁後驚醒:30歲之後,你必須趁早開啟第二曲線


你必須儘早遺忘自己的優勢,繼續尋找下一個曲線,才能避免出現職場斷崖。


第二曲線能夠延長一個人的職場生命力,35歲對於某些人來說,可能是再也無法超越的高峰,之後便會開始走下坡路。


但第二曲線會讓第一曲線的巔峰成為你下一段旅程的起點,帶你去到更遙遠更開闊的地方。


  • 第二曲線,是你彎道超車的好機會


其實不管是在財富上還是工作中,這個世界都在遵循著馬太效應。


富者愈富,窮者恆窮。

強者愈強,弱者愈弱。


財富應該很好理解,那麼工作怎麼說呢?


舉個例子來說,一流名校畢業的人,更有機會到一流的平臺和企業工作。


而這些大平臺大企業,不僅能夠提供高於平均水平的薪資,也能讓員工接觸更傑出的客戶、同事,擁有一流的人脈圈子。


同時,一流的平臺和企業的工作系統和思考框架,又能進一步提升員工的認知,優化員工的工作方法。


這意味著,如果在同樣的跑道上和對方競爭,你很難跑過他們。


中年被裁後驚醒:30歲之後,你必須趁早開啟第二曲線


企業也是一樣。


在模擬手機時代,摩托羅拉憑藉著模擬手機茁壯成長,那個時候,模擬手機給公司帶來了極大的收入,所以摩托羅拉繼續將主要資金和技術投入在模擬手機的更新換代上。


那個時候,新興的數字手機雖然代表著未來趨勢,但因為市場、技術的不成熟,再加上投入巨大,需要將原有的基站全部更換,甚至影響到主營業務——模擬手機的銷售,所以也未得到摩托羅拉高管的重視。


摩托羅拉這一決策直接導致它錯過了數字手機時代,被後來者諾基亞彎道超車。


到了2000年,摩托羅拉的市場份額下降到了13%,而諾基亞呢,則增加到了31%。


而後起之秀諾基亞的好日子並沒有持續太久,最終也因為和摩托羅拉同樣的原因,錯過了智能手機的風口而走向衰落。


為了解開這個“魔咒”,《創新者的窘境》一書的作者克萊頓·克里斯坦森在研究了硬盤行業數十年的發展之後,得出了一個結論,那就是:


對於在某一領域建立技術壁壘的大公司來說,決定他們是否投入新的技術、以及投入多少的關鍵因素,是客戶和投資者。


為了滿足投資者和客戶的需求,他們不得不投入更多在原有業務的更新和迭代上,即延續性技術,從而很難投入足夠的資源來發展破壞性技術,因為這意味著較低的利潤率,以及不被主流客戶接受的風險。


中年被裁後驚醒:30歲之後,你必須趁早開啟第二曲線

這一點對於新進入者來說則剛好相反。


在延續性技術上,新進入者依然遵循著馬太效應,不管是技術還是市場上都很難超越原來的大公司。


所以他們更傾向於走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即推出破壞性技術來滿足新興市場。


隨著技術的迭代和需求的改變,新進入者們開始逐漸蠶食主流市場,取代原來的大公司,從而實現彎道超車。


對於個人來說,這個結論同樣也成立。


一個人在第一曲線上越是成功、出色,越難擺脫路徑依賴,開創第二曲線。


但對於新進入者來說,第二曲線則是個彎道超車的好機會。


如今這個時代,是一個充滿可能性的時代,行業、技術更迭速度越來越快,從某個方面來說,這意味著我們失去了一部分的穩定和安全感。


但從積極的方面來看,這也意味著,行業洗牌的間隔時間會越來越短,我們有更多機會,實現彎道超車。


最後:


查爾斯·漢迪講過一個故事。


有一次,他去旅行,向一個當地人問路。


當地人告訴他,一直往前走,就會看到一個叫Davy的酒吧,在離酒吧還有半里路的地方,往右轉,就能到他要去的地方。


在指路人離開之後他才明白過來,指路人說的話一點用都沒有。


因為當他知道該從哪兒拐的時候,他已經錯過了那個地方了。


中年被裁後驚醒:30歲之後,你必須趁早開啟第二曲線


“當你知道你該走向何處時,你往往已經沒有機會走了。”


很多人就像當年的查爾斯·漢迪一樣,當他們明白過來應該開始第二曲線的時候,往往已經錯過開始它的時機了。


暴風雨來臨之前,世界都是沉寂的。


職場中年危機不會等到你完全準備好了才來,他往往在你最沒有準備、最脆弱的時候突然襲來。


我們需要在職場中不斷提高自己的反脆弱性。


對此我的建議是,儘早開始第二曲線,當你覺得自己的工作3-5年內都不必擔憂的時候,往往正是開始第二曲線的最佳時機。


-END-


延伸閱讀:

《第二曲線》作者〔英〕查爾斯·漢迪(Charles Handy)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創新者的窘境》作者: [美] 克萊頓·克里斯坦森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第二曲線創新》作者: 李善友 出版社: 人民郵電出版社

《誰在謀殺甲骨文?》微信公眾號:極客公園(geekerde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