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財之道」一場疫情後,你的消費觀是否經受住了考驗?

“你現在的存款夠你在醫院的ICU病房呆幾天?”


這或許是2019年最扎心的話題,2020年的開年,這個看似尖銳的問題,在現實中給了我們一個狠狠的“答案”。


一場疫情,短短一個月,就可以看到當下年輕人對於資金緊張,要還信用卡、還房貸等債務的焦慮的集中爆發。


「森財之道」一場疫情後,你的消費觀是否經受住了考驗?


2018《中國養老前景調查報告》顯示,中國年輕一代(35歲以下)56%的人暫未開始儲蓄,另外44%開始儲蓄的人中,他們平均每月儲蓄僅1389元。


“花明天的錢,享受今天的生活。”


看似很有道理,提前消費的那一刻,或許只圖一時的開心和滿足,只有到了還款日來臨,才發現“力不從心”。


關於消費主義,或許很多人都不陌生,這幾年消費主義大行其道,負債消費的例子比比皆是。


「森財之道」一場疫情後,你的消費觀是否經受住了考驗?

消費主義強調生活的核心是消費,花錢就是最快樂的事,生活的目的就是追逐消費的快感。


而與消費主義相對應的,是“賺到的錢別花,或者花掉很少量一部分,剩下的投入資本增值。”


兩者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同時存在,經濟才能運轉起來。


作為個人,你站在硬幣的哪一邊?


形成合理的消費觀


消費觀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你自己、你的家庭去實踐,才能固成你自己的觀念。


任何一個擁有財富的家庭都知道,收入的絕大部分要投入到生產資料,少部分用來消費,資產能給人帶來被動收入。


「森財之道」一場疫情後,你的消費觀是否經受住了考驗?


一場疫情,暴露了沒有存款的可怕。這種什麼都不能做的生活讓很多人第一次意識到錢的重要性,每種成體系的生活方式,都需要強大的資金作為後盾。


關鍵不是攢錢,而是攢下來收資產。弄清楚資產和消費的區別。


從消費升級到財富焦慮


從雪花膏升級到雪花秀,從奧拓升級到奧迪,從海馬升級到寶馬,很多人在過去十年完成了跳級般的消費升級。


貨幣寬鬆的洪流推高了我們的工資,但是隨之而來的物價翻倍讓人也產生了磨滅不去的財富焦慮。


財富的邏輯正在改變


第一,財富的收入結構在變,以前主要是工資性收入,未來主要是投資性收入。


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僅增長8.7%,而人均財產淨收入大幅增長11.6%,尤其對很多新中產來說,投資性收入可能早已超過了勞動性收入。


沒有積蓄的時候,只能靠工資性收入,關注點在於一年能賺多少新錢。但有了一定的積蓄後,投資性收入就變得更加重要,大家會更關注老錢能生出多少新錢。


「森財之道」一場疫情後,你的消費觀是否經受住了考驗?


第二,財富的支出結構在變,以前主要是消費性支出,未來主要是投資性支出。


經濟學中有一個概念叫恩格爾係數,指的是基本的食品消費支出在總支出中的比重,目前中國的恩格爾係數已經降到30%以下,達到發達國家水平。


這意味著,解決溫飽之後,你的大部分收入需要你去做廣義的投資性選擇。


投資在我們生活中的比重將越來越大,這也意味著通過投資改變人生軌跡的幾率也越來越大。


當然,這種改變並不一定是單向的,有可能向上提升,也有可能向下沉淪。


未來十年,越來越多的機會和風險將出現在我們身邊,就看如何運用合理的投資方法去管理好財富。


「森財之道」一場疫情後,你的消費觀是否經受住了考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