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孩子也有“潛規則”,月薪6萬隻排在後面,家長:太無奈了

要說哪個地方一到點人最多、最熱鬧那就莫過於放學前的學校門口了,烏泱泱的一堆人,有年輕的父母,也有年邁的爺爺奶奶等,真的是特別壯觀。

不論颳風下雨,接孩子大軍都風雨無阻,準時準點的在等待區守候,等放學鈴聲響起,頓時孩子們成群結隊的蜂擁跑出來,找到自己的家長,踏上放學回家的路,此時學校門口終於安靜下來。

案例:

對於在學校門口等待的家長來說,很多都是“上班族”,接完孩子回家還要做飯,收拾家務等,時間特別緊張,所以普遍都想要早點接到自家孩子。

但是,關於這個接孩子放學卻存在著意想不到的“潛規則”,就是根據家庭的收入狀況“區別對待”。欣欣是名一年級的小學生,她每次放學回家都要被老師排到特別靠後的位置,一開始媽媽總是抱怨她動作慢吞吞,耽誤時間。

後來,欣欣和老師說想要排到前面,好早點出門,但老師卻拒絕了。

接孩子也有“潛規則”,月薪6萬隻排在後面,家長:太無奈了

後來欣欣回來告訴了媽媽,第二天欣欣媽就問老師為什麼把孩子排到靠後的位置。

老師的回答確實讓她無奈又生氣,老師說:班裡很多同學都報了很多課外班,家長也是捨得花費大量資金在孩子身上,孩子各方面都比較優秀,放學後還急著趕著上其他的課

而欣欣並沒有其他的課,放了學無非就是回家寫作業、玩耍,所以早一點、晚一點關係應該不大。

分析:

這樣的區別對待,欣欣媽是第一次聽說,真的是刷新了自己的認知,但是自己也無能為力,只能接受。但是學校、老師這樣的做法真的好嗎?

接孩子也有“潛規則”,月薪6萬隻排在後面,家長:太無奈了

學校區別對待家長接孩子的做法好嗎?

(1)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壓力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是祖國的未來,都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權利。

學校這種有意識的區別對待,會讓孩子們也逐漸形成自己的認知,認為這樣做是的對,所以很容易出現,家庭條件的好的孩子鄙視哪些條件不好的孩子,給孩子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壓力。

(2)同學之間容易產生不和諧因素

本身小孩子們就天生好動,分辨是非能力較差,容易因為打鬧而發生矛盾,而且有些孩子的自尊心特別強,不喜歡被人區別對待,一旦被人提及這樣的事,很容易發生肢體衝突。

其實不論是那位家長, 遇到這樣的事都會感到憤怒,但是如果自己確實無法改變,

就最好是方平心態,坦然接受,不要想太多,太過焦慮,因為對孩子影響不好。

接孩子也有“潛規則”,月薪6萬隻排在後面,家長:太無奈了

家長太過焦慮對孩子的影響

影響1:孩子的性格

雖說小孩子們天真活潑,無憂無慮,但是他們的內心其實特別敏感,尤其是對於父母的情緒感知。

他們會看著父母的臉色行事,如果父母整天焦慮不安,孩子的內心裡就時刻被惶恐、焦躁的情緒所包圍,長此以往,孩子就會養成這樣的性格。

影響2:孩子的學習成績

小學生以學習為主,通常家長、和學校習慣性的孩子的學習成績來給孩子排名次,一旦孩子被家長焦躁不安的情緒所影響,很容易出現上課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所以學習成績必然會受到影響。

接孩子也有“潛規則”,月薪6萬隻排在後面,家長:太無奈了

影響3:孩子的交際圈

孩子們在學校除了學習外,也會接觸到各種性格迥異的同學,如何和這些同學友好的相處,也是一門重要的技能。

但是如果,孩子太過於膽小、敏感,不會和他人有效溝通,總是戰戰兢兢,是很難交到朋友的,所以孩子會漸漸的不愛與人交往,總是習慣性地用消極的觀點來看待周圍的人和事。

育兒難題找弘媽育兒經,家庭教育從小抓起,一起陪孩子健康成長,我是弘媽育兒經,幫你解決育兒小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