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對孩子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育兒成長教育話題


說一個真實的事情吧,我認識有個朋友,她跟老公總是因為丁點的小事就吵的不行,於是她的小兒子卻深受其害.孩子的父親總是因為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對孩子大聲責罵,如果犯錯的後果那可想而知了.

這個小男孩在幼兒園時,總會緊緊跟在老師身後,老師如果離開他的視線一會他都會嚎啕大哭.好像他就是老師的小尾巴,不能分割的小尾巴.而老師也覺得很苦惱,因為一個班級,老師不可能總照顧他一個小朋友,於是老師多次找孩子媽媽談話,可結果總是不了了之.....

孩子僅僅是對老師有很強的依賴感嗎?並不然,在家小男孩對他媽媽也是如此依賴.不論是在家還是在外,孩子的媽媽必須在他的視線中,離開一會也是絕不可以的.

可對他的父親,他總是在面對父親時,像只小貓咪一樣讓人心疼不已.在父親的眼中,好像他做什麼都是錯的.孩子就算做的再好也會得到父親不斷地責罵!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往往都很自閉,都會非常的不自信,不管做什麼他都覺得自己“不行”,而他的這種不自信,是他心中最重要的爸爸從小帶給他的.他對誰都很想依賴,卻誰都不想信任.我有很多次的問過孩子爸爸,如果你不喜歡孩子為什麼要生?每個孩子都很可愛,每個孩子都是天使.希望孩子的爸爸可以改變,彌補孩子缺失的父愛!


雯精靈


看了回答,感覺很辛酸。面對這個問題大家都是什麼自卑,什麼抑鬱症。其實我告訴你真實的家暴產生的後果。

第一個後果:親情淡漠。我自幼對家的感覺就是逃離,以至於我年幼的時候離家出走過。我無數次的告訴自己,離開我就不回來了。年幼的時候,我很害怕回到那個家。那個印象中特別陰沉恐懼的家。後來我成年之後離開家鄉這麼多年,從來都對回家沒有什麼渴望。我成年後也理解了所有的人。唯獨不能原諒那個讓我刻骨銘心的童年。對所有的親情我都很淡然。骨子裡的態度就是:惹不起,我躲得遠遠的。

第二個後果:恐婚,恐懼下一代。在我結婚之前我還在和我愛人討論,我不打算要小孩的話題。自我成年起。我一直的觀點就是,可以結婚,不要小孩,我覺得自己為人父母肯定會失敗。這種情緒持續到我姑娘出生才緩過來。

第三個後果:影響人一生的性格,我呢,還好點,對這些事情有著天然的抗拒。所以自談對象開始,就約定好,不許打架,不許摔東西。後來也還好,自我控制的不錯。晚上我常常想起來,如果人生沒有這些影響,我這些年會不會走的更好一些?誰都無法給我回答,但我相信至少我不會這麼孤寂的人生。


小兒推拿運營


這個問題問我算是問對了,我老婆對我就是有家暴,昨天打我眼睛,今天把我衣服剪了,理由很簡單,打我眼睛是因為她說我父母從來沒支持我們過,我說買房子買車子給十幾萬不是錢嗎?話一說完,一拳頭給我眼睛,痛的我哭起來了,但是又不敢打她,今天剪衣服就更簡單了,原因是因為我穿了三件,外套很厚,我餐館忙了一陣熱起來了,我就脫了外套,她看到就生氣了,經常罵我穿那麼多幹嘛,又不是老人家所以下圖有真相,我真的想去問律師,這種情況離婚了怎麼辦?她越來越猖狂了,我忍也不是辦法,一直沒離婚也就是為了孩子,孩子8歲了看到我們吵架悄悄的,要麼跑很遠,影響極大,能幫我的給我想個辦法




仁義12345678


我覺得家庭暴力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我小的時候父親經常會因為一點小事打我的母親,以至於我現在都會覺得我自己身心不是特別健康。

那時候我剛剛有記憶,屋子裡很黑,母親一個人站在角落裡哭,我和弟弟非常害怕縮成一團,每次想到這我都特別恨他,如果是現在的我,我一定帶著母親和弟弟遠點走,讓他永遠也找不到我們。

我對婚姻非常恐懼,因為我怕自己像母親一樣,嫁給一個男人,而這個男人不思進取,每天只會打老婆,打孩子。我內心特別敏感,我怕給任何人添麻煩,我在乎所有人對我的看法。我自尊心很強,很偏執,總是執著那些不該執著的。

我對父親沒有什麼好感,至少他對我母親沒做過什麼好事,除了打就是罵,他從來沒愛過我的母親,即便她再溫柔善良,父親也不待見她。我恨他,如今他已經過世十年了,但是每當看到柔弱的母親,我就特別心疼。



夏老師的雜貨鋪


說說我身邊的一個例子吧。


鄰居家的兩口,有一個孩子。前幾年的時候,男的比較有責任心,老婆還有自己的孩子都特別好。孩子也比較開朗,活潑,整個小區大部分人都喜歡他家的小孩子。


後來不知道因為啥事,男的漸漸開始放縱,經常能聽到兩口子打架,摔東西的聲音。有一次遇到孩子他媽帶孩子散步的時候,孩子已經變得唯唯諾諾,小心翼翼的,再也沒有往日的那種活潑,靈氣了。


小耳朵的自白


家庭暴力對孩子的影響有:

第一、是加劇了不良行為的產生。

當問及未成年犯“家裡人對你怎麼樣”,選擇“經常打罵”的有16.1%。相關分析表明,被家裡人“經常打罵”的孩子,有不良行為的比例高於沒有選擇被“經常打罵”的孩子。事實上,打罵孩子不僅沒有制止反而加劇了孩子的不良行為。

第二、是加劇了親子衝突。

父母打罵孩子的直接後果,不僅使未成年的孩子承受皮肉之痛,更嚴重的問題是使他們的心靈受到傷害,對父母產生排斥心理,併成為“離家出走”的直接原因。調查表明,未成年犯離家出走,有一半以上與父母打罵和責備有關.。

第三、是經常在父母的打罵中生活的孩子,極易產生不良的性格特徵。

調查中,當問及未成年犯“你認為自己性格有何特點”與“家裡人對你怎樣”,兩組數據的相關分析表明,在家裡被“經常打罵”的孩子不良性格特點最為明顯。性格暴躁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內在動因,而父母的打罵則是未成年人不良性格產生的重要根源。

第四、是父母的暴力行為成為孩子的攻擊性示範。

兒童具有強烈的模仿他人行為的傾向,家庭成員,尤其是父母,他們是年幼的孩子最早模仿的主要對象,而且父母在孩子心目中越是重要、權威性越強,孩子模仿得越起勁。孩子長期受到父母打罵,就會模仿父母的懲罰性行為,學會粗暴、打鬥、殘酷,並照父母的這種示範來攻擊別人。


媽媽一分鐘


家暴家庭對孩子的影響,孩子小的時候會更加膽怯、懦弱,心理極其脆弱。但隨著孩子的年齡不斷長大一部分人就會產生報復社會的想法,做出現在網絡上能看見的各種極端事件,比如弒母等等;另外一部分人則會變得意志消沉,成為問題人群......

關注孩子成長從家庭開始,從童年開始。

育鄰人願景:讓天下沒有難育的小、沒有難養的老。

孩子的成長如同百年大樹,需要經歷風雨。對於父母來說,需要您有足夠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護。在很多人為陪伴孩子而選擇回家時,我選擇來北京做一項陪伴更多孩子的事業——育鄰人:以鄰里友善帶動社會和諧,推進社會德育教化,促進每個人健康快樂成長。探索以鄰里互助,化解“獨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難題,一項公益普惠的教育事業,與家長一起“量身定製”孩子的成長計劃,即為孩子們提供遊戲、合作、共享成長空間......


育鄰人


家暴會讓孩子性格發生變化,甚至人格都會扭曲,恐怖的童年給孩子造成一生的影響。

家暴會讓孩子變的自卑。經常打罵,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一有風吹草動,就會提心吊膽,戰戰兢兢。做事缺乏主見,畏手畏腳,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懦弱,膽小,自卑。

家暴會讓孩子性格變的暴躁,愛激動,易衝動,處理事情習慣粗暴簡單。家長有暴力傾向,孩子也會學著家長會樣子,用暴力來宣洩自己的情緒。虎爸虎媽就會教育出虎子虎女。

家暴會讓孩子抑鬱,自閉。這樣的家庭教育出的孩子往往內向,不喜歡交朋友,尤其是交心的朋友。想法往往極端,變態,處理事情也會非常極端。




半支粉筆


孩子會出現兩種極端也或許還會有第三種可能,當然第三種是最好的期望

一、將來可能會成為一個膽小怕事的的,什麼都說不敢做不敢當

二、可能會完全複製了父母的樣子,先假設施暴方為男方。如果孩子是女孩可能認為,女人就是這樣,完全臣服於男人,受氣受累,而如果是男孩子,可能也會成為一個打老婆的丈夫打孩子的父親。

三、知道自己的父母做的不好,會刻意迴避這方面,做一個與父母相反的模樣。


YQ築夢


常年發生家庭暴力的家庭,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著嚴重的影響。

如果直接對孩子施暴,輕者會讓孩子產生的恐懼、焦慮的心理,更有甚者會讓他的心理變得扭曲。

長期處於施暴的家庭,會讓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影響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嚴重者會產生厭學,逃課,從而荒廢學業,有可能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