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父“杜月笙”:你沒錢是因為你還不會做人


中國教父“杜月笙”:你沒錢是因為你還不會做人

孔子說過,先學會做人,在學習知識,由此可見,做人對一個人來說是有多麼重要,如果一個人不會做人,學到再多的知識也沒有用;記得小學的大門裡,豎著一塊這樣的牌子,在校做一個好學生,在家做一個孩子,在社會做一個好公民。

生而為人,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首要任務就是學會做人,只有先學會做人,來到這個世界上才會有趣,其人生才會精彩,《熊出沒》裡的熊大說過,熊就要有個熊樣;人也是如此,人就要有個人樣,要表現出與其它生物不同的態度,而這個態度永遠都是正面的。

中國教父“杜月笙”:你沒錢是因為你還不會做人

說到做人,在明國時期,有一個叫杜月笙的,他就很會做人,人們都稱呼其為“春申君”,所謂的君,指的就是君子,古人有言,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從他的經歷來看,我們可以發現這些特點。

在貧窮的時候,不要想著如何發大財,先學會做人

杜月笙出生在一個極為普通的家庭,還在兒時的時候,父母就相繼去世,為了生存,14歲這個年紀,大家都在嬉戲玩耍的時候,他就要頂著壓力外出打拼。

中國教父“杜月笙”:你沒錢是因為你還不會做人

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並不是說說而已,自古以來,那些生活水平不好家庭,他們的孩子,往往比那些富人家的孩子更懂事,知道體諒父母,幫忙分擔家父,知道什麼叫男子漢,知道什麼叫擔當,了不起的很。

一開始他使出全身氣力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這就是他學做人的第一步,因為他知道,出門在外,不像家裡,沒有人能夠忍受做事吊兒郎當、不認真的人。

中國教父“杜月笙”:你沒錢是因為你還不會做人

那時候,他有一個外號,叫做“水果月生”,什麼意思呢?原來,他削梨的功夫簡直了得,毫不誇張地說,他能夠把一個梨的皮從頭到尾,像跑火車一樣流暢的削下來,中途不會斷,而且那個皮就更紙一樣薄,要我看來,這哪是削梨,簡直是在雕刻一件藝術品啊。

由此可見,小小年紀的他就具有了“工匠精神”,眾所周知,工匠們不管做任何事情都不會說差不多就行,而是要把它做得最好,精益求精,與常人不同的是,他們極其有耐心,就像狼一樣,懂得隱忍,所以,他們往往比一般人跟容易走向成功。

中國教父“杜月笙”:你沒錢是因為你還不會做人

正因為削梨削得別具一格,久而久之,他便接觸到了黃金榮的老婆,介於此,杜月笙才擺脫了貧窮。

富甲一方後,更要做一個好人

杜月笙可謂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其做人的智慧不是一般人能夠比的,介於此,他從社會底層縱身一躍,來到了社會高層,成為了一個萬眾矚目的人物,被世人稱之為“中國教父”,這簡直是出乎世人的預料啊,要知道,因為年幼的貧窮,他可是連識文斷字都沒有學過的人。

那時候,他和蔣介石、段祺瑞、張學良、梅蘭芳這些人物都是老熟人了。

中國教父“杜月笙”:你沒錢是因為你還不會做人

富甲一方後,杜月笙沒有像其它人一樣,守著自己的錢財,而是經常性地將錢財擴撒出去,給予需要幫助的人。

像這樣的行為,簡直是活菩薩才有的啊,實打實的一個大好人,試問?像他這樣的人,有誰不喜歡,自古以來,民眾們都喜歡擁戴正派人士,而不是爭權奪利的小人,基於杜月笙好人的這一點,他的上層社會的地位更上一層了。

中國教父“杜月笙”:你沒錢是因為你還不會做人

不得不感嘆,他原本是最貧窮的一個,可沒想到卻成了最為富有的,是什麼改變了他的人生,答案無疑是做人,那麼也就是說,如果你沒錢,或許是因為你不夠聰明,不懂得做人。


注:審稿一遍,難免疏漏或有個別錯字,望請見諒!

版權歸作者所有,偷盜不要被我發現了就好,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