慵懶的宅家生活:看我如何養成早睡早起的作息規律

疫情宅家的日子剛開始很舒服,早上睡到自然醒,晚上刷手機到自然睡,生活和時間一下子進行無序狀態。這樣的日子持續一段時間後,我突然有種不適感,但又不知道不適感源頭在哪裡?

慵懶的宅家生活:看我如何養成早睡早起的作息規律

《士兵突擊》草原五班

我在不斷反思著,突然《士兵突擊》中的許三多分配到草原五班的情節進入到了我的腦海。草原五班因為工作內容的簡單枯燥,找不到了生活和工作的意義,每個人都進入到了百無聊賴、得過且過的狀態。

許三多猶如一盞不太亮明燈,照進了草原五班每個人的心中。他每天堅持出操、訓練、修路,做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情。

“什麼叫好好活著?好好活著,就是做有意義的事。什麼叫有意義的事?有意義的事就是好好活著。"

這是全劇中,許三多說的最肯定、最堅持的一句話。許三多用最簡單的行動覺醒了草原五班的小夥伴,他們也都找到了屬於他們的生命意義。

慵懶的宅家生活:看我如何養成早睡早起的作息規律

王寶強飾演的許三多

人是需要讓自己保持行動的狀態,這是宅家生活給我最大的啟示!

我開始給自己制定每天的行動計劃,而行動中最難的是保持規律的生活作息規律,今天重點跟大家來分享宅家這段時間如何訓練自己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

我們要有個清醒的認知,只有早睡才能保證養成一個健康持久的早起習慣,注意我加了兩個修飾詞“健康”、“持久”,這是我們在調整自己作息習慣時著重思考的兩個關鍵點。

因此,我們先分解早睡這個習慣如何養成?

分享一個發生在父母身上的規律。

我老家在農村,父母的習慣是早睡早起。

他們吃完晚飯後,一般會看電視劇。一般電視臺黃金檔的電視劇是在九點半左右結束,之後就沒有其他更有趣的節目了。於是他們看完後收拾一下睡覺了,這樣他們晚上10點左右就能上床睡覺。

第二天,他們早上會在6點前就會起床,打掃一下屋子、生爐子,開始做飯,7點-8點之間吃早飯。

因此每次回家後,我就會跟隨他們的習慣早睡早起。晚上早睡能睡得著,早上早起不疲憊。

但是回到市區上班後,我的作息規律又變成了晚睡晚起。

白天各種工作沒有時間娛樂,娛樂休閒時間就會安排在晚上,刷抖音、翻微博、看頭條,追電視劇、看綜藝,躺在床上抱著手機一直看,越看越興奮,越興奮越不想睡覺,以致於每天晚上睡覺都要12點。

慵懶的宅家生活:看我如何養成早睡早起的作息規律

無數人的心痛

第二天,我一般要到7:30以後才能睡醒;如果被迫要早起床,那麼整個上午我都會沒有精氣神,中午只能補個午覺。疫情在家宅的日子作息更加的混亂,因此作息的習慣問題讓我必須要改變的狀態。

當我對比了一下父母和我的作息問題後,我就發現問題的關鍵是在於對自我管理的失控。接下來我重點分享我採取的三個調整步驟。

步驟一:我每天都會記錄自己的起床時間、睡覺時間、午休時間、以及個人的精力狀態,尋找身體狀態與時間的起伏曲線規律。

我把自己的大腦狀態分為A、B、C三個等級,對應記錄自己每天不同的時間規律:

  • A級:大腦最興奮,充滿創意活力,用來做最要的事情;比如重要工作、學習、寫作等;
  • B級:大腦保持平常水平,用來處理日常事情;比如溝通工作、社交工作;
  • C級:大腦出現疲憊狀況,這個時候可以適當小憩,或者吃點水果放鬆,或者適當運動;

我發現自己大腦最好的狀態是晚上9點——11點之間,這個時候大腦清醒,精力集中,沒有外界打擾;於是我把這個時間設置為寫作、讀書時間;我把這個時間段給固定下來,每天9點的時候我就會做坐在書桌前開始調整呼吸、按摩雙眼,放鬆全身,開始進入寫作狀態。

這樣我就把晚上睡覺的時間固定在11:30,我設置好鬧鐘,到點我就會躺在床上,放鬆身體,慢慢調整自然腹式呼吸,一會就會睡著。現在晚上早睡的習慣基本養成。

但是早起的習慣還是在反覆中。正常情況,我設置的鬧鐘有AM5:00、Am6:00兩個,只要是晚上保證11:30能夠上床並很快睡著,早上5:00會自然醒來,但是有時候晚上想事情睡眠質量不好,我就會聽不到鬧鐘一覺睡到6點以後。

沒關係,我現在還是在持續每天記錄自己的作息時間和對應的精力狀態情況,找到自己身體每天最舒服的睡眠習慣,對應不同時間段安排不同工作,高效時間安排重要事情,不高效時間安排社交類或者運動時間等。

看下圖是著名哲學大家康德的日常作息工作時間規律,每個人都可以嘗試去建立符合自己身體狀態的時間規律。

慵懶的宅家生活:看我如何養成早睡早起的作息規律

康德·作息規律

步驟二:如何保證高效入睡?掌控你的大腦注意力

我曾經深度研究過冥想,說到最本質上就是身體儘可能的放鬆,放鬆到你感覺不到身體的存在的狀態

,你就會進入很舒服空靈的感覺,這個時候就會很快睡著了。

這個方法無論是晚上睡覺,還是白天補覺,對我來說都很有效。我白天有時候感覺有點疲憊的時候,我就給自己設置個20分鐘的鬧鐘,然後就閉上眼睛,身體進入冥想狀態,20分鐘鬧鐘喊醒我的時候,我的感覺是睡了好大一會,又是滿血復活。簡單說幾個關鍵動作:

  • 1、閉上眼睛,先感受自己的呼吸,先可以深深吸一口氣,吸到胸腔被撐爆的感覺,然後足夠慢、足夠慢的呼出來,這個過程不斷重複,當您感覺到呼吸進入很溫和的腹式呼吸狀態時就可以停止 了。剛開始的時候可以多呼吸幾個循環,慢慢體驗這種感覺。
  • 2、接下來,就是慢慢感知自己的身體,把你的注意力焦點可以感知到身體從頭到腳的每一個部位,控制這你的注意力在身體上不斷遊走,這個訓練是在幫助你去掌控你的思維注意力,當你對注意力掌控強的時候,你就會掌握快速入睡的法門。
  • 3、注意力遊走幾輪後,你就會感知到身體與思想在慢慢脫離,當你有一種感受不到身體的時候,你就會感覺好像是進入一種溫暖空氣中,更或者像是回到在母親身體裡面的胎兒狀態時,這個時候的你就會很快進入到睡眠狀態了。

之前,我晚上最大的苦惱是大腦思緒紛飛,不受控制,以致於數很多隻羊才能才能入睡。自從掌握了這個方法後,我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都能很快進入睡眠狀態。

慵懶的宅家生活:看我如何養成早睡早起的作息規律

心境

步驟三:白天適時補覺

有了上面的快速入睡方法後,在白天的時候,當你感覺身體疲憊時,你就可以給自己設置15-20分的快速補覺,這樣的補覺至少能讓你的狀態滿血,再繼續高效處理事情。

小結

以上是我在疫情時為了形成早睡早起作息習慣時所採取的方案,快速入睡已經形成習慣,關於身體作息規律還在持續記錄中。關於時間管理的方法很多,時間管理最重要的就是精力管理,就是要尋找身體狀態的起伏規律。我曾經看到很多牛人分享這種記錄方法來掌握自己身體規律,按照身體規律去規劃日常工作、生活、作息規律,希望這個方法能夠幫助到更多的人。

慵懶的宅家生活:看我如何養成早睡早起的作息規律

柳比歇夫時間記錄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