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小漁》:如果你也是“邊緣人”,你還會選擇去救贖別人嗎?

嚴歌苓的早期作品多是軍旅題材,這與她年輕時在部隊當文藝兵的經歷息息相關。20時代90年代初,嚴歌苓加入了移民大潮,異域的生活體驗和文化差異為她的創作開拓了新視野。這時期,她的作品多以關注邊緣人的艱辛生活為主,《少女小漁》便是她在移民初期創作的作品。

《少女小漁》:如果你也是“邊緣人”,你還會選擇去救贖別人嗎?

《少女小漁》在1991年榮獲“中央日報文學獎”短篇小說一等獎,並由嚴歌苓、李安改編成同名電影,該片由張艾嘉執導,在1995年獲得亞太影展“最佳影片獎”。

這部作品的成功取決於很多因素,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嚴歌苓在書中塑造了少女小漁這個經典的人物形象。

《少女小漁》講述了二十二歲的大陸女孩,追隨男友江偉背井離鄉來到悉尼,成為底層移民之一。為了獲得永久居住權,江偉安排小漁與一個年屆六十的意大利老頭假結婚。為了應付移民局的檢查,小漁不得不與老頭同住一個房子,扮演假冒夫妻。這場假結婚的策劃者江偉,因小漁和老頭“同居”而心生怨恨,並把所有的怨氣都發洩到小漁身上。小漁以善良包容了江偉的委屈和怨恨,並以同樣的善良感化了自甘墮落的意大利老頭。

《少女小漁》:如果你也是“邊緣人”,你還會選擇去救贖別人嗎?

在這場利益交換中,小漁摒棄了利益交換的功利性,即便自己身處生存窘境,也時時以美好的人格喚醒那些沉睡的人性。

一、同是“邊緣人”,有人把“懸崖邊上的人”踹下去,有人盡力相救

小漁和江偉都是異質文化語境下的底層移民,物質貧乏,身份邊緣,都在異域的底層角落裡匍匐前行,但他們兩人在人性的選擇上卻截然不同。

  • 1、江偉:邊緣之下踩踏墊腳石

小漁和江偉只是戀人關係或者同居關係,但江偉卻把這種關係理解成家庭關係,並理所當然地把身為男性的自己放在“家庭關係”的主導地位,行使對小漁的支配權。

江偉出國後半年沒與小漁聯繫,某天卻突然寄給小漁“一信封各式各樣的紙”,小漁便拎著“這一袋子紙”追隨到了澳洲。後來,江偉為改變邊緣身份,直接安排小漁與意大利老頭假結婚。

明明他才是這樁荒謬事件的“導演”,可他卻認為自己是受害者,並毫無廉恥地將內心的壓抑全部發洩給小漁。

《少女小漁》:如果你也是“邊緣人”,你還會選擇去救贖別人嗎?

好像他才是這一年唯一的犧牲。好像這種勾當單單苦了他。好像所有的割讓都是他做的。

江偉嫉妒小漁對老頭的各種好,毫不掩飾地提防。他會為了老頭漲房價去跟老頭鬧,但他並不是心疼小漁,他只是為了宣誓“主權”。

江偉不會說,我戒菸,我不去夜總會,我少和男光棍們下館子,錢省下來你好乘車。他不會的,他只會去鬧,鬧得贏鬧不贏是次要的。

  • 2、小漁:邊緣之下甘做墊腳石

小漁從一出場就是一個不悲不喜的形象,當命運的拳頭向她襲來時,這個處於弱勢中的女子,既不迎接也不逃避,她用自己的身體和精神溫暖生命中的那些躁動,她瞞著所有人吃苦。

《少女小漁》:如果你也是“邊緣人”,你還會選擇去救贖別人嗎?

小漁會因為同情一個喜歡自己一年多的病人,把處女之身給他。她也會因為江偉“一袋子紙”的召喚,便奔赴異國他鄉,從此甘願做他免費的勞動力,甘願給他肉體的愜意。

在與老頭假結婚後,小漁顧不上自己在夾縫中求生存的痛苦,還生怕江偉心裡的憋屈發洩不乾淨,把哭泣的機會都讓給了對方。

她覺得他傷痛得更狠更深,把哭得機會給他吧。不然兩人都哭,誰來哄呢。

小漁一邊忍受著江偉的猜忌,一邊還要應對“同居”老頭的算計。老頭三番五次地漲房價,連修屋頂、通下水道,甚至滅蟑螂都讓小漁出一半的花銷。不甚寬裕的辛苦錢被壓榨,小漁不僅不為老頭的算計而氣惱,反而設身處地為老頭著想,擔心自己的出現會破壞老頭與女朋友瑞塔的感情。

《少女小漁》:如果你也是“邊緣人”,你還會選擇去救贖別人嗎?

小漁和江偉雖然都是“邊緣人”,但江偉始終試圖在邊緣環境中尋找優越感,他如果看到與他處境相似的人走到了懸崖邊上,估計會不假思索地把對方一腳踹下去。表面上看,江偉的優越感來自於男性對女性的掌控,實際上,他已經因自私、猜忌、懦弱、嫉妒等人性的弱點而迷失了自我。在擁有少女般純潔心靈的小漁面前,江偉才是一個真正的心理上的弱者。

二、人性的救贖,肉身比精神更為沉重

對江偉來說,小漁是美好肉身與免費勞動力的結合。他不關心小漁的內心感受,他只關心自己的權益是否得到侵犯。

《少女小漁》:如果你也是“邊緣人”,你還會選擇去救贖別人嗎?

小漁用肉身解救了江偉生理上一時的渴,但她的善良並沒有帶給江偉人性的改變,反而讓江偉把自己當成他個人的私有物品,變得更加貪婪自私。當江偉覺得小漁受到玷汙時,他氣急敗壞地要把她“擦乾淨”,以顯示他才擁有這件物品的主權。

意大利老頭在認識小漁前,是個可以為錢出賣人格的墮落之人,只有在數錢的時候才會“沒出息地快樂一下”。他與女朋友瑞塔也是一種墮落的結合,像“畜生對畜生”。可是,小漁卻為老頭和瑞塔“琴和歌裡多情”而感動,在瑞塔離開老頭後對孤獨的老頭心生憐憫。

《少女小漁》:如果你也是“邊緣人”,你還會選擇去救贖別人嗎?

老頭雨中賣藝摔倒,小漁不顧江偉的阻攔,幫老頭追撿被風吹走的鈔票,又在即將離開時幫老頭清掃房子,留給老頭一個清爽、有人味的居處。

她希望任何東西經過她手能變得好些,世上沒有理應被糟蹋掉的東西,包括這個糟蹋了自己大半生的老頭。

小漁的純真和善良感化了老頭,他開始在自我墮落中覺醒,開始出去賣藝掙錢,把垃圾袋拎出去,攢錢給小漁買火車月票,老頭在生命的末端拾起了靈魂,不再無關痛癢地苟活。

小漁用同樣的善意,分別對江偉和老頭進行了肉身和精神的救贖,兩種救贖,兩種結果。對江偉的肉身救贖沒有實質性的改變,但對老頭的精神救贖則喚醒了其沉睡的靈魂。

《少女小漁》:如果你也是“邊緣人”,你還會選擇去救贖別人嗎?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作者給小漁的名字是“漁”而不是“魚”。“魚”暗指肉體,而“漁”則隱含精神,作者借小漁之“漁”讓我們明白,人只有被直擊到靈魂深處,才能找回遺失的尊嚴。

三、結語

嚴歌苓移民美國後,文化的差異和經濟的拮据給她帶來了諸多困擾。這時期的她,作為移民和女性的雙重“邊緣人”,把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邊緣人”和底層人身上。《少女小漁》通過對小漁的生活經歷刻畫,映射出了女性在異域生活中的失語狀態,但這類女性在承受外力侵犯的同時,依然以善良和寬厚包容這個世界。

亞里士多德將人生的幸福分為三類:來自外面的幸福;來自靈魂的幸福;以及來自肉體的幸福。然而,外在的幸福不如內心的福祉,精神靈魂的自由富有才是唯一真正的自由富有。身處邊緣的人,救贖他人的同時也救贖了自己,人只有救贖了自己才能獲得精神靈魂的自由和富有。


作者簡介:我是 ,將自己的讀書心得與生活感悟分享在這間小小雜話鋪裡,歡迎大家來到我的小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