喚醒沉睡千年的傳說——發現芮國

國博邀您雲看展 | 喚醒沉睡千年的傳說——發現芮國

話說西周初年,周天子共分封了71個諸侯國,有些大國反覆出現在各種文獻史料中,而有些國家則因為種種原因見諸史料寥寥,如果不是後來考古發掘出土了明確證物,他們的過去將一直被歷史塵封。如1978年發掘的曾侯乙墓,為我們揭開了2400年前的“曾隨之謎”,古曾國的分封狀況、族姓疆域、曾侯世系、曾楚關係等問題在學者們的不斷研究中日漸清晰。還有2004年在山西運城絳縣,一群盜墓賊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毫無顧忌的用炸藥炸開了一座古墓,此後經過考古人員數年的艱苦發掘,一個未見諸史冊、失蹤近3000的西周封國倗國橫空出世,墓主人是諸侯王倗伯和他的王妃畢姬……


今天要講述的同樣是一個因史料記載極少、被兩次重要考古發現重新帶回人們視野的周代封國——芮國。

從一次盜墓說起

時間回到2004年的8月份,陝西韓城梁帶村突然出現了一些外村人,他們鬼祟的樣子引起了村民的注意,恰巧就是這段時間每到深夜,村民總能聽到低沉的轟鳴聲從遠處傳來。沒過多久,白天下地幹活兒的村民就在地裡發現了一個個深不見底黑洞。村民警覺地將情況反映給當地公安部門,接到報警後的民警判斷這應該是盜墓賊為了確定埋葬情況而打的盜洞。隨後考古學家對此展開了搶救性發掘。

因為梁帶村墓葬群是自1974年以來發現的唯一沒有被盜掘過的兩週高級墓葬群,所以即使在考古人員已經開始發掘後,仍然有盜墓分子在伺機從事不法活動,他們虎視眈眈的覬覦著墓葬中的稀世珍寶。隨著考古發掘的深入,大量金器、玉器、青銅器等罕見文物陸續出土,盜墓分子見狀後甚至準備進入發掘現場“硬搶”,併為此還購置了微型衝鋒槍。為了打擊盜墓分子的囂張氣焰,確保文物安全,陝西省委、省政府指示武警陝西總隊進駐梁帶村,自此緊張局面才得到根本性扭轉。但是即便如此,盜墓分子也不死心,他們還是妄圖混入到發掘現場的參觀隊伍中,最終還是被武警戰士識破後抓獲,確保了考古發掘工作的順利進行。

史料沒有記載梁帶村一帶有古墓葬存在,但考古學家在對此地進行勘探和試掘後卻有重大發現,經初步確認這裡可能為東周時期的墓葬群。隨著考古發掘的不斷深入,大量金器、玉器、青銅器等陸續出土,僅在一座大墓的槨內一次發現瑪瑙珠(管)1876顆、銅魚609條、陶珠3910顆、海貝603顆、石貝869顆,這還不包括大量其他文物。編號為27號的墓葬是發掘的唯一一座雙墓道大墓,級別最高,在這裡不僅出土了象徵墓主身份的七鼎六簋和成套編鐘,還有48件金器(圖1),數量之多,工藝之精美,為此前同類考古所未見。墓中出土的一把玉劍所佩金質劍鞘尤為精美(圖2),並且修復好的玉劍可以插入劍鞘之中,金玉組合的完整佩劍在商周之際頗為罕見,足以彰顯墓主人尊貴的身份。

國博邀您雲看展 | 喚醒沉睡千年的傳說——發現芮國

圖1

國博邀您雲看展 | 喚醒沉睡千年的傳說——發現芮國

圖2

是誰能擁有如此豪華的陪葬品?他又是哪國人?這些問題的解決是伴隨著對梁帶村幾座大墓的全面發掘而逐漸明晰,尤其是在27號墓附近的編號為19號和26號兩座大墓。

國博邀您雲看展 | 喚醒沉睡千年的傳說——發現芮國

圖3

國博邀您雲看展 | 喚醒沉睡千年的傳說——發現芮國

圖4

考古人員先是在19號墓出土了兩件青銅鬲(圖3),在鬲的沿面上發現了鑄有“內(芮)公”“內(芮)太子”等字樣的銘文(圖4),這一發現至為重要,“芮”字引起了專家的注意。後又在26號墓也出土了帶有“芮太子白”銘文的青銅器,還在該墓出土的鼎、簋、甗和壺上發現了鑄有“仲姜”二字的銘文。而27號墓在發掘過程中也出土了一件帶有“內(芮)公”銘文的簋。這一連串銘文的發現,對專家鎖定墓主人身份和墓地的國別提供了有力證據,專家根據“芮公”和“芮太子”銘文,對照史料,如《史記·秦本紀》索隱載:“芮,姬姓國……芮國在馮翊臨晉”,基本判定這就是歷史上因文獻記載甚少而被塵封了2700餘年的芮國,這裡埋葬的“芮公”應該就是芮國的某位國君。而26號墓發現的“仲姜”銘文又與《左傳·桓公三年》中“芮伯萬之母芮姜惡芮伯之多寵人,故逐之,出居魏”的記載相關,專家據此推測銅器銘文中提到的“仲姜”很有可能就是史料中的“芮姜”。

後來,專家又根據27、26、19號這三座墓葬的大小及位置關係,進一步推測27號墓的墓主人或是芮桓公,26號墓的芮姜和19號墓主人是芮桓公的兩位夫人。從規模行看,芮姜的墓葬規制高於19號墓的芮桓公的次夫人,但在這座墓也出土了很多有代表性的文物,前面提到的大量瑪瑙珠等就出自此墓,另外出土有一套非常精美的玉質飾品(圖5),飾品出土時位於墓主人足部,左右各一套,應該是踝飾,通過它可使我們聯想到貴為國君配偶的精緻生活。

國博邀您雲看展 | 喚醒沉睡千年的傳說——發現芮國

圖5

梁帶村芮國墓地共發現周代墓葬1300餘座,車馬坑64座,出土文物總數兩萬餘件,珍貴文物超過3000件,是我國第一次考古發掘芮國遺存,“芮公”“芮太子”等帶銘青銅器的發現,與史料對應,讓有關芮國的諸多重大問題迎刃而解,此項考古發現成功躋身於2005年十大考古發現之一,現在這批珍貴的文物已經收藏和展示在梁帶村芮國遺址博物館內。


是巧合?還是歷史的安排?

在韓城梁帶村芮國遺址發現的十一年後,當年相似的一幕在距離韓城僅不到100公里外的劉家窪再次上演。2016年11月25日的寒冷冬夜,澄城縣王莊鎮派出所接到群眾舉報,劉家窪村的群眾在地裡看見三四個人拿著手電行為異常,民警隨即去往現場調查,結果在現場遭到了一夥兒二十餘名盜墓賊的瘋狂圍攻,寡不敵眾的民警進行了殊死抵抗卻被洛陽鏟打傷……第二天民警再次來到現場時,大大小小數十個盜洞裸露在地面觸目驚心,有些盜洞內還留有手電筒、鐵鍬等作案工具和破碎的文物殘片。澄城縣公安局意識到此處能夠吸引數量眾多的盜墓賊不惜鋌而走險,情況已經十分緊迫,隨即成立了專案組對案件進行偵破。

國博邀您雲看展 | 喚醒沉睡千年的傳說——發現芮國

圖6

2017年2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成立了劉家窪考古隊,考古人員對這處被盜的遺址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圖6),發現了夯土牆、陶範、陶窯、板瓦建材等與墓地相匹配的居址遺存。但是在初期發掘過程中並沒有出土帶有銘文等有效信息的關鍵器物,使我們無法確定墓葬的性質。但隨著發掘的不斷深入,先後在2、3、27、49號墓中均出土了帶有“芮公”(圖7)“芮太子”“芮太子白”等銘文的青銅器。尤為關鍵的是在2號墓槨室東北角的一件建鼓上,鼓柱上面的銅柱套管上發現了17個字的銘文,銘文裡有刻銘“芮公”作器,表明這個建鼓是芮公制作的樂器,建鼓下面壓著的一件銅戈上還發現了“芮行人”銘文。由於目前所有銘文均和“芮”有關,並且沒有發現其他國別的文字材料,結合嚴整的墓葬形制、喪葬習俗等文化特徵對比後發現,劉家窪與梁帶村墓地類似,據此推斷劉家窪遺址應該是一處芮國後期的都城遺址,與梁帶村遺址具有前後歷史的延續性,在填補了芮國後期的考古空白的同時,更提供了周王室大臣采邑向東周諸侯國發展演變的典型案例。歷史再次給我們帶來驚喜,又一處芮國都邑遺址和墓地呈現在世人面前,這次發現為研究芮國再添考古實證。

國博邀您雲看展 | 喚醒沉睡千年的傳說——發現芮國

圖7

與搶救性發掘同步進行的是公安機關對被盜文物的持續追繳,大量文物被追回,其中包括後來被定為一級文物的勾雲形編磬(圖8)。截至到2019年4月已追繳回被盜文物515件,其中一級文物12件、二級文物15件、三級文物80件、一般文物408件,並收繳大量贓款,追繳工作目前仍在繼續。雖然這批被盜文物中有保存完整、象徵墓主人身份地位的重要祭祀禮器青銅簋和目前僅見的一套珍貴勾雲形編磬,但是因為被盜文物離開了埋葬初始位置,喪失了大量原始信息,對科學研究工作來說無疑是巨大損失,也為後續研究工作增加了許多難度,可能很多疑問我們將永遠無法找到答案了。

國博邀您雲看展 | 喚醒沉睡千年的傳說——發現芮國

圖8

國博邀您雲看展 | 喚醒沉睡千年的傳說——發現芮國

圖9

經過十餘年時間的持續考古發掘,梁帶村和劉家窪所取得的連續性考古成果,為我們瞭解兩週之際周王室東遷後的關中東部政治格局,分封模式、民族交流、人口遷移、諸侯存滅等問題提供了重要信息和參考資料。儘管劉家窪的墓葬遺存沒有梁帶村的墓葬遺存那樣幸運,盜掘情況較為嚴重,直接出土文物在數量和精美程度上遜於梁帶村,但仍不乏重要發現,如出土的大型樂器組合、草原文化典型金器(圖9)、精美玉器、銅柄鐵刃劍(圖10)等,對研究芮國後期的政治、禮制、文化等具有重要意義,而諸如三欄床榻遺存、帳構(圖11)等物品的出土,大幅度的提早了同類器物在中國出現和使用的時間,填補了歷史和考古研究的空白。

國博邀您雲看展 | 喚醒沉睡千年的傳說——發現芮國

圖10

國博邀您雲看展 | 喚醒沉睡千年的傳說——發現芮國

圖11

像梁帶村芮國考古發現一樣,劉家窪考古榮列2018年的“十大考古發現”之一。一個諸侯國的兩次重大考古發現為我們喚醒了沉睡千年的古老傳說,併成就了難得一見的考古大發現“姊妹篇”。


線上雲觀展 | 語音導覽邀您聽

國博邀您雲看展 | 喚醒沉睡千年的傳說——發現芮國


開啟語音導覽之門:關注“國家博物館公共教育”微信公眾號,點擊導航欄“語音導覽”。


線上雲觀展 | 展覽專題

國博邀您雲看展 | 喚醒沉睡千年的傳說——發現芮國

點擊右邊 即可登錄國博官網瀏覽展覽專題頁 >>


【展覽信息】

國博邀您雲看展 | 喚醒沉睡千年的傳說——發現芮國

展覽:周風遺韻——陝西劉家窪考古成果展

展期:2019/12/13啟幕

(溫馨提示:國家博物館目前處於閉館狀態,恢復開館時間另行通知)

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北16展廳

(更多展覽詳情以國博官網為準)


【相關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