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道北”:曾經是一個時代的印記,隨著火車站的改造隨風逝去

“道北”曾經是西安的一個特定地方,它是西安人對火車站以北、太華路附近這個區域的稱謂。這裡遍佈的是狹窄的小巷子、擁擠的大雜院、上著鎖子的自來水龍頭還有髒亂差的環境和不安全的代名詞,這些畫面構成了曾經道北棚戶區給人的第一印象。

西安“道北”:曾經是一個時代的印記,隨著火車站的改造隨風逝去

如今,隨著西安火車站的改造以及太華路的改造完成,道北這個老西安的印記已經逐漸遠離人們的視線,如今再到太華路附近詢問路人,年輕人已經不知道你所說的道北是什麼了。

很多年以前道北成了西安城市的一角,而且是別具個性的一個地方,記得有位導演拍攝的電影《1942》,饑荒中的人們沿著鐵路往西尋找生存的地方,有很多人跟著鐵軌的方向就來到了西安城,在火車站以北的區域安頓下來,這裡就是多年以前的西安道北。

西安“道北”:曾經是一個時代的印記,隨著火車站的改造隨風逝去

大約在2013年的前後,隨著大明宮遺址公園的建成,自強東路道路兩側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一邊是氣勢恢宏的丹鳳門,另一邊則是破敗不堪的棚戶區。過去道北呈現的是低矮的平房,每家住十二三平方米,甚至還有土坯房。

西安“道北”:曾經是一個時代的印記,隨著火車站的改造隨風逝去

曾經,道北也融合著不同的文化和風俗,河南文化和陝西文化在這裡水乳交融,人們可以在河南話、陝西話、普通話之間自由轉換,胡辣湯、油饃頭、肉夾饃、涼皮在漫長歲月裡完成了舌尖上的碰撞,道北成了古城西安的一個特殊印記。

曾經道北的河南人仍然喜歡喝“胡辣湯”,不過,他們也能接受羊肉泡饃、麻醬涼皮等等陝西大眾飲食,當年在道北生活的陝西人也適應了河南人的飲食特點。據說,在陝西生活的祖籍在河南的人至少也有幾十萬。

西安“道北”:曾經是一個時代的印記,隨著火車站的改造隨風逝去

西安火車站最早始建於1934年,當年的隴海鐵路將封閉的古城變成了交通樞紐,至今80多年曆史的老火車站已經快要趕不上提速的火車步伐了,火車站的改擴建工程也是必須實施的改造項目。

當年鐵路線修到了西安,跟著鐵路而來的河南老鄉也把家安在了鐵路線邊,他們之中,一部分是修建鐵路的工人,另外一部分是三年自然災害時從河南逃荒過來的,逐漸在鐵路線以北形成了這個叫做道北的地方。曾經一段時間裡道北也被西安人視為畏途,這一帶曾是西安治安最差的地方。

西安“道北”:曾經是一個時代的印記,隨著火車站的改造隨風逝去

曾經在西安有一個悍匪叫做魏振海,據說當年在西安,小孩子不聽話哭個不停的時候,大人就嚇唬他,再哭,讓魏振海把你捉了去。這個名字在很多年以前西安人的印象裡可是一種很可怕的勢力,夠得上江洋大盜了吧。

西安“道北”:曾經是一個時代的印記,隨著火車站的改造隨風逝去

魏振海曾是西安”道北”黑道所熟知的老大,1986年,他在小寨東路一家屬院公然持槍殺人搶劫,這也震驚了古城西安,直到1990年,一度讓西安市民談之色變的魏振海越獄兩年後再度落網,最終難逃法律制裁,關於他的故事甚至演變成了傳奇。

西安“道北”:曾經是一個時代的印記,隨著火車站的改造隨風逝去

當然,道北也曾經出了很多名人,除了江洋大盜,也有藝術家、學者等等,據說鄭鈞就是西安道北人,當然,百人百性,底層出身、家境貧寒的人們也不乏在逆境中長大成為有用之才的,隨著西安火車站的改造加速,當年的道北也不復存在了,取而代之的將是一個美麗的西安火車站北廣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