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萬的資金,希望每年穩定達到15%,厭惡風險包括買房,該怎麼做?

wjmyds


每年穩定達到15%收益,沒有風險是不可能的辦到的,沒有風險的一年最多在5%左右,超過10%的是拿本金是賭的,都是有風險的。

能達到15%的理財品種很多,房子是其中一個,還有股市,期貨,炒幣等等,這些的風險很高,收益也很高,就像股市一天的漲跌幅是10%,要想達到15%,有能力的話兩天就辦到了,根本不用一年,當然了兩天能賺15%同樣的也能虧15%,風險與收益是相掛鉤的,能賺多少就有可能虧多少。

沒有風險的理財也很多,大額存單,債券,基金等等,這些風險很小,有些幾乎是0風險,但是收益不可能達到15%,最多5%,有些P2P標著年收益20%的那些都是騙子,到時間了連本金都拿不回來。

要達到15%的收益最好的操作方法應該是分散投資,200萬資產可以拿一半來存大額存單等無風險的理財,這類可以保證本金的安全,達到5%的收益。另一半可以拿來投資股市,購買一些優質的白馬股,選擇一些盤面比較大的,業績好的股票長期持有。也可以選擇一些銀行股,專門靠打新過,新股的收益在目前國內的股市是0風險的,目前還沒出現上市就破發 的情況,資金量大能打的股數也多一些,運氣好就可能會中,新股現在收益高的一個就能賺10萬,多中幾個15%的年收益就有了。股票中買 的白馬股也是有概率獲益的,只要大盤不出現暴跌的情況,股市是比較靠譜的選擇。

要想達到15%的年化收益必須要冒風險,否則只能5%左右的收益。


靈和睿


200萬資金,一年賺取30萬元,15%的年化無風險收益率,很難達到!我們很多的投資者,“心黑手狠、貪心過甚”,既要安全可靠,還想收益穩定!哪有這麼好的事,要謹記,高收益必然會伴隨著高風險!

有沒有可以達到15%收益的投資

有,當然有,但是風險都很高!比如:買賣股票(基金、期貨等)一天最高就可獲得10%的收益,年化15%而已,兩個漲停板就完全能達到;消費金融借貸(小額貸款、信用借貸),也可以達到,據我所知,目前年化收益應該在18%左右!可是,風險很高啊,本金極有可能產生虧損,你敢投麼!

收益穩定,且風險較低的投資理財

  1. 無風險收益。本金安全可靠,風險接近於零的投資理財產品主要有:國債、銀行大額存單、貨幣基金、結構性存款、定期理財產品等。目前年化收益率能在5%左右,200萬資金的話,每年可穩定獲得10萬元的收益!

  2. 如果你可以冒點風險,可以投資於私募債權基金(信託產品),有穩定的風控措施(擔保方)、風險相對也不大。目前最近預期年化收益可達到8.8%(一年期)、9.2%(兩年期),200萬資金每年可獲得至少17.6萬元的收益!

  3. 如果你對投資市場有所瞭解,能再有魄力一點,可以投資私募股權基金。期限可以長一點,5年左右最好,預計能獲得200%以上的投資回報率,年收益超過15%,並不是很難!但是,你需要先找到比較靠譜且投資經驗豐富的基金管理公司才行!

總之,能達到15%的年化收益的投資,本金都會面臨虧損的風險!實在厭惡風險的話,選擇銀行定期理財產品吧,每年能獲得10萬元左右的收益,也挺好的!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交流!財經問題就請點擊關注【操盤手信一】!!!


財經者思


我很殘酷地告訴你,不太可能!要穩定達到每年15個點?一年要穩定賺30萬的無風險收益?我覺得挺難的。現在一般穩定的貨幣基金年化就4%的收益。就算有各式各樣的高收益理財產品,現在也不保本了,樓繼偉上次說,保證6%以上年收益的理財產品都是騙子。


而且你又厭惡風險,又不買會買房,我倒是認為你200萬,一年有5個點的穩定收益,也就是10萬收益,就很不錯了。


任何投資都有風險,就拿世界股神巴菲特來說,這位大佬專業投資50多年,年化收益也不過20%。再來看看國內的社保基金,做投資夠牛了吧,2017年社保基金的收益是9%。此前的2001-2016年間,社保基金年化投資收益率8.37%。


不要看上去年化收益不高,巴菲特和社保基金有一個很牛的共同點,那就是很少虧損。巴菲特在投資50多年的生涯中,只虧過兩次錢。社保基金已經17年了,只虧過一次錢,那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當年大盤跌65%,社保基金僅虧6.79%。


除非你能抓到一隻類似思科這樣的超級大牛股。譬如1990年至1998年的大牛股思科(Cisco),是當年的科技股明星,發家於路由器。1989年,思科業績增長近20倍,達到2800萬美元,第二年的1990年,2月思科公開上市。當年上市的時候,市值大約在6億美元左右。然後就迎來了一波1990年至1998年的美股慢牛,在1998年的時候,思科的市值高達1800億美元,較上市以來,翻了300倍!更令人目瞪口呆的是,2000年3月,第一輪互聯網泡沫達到高潮,思科的市值達到了5500億美元左右,較1990年,十年,翻了900多倍。


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夠耐心抱住呢?可遇不可求


揭幕者


題主提出的問題,一看就知道沒有理財經驗。

一、厭惡風險包括買房

題主是厭惡風險型的,甚至連買房都包含在內。那就理財而言,哪些是風險較小的呢?存銀行,即使是大額存單,也一般5%左右。投資債券,包括企業債、城投債、國債在內,利率距離15%相差太遠,一般也就3-8%之間。至於貨幣基金,收益就更低了。投資黃金,也有較大風險,收益也低。

投資實業?更不靠譜,成功低,風險也大。

二、每年穩定達到15%

每年收益有希望達到15%的產品有,比如股市、期貨、期權、P2P,或者私募基金、信託,但這些東西風險很大,而且不能保證穩定。

所以,題主的想法,在目前這個社會,要想魚和熊掌兼得,不可能。

謝謝您的閱讀、點贊和轉發。請在評論區發表您的見解,或者關注我後私聊,方便加入我的頭條股友群交流探討。


投資悟道


200萬的資金,年化收益率要達到15%,而且還不想承擔風險,這個夢做的真好。

無風險的投資活動是把錢存給銀行,500萬的話分多幾家銀行存,每家不超過50萬,這樣可以在銀行破產的時候你也可以拿回本金。但是,存銀行的話一年能夠達到4%已經很了不起了,這個離目標收益相差的也太遠了吧。

不要說無風險收益率達到15%,就算是有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甚至信託產品在目前階段達到這個數也是很困難。為什麼要設置這麼高的目標而且又不承擔風險呢?仔細想了一下,提出這個問題的人可能是在玩我。

15%的收益率如果放到股票或者期貨市場上是能夠達到的,但肯定是要承擔比較高的風險。至於買房的話,從市場配置的角度來說是會掙錢的,但如果說沒有風險那也是騙人的。

拿著200萬的資金,如果想要無風險的收益率,那麼還是乖乖的每年掙個4%吧!


小兵一枚


開個廢品回收站,保你一年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回報。就是髒點,苦點,累點。舉個例子,我認識兩口子,開一輛三輪蹦蹦,收廢品的,從早到晚忙到顧不上吃飯,找他們上門收費品得電話預約。他們包了兩個大市場和好幾個超市的廢品回收,和好幾個小區物業建立聯繫,不論多少,上門收貨,明碼標價,告訴顧客今天紙箱多少錢一斤,塑料瓶多少錢一個,甚至告訴你他收一斤能掙多少錢。現在的人太浪費了,舊傢俱,舊電器說扔就扔,商鋪裝修頻率越來越高,拆下來的金屬材料都是回收的好目標。幾年下來,房子也買了。我說你能不能換身工作服,換輛好點的車,他說那可不行,讓人看了好像你掙大錢了,生意就不照顧你了。幹這行得有流動資金,哪天一個電話,某工地下來一堆廢金屬材料,十多萬現金,你得拿錢僱人僱車趕緊拉去。信息還得靈,廢紙箱收購一天一個價,這兩天從四毛漲五毛了。


閻氏兄弟


作為一個金融工作者,朋友,我覺得從現在來看,無論投資什麼,包括買房在內都不可能達到15%的年化收益率了。因為你的前提是厭惡風險,那就更不可能達到這個目的了。

在市場經濟裡一般的、普通的投資規律是高回報必然伴隨著高風險,這是被現實反覆證明了的真理。所以你不要企望既有15%的年化收益回報又沒有風險的投資項目或產品,這隻能是一種幻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你還是要聽聽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先生的話:“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就很危險,10%以上就要準備損失全部本金”;還有央行行長易綱先生的話也說得很中肯:“如果有人告訴你(一款產品)又保本,又有兩位數的收益,你一定要小心。”這說明從目前來看,沒有這麼高的投資回報,這其實是給投資者敲響的警鐘。

你看看現在的實體經濟利潤都只有百分4-5%,有的甚至虧損,哪有這麼高的投資回報?不過15%的回報可能也有,需要冒著巨大風險,比如股票、期貨一兩個漲停可能不止15%的回報,但難保永遠運氣好,永遠不虧損。還有投資一些P2P平臺,他們為了招攬生意,也有可能給你15%的年化收益,但很有可能本錢都收不回來了。

現在買房子也不可能有這麼高的回報了,因為嚴厲調控態勢下,現在房價基本穩定,即便將來上漲,可能也不會以15%的速度保持大幅上漲,中央及各級政府是都不允許的。

朋友,還是一切從現實出發吧,投資需要腳踏實地,消除投資貪念才能保持清楚的投資意識,避免被高利引誘而血本無歸。願你做一個穩妥的投資者,給你的家庭帶來好運!


開偉觀察


換成美元存起來,今年會破七,明年會破八,因為如果人民幣不貶,中國就無法獲得必須的外匯保障,守不住三萬億美元的外儲。

土耳其里拉今年貶了50%,阿根廷貶了40%,印度貶了20%,俄羅斯貶了18%,伊朗,委國更是貨幣崩潰。

就因外匯儲備不足,不足以支撐必須的進口商品,如糧食,機床,芯片,原材料,零部件,等等,所以才造成貨幣貶值。

中國房地產綁架了經濟,貨幣流到房地產就不流動了,阻礙了人民幣流動,也就不能擴大消費,擴大產能,擴大出口,形成了死循環,印再多錢都沒用。

一個國家如果貨幣不流通,就不能創造價值,好比修了高速公路,卻沒有車跑一個道理,收不回成本。

中國經濟目前就是這樣,房子很多很貴,可買的起房人越來越少,人口也越來越少,無法去庫存,讓錢流動起來。


光芒萬丈34957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俗話說得好“天上不會掉餡餅”。

首先不知道您這200萬是怎麼掙來的,真能說按照您的要求要達到15%收益,沒有任何風險,根本不可能。

金融領域根本不存在沒風險的事情,就連巴菲特炒股都不敢保證0風險。

而且15%收益是很高的年化收益,如果從理財方面考慮的話,就連P2P現在都猜允許12%以下收益了。而且P2P也是高風險投資,前不久P2P的雷暴讓多少投資者血本無歸。

再看銀行和一些第三方平臺的理財產品,相對於P2P來說,這些理財產品的風險要小一點。但在今年的新規中也提出理財產品不再提供保本型理財,也就是說所有的產品都有風險,不保本。

如果風險最小化,你只能選擇貨幣基金,但是現在貨幣基金的收益僅為4%左右,和你15%的預期相差很遠,相信你不能接受。

所以,理財行不通了。你只能去炒股,當然你還要買到一隻大牛股才能年化15%的收益,當然炒股的風險就不用說了,比理財產品大多了。


正商參閱


15%的年化收益率可以說已經非常高了,如果我們以P2P理財平臺的理財收益來看,最高也就在10%左右,而15%的收益已經超過了P2P理財收益,如果不想承擔相應的風險是不可能做到的。

理財市場風險和收益成正比,如果能有15%的收益而不需承擔風險,那麼基本上所有的資金都做這樣的理財了,社會平均成本就會超過15%,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

所以享受15%的理財收益率而不願承擔風險是很難做到的。

作者簡介:財務專家、財經問題研究專家,本頭條號解讀大眾關心的樓市、財經話題,用專業眼光幫你分析問題背後的真相。如果你對本內容感興趣,請點擊關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