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教師,你支持實行職稱工資制度還是教齡工資制度?

卓督學


我可能支撐教年齡工資制度:

說說目前的現狀,我看到的未必就是普遍的:

一、現在的職稱評定需要各種資料,特別是你發表論文或者參加活動獲獎的。那麼對於寫作能力強的,外交型的老師,他們就會通過各種途徑發表文章或者參加活動,獲得的榮譽也比較多。有個老師和我開玩笑說,你乾的全是些沒用的(可能就是我上課,改作業,輔導差生吧),他乾的全都能給自己貼金。也就是說有一類老師看這些方面看得很重,一門心思鑽研到獲取這些榮譽上了,而把主體任務,教育教學工作放在次要位置來對待。當然也有那種德才兼備的,既認真搞好了教育教學任務,又積極參與各種活動獲取榮譽。

當你看到他們把自己的榮譽或者證書製作成一本書,足有幾釐米厚的時候,你會感覺,人家好有成就感,而我啥也沒有(不是沒有,相對比較少,默默無聞的)。

當然這些憑能力換取到的這些榮譽,無可厚蜚,但相對於大部分墨默無聞的一線教育工作者來說,就佔不到優勢,但不代表他們沒有幹好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而且有些還乾得很出色。

二、現在好像是評、聘分離。要按照進出名額來。有些年齡大的,即使評上職稱,也不一定能聘得上(我也不懂),反正就是很久你都可能沒有漲工資的希望。

三、有時候還是有暗箱操作的可能,比如名額少,有可能某一年就不評,是為了留給某一個人(具體我也不懂,聽說),因為今年如果評了,明天可能就沒有名額。

都是社會主義建設者,同樣對社會做著自己的貢獻,不應該按職稱來把人分為三六九等,上等的人可能鑽了一些巧,更多的卻是墨墨為社會主義事業貢獻自己的青春。

每一年的職稱都在變化,要求越來越高,只會讓更多的人去鑽研如何獲取相應的條件(其實很多與教學關係不大),那我們的教育真的就變味了。

就想到 這些,有些可能是我不懂的。


楊鍋來了


我是從教近三十年教師一枚,我認為:一、現行職稱制度弊大於利,嚴重銼傷教師工作積極性。二、可以按教(工)齡晉升,前提是:1、師德師風一票否決;2、晉級前歷年工作量須在校均工作量之上;3、歷年來教育教學業績無倒數三(無分重點班前提下)。


北極男人


實際與理想差距很大。

現實中,小學考語數外,其他的科目都是狗屁。

初中。語數外理化,政史地生,其他都是狗屁。體育老師不上課,音體美信地方勞技都是瞎子的眼鏡,可有可無。這樣的老師上課就是玩,學生在課上做語數外作業。

你再談職稱,教齡有何意義。


zfy007


搞中小學基礎教育的,百年樹人!單憑一二節課,一兩篇論文,一年兩年成績,就可認為教的好?只有紮實潛心教育,師德高尚,兢兢業業,踏實完成教學教育任務者。才是真正的教者!教者只有長期積累,才能有豐富的經驗!才能真正教好學生!職稱制:評論文,評獻課拿獎升級完全胡鬧(所謂的公開課,既表演課,論文基本個抄襲,沒有自己實踐體會,哪裡來的指導作用。)! 職稱制是對絕大部分一線老師的傷害! 職稱制體現兩年就可樹人![酷拽][酷拽][酷拽][酷拽][酷拽] 完全就是個笑話!


yglm1


職稱本身就有很多過時的成分,加上職稱還有名額限制,評職稱也存在一些灰色地帶,實際操作中論資排輩比實際能力更重要,尤其到了高級以後,但是作為能力水平評價的一個方面,職稱也不能取消,所以就應該調整權重,適當降低職稱分配比例,增加教齡佔比,讓職稱成為水平評價的作用更能體現一些,可以有目標獎勵,學科帶頭人,項目獎勵等等多種多樣的其它激勵方式,高職稱者有機會承擔更多任務,而教齡是作為對教師職業和教育行業的整體認可和尊重,這個應該是基礎,是大方向。


懂實話


我不是教師,但我想說幾句:這個不可絕對了!當下要雙軌並舉,教齡制是要關注學歷淺,但教齡久的老教師們(這部分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都會慢慢的退下來)。學歷制是要激勵年輕人們投身教育事業(這是以後必然的經歷,不然進不了教師隊伍)。

解決方案:老教師唯教齡論,教齡長自然待遇相應就增長些。

年輕人經過學歷教育進入教師隊伍的,安學歷高低一進行就給相對應的薪資待遇(無需等教齡)。

這樣,互不牽扯影響,都會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學當中去的。

但是,有混飯的,充數的自不在考慮範圍,並且要儘快清理出行,或是待遇不提。

如何?


老孫172992186


評上職稱的教師是不是水平更高或者高多少,其實很難說。有說極某深受學生歡迎的教師到退休都沒評上職稱的,對吧?因此,通過職稱拉開教師工資差距不太合理,大概是會傷害大批教師的工作熱情的。其實職稱評歸評,不必與工資掛鉤。而且年齡大的教師整體能力總還是好一些的,從對社會的貢獻來說也更大。所以,支持教齡主導工資。


郭某442


關於這個問題,小編談談自己的想法。而且小編也確實是有心得談。個人認為:評價一個教師的教學水平好壞。是看教師教出多少優秀學員,這些學員在社會上做出多大貢獻。

一個教師有在多的職稱,在牛的學問,也只是在他本人身上並不能說明他是一個稱職的教師。這就好比一個奧運冠軍。雖然他是奧運冠軍,但不一定是一個好的教練。

以上是小編首先對一個教師的評判。接下來在說一下關於到底哪個制度好。就針對這個制度來說。個人感覺應該是教齡工資制度更好些。我們很多山區的老師並不能夠評上職稱。但他們的付出並不比這些有職稱的少。但他們拿的工作少的可憐,尤其還是我們的代課老師。

所以,小編建議還是採取教齡工資制度,會得到更多老師的認可。同時,也符合現在國家的市場經濟制度。多勞多得,少勞少得。


阿儻


一定是教齡呀!多數發達國家,教育好的國家都是教齡為主,一定是有道理的。而現在的職稱制度漏洞百出,黑暗腐敗根本就無法抑制的。


火1978030


我覺得不管職稱工資還是教齡工資,之間的差距不要太大才好。我所知道的初級職稱和高級職稱工資幾乎翻倍,高級比一級多2000左右,這還不算公積金、醫保、取暖費等費用,而且只要涉及漲工資,假如說平均漲300,那麼高級漲400不止,初級漲200不到,之間差距太大。現實還有很多老師評上職稱就不代課、或者沒上過講臺的都拿高級職稱的工資。高級職稱名額太少,一個單位只能給極少部分人,造成工作積極性下降。剩下那些職稱制度的弊端不用說,網上太多了,我認為也是符合實際情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