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女孩捐儲蓄罐為武漢加油:擁有終身“幸福力”的人就是這一種

最近刷到這樣兩條微博,讓人心頭一暖。

一條是杭州一個小男孩給醫院捐款千元,還附上了一封感謝信。臨走時還給醫生敬了個少先隊禮。

10歲女孩捐儲蓄罐為武漢加油:擁有終身“幸福力”的人就是這一種

另一條是揚州一名女孩把自己的小黃鴨儲蓄罐整個捐到派出所,留下一張寫著“武漢加油”的紙條,就蹦蹦跳跳離開了。

10歲女孩捐儲蓄罐為武漢加油:擁有終身“幸福力”的人就是這一種

網友紛紛留言點贊兩孩子的家教,“這樣的孩子長大肯定差不了。”

10歲女孩捐儲蓄罐為武漢加油:擁有終身“幸福力”的人就是這一種

讓我不由想起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說過的一句話:

“分數、學歷、甚至知識都不是教育的本質。

真正的教育,是啟發、是點燃、是感化,是激勵、是熱愛、是對孩子人格修養的塑造和身心的關懷。”

那麼,怎麼做才能從小塑造孩子的人格修養呢?

學校教科書上很難學到,父母也常常不知該從何教起……別急,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套我非常喜歡的繪本——「這是規定」系列2不僅有助於培養孩子健全人格,還能引導孩子孩子構建終身幸福力。

10歲女孩捐儲蓄罐為武漢加油:擁有終身“幸福力”的人就是這一種

之前上市的「這是規定」系列1,上架當天就搶購一空,累計銷售10萬+。被譽為3~9歲孩子必讀教養繪本。

10歲女孩捐儲蓄罐為武漢加油:擁有終身“幸福力”的人就是這一種

現在這套「這是規定」系列2可以說是在延續了第一套的風趣幽默和主題精髓基礎上,做了更全面的話題和內容升級。

不僅僅是給孩子立規矩,還增加了一系列啟發智慧、紓解情緒、治癒身心的多元化主題。用幽默親和,搭建一道親子溝通橋樑;漫畫場景直擊心靈,養成不凡的人格修養。

10歲女孩捐儲蓄罐為武漢加油:擁有終身“幸福力”的人就是這一種

全套書共分為三冊,分別從3個不同角度和場景,解答孩子的成長困惑:

《怎樣才算長大了》《怎樣才算好學生》以及作為孩子的《權利和義務》到底有哪些。

與其他繪本故事相比,這套書可以說是獨樹一幟,無論是探討主題深度,還是內容涉及廣度,都能恰當好處地貼合孩子身心發育,讓孩子在閱讀中得到點化和成長。

· 從孩子視角出發,用誇張的表情和強烈對比的場景,傳遞情感;

10歲女孩捐儲蓄罐為武漢加油:擁有終身“幸福力”的人就是這一種

△在課堂上,孩子總覺得老師威嚴如高山,因此害怕舉手回答問題,這畫面是不是很形象?

· 文字簡短有力,直指心靈,許多句子讀來有醍醐灌頂之感,幽默的小提示部分則在不經意間讓人會心一笑;

10歲女孩捐儲蓄罐為武漢加油:擁有終身“幸福力”的人就是這一種

△“長大意味著不再把父母當成傻瓜”(至少媽媽不是)哈哈哈,讀到這句父母孩子都會心照不宣,相視一笑。

· 主題宏大,內容細膩,關照到孩子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讓孩子一讀就喜歡。

10歲女孩捐儲蓄罐為武漢加油:擁有終身“幸福力”的人就是這一種

△怎麼才算一個好學生?答案之一就是從整理自己的學習用品開始,是不是很貼近孩子的生活?讀到這,家長稍微點一下,孩子肯定就知道怎麼做啦。

· 通過“自我對話”的方式,

養成孩子思辨思維,從小培養良好的自律性、社交力和逆商力。

10歲女孩捐儲蓄罐為武漢加油:擁有終身“幸福力”的人就是這一種

△當孩子學會“一分為二”地看待問題,就是成長和成熟的第一步。

北大校長蔡元培就提醒過,決定孩子人生高度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

特別是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如果父母可以當好引路人的角色,鼓勵孩子提出困惑,找尋答案,分辨是非,培養包容力和共情力,有助於養成受用一生的良好修養和健全人格。

這樣的孩子,哪怕資質平平,但為人踏實勤勉豁達真誠,又何愁過不好這一生。

為什麼說這套書是

“讓孩子在歡笑中成長的教育秘籍”?

一部寫給孩子的“成長圖鑑”

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這套書涉及話題很廣,包括每個孩子成長路上都會遇見的各種困惑:

每個孩子都渴望“長大”,那麼怎樣才算長大呢?

長高算長大嗎?衣服小了算長大嗎?


10歲女孩捐儲蓄罐為武漢加油:擁有終身“幸福力”的人就是這一種

《怎樣才算長大了》這冊書裡就會用幾個貼近孩子日常生活的場景,提點孩子成長究竟意味著什麼。

· 長大,意味著戰勝恐懼;

10歲女孩捐儲蓄罐為武漢加油:擁有終身“幸福力”的人就是這一種

· 長大,意味著謹慎和小心;

10歲女孩捐儲蓄罐為武漢加油:擁有終身“幸福力”的人就是這一種

· 長大,意味著熱愛生活,微笑面對人生。

10歲女孩捐儲蓄罐為武漢加油:擁有終身“幸福力”的人就是這一種

書中類似的場景還有很多,除了把對孩子的教養與日常生活環環相扣,還特別融入了3~9歲亟需培養的好習慣,比如:

① 情緒管理,特別是針對愛發脾氣的孩子;與其說教打罵,不如讓孩子明白哭鬧是一種幼稚的行為,真正成熟的小孩懂得心平氣和地溝通和表達訴求。

10歲女孩捐儲蓄罐為武漢加油:擁有終身“幸福力”的人就是這一種

② 學會延遲滿足,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米歇爾曾做過一個實驗,“延遲滿足”被看做是兒童由幼稚走向成熟、由依賴走向獨立的重要標誌。

讓孩子明白,長大,意味著學會等待;懂得人不能什麼都想要,也不能想要什麼就立刻擁有。讓孩子明白所謂成熟,就是慢解一道數學題,在探索和失敗中找到學習的樂趣。

10歲女孩捐儲蓄罐為武漢加油:擁有終身“幸福力”的人就是這一種

③ 勇於認錯,主動承認錯誤意味著孩子開始懂得承認責任,是成長至關重要的一步。只有勇於認錯的孩子,才會更早擁有成熟的心智和更大格局。

10歲女孩捐儲蓄罐為武漢加油:擁有終身“幸福力”的人就是這一種

《怎樣才算好學生》則很直接地給出作為一個“好學生”的標準,比如:

做一個好學生,就是要好好吃飯;

做一個好學生,就是要在恰當的時候舉手;

做一個好學生,就是要有幽默感……


10歲女孩捐儲蓄罐為武漢加油:擁有終身“幸福力”的人就是這一種

這冊書讀下來讓我最感動的是,通篇沒有提出任何一句,成績好才是好學生。而是從

生活上“好好吃飯”、“收拾學習用具”,課堂上“積極舉手發言”、“學會稱讚優秀的同學”,以及學習上的“要認真和堅持”入手。

用幽默的語言告訴孩子——哪怕考試不及格,也要勇敢地回家:說不定爸爸媽媽比你受到的打擊還大,他們反而需要你安慰呢。

10歲女孩捐儲蓄罐為武漢加油:擁有終身“幸福力”的人就是這一種

親子共讀時讀到這一句,家長一定會忍俊不禁。也讓孩子明白,成績並不是衡量一個人優秀與否的唯一標準;特別是低齡階段,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比一味地要求成績更重要。

10歲女孩捐儲蓄罐為武漢加油:擁有終身“幸福力”的人就是這一種

除此之外,還提到三個非常重要,甚至會影響孩子一生的觀點:

① 必須保持一顆好奇心,從側面鼓勵孩子大膽提問和探索,就是培養學習力的第一步;

10歲女孩捐儲蓄罐為武漢加油:擁有終身“幸福力”的人就是這一種

② 要鍥而不捨地追尋答案,堅持本身就是非常難得品質;

10歲女孩捐儲蓄罐為武漢加油:擁有終身“幸福力”的人就是這一種

③ 留足寫作業的時間,這一點很適合寫作業磨蹭的孩子,幫助培養時間概念和自律性。

10歲女孩捐儲蓄罐為武漢加油:擁有終身“幸福力”的人就是這一種

最後這本《權利和義務》,可以說是培養孩子思辨能力的啟蒙書。裡面很多觀點都非常值得家長和孩子反覆品讀,溝通和討論。比如:

· 進父母臥室前先敲門,等他們說“請進“再進去——教給孩子良好教養和界限感。

10歲女孩捐儲蓄罐為武漢加油:擁有終身“幸福力”的人就是這一種

· “我有權利偶爾討厭我的父母,或是偏愛他們其中的某個” ——對孩子的小情緒給予理解和疏導;並讓孩子明白父母即使偶爾沒有滿足自己的期待,他們也照樣值得尊重。

10歲女孩捐儲蓄罐為武漢加油:擁有終身“幸福力”的人就是這一種

· 教會孩子說“不”的權利,有時候拒絕別人,也是一種禮貌。

10歲女孩捐儲蓄罐為武漢加油:擁有終身“幸福力”的人就是這一種

· 學會感恩,讓孩子學會體諒父母的辛勤付出,而不是一味索取。

10歲女孩捐儲蓄罐為武漢加油:擁有終身“幸福力”的人就是這一種

整套書思考大於閱讀、探討大於敘述,比起傳輸知識,更注重啟發孩子思考和探索,可以說是學齡期孩子親子共讀首選繪本。

全程切入孩子視角

從畫面到文字,童真而深刻

以第二人稱展開敘述,親子共讀時家長讀起來毫無違和感;比如《怎樣才算好學生》這冊裡在教孩子學會接納空虛感,就寫道:

家長不讓你看電視,你簡直無聊透頂;

生活真是沒意思。


你獨自坐在床上,眼裡噙滿淚水,心裡空蕩蕩的。

你不知道自己這是什麼了。


這種感覺就叫做空虛!

10歲女孩捐儲蓄罐為武漢加油:擁有終身“幸福力”的人就是這一種

大家讀一讀,是不是有種跟孩子面對面聊天的感覺,語氣輕柔溫和,文字精闢簡短,不管是親子閱讀還是獨立閱讀,都讓人如沐春風。

10歲女孩捐儲蓄罐為武漢加油:擁有終身“幸福力”的人就是這一種

從畫面到文字相輔相成,彷彿為孩子營造了一個靜謐的“小書房”。讓孩子沉浸在其中,得到深度啟發和思考。

10歲女孩捐儲蓄罐為武漢加油:擁有終身“幸福力”的人就是這一種

誇張渲染的畫面,詼諧生動的語言,幫助孩子學會捕捉到事情本質,在輕鬆愉悅的閱讀中洞察真諦。

10歲女孩捐儲蓄罐為武漢加油:擁有終身“幸福力”的人就是這一種

“小提示”的細節更能激發潛在閱讀興趣,培養深度閱讀好習慣。比如書中會講到一些孩子感興趣“冷知識”:我們每秒鐘可能會長高0.0000027毫米!

10歲女孩捐儲蓄罐為武漢加油:擁有終身“幸福力”的人就是這一種

還有我們愛吃的牛排,是來自牛身上的哪些部位:

10歲女孩捐儲蓄罐為武漢加油:擁有終身“幸福力”的人就是這一種

像這樣帶給孩子和家長的閱讀小驚喜俯仰皆是,親子共讀時可以邊閱讀邊探索,保證能讓孩子愛不釋手。

深諳兒童心理

親子閱讀首選枕邊書

咱們這套書的繪者是法國著名插畫家吉勒·拉帕波爾,也是法國各大少兒圖書出版社的簽約畫作者。

曾在著名的裝飾藝術聯合會深造,並在多家知名雜誌發表作品,如《法國世界報》《解放報》《瑪麗雅娜》等。

10歲女孩捐儲蓄罐為武漢加油:擁有終身“幸福力”的人就是這一種

他最擅長的就是以精美有趣的圖畫與生動形象的內文完美結合,讓孩子在繪畫藝術和幽默的語言中啟發心智,打開成長大門。

10歲女孩捐儲蓄罐為武漢加油:擁有終身“幸福力”的人就是這一種

這套繪本獨有的價值體系和哲學思維,有助於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和思辨能力,內化學習自驅力,養成健全人格和良好修養。

不僅內容值得反覆品讀,在外形設計上也花了很多心思。採用了長寬比接近2:1的12開豎長形狀開本,與鬼馬獨特的內容風格相互呼應。

10歲女孩捐儲蓄罐為武漢加油:擁有終身“幸福力”的人就是這一種

大大的開本捧在手裡非常有分量;硬殼封面設計精美高級;質量上乘,孩子反覆閱讀翻看也不易損壞。

10歲女孩捐儲蓄罐為武漢加油:擁有終身“幸福力”的人就是這一種

《怎樣才算長大了》和《怎樣才算好學生》有足足70頁乾貨內容,《權利和義務》也有40多頁,內容非常豐富,不同階段孩子閱讀又會有不同的領悟。

10歲女孩捐儲蓄罐為武漢加油:擁有終身“幸福力”的人就是這一種

在排版設計上,將不同內容的字號大小做了仔細區分。同一頁中有3種以上不同大小的字號,使內容錯落有致,讓孩子一眼就能抓住重點。

10歲女孩捐儲蓄罐為武漢加油:擁有終身“幸福力”的人就是這一種

真正的好教育是讓父母心中的“完美小孩”和孩子心中的“理想爸媽”同頻跳動。相信通過「這是規定」系列2

就能在父母和孩子之間共情和平等的溝通的橋樑,共同閱讀和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