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丈夫“網戀”一個多月,孩子變“網友”!柳州監管警花“疫線”別樣綻放

“我要回所執行任務了,全封閉執勤不回家,還不知什麼時候結束,你們要照顧好自己。”

2月1日,作為柳州關押人數最多的柳州市第一看守所接上級指令——啟動全封閉式管理的戰時勤務機制,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阻擊。

受令後, 作為看守所第一批駐守執勤人員,所教導員趙婧匆匆和家裡人告了別,便投入到這場特殊的戰疫阻擊戰。

与丈夫“网恋”一个多月,孩子变“网友”!柳州监管警花“疫线”别样绽放

鏗鏘“逆行者”。

和趙婧同一天打點行囊、告別家人、逆行上陣的,還有15名女警,包含1名醫護民警和5名從縣區公安局借調的民警,還有輔警。

作為柳州市公安警營中為數不多的女警集體,從2月1日至今,趙婧和戰友們已經連續駐所30多天,成為“疫戰”中的鏗鏘“逆行者”。

与丈夫“网恋”一个多月,孩子变“网友”!柳州监管警花“疫线”别样绽放

鏗鏘“逆行者”。

看守所人員密集、空間封閉、風險性高,一旦出現疫情,後果不堪設想。從人員進出到消毒防疫,從在押人員管控到物資採購,這一系列環節當中,如何科學管控好過渡監室的新收押人員?如何加強監室的日常醫療巡診?如何消除、安撫在押人員的情緒恐慌……這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都在考驗著駐所警花們的智慧。

趙婧和戰友們並沒有被困難擊退。經過一番思量,所內戰時勤務安排和疫情防控方案迅速確定——

做好民警自身防護,配合醫務人員對全所在押人員進行體溫測量,逐人建檔,詳細記錄身體狀況;

新設臨時過渡隔離監室,對新入所人員進行嚴格體檢,掌握人員入所前的行動軌跡,對新入所人員至少隔離觀察15天;

加強監室的日常醫療巡診,對發熱,咳嗽等症狀人員進行醫學跟蹤;

加強監室的日常消毒,開展衛生防疫教育;

通過電教系統與在押人員宣講防疫知識和技能……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進行著。

与丈夫“网恋”一个多月,孩子变“网友”!柳州监管警花“疫线”别样绽放

警花工作中。

“我們可能要到疫情結束後才可以回家。”趙婧說。疫情不斷變化,看守所全封閉時間由最初的半個月,改成現在一個月,甚至會更長。

“剛結婚又和丈夫談起了‘網戀’。”來自“雙警之家”的民警牛琳打趣說。作為三江侗族自治縣公安局看守所的一名女警,為了學習更多經驗,牛琳主動申請借調到市第一看守所。丈夫是三江縣鐵路派出所的民警,每天都要沿著鐵路邊巡邏。新婚不久的她,在這次執行封閉執勤任務中,是和丈夫分開最久的一次,“每天通過手機表達想念、相互打氣加油”。

与丈夫“网恋”一个多月,孩子变“网友”!柳州监管警花“疫线”别样绽放

警花工作中。

“媽媽,抱抱。”這是民警樊乙霏每次和孩子視頻時,聽到最多的一句話。丈夫是一名武警,疫情發生後,兩人將一歲多的孩子交給外婆,立即進入應戰狀態。

羅丹和家人視頻時,每每看到孩子通過鏡頭來親自己,對孩子的思念和愧疚便越來越強烈,但為了更好完成任務,只有將這些情緒往肚裡咽。

与丈夫“网恋”一个多月,孩子变“网友”!柳州监管警花“疫线”别样绽放

警花工作中。

馬倩和丈夫都是融安縣公安局的民警,平時夫妻二人在縣裡工作,兩個孩子在柳州市區跟老人生活。這一次知道借調到市第一看守所封閉執勤的任務時,馬倩二話不說,主動請纓參戰,雖然不能見到孩子,只為能夠離孩子近點也滿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