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打算把家產均分,兩個孩子卻因為分配問題,上演“親情大考”


老人打算把家產均分,兩個孩子卻因為分配問題,上演“親情大考”

【1】老人逢人就誇自己的倆孩子

老宋家兒女雙全。

說起這倆孩子,老宋和老伴兒逢人就誇,倆孩子都聽有出息。有時候老鄰居們都能把老倆的“臺詞”快背下來了:我們家兒子讀的研究生,這可是咱們這小區裡最早的研究生。我家姑娘能幹,天天都回來陪我們吃飯,多孝順啊。

每次聽到老倆的話,老鄰居們都能把後半句接下來,比較熟的老夥伴們都調侃:

“行了行了,都說多少遍了,看把你能的。”

一聽到老鄰居們說這話,老倆不以為然。自己的孩子誇誇怎麼了?不管怎麼著,老人嘛,自己的孩子好,老人當然高興了。

兒子是在一所名校上的學,一直讀到研究生畢業,大概在90年代末吧。那個時候,研究生挺少,兒子畢業之後就留在外地。女兒是個大學生,畢業之後留在了爸媽身邊。

這姐弟倆,從小感情很好,也很懂事。

老人打算把家產均分,兩個孩子卻因為分配問題,上演“親情大考”

兒子在外面,和老人也是互相惦記。記得當時兒子在外地上大學,那個時候家裡剛裝了電話,兒子在學校只能用公共電話打長途。一到週末,兒子就晚上9點之後就跑到學校的公用電話亭去排隊——那個時候,晚上9點之後的長途電話費半價,能省點錢。

兒女後來都參加了工作,成了家,老宋兩口子也退了休。女兒後來給他們生了個外孫子,老宋和老伴兒高興的不得了,一手把外孫子帶大。兒子在外地定居,後來買了房,也有了孩子。考慮到老人歲數大了,就沒讓老人幫著帶,和愛人自己把孩子帶大了。

【2】對孩子,一貫大手大腳

時間過的很快。

轉眼間外孫子都上大學了,兩位老人也都七十多歲。老宋兩口子工作的時候攢下一些積蓄,生活上沒有什麼壓力,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吧。

老人對倆孩子的支持特別大。自己生活比較簡單,省吃儉用,但是孩子必須花錢的時候,老倆都是特別大方。

  • 當初兒子留在外地工作的時候,老倆出錢給兒子買了套房子,就是為了讓兒子別再為生活上的居無定所分心。後來房價漲的沒邊兒,當初買的房子,價格番了十幾倍。
  • 女兒工作之後,老人出錢在當地給女兒也買了套房。他們家那兒不算是大城市,房價低、漲的慢,就這也少說番了5、6倍。
  • 外孫子高中畢業之後,沒有在國內上大學,直接出國讀書了。外孫在國外上學的學費、住宿生活費之類的,一年不少錢,老倆擔負了一大半兒。
  • ……

老人對錢很看重,也很不看重。

老人打算把家產均分,兩個孩子卻因為分配問題,上演“親情大考”

要說看重,老倆把每一筆錢都記得清清楚楚,掙了多少、誰掙的、花了多少、花哪兒了。要說不看重,對於孩子們的花銷,一直都大手大腳,從不吝嗇。

在老倆的心裡,孩子都很值得驕傲,二老很知足。他們從來沒有想過今後錢誰給多給少——倆孩子在老人心裡一般沉。

【3】老人給子女安排“分家”的事兒

歲月不饒人。

老宋先走了。一場不太大的感冒,沒重視,最後引發器官出了問題,過世了。

兒女們都能體會到母親那種失去老伴兒的痛苦,當然,也都在承受著失去父親的悲傷。之前兒子每個月回來一趟,父親去世之後,最多不超過兩個禮拜就必定回去,主要就是陪陪母親。跟母親說過幾次想讓她換個環境,跟著他一起去住,母親都婉言謝絕了。

有一次兒子回去看望母親,母親把女兒也叫過來了,要跟倆孩子說點事兒:

“孩子,你爸走之前我們就在商量一件事兒。還沒來得及跟你們說,你爸就走了……

我們早想著說把家裡的財產給你們分分。

你們也都快奔五十的人了,我們也老了,家裡有些財產,我們用不上,更重要的是,你們倆孩子都很好,很知道孝敬。把錢給你們分了,我們一點都不擔心。

我們就你們倆好孩子,在爸媽心裡一樣,一人一半兒。

我這段時間把家裡的財產拉了個清單,也都分清楚了。

別怪媽計較,當時給你們花的那些大錢,兒子你當時買房的時候花的多,你姐那套房子花錢少。這些錢,我也都給你們摺進去了。咱們外孫子上學的錢,是我和你爸的心意,算我們單獨出的,沒折到你姐那份裡面。

所以,你們看看,兒子你這份少點,你姐的多點。但是加上過去給你們花過的那些大錢,數是一樣的。這些數不算少。

另外,我和你爸的房子,到時候你們姐弟倆商量一下,我還是要求你們平分,具體怎麼分,等我走之後,你們商量著來就行。

其實你爸走了之後,我對生活也沒什麼信心。我還留了些錢在我的賬上。等哪天我走了,剩多少,你們姐弟倆再平分了。”

老人打算把家產均分,兩個孩子卻因為分配問題,上演“親情大考”

聽到母親這些話,母親似乎有些在交待後事的意味,孩子們心裡特別難受。

【4】姐姐提出的想法,讓弟弟不好接受

兒子隨口應了一句:媽,聽你的,你說怎麼辦都行。

姐姐沒表態。從老人對兩個孩子的瞭解上來講,她一直覺得不會有什麼問題。

後來姐姐把弟弟拉到一邊兒,對著弟弟說:

“弟,我有點想法,想跟你商量商量。

今天媽寫的那個單子,我想能不能這樣分,能不能分成三份,我想給你外甥一份。你也知道,他在外面上學花銷大,今後還得工作,前面肯定花錢不少。

爸媽也挺疼他,我想著給他留一份。”

弟弟沒想過這個事情,或者說潛意識裡也從來沒有過這樣的觀點。

因為姐弟倆之前的感情一直都挺好,從來沒有在這上面計較過什麼。但是姐姐提出的這個想法,確實讓他始料未及。

能理解,姐姐也是當母親的人,為自己的孩子考慮,無可厚非。但是,這些錢財,不論多少,並不是姐姐的,而是爸媽留下來的。

弟弟還是抱著跟姐商量的態度:

“姐,我並不是要分什麼錢,我是這麼想的。

你看,如果我沒孩子,爸媽就這麼一個外孫,那沒問題。就當你這當媽的拿出一份,我這當舅舅的拿一份,都給他。問題是我也有孩子。我覺得,咱們別拿下一代來說爸媽這個事兒。

姐,這麼多年,你放心,咱外甥有什麼需要的,我這當舅舅的,什麼時候短過?

另外,爸不在了,媽剛才也說了,這是他們倆之前商量的,咱們能不能尊重一下他們老倆的意見?”

姐姐本來以為這次跟弟弟提出要求之後,弟弟會答應。沒想到弟弟是這種態度。

姐姐顯得有些不高興:

“剛才媽也說了,把之前給咱們的錢都摺進去了。爸媽之前給咱們這些錢,也算是投資了吧?你那份投資回報高,我的低,這部分回報的,是不是也折一下?”

弟弟從來沒跟姐紅過臉,這是第一次:

“姐,我說的話,你還是沒聽明白。爸媽什麼意思,就按照他們的來。至於下一輩子,咱們該幫忙的,誰都不會撒手不管。

我覺得我已經說的挺清楚了。”

老人打算把家產均分,兩個孩子卻因為分配問題,上演“親情大考”

姐弟倆談的很不愉快。

【5】利益,是對親情的一個“大考”

弟弟回去之後,姐姐又打過幾次電話,還是希望能說服弟弟,答應她的意見。弟弟一直沒同意。

後來弟弟再回家看望母親的時候,陪同著母親,把分給他的現金轉到自己名下的賬戶上。

有的時候,利益真是對親情的一次“大考”。

姐弟倆關係好了這麼多年,弟弟實在想不通,姐姐為什麼提出這麼個想法。是對自己的孩子自私?還是別的什麼原因?

弟弟從來沒有想過爭老人什麼財產的問題,那是老人一輩子積累的,願意給誰就給誰,怎麼都行,這是尊重老人的意見。

跟姐姐通電話的時候,姐姐說的很清楚,不是她要,是給外甥的。但是,這跟外甥有什麼關係?說不好聽點,是從他這做弟弟的身上“扒”走的。

因為這個事情,弟弟能明顯感覺到,與姐姐一下子關係疏遠了很多。因為老人家產分配的事情,讓幾十年的手足情分,一下子掉下去很多。

老人,對兩個孩子都特別喜愛,公平的均分,我認為一點問題沒有。

通過這個事情,多少給到一些提示:

作為老人,掌握尺度很重要,尤其是在兒女的付出和未來給他們的回報之間,要公平。

作為子女,學會得到該得的,不要去爭搶那些不應該屬於自己的,是公平的。

對利益尺度的把握,無論是老人、還是子女,都是一次特別大的考驗。

如果都學會公平對待一些事情,家庭會變得很和諧。


99%以上的家庭都會面臨繼承問題!請關注“一紙家書”頭條號,持續為您講述身邊的遺囑、繼承故事,為您系統講解遺囑、繼承專業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