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來看《安家》賣房子,蘊含的人脈關係道理,其他職場人更應該學

一個人的成功因素,有15%可歸功於專業知識,而其餘的85%則取決於人際關係。——卡耐基"

最近熱播的職場電視劇《安家》,一經上線就以超高熱度佔據收視榜首。

做銷售的中介應該看這部劇,不做銷售的更應該看這部劇!因為這部劇在教我們如何有效利用人脈,玩轉職場,實現職場逆襲。


快來看《安家》賣房子,蘊含的人脈關係道理,其他職場人更應該學

追劇追到現在,我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劇中賣或收的房子,全是靠人脈關係!

尤其是原店長徐文昌,在最新一集裡將人脈,也就是他的人際關係和人際網絡展現的淋漓盡致:

為了賣出向公館,徐文昌先是請在外國的朋友幫忙找到了向家後人;

為了證明耿叔手上的房產贈與書有效,要找百年前的保人倪海棠,但是找遍了各大檔案館都一無所獲,最後還是通過老同學才找到倪海棠的後人——教育局的濮局長;

為了找到保人書,就要聯繫濮局長。可他僅僅是一個搞中介的,濮局長怎麼可能幫他。這時候他的人脈關係再次起到了作用,他通過電視臺記者順利得到了濮局長的幫助,順利找到保人書,證明了耿叔房產贈與書的真實性。

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徐文昌都是獲得了人脈的幫助,尤其是利用六度分隔理論,通過記者他聯繫上了濮局長,從而將不可能的任務變成了可能。


快來看《安家》賣房子,蘊含的人脈關係道理,其他職場人更應該學

有朋友可能不瞭解六度分隔理論,這裡簡單介紹下:

美國心理學家米爾格蘭姆設計了一個連鎖信件實驗。米爾格蘭姆把信隨機發送給住在美國各城市的一部分居民,信中寫有一個波士頓的名字,並要求每名收信人把這封信寄給自己認為是比較接近這名股票經紀人的朋友。這位朋友收到信後,再把信寄給他認為更接近這名股票經紀人的朋友。最終,大部分信件都寄到了這名股票經紀人手中,每封信平均經手6.2次到達。

於是,米爾格蘭姆認為世界上任意兩個人之間建立聯繫,最多隻需要6個人。

由此可見,人脈很重要,而且只需要6個人就能認識任何人喲!運用好了就能助我們一臂之力,玩轉職場,實現職場逆襲!

我的這個結論,可能有朋友會說:"做中介嘛,不就靠的是人脈和關係嘛!我們其他行業又不需要很依賴人脈。"

但其實每一個行業都需要和依賴人脈!


快來看《安家》賣房子,蘊含的人脈關係道理,其他職場人更應該學

斯坦福研究中心曾經發表一份調查報告,結論指出:一個人賺的錢,12.5%來自知識,87.5%來自關係。

這個數據是否真實,我不得而知。

但我知道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可以成為我們在職場的助推劑的,這也是大家的共識。

因為如果把人脈當作資源進行管理的話,那麼人脈可以為我們帶來這3方面的價值:

  • 情感,提供情感慰藉;
  • 信息,提供信息情報;
  • 能力,分享資源能力。

通常來說,我們都是使用人脈後兩點價值的,可我們具體應該如何管理和使用人脈的這2方面的價值呢?


快來看《安家》賣房子,蘊含的人脈關係道理,其他職場人更應該學

01如何提高人脈的信息獲取效率。

打造結構洞,增加獲取新信息的渠道。

我們知道,六度分隔理論其實是人與人之間單線聯繫的關係,遠沒有在網狀結構裡面來的便捷和穩定。

為了提高人脈信息的獲取效率,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社會學家羅納德.博特提出了一個新概念,叫結構洞。

他在《結構洞:競爭的結構》這本書中是這樣定義的:"指兩個關係人之間的非重複關係。結構洞是一個,相當於電線線路中的絕緣器。其結果是,彼此之間存在結構洞的兩個關係人向網絡貢獻的利益是可累加的,而非重疊的。"

用《安家》裡的關係來說,就是在人脈關係裡銷售們和他們的朋友都不認識某個客戶,也沒有他的聯繫方式,而客戶和他的朋友也都不認識銷售們,那麼銷售們和客戶之間就存在著一個結構洞。


快來看《安家》賣房子,蘊含的人脈關係道理,其他職場人更應該學

同時,由於我們所認識的人可以分為兩種關係:

一種是重複關係的,他們和你所談論的內容,你會發現另外某些人也和你談過,他們認識的人,同時也是你的朋友;另一種非重複關係的,他們各自有不同的信息,通過他們,總是能認識更多的人,於是稱之為非重複關係人。

如果我們把人際關係的結構洞當作一個網絡看待的話,在重複關係裡,我們就會收到大量重複的消息,導致消息的冗餘,從而降低獲取消息的效率,同時我們還得付出大量的成本去維護每一個重複的關係;

快來看《安家》賣房子,蘊含的人脈關係道理,其他職場人更應該學

但在非重複關係裡,就不一樣了,我們會接收到各種各樣的消息,極大的增加了不同渠道的信息來源,從而提高獲取消息的效率,而且我們僅僅只需要維護少量非重複關係人(人脈中心)的關係即可!

劇中王子健就只抓富婆金太這一個人,就搞定了金太的富人圈,從而獲得三單生意,其實就是用了結構洞的原理;而朱閃閃去發傳單,其實就是在增加非重複關係人。

所以如果想讓自己的人脈網絡關係形成更大的信息優勢和渠道空間,就要儘可能增加非重複關係人。


快來看《安家》賣房子,蘊含的人脈關係道理,其他職場人更應該學

關注弱關係,增加獲取新信息的可能性。

從人際關係的強弱來說,其實重複關係人和我們是一種強關係,和我們擁有相似的生活經歷,相似的人脈圈,而非重複關係人則相反,和我們是一種弱關係,我們僅僅可能只有一面之緣,那他們帶來的差異化信息的可能性就大得多了。

還記得魚化龍(985)的那單生意是怎麼來的嗎?就是因為徐文昌時刻關注苗阿姨這個弱關係,於是苗阿姨上門來指明要求他們來做這單生意。

在《找工作》一書中,作者馬克.格蘭諾維特研究發現:人們通過弱關係找到工作的次數,遠遠大於通過強關係找到工作的次數。

如果從結構洞來看,我們和弱關係之間更容易擁有結構洞。

通過打造和佔有結構洞,最大化人際關係網絡的收益,讓我們做一個"漁翁",來使自己的人際關係網絡規模和質量發揮到極致。


快來看《安家》賣房子,蘊含的人脈關係道理,其他職場人更應該學

但這裡面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和我們的人脈中心處於不同圈子,保持和維護關係的必要聯繫就比較欠缺,不能有良好的互動,我們又怎麼能有及時的信息優勢呢?

打造人脈蜂窩,從串聯到並聯

成甲在其著作《好好學習》中提出了這一解決思路:比如說,你認識ABCDE五個人,但ABCDE是彼此不認識的,你就是這個網絡的中心。但如果你介紹ABCDE彼此認識,就形成了像蜂窩一樣互相聯繫的網絡關係。

這樣就算某一個環節斷開了,其他環節還是有其他渠道可以正常運作,而且朋友彼此之間產生的新想法和新關聯,也會很快反饋到你身上來。

劇中,徐文昌不竭餘力的幫房似錦找林茂根所描述的老洋房,把房似錦介紹給郵遞員張叔,其實徐文昌就在打造串聯到並聯,這樣今後自己有事不能去找張叔,那房似錦就可以替他去。


快來看《安家》賣房子,蘊含的人脈關係道理,其他職場人更應該學

把你的非重複關係人,你的重要弱關係,主動的建立成強關係。

過去,我們的強關係之所以不能提供新的機會,是因為我們的強關係是通過血緣、同學、同事形成的,後來沒有再進行主動的更新與擴展,而將不同的朋友圈人脈中心發展為密切聯繫的強關係,就能既發揮信息優勢,又能發揮情感支持的作用了。

劇中房似錦將凶宅開了三單,正是將黃老闆這個弱關係建立成了強關係,所以不僅順利的賣出去了,還獲得的了黃老闆的信任,委託房似錦在幫他買房。


快來看《安家》賣房子,蘊含的人脈關係道理,其他職場人更應該學

真正的人脈應該是促成連接、促成信息的交流。

比如現在欣欣向榮的各種讀書會、寫作群、跑步群就是很好的互不干擾,又能增強彼此之間的關係,還能促使彼此之間的資源整合。

劇中房似錦跑馬拉松跑了第一,引起了跑步團團長的注意,想拉房似錦入團,其實這是一個很好的資源,但遺憾的是跑團的訓練時間是週末,而週末正是銷售最繁忙的時候,房似錦只能遺憾拒絕。

通過人脈中心連接結構洞,增加了獲取新信息的渠道和可能性,但別人憑什麼把自己的資源和信息與你共享呢?

這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說的第2個問題了。


快來看《安家》賣房子,蘊含的人脈關係道理,其他職場人更應該學

02如何打造人脈價值,分享資源與能力。

"你認識誰不重要,重要的是誰認識你!"

曾經看過一個求職節目,裡面的求職人說自己認識俞洪敏,認識很多大老闆,說自己人脈很廣。

現場老闆和觀眾驚為天人,強烈要求他打電話給這些老闆以證真偽,但很尷尬的是,都沒人接電話。

這證明了六度分隔理論,每個人都是可以普遍聯繫的,但裡面涉及到一個傳遞成本的阻尼問題。

在我們的生活裡面,一個身份越高的人,越有名的人他就會有越多的好友,於是他也就越不想隨便拓展自己的關係圈子,因為他們往往不勝其擾。

如果一瞬間,阻尼消失了,你可以隨便打電話給、、了,你不是想跟聊電影麼?你現在可以打電話了。

但是,我們只能說這成了一場災難,很多名人訴苦,說很多人打電話到他們的家裡,說了句"你是XXX麼?我很喜歡你!"然後就掛了電話。很多人停了機,甚至換了號。

這也就是為什麼《安家》劇中宮醫生要用化名買房子,而且看見房似錦上醫院找自己的時候,特別討厭和警惕房似錦的理由。


快來看《安家》賣房子,蘊含的人脈關係道理,其他職場人更應該學

同時,傳遞也是需要成本的,比如我們常說的人情債。

就說劇中女記者為什麼要幫徐文昌,那是因為徐文昌曾經幫助過她,而且在後續的耿叔的事件中,徐文昌給她爆料林茂根砍二級保護樹木,女記者因為報道該事件獲得表彰。

這就是所謂的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所以記者願意幫徐文昌給濮局長穿針引線。

所以我們應該將弱關係轉化為強關係,並且建立深度關係,從而獲得資源和能力的分享。

那我們在職場中具體應該如何強化自己的弱關係呢?

和弱關係進行一對一的深入交流。

想要把弱關係轉變成生產力,你就必須花專門的時間和他溝通。當然,這必須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信任是構建能力交換的基礎。

房似錦就是在取得了宮醫生的信任後,通過和宮醫生一對一的深入交流,充分深入瞭解到宮醫生的痛點:需要一個獨立的書房,還能見到陽光和星星。從而順利的將老油條謝亭豐賣不出去的跑道房,給賣出去了。


快來看《安家》賣房子,蘊含的人脈關係道理,其他職場人更應該學

②"自我暴露"。

和別人分享你的一些小秘密,或者分享一些不會在公開場合談論的話題。

自我暴露,對於我們和別人快速建立信任非常有效。當別人瞭解了你的痛苦和喜悅,就能更好的理解現在的你,為什麼是現在的你。

一開始房似錦空降靜宜門店,和徐文昌和門店業務員水火不相容,但隨著幾次開單成功聚餐的情況下,分享自己過往心酸往事的時候,從而快速獲得店員們的理解和同理心,融入到了門店這個大集體中來。

③做一個給予者。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要想同別人分享能力,首先我們必須願意分享自己的能力。

但往往是大家做不到的,因為面對比我們地位高的人,我們會覺得我沒有什麼可給予的,但其實不然。

"大多數人思維過於狹窄,太看重金錢、社會關係、技術、信息等顯現資源,卻忽視了感恩、認可和聲譽等隱性利益。——《沒有權威的影響力》"

在《給予者》這本書中,有三個黃金問題可以很好的幫助大家成為一個給予者,大家今後多問問自己,也許有所幫助:


快來看《安家》賣房子,蘊含的人脈關係道理,其他職場人更應該學


Ⅰ.我怎樣才能幫到你?

主動去詢問別人,我怎麼可以幫助你,這就是給予者的心態。

其貌不揚的林茂根來到店裡時,朱閃閃以為他買不起房就走了,其他店員也不搭理他,但是房似錦卻上前問道:"有什麼可以幫助他",從而訂單就來了。

Ⅱ.你能給我什麼建議嗎?

我們主動向別人尋求建議和幫助,既認可了別人的價值,也為自己帶來創造新機會的可能。

房似錦在老洋房的問題上,就經常主動尋求徐文昌的幫助,從而順利接觸併成功交易了第一單老洋房。

Ⅲ.你覺得這件事情還應當再去諮詢誰?


快來看《安家》賣房子,蘊含的人脈關係道理,其他職場人更應該學

通過這個問題,可以獲取新的人脈關係。有朋友幫你介紹朋友,溝通起來信任成本更低。

當房似錦回家遭遇敲詐勒索,尋求法律幫助時,徐文昌把自己的發小秦律師介紹給她,而秦律師也是無條件全力幫助房似錦。這就是有朋友背書的好處!不然做為名律師和法學教授的秦律師為什麼要幫房似錦。

熱播劇《安家》賣房子蘊含的人脈關係道理,大家看懂了嗎?通過打造結構洞、關注弱關係,增加獲取新信息渠道和可能性,提升獲取信息的效率;打造人脈價值,將弱關係轉變為強關係,增加分享資源和能力的價值,從而實現職場逆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