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深圳轟趴:2000萬人去蓮花山看深圳燈光秀

1

從開燈到關燈,這場可能載入深圳城市史冊的轟趴,只持續了不到48小時。

週五晚,開啟了抖音模式的深南大道,瘋狂湧入朋友圈。在這些五光十色的碎片中,以市民中心為基點,CBD兩側的大廈全都改變了模樣,或者炫目著光怪離陸的青紅藍綠紫,或者組著成動圖與倒數,伴隨節奏瘋狂地跳動。在航拍畫面中,平安中心的射燈刺穿夜空,巨幅搖擺,就像傳說中巴別塔對上帝的窺探,或者索倫之眼照耀中土世界。

最後的深圳轟趴:2000萬人去蓮花山看深圳燈光秀

這樣的深圳,很不真實。作為奉行“時間就是金錢”的中國著名城市,印象裡的深圳很低調很務實,像這類毫無預警般的主動秀,算是創了城市先河。而官方的緘默,似乎默認:這是在等候“大灣區紅包”的深圳,一次有組織的預演。

在圳長的朋友圈中,有人發了這樣6幅建築群的燈光畫面:“千里江山圖”揭開序幕,隨後是明華輪等燈塔的指引下抵達深圳,接下來的星光浪漫下,世界各大城市地標閃現在各個建築上,然後是紅樹林與海的寫意清晨,最後金色大鵬展翅翱翔,寓意改革開放40週年成就與記憶。

最後的深圳轟趴:2000萬人去蓮花山看深圳燈光秀

最後的深圳轟趴:2000萬人去蓮花山看深圳燈光秀

最後的深圳轟趴:2000萬人去蓮花山看深圳燈光秀

最後的深圳轟趴:2000萬人去蓮花山看深圳燈光秀

最後的深圳轟趴:2000萬人去蓮花山看深圳燈光秀

最後的深圳轟趴:2000萬人去蓮花山看深圳燈光秀

這樣一組畫面似乎可能是深圳燈光秀的成品,但是在這樣一個夜晚,所有人都是盲人摸象的盲人,他們都很快樂。

畢竟這是深圳,一點點照耀就足夠點燃激情。

2

“我愛深圳,祝深圳四十歲生日快樂!”

此類宣言鋪天蓋地。

作為中國最平等的城市,市民對深圳的表達,一直是善意的,只是大眾情緒與常識之間,尷尬的差了2年。搜索度娘“深圳”,第一頁就顯示“1980年8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中通過了由國務院提出的《廣東省經濟特區條理》,批准在深圳設置深圳特區,這一天,被稱為‘深圳生日’。”而一個成立38年不到的城市,所謂“深圳改革開放40週年”,更是無從說起。

最後的深圳轟趴:2000萬人去蓮花山看深圳燈光秀

“6月30-7月5日,每晚19:00-22:00都能看這場燈光秀,最佳觀看地點是市民中心和蓮花山……”一則非官方證實的通知迅速在各種群流傳。事後證明其實是謠言。耗資巨大的燈光秀,怎麼可能只給市民看幾天?圳長身邊一位朋友嘀咕著說,但是絕大多數人還是嚮往這樣的一場轟趴,畢竟裡面提到了蓮花山。

蓮花在上,這裡一直是深圳最為特殊的地方。據說,當年福田CBD的規劃就以山頂偉人的目光所向為中軸,由北到南依次是蓮花山、市民中心、會展中心直至皇崗口岸以外的迴歸地,兩側十三姊妹樓依次排開,第一高樓最終落子。在蓮花山頂,平凡市民也能與偉人同目,為夜空中的城市之光歡迎鼓舞。這的確很深圳。

最後的深圳轟趴:2000萬人去蓮花山看深圳燈光秀

3

轟趴的高潮在預料之中到來。

數萬人湧向了蓮花山與市民中心大廣場。畢竟,這可能是深圳最後的轟趴,不設門檻,無論美醜,不管洋土。

最後的深圳轟趴:2000萬人去蓮花山看深圳燈光秀

最後的深圳轟趴:2000萬人去蓮花山看深圳燈光秀

要知道就在一週前,深圳有741套千萬級別的住宅引來6776人認籌,搖號中獎率11%,買到的人等於喜提300萬+,這場轟趴的入場券是無房證明、徵信記錄和200萬認籌金。一個月前,深圳價格5000萬以上的深圳豪宅,超過900人交了500萬認籌金參與搖號,中獎概率也只有五分之一。而在半年前,深圳個人車牌平均成交價衝高至9.5萬元,這是中國迄今為止最貴的“鐵皮”……

還有一場規模更為盛大的轟趴,也在卷席而至。到2020年,深圳要完成全市1102個城中村環境綜合整治,其中大部分是交給專業開發商完成,在帶頭大哥的地圖中,他們的紅旗已經插遍了深圳300個村,那些以城中村的低廉賴以生存的人,都要為這場遲早到來的轟趴交一份入場券,只是不知道。它的入場券最終要翻多少倍。

最後的深圳轟趴:2000萬人去蓮花山看深圳燈光秀

只有在這個夜晚的蓮花山,是屬於2000萬深圳市民的每一個。

“我在深圳開了十幾年的小店”

“我畢業就來深圳了,老婆也是在這裡認識的”

“我是工程兵的子女”

……

所以,他們都想去蓮花山頂。2000萬人都想去蓮花山頂的後果就是:1、那一刻,我們終於相信深圳有2000萬人;2、蓮花山感覺被踩矮了一米;3、燈光秀暫停。

可能下一次去看燈光秀,是限量+預約。與偉人同目,還是需要一點入場券。

4

深圳的燈光秀好看嗎?其實朋友圈的評價已經很多;

深圳真的需要燈光秀嗎?其實每個人內心也有答案。

只是圳長突然想起了就幾天前參加的一場深圳地產企業30週年的轟趴,轟趴的高潮是一份重量級的現場朋友圈名單

,包括香港霍英東集團行政總裁霍震寰、香港怡安集團創始人董事長黃達華、謝瑞麟珠寶品牌創始人謝瑞麟、前海母基金首席執行合夥人靳海濤、康美藥業董事長馬興田等等。

不要忘記,深圳長達近30年的城市紅利,都是本土企業牢牢把持的,正如偉人目光所及的CBD,當年連本土起家的萬科都無法涉足,只能輾轉向東,數年後才得以迴歸灣區。而上述這家30年的企業,正是一個潮汕青年的成功創業故事,他興盛的起點正是CBD。多少隱秘往事和利益糾葛,都扔在過去的深圳時光裡,只剩下無數由衷的“感恩深圳”,和這份重磅朋友圈名單,名單裡的每一個人,都曾是轟趴的主角

深圳轟趴,終會離我們遠去。

最後,提前祝深圳38週年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