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到底從哪來

新型冠狀病毒究竟來自哪兒?這是許多科研人員迫切希望尋找的答案。只有找到源頭才能徹底弄清新冠病毒的傳播機制,避免疫情反覆。之前有研究推測,雖然一部分病例與華南海鮮市場有關,但那裡不一定是病毒的發源地。日前,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華南農業大學等機構科研人員從基因組數據中挖掘新冠病毒的源頭和傳播路徑,分析認為華南海鮮市場的新冠病毒是從其他地方輸入的。這項研究為此前的推測找到了基因組數據的證據。

新研究稱,病毒源頭不在華南海鮮市場

2月21日,中國科學院“科技論文預發佈平臺”發表了題為《基於全基因組數據解碼新型肺炎冠狀病毒的進化和傳播》的論文。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中國科學院核心植物園、華南農業大學、韶關大學、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等5家機構的研究人員收集了全世界各領域發佈到全球共享數據庫中的93個新冠病毒樣本的基因組數據(截至2020年2月12日)。數據覆蓋四大洲12個國家,基於120個變異位點(鹼基替換)共編碼58個單倍型(病毒類型),其中31個在中國和其他國家都存在。結果發現,來自華南海鮮市場患者樣品單倍型都與 H1有關。H1之後,發現了它的多個衍生單倍型如H2、H8-12。但是,單倍型H1由H3衍生,H3由更古老的H13 和 H38轉化而成,現有武漢樣本中沒有檢測到 H13 和 H38 單倍型,由此推斷,新冠病毒可能來自華南海鮮市場之外,而且出現更早。

科研人員提出,單倍型 H13 和 H38 的病毒樣品分別來自深圳的病患(廣東首例)和美國華盛頓州的病患(美國首例),他們在2019年12月底至2020 年1月初來過武漢。這項研究中武漢患者的數據最早是12月24日的,現有武漢樣本中沒有檢測到H13和H38單倍型。根據病患發病時間記錄和種群擴張時間推斷,病毒可能在2019年12月初,甚至11月下旬已開始人際傳播,隨後在華南海鮮市場加快了人際傳播。但由於一些感染者最初出現的只是輕度症狀,導致這一情況被忽視。

武漢大學醫學部基礎醫學院病毒學研究所楊佔秋教授說:“這項研究通過新冠病毒單倍型的演變過程,說明華南海鮮市場並不是新冠病毒的發源地,病毒是從其他地方輸入的。但是,華南海鮮市場內售賣動物種類繁多、商鋪擁擠、人員交流頻繁等因素促進了病毒在動物與人、人與人之間的快速傳播,並蔓延到市場之外。”

1月24日刊發在《柳葉刀》上的研究也顯示,第一批41名確診患者中,最早報告於2019年12月1日,27人與華南海鮮市場有關,14人無該市場接觸史。此研究也表明,病毒在進入華南海鮮市場前,可能已經在其他地方出現和傳播。

如何找新冠病毒源頭

如果華南海鮮市場不是新冠病毒源頭,那麼到底是哪裡呢?為研究這一問題,研究人員細分來源,將58種單倍型分成五組,包括H1、H3、H13以及2個新的超級傳播者單倍型H56和mv2。以此鑑別出廣東的病毒可能有3個來源;重慶和臺灣的病毒可能有2個來源;澳大利亞、法國、日本、美國患者的感染源至少有2個。

對此,楊佔秋教授表示:“這個發現提示我們,新冠病毒可能同一時期有多個發源地,有可能來源於不同動物、不同人或不同地域。因此,病毒傳播的中間宿主也可能有多個,需要尋找不同類型的來源,這給尋找源頭工作和疫情防控帶來了更多挑戰。” 楊佔秋教授進一步分析,如果華南海鮮市場的病毒是從外面輸入的,接下來可以追溯:市場裡售賣的不同動物都從哪裡來?是什麼人或什麼動物最早把病毒帶進了市場?他表示,從最早一批病人找源頭很重要,需要把共性搞清楚,研究這些病例之間的聯繫,比如都去過某個地方,都吃過某種東西等。此前對華南海鮮市場的調查溯源也是非常重要的,要爭取對市場內每一商戶、每種動物來源地進行病毒的逐一檢測和排除。沒有華南海鮮市場接觸史的這部分人也要關注,需要了解醫學檢查記錄,仔細詢問接觸史、旅行史、生活軌跡等,可為尋找到新源頭的共性線索提供幫助。

全國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成員、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黨委書記盧洪洲也表示,傳染病暴發後,尋找源頭一般需要通過分子生物學領域專家對病毒的序列分析和動物實驗得出,疫源地則要分析初始感染群體的共性,再逐一排查。但這是個相當複雜且漫長的過程,有的傳染病甚至根本無法確定疫源地。

相信科學,不信謠不傳謠

因為目前對新冠病毒的來源尚無定論,關於新冠肺炎疫源地的各種討論和推測很多,雖然有些影響力比較大,但經過科研人員論證,認為並不可信。

近日,兩則引發激烈爭議的傳言被擊破。一個是“中科院武漢病毒所洩露病毒”,該說法最初起源於印度理工學院一個研究團隊在某網站發佈的科研文章,聲稱在新冠病毒中發現有4個基因片段與艾滋病病毒基因片段高度重合,這在自然界中不太可能是偶然。2月16日,美國阿肯色州的共和黨參議員湯姆·科頓在福克斯新聞節目中暗示,新冠病毒可能來自武漢病毒研究所。

對此,武漢病毒所黨委書記肖庚富回應,武漢病毒所在2019年12月30日才收到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送來的不明原因肺炎樣品,並於2020年1月2日確定此次新冠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而新冠肺炎在12月初已經開始傳播。而且武漢病毒所距離華南海鮮市場至少50公里,如果是實驗室洩漏,病例應該最早在實驗室周圍被發現,而不是在距離那麼遠的華南海鮮市場。

第二個傳言來源於日本朝日電視臺2月21日的一則新聞報道。報道中提到,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發佈消息稱,美國當季1.4萬多名因流感死亡的人中,一部分是感染了新冠病毒。針對這一說法,美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22日回應稱,新冠肺炎可能會在全美流行,衛生官員正在為此做準備,但沒有證據支持朝日電視臺的相關猜測。

對於謠言氾濫的情況,2月18日,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著名科研單位的27位病毒學家、流行病學家聯合在《柳葉刀》上發表聲明,反對陰謀論,全力支持奮戰在疫情一線的中國科技工作者。對此,盧洪洲也表示,那些違背倫理道德的做法可能性非常小,相關猜測不應該被傳播。每當有新病毒出現,由於人們心存恐懼,總會誕生各種謠言。在抗擊新冠肺炎之時,與其妄自揣測,不如大家齊心協力投入到這場抗疫戰爭中,要相信科學,不信謠,不傳謠。採訪最後,他說:“這些傳言也督促著我們這些科研工作者,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和疫苗研發中,努力用科學擊敗謠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