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疫情不退 "後方"堅守不止——郵儲銀行員工平凡崗位上不平凡的守候

香城都市報訊(通訊員 祝振容)多日不見,小傢伙竟然成了爺爺奶奶的生活小幫手,硬筆書法見長,作文條理較以往也大有長進……2020年3月6晚23:26,王蜜蜜處理完一天的事務, 習慣性地拿起手機刷刷微信,看看愛人、小孩發來的語音、視頻和圖片,想到女兒的這些變化,她欣慰地笑了。臨睡前,她和往常一樣,在手機重要事項提醒欄 標記上一個數字,而今天她標記的數字是"46"。

46,一個簡單的數字;46天,一個簡單的時間標記,在人生長河中,也許只能泛起幾朵浪花,但對於2020的1月21日至3月6日,這個不尋常的46天,卻 讓國民感受到生命中無法承受之重。

病毒肆虐,山河彷彿被按上暫停鍵,封城封路封小區,很多家庭被迫分居兩地。

而有這樣一個三口之家,在方圓5公里的同城,卻主動選擇分居三地。這個三口之家,便是郵儲銀行咸寧分行員工王蜜蜜一家。而他們這樣選擇的理由 很簡單,有利於工作。愛人是媒體工作人員,抗疫需要;她是單位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抗疫需要;而孩子是顧全大局,支持爸爸媽媽抗疫需要。

王蜜蜜就職於郵儲銀行咸寧市分行辦公室綜合崗,自1月21日接到省分行加強員工防護以來,她已連續在"後方"崗位堅持了46天。配合郵儲銀行咸寧 市分行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的領導,保障了該行抗疫工作有序開展,實現員工零感染,利用"開業不開門"等多種手段滿足客戶個性化金融服務需求。

2月3日,王蜜蜜早上7:30就來到辦公室,處理完所有的緊急文件,做好市指揮部有關報表報送工作,就感覺全身發冷,主任勸他休息一會,她卻說,沒 事,可能是口罩戴太久了憋悶的,還有一個緊急任務,完成員工出入小區通行證明資料的出具,就可收工了。待到43份證明函件全部開好,蓋章完畢,已是下午 14:50。步行15分鐘到家,或許是空腹加之上樓梯太急,她突然眼前一黑,差點一個踉蹌,頓時一身虛汗,全身打冷顫,她強打精神,泡了一碗方便麵充飢,告 訴自己是低血糖發作,其實內心十分懼怕,會不會這麼多天接觸了什麼人,會不會是今天辦公室聚集的人太多,或是……

辦公室綜合崗位看似平凡,但工作職責卻是舉足輕重。會議管理,收文發文,上傳下達,統計分析,彙總報告,新聞宣傳,輿情管理,調研督辦一樣都 不能少。手機24小時待命,市委、市政府、指揮部、組織部、機關工委、金融局、人行、銀監局、住建局、包保社區隨叫隨到。

3月4日,王蜜蜜格外興奮,通訊員終於來稿了,她告訴主任。"是啊,我等這篇稿子等太久了",主任對這篇稿子的期待與她有同感。她是信貸客戶經 理出身,而主任曾任信貸部總經理,她們都知道,疫情期間,金融機構支持抗疫企業的責任和意義所在。按常理來說,通訊員寫的支持抗疫企業紀實文章原稿在 省行內刊發表肯定沒有問題,但怎麼挖掘這次放款的社會意義,爭取在外媒及地方最大程度擴大影響,著實花了一番功夫。

當天從上午10:50至下午14:30,用了220分鐘時間,終於定稿。期間,她按主任意見改後給主任審核,主任看後再提出修改意見,就這樣你來我往,反 反覆復改了13稿。小到標點符號,大到整段刪減,前後段邏輯順序調整。投入到文字中的兩人,都錯過了中午的飯點。

作為新聞信息初審崗,疫情期間,她按照稿件"三審原則"完成初審稿件237篇,經初審送主任審核193篇,經"三審"後,咸寧分行在新華社、新浪網 、騰訊網,咸寧日報、香城都市報等媒體刊登抗疫宣傳稿件152篇。

談起王蜜蜜,郵儲銀行辦公室主任還講了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王蜜蜜的筆記本里一直藏著"兩份書",一份是她的入黨申請書,落款是2019年5月22 日;一份是在疫情初期王蜜蜜寫給主任的請戰書,而請戰書的內容是想去社區當志願者,主任存有"私心",開導她用心做事,後臺也能變"疫"線。

做好本職工作外,王蜜蜜還主動為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補臺。她同事的愛人是醫生在一線,孩子小,她幫忙收貨卸貨;同事臨近退休,不便出門,她幫 忙付款購貨;同事困在鄉鎮不便出門,她幫忙打印整理文書檔案;同事之間發生誤會,她充當潤滑劑,幫助凝聚合力。她儼然將後臺變成了"疫"線。

"3.8"婦女節快到了,受父母的感染,懂事的女兒糖糖給爸爸媽媽寫了一封信,畫了一幅畫。信上直抒胸臆,"爸爸媽媽我愛你們!"畫上有一顆大 大的紅心,紅心下面一個大大的圓,寓意糖糖想爸媽,希望早日抗疫勝利,一家三口早日團圓。說起孩子的變化,8歲的糖糖表現出的陽光、大氣,讓同在為抗 擊疫情而努力的王蜜蜜夫婦感動又欣慰,為疫情奮戰的他們用行動為女兒上了一堂堂生動的愛崗愛國的教育課。

3年前,初來辦公室時,受到委屈就紅眼圈的小姑娘不見了,如今,成熟、幹練、講政治、顧大局的她,正日趨成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