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喜一憂

故事:一喜一憂

摘自丨《佛教故事》


尊者舍利弗與長者須達,一同正在為祗洹精舍測量圖樣的時候,舍利弗忽然欣懌含笑。須達見而問曰:“尊者為何喜悅?”舍利弗答:“你為眾生請佛,而於此經營精舍,發如是大心,真了不起。要知道,善因必感善果,你既為佛造精舍,而今六慾天中的宮殿,已為你成就。”說畢,舍利弗即顯神通,借慧眼令須達悉見六慾天宮。須達問:“六慾天中,何處最樂?”舍利弗答:“第四天(兜率天)中,少欲知足,恆常有一生補處菩薩,來生其中,法訓不絕。”須達曰:“我願生兜率天上,常聞佛法。”出言始竟,餘宮悉滅。

不一會,舍利弗又忽然憂愁滿面。須達問曰:“尊者為何而現憂色?”舍利弗答言:“你看這一群蟻子,自你於過去毗婆尸佛於此為彼世尊興建精舍時,這群蟻子即在此生活,直至現在,已經九十一劫,猶未脫此形骸。”

古德說:“人人知道有來年,人人當種來年穀;人人知道有來生,人人當種來生福。”有福德的積累,才有人格昇華的希望。眼看當前的眾生,不知種福,即使知道種福的,亦寥寥無幾,偶遇機緣,總要斤斤計較得失,脫不了勉強性,所以也就難怪末法的眾生福薄了。要知道,福經不起日久的薄下去,如一旦福盡而下墮的話,其苦難以言狀。猶如上面的蟻子,雖歷九十一劫,仍不能脫其形軀。如此福、罪、樂、苦的較量,何啻於雲泥之別,我人不可不慎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