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收養6歲養女,養大後卻納為妾,妻子寫下一首罵詞,字字含恨


才子收養6歲養女,養大後卻納為妾,妻子寫下一首罵詞,字字含恨

中國古代,舞文弄墨被認為是男人的特長,而當女子拿起紙筆渲染寫意時,會顯得更加卓爾不群,她們的調語亦是獨有千秋。後世公認的千古第一才女非李清照莫屬,能與之匹敵者寥若晨星,但宋代著名理學家朱熹卻提供出了一個旗鼓相當的名字:“本朝婦人能文者,惟魏夫人及李易安二人而已。”

魏夫人,即魏玩,字玉如,出身名門世家,自由聰穎,博涉多才,工詩擅詞,寫過很多為人稱道的名篇名句。魏玩是宋代中期宰相曾布的夫人,而曾布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鞏的弟弟,所以魏玩與曾布的結合,屬於宋朝文化界的強強聯合。然而,強強聯合並不意味著能夠欣欣向榮,作為才女,魏玩很寂寞。

才子收養6歲養女,養大後卻納為妾,妻子寫下一首罵詞,字字含恨


“三見柳綿飛,離人猶未歸。”曾布的生遷之旅,就是魏玩的思念之旅。曾布早年與哥哥一起中了進士,從此步入仕途,後又在王安石的提攜下平步青雲,屢受重用,雖然中間出現幾次波折,但總體來說可謂是春風得意。不過,這期間,魏玩大部分時間都待在老家,這無疑給了曾布作惡的機會。

魏玩與曾布聚少離多,二人便領養了一個6歲的女童作為養女,可是就連這唯一的牽掛也被剝奪了。曾布在京城打拼時,將養女張氏也一併帶上了,這一對義父義女便一起生活多年,而滯留家中的魏玩則變成了真正的糟糠之妻。直到後來曾布將魏玩接來同住,可她卻發現丈夫與養女之間竟然不清不白!

才子收養6歲養女,養大後卻納為妾,妻子寫下一首罵詞,字字含恨


然而諷刺的是,長大成人的張氏實際已經入宮,雖然未給名分,但還是很受寵愛的。而作為養父的曾布竟然一連攻破兩層關係:家庭與君臣,與張氏走到了一起,這是遭人唾棄也是大逆不道的行為。這使魏玩悲痛欲絕,辜負了她苦苦的思念,她一連寫下數首控訴之作,而最為著名的要數這首《卷珠簾》。

《卷珠簾》

記得來時春未暮,執手攀花,袖染花梢露。暗卜春心共花語,爭尋雙朵爭先去。


多情因甚相辜負,輕拆輕離,欲向誰分訴。淚溼海棠花枝處,東君空把奴分付。


這是一首飽含憂傷離思的深情力作,上下兩片分別為回憶和現實,魏玩以一個多情女子的口吻,訴說了她所遭遇的不幸。

才子收養6歲養女,養大後卻納為妾,妻子寫下一首罵詞,字字含恨


在那個時代,你婚姻是女人一生最大最重要的一筆投資,嫁對了可以一生無憂,而嫁錯了就會像魏玩一樣:她陪丈夫一起走過艱苦歲月,那時他們苦中作樂,執手攀花,折下的花枝就是愛情美滿長久的見證;可當丈夫發跡之後,她卻不能一起共享榮華,可憐巴巴地獨守空房,等到團聚時卻又遭驚天霹靂。

下片中,魏玩發揮出了才女該有的品質,用詩意的語言控訴丈夫的始亂終棄,同時又文藝地罵了曾布,而不帶一個髒字,可謂經典、高超。“多情因甚相辜負”:你為何要辜負我的一片情意啊?你私自毀掉我們的誓約,讓我恨不自已,這種事能向誰去說?俗話說家醜不外揚,曾布與養女之行徑的確羞於啟齒,說出來很丟人。

才子收養6歲養女,養大後卻納為妾,妻子寫下一首罵詞,字字含恨


魏玩出身名門,也是要臉要面子的人,丈夫做出這種事,是不能撕破臉的,所以她在這首詞中寫得很委婉,並未提及張氏,而只是埋怨曾布的忘恩負義。在最後,她表達了自己的後悔:“東君空把奴分付。”我的春神啊,你為什麼要把我交付給這樣一個無情無義的人!

魏夫人的這首詞層次感非常強,她將恩愛、悲傷、怨恨、懊悔這些情緒按順序寫進字裡行間,使得故事情節更有感染力,也讓曾布喜新厭舊的小人形象愈發鮮明,尤其是下片,可謂是字字含恨,恨曾布的冷酷無情,恨自己的悔不當初。據說魏玩承受不住這種致命打擊,因此東窗事發之後沒多久,她就含恨而終了,只給世界留下一片悽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