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抄底的話,如何選擇券商股票?

步步真心ayu


很多人會認為抄底選業績好或者公司實力強的券商股才好。

我並不認為這樣。在當行情進入牛市時,其實往往是小盤的券商股或業績不怎麼樣的券商股的漲幅更大。不信?大家可以看看2015年那輪著名的券商股行情中,中信證券和海通證券這樣的券商股當時的最高漲幅是多少。然後再看看那些小盤券商股,比如東吳證券、東方財富、國元證券等這些小證券公司的漲幅是多少。二者在牛市中的漲幅差距真的是巨大的。

中外股市在牛市中都是小公司的股票漲幅最大。因此,如果炒底的話,我建議還是要買小流通盤的小證券公司的股票。不必過於糾結於業績。

因為你是要抄底,這本來就表明了是要做投機,是要做波段,是要做行情。那麼就沒有必要再考慮什麼績優、規模之類的問題了。因為反正最初也沒有考慮打算長期持有嘛。如果考慮長期持有券商股,比如持有個5年、10年的那就必須要考慮中信證券、華泰證券這樣的業績出色的券商股了。因為你的持有周期長,是要跨越牛市熊市的。而只有質優的股票才可能在熊市中跌幅較小甚至逆勢上漲。但是這些業績好的券商股,在牛市時的漲幅表現真的很一般。

跌時重質,漲時重勢。就是說的在行情好時,要買入投機性強的小盤股票。如果抄底的話,我建議買入流通盤小的中小券商的股票。比如,第一創業、興業證券之類。

如果想求穩定,那麼就再買一二隻大盤的質優券商股做為一個股票投資組合,如中信證券。

自入市以來,在股市沉浮多年,對於股票投資具有深入的研究,善於數據挖掘和財務分析,對於國家政策和經濟形勢發展具有敏銳的觀察力;與此同時,憑藉在股市多年沉浮的經驗,自創了目前正在使用的選股系統,在起起伏伏的行情中,對於起漲的牛股可謂是“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話不多說,一看究竟:

首先我們來介紹主圖指標:

主圖是《底部引爆指標》:“底部”信號就是買入信號,出現了底部信號的股票,說明有起漲的趨勢,可以大膽介入,在起漲過程中出現了“引爆”的信號提示,說明此股這個點位可以加倉!

股市中有句話,會買是徒弟,會賣是師傅,賣點的重要性就不用多言了,有了買入和加倉的提示,怎麼會沒有賣點提示呢?

“高位”信號就是賣出的信號,在此信號的提示下,所選股票就要準備出手了,後期可能會有一波下跌,謹防被套!

其次我們來看看副圖指標:

在副圖上可以看到買賣都有多重指標的提示,出現的信號之多,說明漲或者跌的概率越高,在操作的時候可以作為一個明確的參考。

緊接著我們來看看主副圖同時使用:

在股市中,孤軍奮鬥可能會使自己陷入絕境,這也是主副圖同時使用的初衷,在主圖和副圖同時使用的情況下,效果會大大提升!

最後還是要提醒下各位朋友,指標只是一個選股的參考,畢竟在選股的同時還要考慮到實時消息,時事政策,消息加指標的結合使用,你得到的可能更好!


電力與資訊


選擇券商股作為抄底目標是一個非常好的主意。

選擇券商股的辦法起碼有三個,比較保守的就是買入業務能力最強的行業龍頭或者是前三名,分別是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和國泰君安。這三家券商目前是A股市場行業內排名前三的證券公司。

買進這三家券商基本等同於買進最優秀的券商股,如果券商股行情長期看好,買進這三家券商股有很多機會獲得比券商板塊整體漲幅更高的投資收益。而且相比其他券商股,這三家券商股的表現更加穩定,進可攻退可守,是穩健型股民的最佳選擇。


第二個選擇就是買進階段性行情炒作龍頭股,通常最快封板的券商股就是行情龍頭股,在買入炒作龍頭股的時候一定要快。如果能夠抓住炒作龍頭股啟動時的第一板快速打板買入,有機會獲得最大的盈利。

第三個是選擇換手率較大的滯漲股買入,等待出現輪漲機會。如果行情縱深發展,前期換手比較充分的券商股有機會成為新的龍頭股,後發制人,在第二波行情中大幅領漲。


白馬華菲特


看這個問題,你已經選好了抄底的對象,就是券商股,只是不知道選哪個而已。

我們就來談談券商股。 首先券商同質化程度比較高,除了幾家比較有特色(例如中信證券是業務最均衡的綜合性券商、東方財富具有互聯網金融的基因)的之外,其餘幾乎還都是靠經紀業務吃飯的,也就是說市場成交的活躍程度直接影響著公司的業績,從今年一季度的業績彈性就可以看得出來。

另外,證券公司的資產負債表比較龐大,各種資產錯綜複雜,槓桿率高,一般市場給的估值也不會太高,尤其是市場不好的時候,這時候一般PB會非常低。

在選擇抄底券商股的時候要綜合多方面的原因:流動性、彈性等,一些次新券商由於流動性比較好而且流通盤小,比較容易炒作,老牌上市券商的估值一般都處於同一個水平線上。

在市場啟動初期一般中小盤券商彈性更大,因為這時候資金還沒有完全反應過來,次新券商的風險相對要大一些,是不太建議選擇的,不過他們往往會作為先鋒軍(不要被上漲迷惑了,他們到時候調整起來調整起來可是鈍刀子割肉,讓你漫漫疼)。

你說的抄底也就應該是市場有了比較久的下跌之後的事情,這時候中小上市券商往往是比較好的選擇。或者可以選擇證券ETF或者風險更大的額分級基金避免了選股的煩惱;證券ETF往往可以得到和板塊基本相同的受益,分級基金則可以給你帶來巨大的超額受益或者巨大的虧損。


相陽


券商股值得抄底嗎?

抄底券商股,首先來講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金融三大板塊:券商、保險和銀行;銀行和保險板塊近幾年都漲幅不小,當前的位置偏高,而券商股,卻是連跌4年,當前位置非常低,股價嚴重超跌,所以抄底券商股,是個好時機,至少不是追高,而是買在底部。

如何選擇券商股?

要解決如何選券商股的問題,首先要回答你是做中長線投資還是短線投機。因為股市出發點不同,你的選擇就不一樣。如果做長線投資,建議選擇業績好,在行業具備競爭優勢的大牌券商,特別是券商板塊的龍頭企業,相信大家知道我說的是哪隻,對比下業績就知道,業績最好的那個就是。如果是選擇做短線,那麼建議買 券商股中的次新股,因為流通盤小,市值小,容易被遊資選中,股性活躍,上漲彈性很好,動不動就來個漲停板,爆發力強。

下面送大家一份2018年股市圖譜,喜歡的朋友下面點贊關注,獲取股市1991年以來的歷年圖譜,重要大事下股市如何反應全在一張圖上,一目瞭然。


騎牛乘龍


很多人會認為抄底選業績好或者公司實力強的券商股才好。

我並不認為這樣。在當行情進入牛市時,其實往往是小盤的券商股或業績不怎麼樣的券商股的漲幅更大。不信?大家可以看看2015年那輪著名的券商股行情中,中信證券和海通證券這樣的券商股當時的最高漲幅是多少。然後再看看那些小盤券商股,比如東吳證券、東方財富、國元證券等這些小證券公司的漲幅是多少。二者在牛市中的漲幅差距真的是巨大的。

中外股市在牛市中都是小公司的股票漲幅最大。因此,如果炒底的話,我建議還是要買小流通盤的小證券公司的股票。不必過於糾結於業績。

因為你是要抄底,這本來就表明了是要做投機,是要做波段,是要做行情。那麼就沒有必要再考慮什麼績優、規模之類的問題了。因為反正最初也沒有考慮打算長期持有嘛。如果考慮長期持有券商股,比如持有個5年、10年的那就必須要考慮中信證券、華泰證券這樣的業績出色的券商股了。因為你的持有周期長,是要跨越牛市熊市的。而只有質優的股票才可能在熊市中跌幅較小甚至逆勢上漲。但是這些業績好的券商股,在牛市時的漲幅表現真的很一般。

跌時重質,漲時重勢。就是說的在行情好時,要買入投機性強的小盤股票。如果抄底的話,我建議買入流通盤小的中小券商的股票。比如,第一創業、興業證券之類。

如果想求穩定,那麼就再買一二隻大盤的質優券商股做為一個股票投資組合,如中信證券。


孟可的思想空間


能抄到最底點是不可能的。

別說券商了,就算其他的股票,能抄到低的人幾乎沒有,最多抄在半山腰就不錯了。

券商屬於強週期性行業,典型的牛市板塊,今年行情的開始是券商先開始的,券商股已經漲了許多了,幾乎翻倍了。

所以要抄到券商的低顯然是不可能的,不管那一隻券商股都已經漲幅較大。

難道這就說明沒有機會了嗎?顯然不是。

選擇券商個股,風險是比較大的了,但是我們可以買券商ETF基金。該基金是一籃子券商股,基本涵蓋了A股中的所有上市債券了。相對來說比個股風險小。

今年以來券商ETF也已經漲了近一倍了,但是依然可以投資,因為行情才剛開始,當然券商還會漲。只是沒有最低點漲的多了,但是依然還會有很大的漲幅。

所以與其費盡心神考慮買那隻券商股,還不如買券商ETF,這樣不但買了券商股了,而且還降低了買個股的風險。

當然買券商基金,不買一次性買入,而是應該堅持大跌多投,大漲不投的原則,另外也要學會止盈,比如定個10%,然後全部贖回,再繼續投資等。

下圖為券商ETF的走勢圖:


小魏財經


投資者對券商股的青睞程度非凡,如果有100位投資者,選擇大金融投資,相信會有95名投資者選擇投資券商。如果在大金融券商、銀行、保險三行業中去選擇,我會去選擇銀行和保險。所以,看待這個問題就需要分開來看。

如果抄底的話,如何選擇券商股票?

券商股被比喻為“牛市風向標”,也就是說當進入牛市的時候,券商股會先行有一波行情,並且像是A股例行的事情。通常牛市,分為牛市初期、中期與後期,往往券商會在牛市行情中有兩波行情,並不是所有牛市行情中呈現著“一個勁兒”的上漲。這兩波行情分別發生在牛市初期與末期。

上圖是歷年券商板塊指數,單從圖片走勢是看不出什麼走勢行情的,需要剖析解讀。當牛市行情到來的時候,券商板塊的上漲會很好,2005年-2007年、2014年-2015年。這其中還有不同,2014年-2015年的上漲雖然很好,但在之前已有一波行情發生在2013年。

眾所周知,2013年是2014年、2015年的牛市初期。而作為“牛市風向標”的券商板塊,其實在2013年時就有了一次很好的向上行情。而在2014年上半年時,券商板塊的行情並沒有很好,到了正牛市時才出現了大幅上漲。也就是說,券商板塊的“風向”是存在一定規律的。

如果抄底的話,如何選擇券商股票呢?

1、選擇市值大的券商股。為什麼選擇市值大的上市公司呢?很多投資者喜歡選擇市值小的上市公司,因為市值小容易炒作,價格上漲的幅度也大。我們反過來想,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炒作起來了,真的就能完全受益?市值小的上市公司上漲容易,可下跌也快,這是相對的。而市值大的上市公司相對穩定性要強。

市值大還有一個優勢,在機構、基金、外資、專業投資者越來越多的背景下,如果匹配投資,並不會單獨選擇一家上市公司,而是被動式基金觸發的投資。而哪家上市公司的市值越大,被動投資的資金也就越大,這是被動式基金模式所決定的。

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價格,並不是所有的市值決定,而是日常浮游交易的籌碼決定。而浮游籌碼越少,相對股票價格上漲的機會也就越強,存在機會。

2、選擇財報數據好的券商股。

這家券商股2017年年度至2019年一季度的淨利潤同比增長率與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0.3%、16.91%、12.96%、-7.73%、-17.87%、58.29%與13.92%、12.74%、6.94%、-4.53%、-14.02%、8.35%。淨利潤沒有出現過虧損。2019年一季度的增長性,可謂十分漂亮,淨利潤同比增長58.29%。我們再來看一家:

這家券商股雖然2019年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與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均是很棒,但出現過虧損跡象。2017年年度至2019年一季度分別為-48.85%、-48.83%、-149.88%、-140.13%、-193.25%、137.97%與-37.89%、13.82%、-6.05%、-6.47%、-16.73%、63.48%,淨利潤分別為1.94億、3733.37萬、-4825.42萬、-7849.04萬、-1.81億、8884.15萬。

2018年出現了兩個季度以及年度的虧損情況。這樣的上市公司在選擇券商股的時候儘量規避。淨利潤出現過虧損的上市公司,往往管理模式有欠缺,並且業績穩定性弱,市場環境好的時候能盈利,而當市場不好的時候會出現虧損。我們再來看一家:

2017年年度至2019年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率與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6.78%、11.61%、-34.44%、-43.03%、-35.15%、142.98%與-1.96%、5.21%、-30.68%、-41.26%、-33.44%、143.49%。這家上市公司前幾個季度財報很不理想,但是沒有出現過虧損的情況,依舊保持的是盈利狀態。而2019年一季度呢?淨利潤同比增長率激增142.98%的水平,這樣的券商股也是存在機會。

3、參考歷年市盈率水平。

一家券商股現在的動態市盈率為17倍,歷年的市盈率水平處於12倍-23倍之間。那麼,這樣的市盈率水平是高了,還是低了呢?處於的是中間水平,既不高又不低。市盈率=股價÷每股盈餘,是衡量以及公司被高估還是被低估的指標。那麼,這個水平的上市公司,如今投資可以利用一些策略進行規避風險,是可行的,沒有泡沫,估值健康。

但是,如果一家上市公司現在的動態市盈率為25倍,而歷年的市盈率為15倍-28倍呢?這種情況就處於歷年市盈率的高位水平,投資價值並不高,應當規避才是。

銀行與保險類的上市公司,投資價值性要比券商要高!

投資,其實就是要看哪家賺錢賺的多以及市場的熱度幾何。而券商的關注度高、熱度高,但對比銀行與保險,並沒有銀行與保險行業賺錢多。

券商板塊的龍頭股中信證券,總市值2594億,2018年年度淨利潤93.9億,2019年一季度淨利潤42.58億。而銀行板塊相似市值的中信銀行、民生銀行、平安銀行,總市值分別為2614.42億、2531.18億、2402.14億,2018年年度淨利潤分別為445.13億、503.27億、248.18億,2019年一季度分別為133.16億、157.92億、74.46億。還有保險公司呢?總市值更低僅有1479億的新華保險,2018年年度淨利潤為79.22億,2019年一季度為33.67億。

從實際情況來看,券商的盈利性,並沒有同屬於大金融行業的銀行與保險行業盈利性強。並且券商的市盈率要高於銀行與保險。中信證券的市盈率為16.5倍,中信銀行、民生銀行、平安銀行分別為5.51倍、4.16倍、8.07倍。新華保險的市盈率為12.55倍。也就是說,券商股的盈利性弱於銀行保險,但市盈率卻比銀行與保險要高出不少。從投資的角度講,銀行與保險類的上市公司,安全性要比券商高。

總結:如果抄底的話,如何選擇券商股票?一則選擇券商行業市值大的上市公司,未來專業資金越來越多的背景下,存在機會;二則是依據券商行業股票走勢特徵進行抄底;三則是尋找業績穩定,並且2019年業績確定性強的上市公司;四則是現在處於歷年市盈率水平低位的券商上市公司,而不是處於高位。再是,對比大金融三個行業的投資價值,券商的投資價值性要低於銀行與保險。


厚金說


現在的A股經過三年多的殺跌,已經處於歷史大底階段,也是熊市末期時候,我個人支持抄底券商股;券商股就是股市行情的方向標,熊市末期券商提前見底走強,牛市末期券商股提前高位調整!

如果抄底的話,如何選擇券商股票?

(1)選優不選差

選優也就是指在券商板塊當中優質的證券公司,業績優良,抵抗風險能力強,被市場低估,處於行業競爭強等個股;在券商行業中信證券就是名副其實的龍頭企業,類似這樣的優質個股可以作為目標股;券商板塊中業績不好的,不穩定的可以忽略。

(2)選低估不選高估

股票的股價高低是由超大資金推動和股票的內在價值來決定的,只有那些低估才能有炒作的空間,才能吸引二級市場資金,才能具有潛力爆發;A股市場從2015年開始走價值迴歸之路,那些高估有泡沫的個股將會進行洗禮,讓價值迴歸,這些個股迴避為好!


(3)熊市末期選大券商,牛市加速期選小券商

整個券商板塊從熊市末期到牛市末期都是,但是其中要把握一個節奏,熊市模式哪些超大資金會截止券商板塊拉昇盤面,也都是啟動大券商股才能帶動大盤,所以熊市末期選大券商股持有;而到了牛市加速期整個股市都是普漲時候,真正漲的都是題材股,中小題材股為主,所以牛市加速期間選小券商是比較好的,漲的更加迅速。

(4)選股性活躍的,不選低迷冷門券商股

股票表現雖然是有板塊效應,還有連鎖效應的,但是往往板塊當中都是會出現比較突出的個股,一般都是定義為板塊龍頭股,次二龍頭股之稱;股性活躍的股票才有資金關注,有資金關注的股票再差也不會差到哪裡去,畢竟超大資金也是需要賺錢的,不會去白折騰;那些低迷,沒有成交量的個股最好放棄。

(5)選超跌低位券商,不選高位泡沫股

熊市行情的時候券商股同樣也會進行大幅度殺跌,近三年多券商板塊從2015年高位開始殺跌,整個板塊平均跌幅近70%了;但是近三年中有些券商個股公司有利好或者有故事的個股受利好消息漲了一波,同步板塊平均跌幅沒有這麼大;所以會出現有些券商個股還沒跌到位,還有殺跌的空間,抄底這類個股風險大,一定要選擇超跌低位券商股。

如果當前的A股要想抄底券商股,以上5點是我個人覺得超跌券商股的思路,這些思路不分先後,只分適不適合自己,只要自己感覺有道理的可以藉助這些思路去選擇券商股來超跌,最後祝願你投資順利。


老金財經


如果要抄底,你的依據是什麼?假如我們拋開是不是底不談,僅僅從抄底選擇券商的邏輯上,這的確是對的,想必很多市場參與者都知道,券商是股市的晴雨表,率先表現才是正常的現象,問題是券商標的幾十家,怎麼才能選出其中的優質券商標的?

通常意義上講,市場參與者在不太會選擇具體標的之前,可又極度看好該行業的情況下,行業ETF指數基金就成了不錯的選擇,因為這不需要你親自去從幾十家券商中選擇,你很難捱個的去看這幾十家公司的年報數據,比如證券ETF,這就跟券商指數的走勢基本相同,你買的是整個行業,那麼,這個行業的平均表現可以被你拿到,缺點最多就是你無法拿到具體個股的超額收益而已,但好歹拿到了平均漲幅吧。

你看,券商ETF的漲幅對比下方的大類券商漲幅,是不是還要高一些,換言之,平均漲幅還是不錯的。

可你又很想選擇一家券商來做,那麼該如何選擇呢?

我們對比三家券商,按大中小的市值來進行比較其漲幅,起始日期定在2018年10月,所選標的為國泰君安、西南證券、華林證券,這三公司找找最新的市值排名,分別處於第二名、第二十名、以及第四十二名的位置。咱們就對比截止今天的漲幅吧。

首先是國泰君安,近期以來,國泰君安的中報業績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幾個月的時間過後,可以看到國泰的區間漲幅為34%左右,而最高則66%左右,接近9個月的時間,如果一年左右能維持在30%左右,實際上表現還是相當不俗的,別忘了這可是一家千億級別市值的上市公司。

其次我們看看西南證券,市值接近300億,屬於中等級別的券商,同樣的時間漲幅對比,區間漲幅上看,高達72%,最高則達到了近130%,換言之,這是個翻倍的標的,事實上西南證券上市這些年,發展並不快,甚至說還有點止步不前的情況,然而這並不影響大環境變化的時候為其帶來的額超額收益。

最後是華林證券,這是一家新股,今年才上市的券商,事先說明,我曾經參與過這家公司,對其研究相對較深。那麼我們就按照其上市日到今天,來看看錶現如何。區間漲幅上,需要注意一點,我拋開了上市未開板的區間漲幅,那麼得到的數據是80%左右,而最高則是148%,這個表現相比不需要我再多說了,如果再加上未開板的漲幅,似乎更可觀了。

總結

這實際上屬於通過漲幅來選擇標的的一種方法,你會發現市值越大,漲幅越小,但是拉長週期來看,這絕對是更加穩定的,而小市值的券商正因為其市值小,資金推動更容易,那麼其漲幅自然也就越大,換言之,這是激進參與者的玩法。

券商是週期股,對於其估值的問題上,我個人還是習慣用PB來進行估值,參與的時候,只要公司的市淨率<1.5,我或多或少會去進行研究,以判斷其是否具備相應價值,原則上不高於2,那麼,這能直接幫我篩選掉一部分券商,然後就該看其財務數據了,比如熊市階段是否出現逐年緩慢增長的淨利潤增長率或者每股收益增長率,再看其具體的經營,不同的科目是否出現同步的增長,用以判斷其在熊市階段是否保持適度的強勢,如果可以,那麼中期級別持有也算不錯的選擇……


關注易論,為您帶來更多優質原創內容。


易論招財圈


對於證券股我建議選大不選小,選好不選差。由於現在的A股還處於下跌趨勢中,底部區域也並不明朗,如果抄底的話還是保守的比較好。券商股三年的下跌現在肯定是處於低估值區域的,而且券商股有眾多的低價股,低市淨率股。在選擇券商股時,為了低風險的投資我建議可以選擇市值較大,盈利情況較好的券商公司,比如中信證券,國泰君安,申萬宏源等。

抄底券商股,我建議分批建倉為佳。選擇抄底券商股可以,但是要注意倉位的控制以及抄底的策略。低位的券商股由於長期的下跌會有反彈的需要,現在券商股就是在反彈中,我們這個時候應該高拋,等待再次回調後的機會。券商股的未來不只是這一點的反彈,我們要做的是分批建倉,逢低加倉,逢高減倉,長時間的持股才是。

我是投資觀,看完關注點贊股票大漲不斷,個股分析私信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