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房瞭見個王愛召,滿山遍地羊牛跑,王愛召民間歷來有"東藏"之稱


上房瞭見個王愛召,滿山遍地羊牛跑,王愛召民間歷來有

王愛召村委會的書法墨寶

上房瞭見個王愛召,滿山遍地羊牛跑,王愛召民間歷來有

美麗鄉村建設後的王愛召村委會

王愛召遺址位於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王愛召鎮王愛召村,王愛召遺址矗立於該村的"臥龍土崗"之上,現僅留存著一個方方正正的小倉房,據說喇嘛洛布森津巴(漢名楊三明),三十年如一日駐守著這間小倉房。而王愛召的其他遺址如:喇嘛住處等,都分佈於整個村落。經歷2015年到2017年的美麗鄉村建設,如今的王愛召村已煥然一新。能保留的保留了下來,大多是一些廢墟,都埋在廢墟下。

上房瞭見個王愛召,滿山遍地羊牛跑,王愛召民間歷來有

原王愛召村民委員會標牌

王愛召又名伊克昭,漢譯"大廟",全稱"烏哈格尼巴達拉古拉圪齊廟",明廷賜名"廣慧寺"。據史料記載,明萬曆四十一年,即公元1613年,鄂爾多斯領主博碩克圖濟農按照三世達賴喇嘛旨意,在此修建召廟,這是伊克昭盟地區修建的第一座喇嘛廟,後因後裔受封郡王銜,故稱"王愛召"音譯為"郡王的召"。王愛召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廟宇,在最為鼎盛時期佔地面積50畝,寺廟共有房屋約259間,四周建有282間喇嘛住房,是鄂爾多斯高原黃河南岸規模最大的一座寺廟,民間歷來有"東藏"之稱,與西藏東西遙相呼應。

上房瞭見個王愛召,滿山遍地羊牛跑,王愛召民間歷來有

王愛召遺址碑記1

一首原生態山曲《喇嘛哥哥》在鄂爾多斯、包頭和巴彥淖爾周邊流傳久遠,歌詞中這樣唱道:"上房瞭一瞭,瞭見個王愛召,二那妹妹捎個話話,我要和那喇嘛哥哥交"。當地人只好唱著《喇嘛哥哥》來紀念王愛召當年的輝煌。

上房瞭見個王愛召,滿山遍地羊牛跑,王愛召民間歷來有

王愛召遺址碑記2

正因為王愛召在清末民國初的繁盛,這才使得許多自陝北和晉北走西口過來的人歎為觀止,上房瞭一瞭,瞭見王愛召,意思是站在屋頂上看一看,就能一眼看到宏大的王愛召。

上房瞭見個王愛召,滿山遍地羊牛跑,王愛召民間歷來有

召廟保留存放的彩色代字磚

資料記載,1941年陰曆正月十四日,侵略包頭地區的日寇小島部隊出動80輛卡車的步兵,在坦克車、裝甲車、飛機的掩護下,從銀匠窯子過黃河,經三分子、鄔家圪堵、東二櫃來到西社村。駐守在大樹灣一帶的偽蒙古軍第四師,接到日本軍行營司令部的命令,由師長包貴廷、參謀長烏力吉敖其爾指揮,也從大樹灣傾巢出動到了西社,與日寇會合作戰。

上房瞭見個王愛召,滿山遍地羊牛跑,王愛召民間歷來有

保留存放的召廟磚刻

上房瞭見個王愛召,滿山遍地羊牛跑,王愛召民間歷來有

寺廟的石座

日寇和偽蒙古軍到了西社後,在西社、劉大營子、三座茅庵等地架起了大炮。上午10時左右,天上,侵略軍的飛機輪番轟炸王愛召和召周圍;地上,是大炮齊轟。召周圍住的老百姓當時有六七十戶,前來觀看每年正月十四五舉行的"跳鬼"活動的群眾,凡能走動的都向南逃到沙梁裡躲起來,國民黨部隊一直抗擊到天黑,日寇和偽蒙古軍也沒有攻下王愛召。夜裡,國民黨部隊看到,堅守是不可能的,只好乘夜色向南悄悄地主動撤退了。

上房瞭見個王愛召,滿山遍地羊牛跑,王愛召民間歷來有

召廟的磚刻

正月十五早上,日寇殺氣騰騰地開進了王愛召。偽蒙古軍四師十團駐紮在西社;十一團駐紮在五福社;十二團駐紮在小淖,並把召周圍沒走的百姓,召裡的喇嘛趕離王愛召,不許他們靠近。

上房瞭見個王愛召,滿山遍地羊牛跑,王愛召民間歷來有

保留存放的磚塊

日寇侵入王愛召後,動用隨來的80多輛大卡車,不分晝夜地搶運召裡明、清兩代300多年來積存的文物珍寶。敵人首先竊走了正殿內銀製的前額鑲寶珠的釋迦牟尼佛像的頭,接著搶走了召裡的大小金銀佛像和其它陳設品、珍貴的文物、成套的經卷、地毯、壁毯、墳塔。還將召上特製的風磨銅召頂,能盛23擔水的大紅銅鍋等都搶走。

上房瞭見個王愛召,滿山遍地羊牛跑,王愛召民間歷來有

召廟裡的磚刻彩色瓦塊

日寇的汽車載著召裡的文物、珠寶,經五福社、新城、東磴口過河運往包頭。當時駐紮在五福社的偽蒙古軍四師十一團二連三排七班長雲特並太,親眼看到車上裝著王愛召裡的銀製鍍金馬鞍和弓箭,燙金木刻經皮的成套經本、成捆的地毯、壁毯和貴重文物。

上房瞭見個王愛召,滿山遍地羊牛跑,王愛召民間歷來有

召廟的獸頭磚塊

正月十七日晚,王愛召裡的珍寶全部被搶空後,日寇把國民黨八十六師堆放在召裡的一垛乾草抱進喇嘛房,在召上澆了汽油。正月十八日早上4時多,敵人開始燒召,同時把召周圍的民房也全部點著,王愛召裡外及召周圍的村莊被燒成一片火海。

上房瞭見個王愛召,滿山遍地羊牛跑,王愛召民間歷來有

建設中的王愛召新村

正月十八日太陽露頭時,日寇開始撤退。投靠了侵略軍的陳炳義趕來為侵略者幫兇,把王愛召周圍的群眾、牛羊全部趕上,向北去歸順日本侵略者。趕著牛羊的群眾走到德勝太九壩泉子時太陽已落,一些不願投靠日寇的群眾趁天黑逃走,未被趕到河東。退走的日寇又怕王愛召被群眾撲滅大火,再次返回到離召不遠的紅柳敖包,架起大炮又向著已成火海的王愛召轟擊,直到太陽落時才撤走。〖1〗

上房瞭見個王愛召,滿山遍地羊牛跑,王愛召民間歷來有

各級領導關懷王愛召

就這樣,王愛召經過四百年歲月的洗禮,恢宏壯觀的王愛召受到重創,與廢墟無異,1000餘名喇嘛含淚離開王愛召,王愛召的香火鼎盛從此不再。歷經明、清兩代歷史的王愛召完全毀於日本侵略者的手中。

上房瞭見個王愛召,滿山遍地羊牛跑,王愛召民間歷來有

沒落殘留的王愛召

文革時期,紅衛兵們將僅存的一座喇嘛講經堂及喇嘛住房拆了。這間由寺廟磚蓋成的磚屋依然佇立於召廟遺址北側。

上房瞭見個王愛召,滿山遍地羊牛跑,王愛召民間歷來有

臥龍土崗上的小倉房

自成吉思汗逝世後,為祭祀方便,建立了象徵成吉思汗陵寢的八白室(八座白色的氈帳) ,隨著蒙古族政治中心的變動,輾轉大漠南北。明正統年間,鄂爾多斯蒙古部進駐河套,遂將成吉思汗生前所用器物及靈柩等移至今達拉特旗之王愛召,以受四時之祭。清初,才遷至如今的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並留下500戶"達爾扈特"人守護。

上房瞭見個王愛召,滿山遍地羊牛跑,王愛召民間歷來有

復建王愛召效果圖1

鄂爾多斯王公貴族和當地蒙古族,對王愛召的熱愛並不僅因為它的香火鼎盛及寺院規模的宏大,更因為這裡曾經暫時安放過成吉思汗陵寢。

上房瞭見個王愛召,滿山遍地羊牛跑,王愛召民間歷來有

復建王愛召效果圖2

現如今,這座具有歷史沉澱的召廟已被當地政府和社會的有識之士所重視,重建召廟的巨大工程籌劃已經啟動,據知情者說,王愛召恢復重建已經列入鄂爾多斯當地規劃範圍,有幸看到了王愛召復建規劃圖,參觀了施工工地現場,相信不久的將來,復建後的王愛召將會以嶄新的姿態再現鄂爾多斯高原!

上房瞭見個王愛召,滿山遍地羊牛跑,王愛召民間歷來有

施工工地1

上房瞭見個王愛召,滿山遍地羊牛跑,王愛召民間歷來有

施工工地2


上房瞭見個王愛召,滿山遍地羊牛跑,王愛召民間歷來有

施工工地3

〖1〗資料來源於《王愛召劫難》內蒙古日報 2016-03-1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