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已故著名作家路遙的成名作。發表於1982年的《收穫》期刊上。在“傷痕文學”和反思文學”大行其道的當時,《人生》的橫空出世,猶如文壇出現的一匹黑馬,迅速產生了轟動效應,主人公高加林也成為當代文學人物畫廊上一個備受爭議的人物形象。至今,作品震撼人心的效果並沒有減弱,其複雜的主題意蘊仍在不斷引發讀者和評論界的關注和思考。
而我認為,《人生》的主題思想,與作品中透露出的悲劇意識和主人公高加林的形象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這篇十三萬字的小說,以樸素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一個發生在黃土高原上的農村故事:高加林高中畢業後回鄉當了一名民辦教師,卻讓有權有勢的高明樓給弄了下來。在高加林心灰意冷之時,一直暗戀他的同村姑娘劉巧珍以一顆金子般的心使他重新振作起來,二人結為男女朋友。後來高加林回縣廣播站工作,接受了原同班同學、縣委幹部女兒黃亞萍的追求,拋棄了劉巧珍,同時黃亞萍斷絕了與原男友張克南的交往。高加林期望和黃亞萍去南京發展,卻因張克南母親的有意阻撓,使事業和愛情頃刻化為烏有。在高加林回鄉之時,巧珍卻已為他人妻,嫁給了她並不喜歡的馬拴,故事在高加林的悔恨交加中結束。
《人生》的結局應該是悲劇性的。有評論者認為高加林最後回鄉,在愛情上並非沒有出路,因為還有巧珍的妹妹巧玲,一個和她姐姐那樣漂亮,卻比她姐姐有氣質、有文化的高考落榜生在等待高加林,並認為這是作者的有意安排,是“一種喜劇性的暗示”。
但這種看法有主觀臆斷之嫌。書中的敘述並沒有這樣的蛛絲馬跡,看不出哪兒是在暗示;從情節發展來推測,巧玲的爸爸怕斷然不會再讓他小女兒嫁給高加林這個“負心漢”。
倒是作者有些為高加林和劉巧珍愛情的破滅而惋惜,即較為贊成劉巧珍和高加林的戀情,這在書中的描寫中能夠看出,劉巧珍在高加林的建議下刷牙,及和高加林去城裡買漂白粉等情節表明,劉巧珍雖是鄉下人,但能夠在引導下逐步改善舊有的生活習慣,向新的現代文明靠攏;從巧珍主動提出向巧玲學寫字更可以看出,她也渴望讀書識字,嚮往有文化的生活,以後也有可能和高加林一起高談闊論,可能這才是作者的暗示。但現實的結局,卻大大超出了讀者的心理期待。使人扼腕嘆息。
作者正是以這種出人意料的安捧,打破了傳統小說中的大團圓結局,從而使作品變得沉實厚重,引發讀者無限回味和感慨。
作者肯定高加林走出家鄉,追求現代文明,卻不贊成他完全脫離家鄉;肯定劉巧珍的愛情追求及她和高加林相戀,而不贊成高加林為了個人利益放棄彌足珍貴的愛情。這應該是《人生》的主題意蘊。也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作者的看法。
對於路遙的這種思想傾向,我認為有以下幾方面成因:
首先,作者對城鄉之間關係的認識。路遙從小生長在農村,自進入城市,就對城市的現代生活方式產生了一種渴望,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嚮往;但家鄉有他所熟悉的一切,對於生他養他的故鄉農村,路遙總有一種難捨難分的感情,正是這種難以割捨的鄉土惰結,使他的作品往往透露出一種信息,即在追求新生活的同時,不可完全脫離故土,否則就避免不了走向悲劇的命運。
其次,作者當時世界觀的影響。高加林渴望外界的新生事物,這是路遙心聲的吐露,但同時也不自覺流露出有所作為就必須走出鄉村的觀念,從而否定了另外一種合理性認識:接受新事物不一定非要走城市的道路,留在家鄉當一名農民也可以有所作為。這應該是作者當時思想上侷限性,他後來《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安的形象,即表明了作者世界觀的進步。
最後,路遙的愛情觀。在中國傳統倫理中,完美的女性應該是賢妻良母型的,路遙生長在一個農民家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這種觀念的影響。書中的劉巧珍是那麼溫柔善良,為了心愛的人可以捨棄自身,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將為心上人的奉獻和犧牲視為理所應當,視男人的最大幸福為她的最大幸福,同樣的女性還有《平凡的世界》中的孫蘭花及賀秀蓮。
作者肯定劉巧珍對愛情的勇敢追求和無私付出,並認為這種愛情高於一切,高加林的所謂事業追求一旦於此相違背,也要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作者的這種觀念和在作品中的表現,也成為《人生》主題意蘊的一個重要成因。
文化的理想國,讓每一個詩意的靈魂,都有棲身之地。感謝您的關注!
閱讀更多 文化的理想國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