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分子與“學歷公民”


知識分子與“學歷公民”

著名作家沙葉新近日說過“知識分子從未像今天這樣不像知識分子”,此話很值得玩味。沙葉新先生此話雖然看似調侃或者自嘲,其實蘊含著很強烈的批判精神和反思哲理的。細品起來有點像魯迅先生評價的“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味道。

知識分子與“學歷公民”

(著名劇作家沙葉新)

這裡姑且不論令世人推崇的有關真正的知識分子與生俱來的人格獨立、思想自由、科學追求、愛恨率真、不淫不屈的諸多高貴品質。我揣摩沙葉新先生大概覺得真正的知識分子應該是一個社會的文化精英,是小眾的。其實“知識分子”這個名詞的出現是有很強的政治色彩的,民國之前大概是沒有這個深深打上時代烙印的稱謂的。那時人們對有學問有德性的人都稱呼為“先生”。知識分子應該是上個世紀初期革命浪潮席捲而來的“副產品”,相對於革命初期大多數未進過學堂甚至目不識丁的革命者主流而言這是一個“特殊群體”的“特殊稱謂”。

知識分子與“學歷公民”

( 陳寅恪大師在《王觀堂先生碑銘》中論知識分子的風骨)

因為有了色彩,“知識分子”也就有了不同的標籤:好聽一點有為夢想為信仰而義無反顧的仁人志士;有為崛起為復興而敢為人先的科學驕子;有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的飽學之士;有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風骨清流……難聽一點則有躲進小樓成一統的“迂腐之輩”、恪守古訓甘於守道的“封建餘孽”、滿嘴奇談怪論不服領導的“刺頭”……或貶或抑,或尊或寵,或親或疏,或熱或冷,這麼多年來,“知識分子”總是一個繞不過去的話題。

進入21世紀的中國,“知識分子”突然開始擴軍膨脹起來了,高校擴招、中職升級、成人教育氾濫,一個不足百人的技工學校有幾十名高級教師、一個只有3、4百名教職員工的高職院校居然有正副教授近百人已不是個別現象……中華民族高歌猛進地進入了“知識分子”時代。一下子以幾何級數出現的“知識分子”,完全顛覆了我們過去對“知識分子”的認知和認同。在其中不乏有北大學生弒母、高校教師師德師風失範、貪官論文造假買賣學歷、危難時刻躲進書齋發論文等等爆料,難怪沙葉新們驚呼知識分子已不像知識分子了。誠如錢理群先生所自嘲的那種“沒有文化的學者,沒有趣味的文人”。

知識分子與“學歷公民”

我覺得這個源源不斷被形形色色的學校和機構“製造”出來的並且還在不斷膨脹的“知識分子”們應該叫“學歷公民”似乎更加貼切。的確他們已經“完成”了或學士或碩士或博士階段的學習,也掌握了相當的專業知識,稱之為“知識分子”無可厚非。但他們其中的有些人又似乎與傳統意義上的“知識分子”所具有的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遠了一點。光會妙手著文章還不行的,還需要鐵肩擔道義。正如當年有著豐富的農耕知識的農民、有著精湛製作水平的能工巧匠們不能叫做“知識分子”一樣,“工廠化流水作業”“生產”出來的現代知識人稱為“學歷公民”則更具有時代特色吧。

還是給“知識分子”小眾一點吧,不然的話真的會應驗了沙葉新的判斷。

知識分子與“學歷公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