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奇聞:英雄原來也嗜酒,酒後亂性難追悔

三國奇聞:英雄原來也嗜酒,酒後亂性難追悔

三國奇聞:英雄原來也嗜酒,酒後亂性難追悔

南宋辛棄疾在《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詞中,是這樣稱讚三國英雄孫權的:“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說來你也許不信,就是這樣一位佔江東為王的大英雄,竟是一個嗜酒如命的酒鬼,常常喝得酩酊大醉,造成酒後失態,酒後亂性。請看以下孫權酒後的表現,便知真假了。

張昭是託孤大臣,孫權稱之為師傅,但師徒倆酒後所做的事的確令人刮目。一次,孫權大宴群臣,喝大了,將酒潑在群臣的臉上,並用發硬的舌頭說,今天一醉方休,不醉倒在桌子底下任何人都不許走。張昭正色不言,出外車中坐。孫權一愣,趕忙派人追回,陪著笑臉說,一起樂樂而已,公為何發怒嘛?張昭說,昔紂王作糟丘酒池,夜夜沉迷酒色,當時也說只是樂一樂,沒有認為是什麼醜事。孫權面有慚愧之色,酒宴不歡而散。

遼東公孫淵要求歸順東吳,孫權很高興,立即封公孫淵為燕王,並派人帶了珍寶印綬前往,張昭勸諫說,公孫淵並非真心降吳,我們如此重視,一旦他改變主意,將我們的使節扣押,以此討好魏主,昧下我們的財物事小,被別人恥笑事大。孫權與之爭論,張昭固執己見,孫權大怒,按住佩劍道,東吳士大夫入宮朝拜我,而出宮就拜你,我對你已經夠尊敬的,你卻每次都跟我過不去,為什麼?張昭也毫不示弱,怒目圓睜吼道,我知道你不會聽我的勸諫,但我依然要盡職盡責,因為太后臨終呼老臣於床下,遺詔顧命之言故在耳。說完淚流滿面,孫權也扔掉擲佩劍,與昭對泣,可事後,依然派人前往,張昭一氣之下,稱疾不朝,孫權恨之,故意用土塞其門,張昭更倔,將門裡面也用土堵塞。結果,公孫淵果然詐降,孫權理屈,前往張家賠禮,張昭不見,孫權故意火燒其門逼他出來,張昭誓死不出,孫權趕緊命人滅火,張昭的兒子怕事情不可收拾,忙扶出父親,孫權嬉皮笑臉地拉張昭上車請回宮中,擺開賠罪宴,當著文武百官滿飲三大斛,不知不覺又有些喝大了,說:“孤與張公言,不敢妄也。”

名士虞翻,本是好酒之徒,但常酒後失言,這一點,很令孫權自嘆弗如,但有一次,虞翻卻在孫權酒興正濃之時,故意裝醉掃興,差點丟了性命。孫權為吳王后,舉行盛大宴會,孫權興高采烈,心情舒暢自不必說,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孫權起身行令,每人滿斟一杯,行至虞翻,虞翻不僅不接孫權令盅,反而佯裝醉倒,晃晃悠悠,起來又倒,孫權以為他真醉了,沒有強行灌他。哪曾想,孫權一轉身,虞翻卻翻身坐起。孫權大怒,拔出佩劍,就要砍頭,眾人惶恐不已,大司農劉基急忙抱住孫權諫道:“大王酒後手殺善士,雖虞翻有罪,天下孰知之?且大王以能容賢畜眾,故海內望風,萬不可因小事而毀了名。”權曰:“曹孟德尚殺孔文舉,孤於虞翻何有哉?”基曰:“孟德輕害士人,天下非之。大王躬行德義,欲與堯、舜比隆,何得自喻於彼乎?”孫權幡然醒悟,虞翻由是得免,孫權對左右說,今後凡我酒後言殺者,皆不得殺。

孫權愛酒,更喜歡有人助興,諸葛恪便是其助興的活寶,諸葛恪憑著自己的機靈,獲得一頭驢的賞賜,只是其中之一,另有一次,孫權設宴命諸葛恪行酒,行至張昭時,張昭已有酒色,加上本不善飲,堅持不喝,並說這不是養老之禮,孫權一看有好戲,就幸災樂禍地說,要是能讓張公理屈詞窮乖乖飲酒,那才是你的本事。諸葛恪斟滿一杯,遞到張昭面前說,昔姜子牙九十歲還秉旄仗鉞,猶未告老,現今軍旅之事老將軍在後,吃飯喝酒總把您放在前面,怎麼能說不是養老之禮呢?張昭無奈,一飲而盡,孫權哈哈大笑。

張昭是東吳老將也算老才子,諸葛恪才思敏捷,堪稱後起之秀,孫權就故意讓這一老一少鬥心眼,博自己一笑。閒來無趣,孫權召二人飲酒,正愁沒有話題,忽有白頭鳥落在殿前,孫權問,此何鳥?恪曰:白頭翁也。張昭故意問道:未聽說有白頭翁,假如有,那請招白頭母來。恪曰:有一種鳥名叫鸚母,未必就有鸚父,假如有,也請老將軍一起喚來。眾皆大笑,孫權噴酒,連稱過癮。

周泰原是孫權的跟班侍衛,一次,孫權領兵千人駐紮會稽,忽遭數千山賊襲擊,山賊圍住孫權亂砍,已經砍中馬鞍,幾次危在旦夕,周泰捨命拼殺過來,保護孫權突圍而出。因此,拜周泰為平虜將軍,升濡須都督。老將朱然、徐盛不服,孫權特地來到濡須為周泰樹威,酒席宴上,孫權命周泰脫去衣服,指著數十道傷疤問道:“幼平,卿為孤兄弟,戰如熊虎,不惜軀命,被創數十,膚如刻畫,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馬之重乎!卿吳之功臣,孤當與卿,同榮辱,等休慼。幼平意快為之,勿以寒門自退也。”說罷,淚如雨下,隨即,將自己的御蓋賜予周泰,讓他在前鳴鑼開道以樹威信,朱然、徐盛立時服氣,周泰也大受感動。

甘寧投奔劉表不見重用,又投奔黃祖仍不被重用,黃祖屬下蘇飛勸甘寧另投明主,經周瑜、呂蒙舉薦,孫權視之如舊臣。甘寧勸孫權徵黃祖,孫權做了兩個匣子,用來盛黃祖及蘇飛的人頭,祖敗蘇飛被擒,慶功宴上,甘寧下席叩頭,血涕交流的說,屬下若不是蘇飛,怎能效命於麾下,今特意向將軍乞求免他一死。孫權說,如果放了他,他逃走怎麼辦?甘寧說,蘇飛能夠活命,感恩都來不及,逃跑不是自尋死路嗎?若真的逃走,我的頭願意代替。孫權當場赦免了蘇飛,甘寧從此惟命是從。

曹操率四十萬大軍徵濡須,孫權派甘寧夜襲曹軍,把酒曰:“興霸,今年行討,如此酒矣。”甘寧接酒在手,一飲而盡,當夜,率領百餘人敢死隊殺入曹營,斬首數十級而回,不久,曹操撤軍北歸。遜權盛讚道:“孟德有張遼,孤有興霸,足相敵也。”孫權一碗水酒,退卻曹操四十萬之眾,堪稱以酒收買人心之典範。

甘寧射死凌操,其子淩統接管父親的軍隊,淩統與都督陳勤飲酒,陳勤欺負淩統年幼,喝酒不上規矩,侮辱淩統及其父親,淩統罷酒而出,陳勤追出繼續辱罵,十五歲的淩統血氣方剛,抽刀便砍,之後,投案自首,孫權說,男子漢大丈夫誰還不好喝點酒,你果敢剛毅,陳勤是自己找死,以後將功贖罪就行了。後來,淩統果真為東吳立下汗馬功勞。

前將軍朱桓心高氣傲,恥為人下,他領兵在外,與孫權派駐的監軍胡綜意見不合,兩人發生矛盾,朱桓要秘密除掉胡綜,孫權以朱桓行為異常,召回養病,後來,前方吃緊,又決定讓他回去,餞行宴上,朱桓為表示忠心,捧起酒杯對孫權說:“臣當遠去,原一捋陛下須,無所復恨。”孫權笑眯眯的將身子前傾,朱桓急忙用手輕輕撫摸著孫權的鬍鬚,涕淚交加地說:“臣今日真可謂捋虎鬚也。”眾人爆笑,孫權更是心花怒放,舉杯道,願你前敵立功不負孤意。說罷,滿飲一斛。

太史令吳範是占卜專家,孫權每出征必先請之卜卦,且每卜皆準,孫權想知道其中的奧秘,吳範就是不傳授,所以,孫權恨之。孫權稱王之前,吳範說江南有王氣,孫權說,若如你言,我立你為侯。後來,孫權果稱吳王,慶典宴上,吳範悄悄說,以前的話大王還記得嗎?孫權說,記得。立即吩咐取印綬來,吳範覺得伸手討要的爵位不是好爵位,堅辭不受,孫權認為掃興,但還是給了一個都亭侯,任命書剛下,孫權又藉故,削除了吳範的爵位,弄的吳範鬱鬱而終。

孫權能夠稱得上真正酒後亂性的,就是與皇后潘氏的那些事,潘父做過小官,犯罪處死,潘氏女紅極佳,被充入宮中,因孫權喜愛她編織的東西,且見她儀表出眾,便招至偏殿侍奉他飲酒,潘氏很會諂媚,又有野心,抓住機會,極力討好孫權,用似水的溫柔忽悠著孫權,左一杯,右一杯,不一會,孫權便酒不醉人人自醉,勾肩搭背的進了臥房。沒想到,珠胎暗懷,再見到孫權的時候,潘氏撒嬌地說,臣妾夢見神人將龍頭授我,我以蔽膝受之。孫權大悅,後來,潘氏誕下孫亮,公元251年5月,潘氏被冊立為皇后。可好景不長,第二年二月,就被六七個宮人趁她熟睡的時候,將她活活勒死。潘氏居心不端,一直爭寵後宮,並殘害袁夫人(袁術之女),孫權病重,她偷偷向中書令孫弘探聽呂后專權的故事,本來有望成為呂雉第二的潘氏,卻意外地死於宮人之手,這真是東吳不幸中的萬幸,若潘氏如願以償,恐怕孫權在天之靈也會為自己的酒後亂性,懊悔不已。

(本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