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種小吃來形容你的家鄉,你會用什麼?

愛麗絲夢想


安徽宣城有一種小吃”臭豆腐乾”,

形狀和香乾一樣,灰色的,聽說是用白色的豆腐乾放進臭滷水裡浸泡兩天兩夜,聽老年人說滷水的原料是幹荷葉,芝麻桔梗,草木灰等等。

小時候跟大人上街總是央求他們給我買臭豆腐乾吃,五分錢一塊,如果不給我買我就坐在地上不走……

如今我已經是異鄉人了,異鄉也有臭豆腐買,感覺還是家鄉的臭豆腐好吃,

偶爾回老家一趟我一定會尋找老街買臭豆腐的地方。

聞著臭,吃著香,

打一巴掌也不放,


嚮往大山的人


家鄉美味——燒麥


說起家鄉,不管我們出身貧寒還是富貴,說起家鄉;尤其是那些常年在外打拼的人來說,都是萬分的自豪和欣慰,因為那是生他養他的地方。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出生在內蒙古的80後,在內蒙古首付呼和浩特長大,我要是和大家說我這三十幾年當中從來沒見過大草原,可能有很多人不相信,因為我去外地時,跟他們說起這個事,他們都覺得不大可能。

如果題主非要讓拿出來家鄉的一個小吃的話,我(ˇˍˇ) 想那可能太多了,我覺得很有代表性之一的當屬——燒麥。

燒麥這種小吃,在我們當地特別的盛行,可以當早點,也可以當正餐用。一般都是由羊肉而製作成,基本沒有羶味兒。

在我們這的老年人,尤其是退休沒事幹的老大爺們,他們一般每天早上都會吃不到一兩燒麥。然後,幾個老弟兄們坐的一起能聊一上午,燒麥沒吃幾個,光磚茶一上午就喝好幾壺。

而我們年輕人,一般也會偶爾吃燒麥,因為太過於油膩,所以我們也一次不會吃太多。

我們大內蒙,歡迎全國各地的朋友來做客,到時候可以聯繫我哦



百萬負翁


說起家鄉特色小吃,說出來,有愛有恨啊。問什麼呢,哈哈,猜猜。好了,我不賣管子了,是雞蛋炒鹽豆,聞的臭,吃的香啊,放點小米辣,不用問了,兩個字,絕門。絕門什麼意思,哈哈,我們這的土語,意思就是說賊好吃,愛吃的人呢,聞的是香的,吃的也過癮。還有一個是拉格子,書面語是鹹菜疙瘩。放上小米辣,多放蒜,熱油爆炒,香醋一噴,天啊,那得拴住自己的舌頭,一防一起吐下去。還有一樣是,辣椒炒幹烤魚,配上我們這特有煎餅,一卷,我的賊,絕門了。撐死也說是餓死的。哈哈。。。。怎麼樣,有沒有急到你,有沒有流口水,如果有想吃的小夥伴就來我們新沂來吃哈,我請客。




浪漫櫻花88


這個問題真問到我心裡了。若用一種小吃來形容我的家鄉,那就是這兩年才開始能網上買到的烏棗。為什麼用它呢?因為這種烏棗,能讓我想到我的家鄉,我的幸福童年,我的父母,以及和像我父母一樣以烏棗為生的家庭.從我童年開始,父親每年冬季都要加工烏棗並售賣,我們家的主要收入來源就靠它。小的時候我們管它叫燻棗因為它的製作過程中有關鍵的一步就是燻,也叫上色,通過烘烤的方式完成,這一步也是整個加工製作過程中最難的一步.故得燻棗之名.這種燻棗技術懂得人不多,而且需要團體純手工製作,而且對加工地選址也有相當高的要求,還有就是季節氣候的條件也都會影響到它的最終品質口感.一年四季,只有冬季有,雖然現在有很多冷藏手段了,但成品數量有限,所以它可以說是目前棗類小吃裡的稀有極品,甚至遠遠難於一些棗類糕點的製作工藝.燻棗的流程很複雜.從選料到製作成成品需要十多道工序.不僅多人參與還需要很長的工時,致使產量有限而珍貴.正是這樣的原因,它也讓很多家庭找到了經濟來源.改善了生活水平.小的時候我們村有很多棗樹,所以燻棗成了我們村很多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尤其對於我們家來說,父親一直做這件事情,幾十年過去了,最開始是在我們村加工製作,後來我們村裡沒有了棗樹之後,近幾年全在山西那邊,這兩年在網上能夠買到的燻棗成品很多都是山西那邊出來的,也是這幾年,由原來的主銷南方城市,藉著網絡的興起開始網上全國售賣,也是為了更好推廣燻棗,於是烏棗的叫法就慢慢傳開了,至於為什麼叫烏棗,是因為當棗的顏色在燻烤過程中是由最初的鮮紅色慢慢變成了發烏的暗紅色而來的.這就是烏棗的來歷.


Yandi瑜伽新學堂


用一種小吃形容我的家鄉江西,我想會是拌粉吧

四川人不怕辣

湖南人辣不怕

江西人不怕辣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江西人吃辣,江西有那麼多優秀的美食和風景名勝古蹟,但是它卻一直默默無聞沒有特色。

就像拌粉一樣,百搭,低調,實用,好吃😋

附加拌粉的做法

第一步:

準備幹米粉,質量好的米粉沒有雜質,口感好,有韌性,一般超市都有賣的

第二步:

準備配料:大蒜、生薑、大蔥、幹辣椒

第三步:

姜、蔥、蒜切末,幹辣椒切小段

第四步:

酸菜買回來洗淨切成細末待用,燒適宜開水,將米粉浸泡在開水中,要沒過,半小時左右(適粉泡發程度調整時間,要達到沒有硬芯)

第五步:

米粉入鍋用水煮,煮的時候要用筷子翻動,不然容易粘鍋。(因泡發過,故煮的時間很短,2到3分鐘即可)

第六步:

起鍋放少許油,爆香蔥、姜、蒜末和幹辣椒段炒香

第七步:

倒入2勺生抽,1勺油,加鹽適量,這個是拌料汁,味道可以適當鹹一點

第八步:

再調入1勺辣椒粉和2鍋鏟水燒開關火

第九步:

最後把做好的拌料汁倒入碗裡冷卻

第十步:

拌粉的時候除了加入拌料汁,再加少許香油,大熱天來碗涼拌粉最爽了



一刀一叉一筷子


我的家鄉是宿遷,一個江蘇蘇北的小城市,說道這裡請允許我介紹一下我的老家。宿遷是江蘇省最年輕的地級市,說白了就是江蘇省最窮的一個城市,宿遷歷史悠久,是西楚霸王項羽的故鄉,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乾隆六下江南五次駐蹕於此,讚歎宿遷為"第一江山春好處"。洋河、雙溝兩大名酒出產於此。當然除了美酒讓我魂牽夢繞,還有的就是當地最接地氣的小吃啦!

第一、這擀麵皮。

每一次回老家最想念的除了親人朋友之外,就屬那一口地道擀麵皮了。這是一個以大米為原料的類似涼皮一樣的麵皮,麵皮勁道很Q,拌上面筋還有黃瓜豆芽辣椒油,吃過的人都會明白。

第二、娃娃魚

我說的娃娃魚可不是指國家保護動物啊,這裡說的娃娃魚其實是一種形同小魚的麵食,屬於涼粉的一種。製作娃娃魚的原料有很多,大多都是選用山芋澱粉。加入宿遷特色調料甜油、醋、蘿蔔乾、榨菜、乾花生碎和辣椒醬等進行攪拌,味道清涼順滑爽口,真的是從小吃到大的美食了。

如果你到宿遷來做客,一定不要忘記這兩個小吃哦,不僅好吃價格還便宜,5塊錢吧?應該是。


沫寶優選


我的家鄉有一種早餐小吃,油皮卷油條,絕對美味!

豫北的古城衛輝,是一個清靜祥和的小縣城,清晨第一縷陽光剛剛灑向大地時,早餐鋪子的老闆娘早已收拾停當準備迎接第一波晨練的客人了。


這裡的人們最喜歡的食物就是:胡辣湯,油皮卷油條。胡辣湯是老闆一家子用白麵洗出來的麵筋加上胡椒,金針,木耳,海菜,花生,黃豆,應季的嫩葉蔬菜,精心熬製而成的。

我們今天重點要說的是油皮卷油條:1,油皮是做豆腐,豆漿煮開了放涼,上面冷卻的那一層皮,叫“油皮”。切成了油條一樣寬度的長條備用。2,油條,是老闆用獨特油麵炸制而成的,這個必須現吃現炸,黃焦酥脆才行。3,綠豆芽,洗淨了,掐去尾根,蔥薑蒜辣椒,大火醋溜,一大托盤放在那裡備用。4,辣椒,小米辣,線椒,羊角青椒,配上豆豉炒香了,也用大托盤裝了擺好備用。5,土豆絲,切成細絲,糖醋鹽,爆炒了備用。



好了,所有的這一切都是老闆一家子,天沒亮就起來忙活的成績。客人開了,成一碗熱氣騰騰的胡辣湯,攤開一張油皮,撒上土豆絲,三色辣椒,綠豆芽,油鍋裡撈出兩根熱油條,麻利的一卷,放在口中,咔嚓一節,,,,。美好的一天就從這裡開始了

我是席俠客,我不是個大廚,我只是個超級吃貨。喜歡我,就點贊轉發關注,謝謝!


老席說食



家鄉哈爾濱的小吃很多,鍋包肉、大燉菜、小燒烤,但是這些小吃前面一樣可以加上“東北”兩個字。要說哈爾濱特有的小吃,那一定是“紅腸”。食色君的記憶中似乎說到紅腸就一定要加上“哈爾濱”,否則給人的感覺就是不正宗。其實,哈爾濱紅腸也有口味、製作工藝上的分別。

這幾種是最有特色的哈爾濱紅腸

一種,借鑑俄式紅腸的工藝,精肉灌入腸衣,加入獨特配方,火候偏重,烤至深棕色,果木味道浸入其中,具有獨特風格口味紅腸。老式麵包和這種紅腸是絕配喲!

另一種,在配料上做了改變,加入蒜香,口味比較濃郁,色澤相對較淺,雖然是也是烤制的,但是果木烤制的味道卻並不是特別濃烈,口感特別好,有嚼頭。喝啤酒吃紅腸,根本停不下來。

還有一種,只有精瘦肉,口感非常的好,非常的筋道,一點都不膩人,小孩子們很喜歡吃,把這種紅腸叫做“兒童腸”。

哈爾濱紅腸的流行吃法

1、爆炒哈爾濱紅腸。紅腸切塊,少油、撒上點孜然、配著辣椒爆炒,既充滿著紅腸的肉香,又有辣椒的香氣,十分開胃下飯。

2、烤紅腸。來過哈爾濱中央大街的朋友一定都吃過烤紅腸,肉質緊嫩、酥軟彈香,烤制到開花的紅腸撒上特製的醬料,聞著香,吃起來更香!

另外,紅腸也可以用來製作披薩,中式的原料、西式的做法,增添了更加鮮美的味道!

您吃過哪種哈爾濱紅腸呢?歡迎留言分享哦!


食色一生活


老家湖南衡陽的。特產有每一年過年都吃的魚丸不管是用來搭配平時早上煮麵條吃也好,還是煮湯也好,都是可以的。反正是怎麼煮著吃都可以。 目前在衡陽的早餐,魚粉是最受大家歡迎的米粉,魚粉因為味道鮮美、湯汁濃稠、食後爽心養胃,並且具有很強的飽感,也不容易餓,深受衡陽市民喜愛。以至於在貴賓到來,東道主都經常不讓貴賓在賓館用早餐,而是帶到魚粉店,熱情為遠方的客人點上一碗魚粉。客人在吃了魚粉以後,大呼叫絕,以至於下次光臨衡陽,主動提出“我們明天早上去吃魚粉吧”。衡陽人早上請客也喜歡請吃魚粉。



yy精城車友會


我的家鄉湖北省隨州市,這裡有炎帝故里,有世界上最大的古銀杏群落,更有數之不盡的特色小吃,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道最具隨州特色的小吃~~春餅(春捲.捲餅)。

製作春餅的主要材料是當地的野生地菜,學名薺菜,生長於田野路邊,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更是有清熱利溼、涼血止血、明目的作用。

製作方法:①地菜去蒂洗淨切碎,焯水出鍋,用紗布包裹擠幹水份待用。

②五花肉去皮切末,馬蹄去皮切碎擠幹水份,雞蛋打碎,姜蔥切末待用。

③制餡;起鍋燒油,雞蛋炒散出鍋待用,鍋留底油,放入五花肉沫炒香,加入薑末、地菜、馬蹄、雞蛋翻炒均勻。

④調味;依次放入鹽、耗油、少許雞精、南德調味料翻炒均勻出鍋待用。

⑤將豆油皮用刀劃成五釐米寬八釐米長的方形條狀。


⑥用小湯匙把餡料放在豆油皮的上,四周摺疊緊密包裹肉餡

⑦煎制;鍋底放少許清油,把春餅整齊的排放在鍋裡,微火慢慢煎制兩面金黃即可出鍋裝盤。
成品特點:香脆可口、野菜味濃、造型別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