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混了三年,請問考研算是一條不錯的出路嗎?

向紓孜


題主說大學混了3年,也就是說,如果不是因為疫情的影響,現在應該是在上大三下學期的課程。正常情況下,今年的9月就進入大四階段了,如果不考研,就需要開始投簡歷找工作了。

因為大學已經荒廢了近3年,考慮到今年或許是新的一個“史上最難就業季”,猜想一下,明年就業難度也不會低,於是想到,既然工作難找,那麼,要不要考研呢?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的是,考研的目的是什麼?

以絕大多數人的情況來看,有以下幾種:

其一,有一些同學就是喜歡學習,喜歡學校裡的氛圍,就是簡簡單單的希望可以再多讀幾年書,於是就去考研了。

其二,大多數人是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有一部分公務員和企業的崗位明確要求研究生以上學歷,本科生根本拿不到入場券,那麼,為了自己心儀的工作,必須要考研。或者,同樣的工作,一部分同學認為,研究生比本科生更具有競爭力,也更有發展前途,因此選擇考研。另外,這其中也包括有名校情結,對自己本科學校不滿意的同學;以及不喜歡自己的本科專業,想畢業後從事其他工作而跨專業考研的同學。

第三,還有一小部分同學,致力於進行學術研究,希望自己今後可以獲得博士學位,那麼,讀研是必經之路。

第四,是以學習來逃避就業,覺得自己還沒有準備好,不想去工作,於是就選擇繼續唸書了。

結合題主的自身情況,大概率是覺得找工作的出路不佳,結合自己前三年的表現,難以獲得一份理想的工作,而自己還暫時不想直面招聘的競爭和社會的壓力。於是選擇去考研,將壓力繼續順延三年,也許到時候,自己能力更強、就業環境也更好了呢?


那麼我們來分析下一個問題,各種考研的目的成立嗎?此處暫時不考慮,你有一段大學時代戀情的情況。

其一,單純因為對學習的喜愛而繼續讀書,如果沒有來自家庭方面的壓力,自己對未來也有明確的想法,那麼,繼續單純地去讀書,當然沒有問題。偌大的校園,總會放下一張安靜的書桌。

其二,如果是因為更好的工作而讀研,則需要一分為二考慮。如果理想中的職業研究生以上學歷是必備條件,甚至名校背景是必要條件,那麼,當然要去讀研;如果並非必要條件,本科生和研究生均可,那麼就需要考慮,三年的實際工作經驗和三年讀研時光換來的碩士學歷,孰重孰輕?有一部分工作崗位,3年時間,可以讓剛入門的萌新成長為團隊和部門的負責人,而讀研的同學,3年後在社會經驗上依舊是一張白紙,在本科畢業生面前並沒有突出的競爭力。而另一部分工作,即使本科生和研究生入行時崗位是一樣的,但更看重員工的學習潛力與能力,不論在培養上、晉升上、還是薪資待遇上,始終會傾向於高學歷人才,那麼,讀研自然是更好的出路。

其三,想要博士學位,希望自己今後被稱為某博士的同學,此處應該沒有什麼困惑,保研、考研、碩博連讀等等,相信他們早就已經規劃好了。

其四,以學習來逃避就業。覺得自己荒廢了3年時間,馬上就業沒優勢、有困難,於是去考研。其實,如果“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那麼,就無論如何都要逼迫自己現在就去面對這個社會,去直面競爭和壓力,拖延下去於事無補。相反,如果相信自己真的能夠做到從此以後發憤圖強,不再荒廢,將來會更有能力直面社會,讀研也不失為一條出路。也就是題主目前可能的情況了。


接下來就是怎樣去讀研的問題。既然已經荒廢了快3年,應該是沒辦法保研,只有考研一個選擇了。

自己能否考上,也是現階段需要評估的一個問題。

我們固然需要斟酌是考本專業,還是跨專業?是考本校,還是考外校?但不論以什麼樣的排列組合來做選擇,考研必備的個人特質是有相通之處的。

除了江湖傳說中的天分型選手隨便考考就能上之外,大多數考研人,都需要經過一段較長時間的高強度學習。在我所知的成功案例中,時間短則3個月,長則近一年。衝刺期學習強度通常在每天8—12小時。想想工作的996,考研衝刺期大抵如此。也就是說,你需要問一下自己,能夠做到連續好幾個月時間按照這樣的強度來認真學習認真備考嗎?

學習是一件寂寞如雪的事情,需要很強的定力,並且,沒有人可以代替誰去學習。我們總會認為,一學就會、一看就懂,意味著一種天賦。其實,能夠堅持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擁有耐得住寂寞的定力,也是一種寶貴的天賦。我們常會聽到老師或者家長說,“這孩子很聰明,就是不用功”,聰明當然是一種天賦,可用功,既是一種選擇,更是一種天賦。

不妨問一問自己,我可以做到嗎?

如果這些,你的答案是YES,那就很有希望去讀研了。


職場飲冰叔


讓我想起了之前大學班級裡平常不怎麼愛學習的同學,到畢業了反而決定去考研,平常曠課遲到抄作業掛科,快畢業了反而要去考研,我還挺驚訝的。還有人跟我說過他們宿舍裡,平常不愛學習掛科掛了好幾門課程的學渣在努力考研,真不知道他們是突然間醒悟喜歡讀書了,還是因為沒有別的出路才選擇考研。如果真心要考研一般都是早早地就開始準備了。不知道臨時抱佛腳去考研考不考得上?這樣子準備是要考什麼樣的學校?據說學霸不用考研直接保送了,家庭條件好的出國留學了,其餘的去工作了,掛科的同學決定去考研。

接下來說說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其實是不是好的出路要看適不適合自己,符不符合自己的人生規劃,你以後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你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方式?想要從事什麼行業?從事什麼職業?你都可以問問自己,先認清楚自己,找到自己的方向後,你就知道些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出路了。這是人生的選擇和規劃,所以還是得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然後朝那個方向前進。

不過學生時代大多數人還很迷茫,不清楚人生的路該怎樣選擇?不知道怎樣才是對的?怎樣才好?這需要自己不斷的去探索,每個人都有這樣的過程,在不同年齡階段,會有不同的迷茫。可以藉助一些外力幫助自己,諮詢過來人的建議,去學一學職業生涯規劃的課程,有助於幫助自己抉擇。

考研的話,要考就考個好點的名校,要不然就別考,大多數人都是這麼說的,雖然這樣很功利,但現實就是如此,名校大家才更加認可。要麼就是你自己很明確你自己想在專業方面深造,自己熱愛且願意為之努力。又或者你想當大學老師,那你就可以讀個博士,大學老師學歷一般都得是博士。再者你想考的公務員崗位要求研究生學歷,你也可以去考個研究生。

如果沒有沒有明確目標,只是渾渾噩噩的過日子,考不考研都差不多,反正都是渾渾噩噩的過日子。


塔米的口袋


首先,你意識到自己混了三年,說明你開始警醒了。只要有向好的想法,就是好事,什麼都不晚。求學的路上各式各樣。大多數順理成章的一個臺階一個臺階的向上爬。還有很多都是半路改道而來。畢業了好多年,忽然意識到學習的可貴,回頭來重新考試。像你這樣大三意識到要考研的,已經算是早的了。給自己一年的時間認真規劃一下時間,有條理的進行復習,一年準備考研,時間足夠用。

其次,說一下出路的問題。現在的出路有的考公務員,有的考研,還有的直接就業。現在誰也說不準哪一條出路才是真的好的路。像我們這一代人,經歷了各個年代的改革變化,對有些事情還是沒有全部看透。我們小的時候認為一直上學,會國家給安排工作。等我們上大學時就得自主擇業。等我們工作時,鐵飯碗和下海都是過去式,就剩下滿世界的找工作。我們是第一代自己到人才市場應聘的人。那時候惶恐,忐忑。當時的鐵飯碗,現在沒多少錢,當時的不被待見的職業,現在很穩定。這次疫情經歷了這麼一波洗禮,原來高薪的行業,忽然一下子就被裁員,被解僱,一下子就沒了支撐。現在看來,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穩定,一成不變的好出路。唯有自己一路警醒,不斷進步。萬一有哪一步沒踩準節奏,也別灰心,只要不放棄。總能再變好。


媽媽的陪娃共學課


一個人任何時候投資自己都是正確的,我和你差不多的。現在剛放下戀練有詞,休息一會。

我也是今年考研,而且我已經大四了,工作都找好了,原本我也以為我的學生生涯就要到此結束了,直到突然有一天考研的想法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裡。

不可否認,考研真的很難,但我們不能因為難而不去做,正如你所說,大學已經混了三年,那就在第四年給自己畫個句號。努力一年,結果如何不去評判,但終究我們向前走過!

加油😊,堅持下去,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希望2021考研成功!


小胖愛學習


相比和我差不多,大學混了幾年,到了大三考研想繼續當學生,或者想變好一點。

我認為考研是不錯的選擇,本人就是這樣,跨專業考研,今年是二戰,分數不低但仍很大概率沒學上,心裡苦但沒人說。

說實話,能選擇考研是一件很好的事,整個考研過程教會我兩個重要的東西:一是專業知識,二是人生道路!

專業知識就不細說了,我考的心理學專業,可能找工作很難,但對我自己的幫助非常大。我學會的人生道理是:保持努力,人生才有意義!

或許,現實很殘酷,有些人很有錢,不需要去努力就可以有很好的生活。但是,每個人有自己的活法,每個人成功的標準也可以不同。

就我個人的經歷,或許對絕大多數人都一樣:努力才能讓自己的人生有意義!

考研,是自己做出的選擇,是選擇了努力。希望你加油!這條路或許不一定有最好的結果,但肯定是正確的!


大鵝有話說


考研我覺得分兩種,一種是目標清晰的,另一種是不知道該幹啥的。前者是為了提高自己的見識與學歷,後者是為了一個堂皇的躲避現實生活的理由。

乍一看考研這麼好的事兒,應該多多鼓勵啊,可以遇見更好的人,可以提升自己的學歷,多好啊!可是有沒有發現,高中的時候是不是也這麼來憧憬大學的呢。結果大學你覺得自己過成了期待的樣子了嗎?所以,我覺得平時大學混過來的人,指望著上了研究生之後有質的改變,微乎其微。

從你的問題來看,你是有點焦慮,有種辜負了自己大學美好時光的焦慮,想要給自己一個好的交代,就想通過考研來改變一下。首先恭喜你,你現在這麼想還不算太晚。那麼你首先要定位好的是你的目的是什麼,以及你有個清晰的打算。

比如想改變自己的生活模式,想要通過研究生提升自己的學歷,想要在研究生期間精進自己,為將來找份好工作努力。那麼,你可以好好準備考研了。

如果你只是想逃避即將到來的社會生活,不捨的美好的校園,想要再玩幾年,順便提高下學歷。也沒毛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只要以後你不因為自己當初有機會努力卻選擇混日子懊悔就行。

同樣的,進入社會工作也不可怕,萬一你遇見了一個能讓你充滿激情與幹勁的行業,一個讓你有成就感的行業,那也可以。最差的結果那就是混完大學混社會,一直混著走,那就太悲哀了。

人總是要努力生活的,區別就在於你是選在在學校努力還是去社會上努力,僅此而已。最終你呈現的結果是你努力的結果,而不是你的學歷文憑。(文憑是敲門磚,核心還是要你的能力)


艦進要漸進


現在的就業已經非常困難了,很少有專業可以保證百分百的本專業就業,所以很多人都會選擇提高學歷來減少就業壓力,但是考研就一定會有出路嗎?我看不是,並不是所有的專業都是高學歷就能吃香,還要看這個專業本身來說能不能吃香的問題。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6個大學專業,考研能有出路嗎?

歷史學

這個專業我們出來幹什麼,當老師?做史學家?,所以很多人都會面臨工作難尋,就只有考研來試試能不能改變現狀,但是當我們研究生讀完,我們卻發現,這個專業成為調劑生的大戶,一樣是工作難尋。只能去擠公務員和教師的獨木橋,甚至一些考生只能面臨轉行。如果考生以就業為導向,那麼對歷史學還是要慎重報考。

市場營銷

這個專業可以說報考人數非常多,但是流動量也是非常大,在就業壓力的情況下,和激烈競爭的情況下,這個專業考研更不考研區別不大。雖然是經濟管理學中比較實用的一個學科,但是畢業生在職場生存較為困難。無工作經驗,無利潤收益,那麼就算是博士生去做這一行,也是沒什麼用的。

哲學專業

這是跟歷史學一樣的存在,只不過這個專業的比歷史學更尷尬,哲學專業能幹啥呢,去給人講人生大道理?難不成哪個公司還專門招一個哲學專業的來當哲學顧問嗎,就業一塌糊塗,只能選擇老師,或者公務員來考,考研不是一條明智之路。

生物工程專業

這個也是我們所說的“高大上”專業,但是作為一門新興的綜合應用學科,到現在為止這個專業的理論知識才成熟,而技術就還不是很好,這也造成這個高大上的專業,成為就業困難戶,就算是考研,這個專業的學生都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畢業生主要是幫外資企業或國內的研究機構從事輔助工作,整體需求量不大,

電子商務專業

這也是一個跟市場營銷差不多的專業了,唯一區別就是,這個專業的師資力量不成熟,大多都是理論知識為主,所以就算是考研,這個專業的優勢也不大。很多人都說對於電子商務就業前景一片迷惘,找不到在該行業自己喜歡的方向,沒有明確的崗位群。非常尷尬的一個專業。

環境工程專業

目前這個專業的報考人數不是很多,但是這個專業的本科生可能你一問,畢業去哪裡!他們都會說,考研啊!不得不說這個專業真的是為考研而生的,近幾年國家大力整治環境,但是我國的現階段環保水平並沒有達到那麼高,所以說考研選擇環境工程專業可能並不是很好的選擇。


最後說一句:跟我出國吧,不要再浪費青春了。


建戈說教育


如果說你大三混了一年,記住是大三,也就是說你大一大二的時候還是在學習的,那麼考研肯定是一條不錯的出路,那麼考研呢?計是一個改變自己專業,改變自己學校也是一個提升學歷的一個機會,然而,大三的課程往往是專業課,而大一大二的課程往往是基礎,可學就是高數等等,你要記住,大三你學的所有的專業課可能是你考研的時候的一門,但是呢,並不一定考你們學校的,考研專業課的考試內容是你報考的目標,院校專業出的試卷,這是專業,可以除了專業課之外,還有數學,英語和政治,政治大家都一樣,肯定是拉不開分數的,下面呢我們就來說數學跟英語,數學呢,是在大一跟大二的時候學的,雖然說你大三的時候荒廢了,但是你大一大二的時候應該是學習了,我想也應該沒有很大的問題,總體來看,考研是一個不錯的出路,當然也是一個對於你來說比較好的選擇,如果你選擇考研,考研加油,祝你一定上岸


不一樣小黑學長


我的建議是:還有一年畢業的時間,如果沒有太好工作去向的話,我還是建議你考研吧!目前畢業生就業的競爭非常大,本科學歷在競爭中毫無優勢可言,特別是你說的已經混了三年了,說明在本科階段專業上的建樹不是很大或者沒有,所以為了將來能夠更好的求職,考研是個必然選擇。如果畢業參加過求職就會知道,一些求職崗位,非985、211院校不要,遞交簡歷,不是名校的,不是研究生學歷的,HR連簡歷都不收,我們不能說對方冷酷或者勢力,關鍵是每年的畢業生太多了,供求職單位選擇的人也太多了。所以,為了以後求職能夠順利,還是考研吧!為自己增加點含金量和敲門磚。還有一年的畢業時間,如果端正態度,合理規劃好自己的時間,多下點功夫,把過去落下的知識補回來,還是有機會的。希望你考研成功,以上建議,供即將畢業的學生參考。


冰城警衛1234


別折騰自己了。三年都混過來了,繼續混下去唄。我告訴你啊,考研對你來說也不是一條很好的出路。一則它改變了你的生活節奏。二則考不考得上,心態承不承受得了,那是很折磨自己的。家長朋友知道你在考研,但後來沒考上,那該多丟人啊。算了別折騰自己,還是混下去,反正家裡肯定有陳糧,也不多你這一口飯。能多炸幾時就多炸幾時吧。軟硬兼施,不怕你老爸反水。保持好你在你老爸心中現在的形象就夠了。出門照樣名牌,電話那頭照樣有美女,日子豈不美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